木材学实验报告范文(14篇)

时间:2024-01-08 16:05:04 作者:FS文字使者

通过写报告范文,我们可以准确地记录下某一事件或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和信息。这篇报告范文以清晰的结构和流畅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作者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

实验报告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实验报告

本实例是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1)执行“站点\管理站点”命令,在弹出的“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站点”命令。

2)在弹出的“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单击“高级”选项卡。

3)在“站点名称”文本框中输入站点名称,在“默认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所创建的站点文件夹。在“默认图象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存放图象的文件夹,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管理站点”对话框。

4)在“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站点创建完毕。

实验开始之前要先建立一个根文件夹,在实验的过程中把站点存在自己建的文件夹里,这样才能使实验条理化,不至于在实验后找不到自己的站点。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选项,计算机一般会有默认的选择,最后不要去更改,如果要更改要先充分了解清楚该选项的含义,以及它会造成的效果,否则会使实验的结果失真。实验前先熟悉好操作软件是做好该实验的关键。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地点: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

实验名称: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动态分区分配的算法。

2、熟悉并掌握动态分区中分区回收的各种情况,并能够实现分区合并。

二、实验内容:用高级语言模拟实现动态分区存储管理,要求:

1、分区分配算法至少实现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中的至少一种。熟悉并掌握各种算法的空闲区组织方式。

2、分区的初始化——可以由用户输入初始分区的大小。(初始化后只有一个空闲分区,起始地址为0,大小是用户输入的大小)。

3、分区的动态分配过程:由用户输入作业号和作业的大小,实现分区过程。

4、分区的回收:用户输入作业号,实现分区回收,同时,分区的合并要体现出来。(注意:不存在的作业号要给出错误提示!)。

5、分区的显示:任何时刻,可以查看当前内存的情况(起始地址是什么,大小多大的分区时空闲的,或者占用的,能够显示出来)。

三、实验代码。

1、选择操作界面。

2、选择操作分配内存。

3、查看内存分配情况。

4、释放内存。

注意:1.标题格式黑体4号加粗,正文宋体小四。

2.实验结果给出你程序运行时的截图。

3.实验总结是通过这次实验你学到的及不足的等方面的内容。

4.检查过的实验不交实验报告,但要提交程序代码文件。四个实验全部检查过的至少交一份实验报告。

4.实验报告的文件名就是实验一/实验二等,所有自己的实验报告和程序放到一个文件夹中,文件夹的名称是“学好姓名”,将文件夹压缩后发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建立本班实验报告文件夹,文件夹名称就是“专业班级”,压缩后于13周周二下午将实验报告发给我。

实验报告

混沌通信实验仪。

非线性电阻模块。

图1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原理框图。

第一步:在混沌通信实验仪面板上插上跳线j01、j02,并将可调电压源处电位器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头,在混沌单元1中插上非线性电阻nr1。

第二步:连接混沌通讯实验仪电源,打开机箱后侧的电源开关。面板上的电流表应有电流显示,电压表也应有显示值。

第三步:按顺时针方向慢慢旋转可调电压源上电位器,并观察混沌面板上的电压表上的读数,每隔0.2v记录面板上电压表和电流表上的读数,直到旋钮顺时针旋转到头。

第四步: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用第三步所记录的数据绘制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图2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曲线图。

第五步:找出曲线拐点,分别计算五个区间的等效电阻值。

调节并观察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分岔现象和混沌现象。

混沌通信实验仪、数字示波器1台、电缆连接线2根。

图3混沌波形发生实验原理框图。

第一步:拔除跳线j01、j02,在混沌通信实验仪面板的混沌单元1中插上电位器w1、电容c1、电容c2、非线性电阻nr1,并将电位器w1上的旋钮顺时针旋转到头。

第二步:用两根q9线分别连接示波器的ch1和ch2端口到混沌通信实验仪面板上标号q8和q7处。打开机箱后侧的电源开关。

4)、双周期分岔(见图5)、四周期分岔(见图6)、多周期分岔(见图7)、单吸引子(见图8)、双吸引子(见图9)现象。

图4单周期分岔。

图5双周期分岔图6四周期分岔。

第3页(共9页)。

图7多周期分岔图8单吸引子。

图9双吸引子。

注:在调试出双吸引子图形时,注意感觉调节电位器的可变范围。即在某一范围内变化,双吸引子都会存在。最终应该将调节电位器调节到这一范围的中间点,这时双吸引子最为稳定,并易于观察清楚。

.混沌通信实验仪、双通道示波器1台、电缆连接线2根。

图10混沌同步原理框图。

1),由于混沌单元2与混沌单元3的电路参数基本一致,它们自身的振荡周期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因为它们的相位不一致,所以看起来都杂乱无章。看不出它们的相似性。

第4页(共9页)。

适当调整,会发现它们的振荡波形不仅周期非常相似,幅度也基本一致。整个波形具有相当大的等同性。

3),让它们相位同步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其中一个单元接受另一个单元的影响,受影响大,则能较快同步。受影响小,则同步较慢,或不能同步。为此,在两个混沌单元之间加入了“信道一”。

4),“信道一”由一个射随器和一只电位器及一个信号观测口组成。

射随器的作用是单向隔离,它让前级(混沌单元2)的信号通过,再经w4后去影响后级(混沌单元3)的工作状态,而后级的信号却不能影响前级的工作状态。

混沌单元2信号经射随器后,其信号特性基本可认为没发生改变,等于原来混沌单元2的信号。即w4左方的信号为混沌单元2的信号。右方的为混沌单元3的信号。

电位器的作用:调整它的阻值可以改变混沌单元2对混沌单元3的影响程度。

第一步:插上面板上混沌单元2和混沌单元3的所有电路模块。按照实验二的方法将混。

沌单元2和混沌单元3分别调节到混沌状态,即双吸引子状态。电位器调到保持双吸引子状态的中点。

调试混沌单元2时示波器接到q5、q6座处。

调试混沌单元3时示波器接到q3、q4座处。

第二步:插上“信道一”和键控器,键控器上的开关置“1”。用电缆线连接面板上的q3和q5到示波器上的ch1和ch2,调节示波器ch1和ch2的电压档位到0.5v。

第三步:细心微调混沌单元2的w2和混沌单元3的w3直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成为过中点约45度的细斜线。如图11:

图11混沌同步调节好后示波器上波形状态示意图。

这幅图形表达的含义是:如果两路波形完全相等,这条线将是一条45度的非常干净的直线。45度表示两路波形的幅度基本一致。线的长度表达了波形的振幅,线的粗细代表两路波形的幅度和相位在细节上的差异。所以这条线的优劣表达出了两路波形的同步程度。所以,应尽可能的将这条线调细,但同时必须保证混沌单元2和混沌单元3处于混沌状态。

第四步:用电缆线将示波器的ch1和ch2分别连接q6和q5,观察示波器上是否存在混沌波形,如不存在混沌波形,调节w2使混沌单元2处于混沌状态。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查混沌单元3,确保混沌单元3也处于混沌状态,显示出双吸引子。

第五步:用电缆线连接面板上的q3和q5到示波器上的ch1和ch2,检查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为过中点约45度的细斜线。

将示波器的ch1和ch2分别接q3和q6,也应显示混沌状态的双吸引子。

用混沌电路方式传输键控信号。

混沌通信实验仪、双通道示波器1台、电缆连接线2根。

图12混沌键控实验原理框图。

键控器说明:键控器主要由三个部份组成:

1)、控制信号部份:控制信号有三个来原。

a,手动按键产生的键控信号。低电平0v,高电平5v。

b,电路自身产生的方波信号,周期哟40ms。低电平0v,高电平5v。

c,外部输入的数字信号。要求最高频率小于100hz,低电平0v,高电平5v。

2)、控制信号选择开关:开关拨到“1”时,选择手动按键产生的键控信号。按键不按。

时输出低电平,按下时输出高电平。

开关拨到“2”时,选择电路自身产生的方波信号。

开关拨到“3”时,选择外部输入的数字信号。

3)、切换器:利用选择开关送来的信号来控制切换器的输出选通状态。当到来的控制。

信号为高电平时,选通混沌单元1,低电平选通混沌单元2。

第一步:在混沌通信实验仪的面板上插上混沌单元1、2和3的所有电路模块。按照实验二的方法分别将混沌单元1、2和3调节到混沌状态。

第二步:在面板上插上键控单元,信道一和信号处理单元。将键控器上的拨动开关拨到。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教师:

年6月28日。

实验一去塑胶芯片的封装。

同组人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集成电路封装知识,集成电路封装类型。

2.了解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3.掌握化学去封装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1:烧杯,镊子,电炉。

2:发烟硝酸,弄硫酸,芯片。

3:超纯水等其他设备。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1..传统封装:塑料封装、陶瓷封装。

(1)塑料封装(环氧树脂聚合物)。

(2)陶瓷封装。

具有气密性好,高可靠性或者大功率。

a.耐熔陶瓷(三氧化二铝和适当玻璃浆料):针栅阵列pga、陶瓷扁平封装fpg。

b.薄层陶瓷:无引线陶瓷封装lccc。

2..集成电路工艺。

(1)标准双极性工艺。

(2)cmos工艺。

(3)bicmos工艺。

3.去封装。

1.陶瓷封装。

一般用刀片划开。

2.塑料封装。

化学方法腐蚀,沸煮。

(1)发烟硝酸煮(小火)20~30分钟。

(2)浓硫酸沸煮30~50分钟。

1.打开抽风柜电源,打开抽风柜。

2.将要去封装的芯片(去掉引脚)放入有柄石英烧杯中。

3.带上塑胶手套,在药品台上去浓硝酸。向石英烧杯中注入适量浓硝酸。(操作时一定注意安全)。

4.将石英烧杯放到电炉上加热,记录加热时间。(注意:火不要太大)。

5.观察烧杯中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6.取出去封装的芯片并清洗芯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腐蚀效果。

7.等完成腐蚀后,对废液进行处理。

五、实验数据。

1:开始放入芯片,煮大约2分钟,发烟硝酸即与塑胶封转起反应,

此时溶液颜色开始变黑。

2:继续煮芯片,发现塑胶封装开始大量溶解,溶液颜色变浑浊。

3:大约二十五分钟,芯片塑胶部分已经基本去除。

4:取下烧杯,看到闪亮的芯片伴有反光,此时芯片塑胶已经基本去除。

六、结果及分析。

1:加热芯片前要事先用钳子把芯片的金属引脚去除,因为此时如果不去除,它会与酸反应,消耗酸液。

2:在芯片去塑胶封装的时候,加热一定要小火加热,因为发烟盐酸是易挥发物质,如果采用大火加热,其中的酸累物质变会分解挥发,引起容易浓度变低,进而可能照成芯片去封装不完全,或者去封装速度较慢的情况。

3:通过实验,了解了去塑胶封装的基本方法,和去封装的一般步骤。

实验二金属层芯片拍照。

实验时间:同组人员: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芯片拍照的方法。

2.掌握拍照主要操作。

3.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电动平台。

二、实验仪器设备。

1:去封装后的芯片。

2:芯片图像采集电子显微镜和电动平台。

3:实验用pc,和图像采集软件。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1:实验原理。

采集去封装后金属层照片。

1.打开拍照电脑、显微镜、电动平台。

2.将载物台粗调焦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底(即载物台最低),小心取下载物台四英寸硅片平方在桌上,用塑料镊子小心翼翼的将裸片放到硅片靠中心的位置上,将硅片放到载物台。

3.小心移动硅片尽量将芯片平整。

4.打开拍照软件,建立新拍照任务,选择适当倍数,并调整到显示图像。(此处选择20倍物镜,即拍200倍照片)。

5.将显微镜物镜旋转到最低倍5x,慢慢载物台粗调整旋钮使载物台慢慢上升,直到有模糊图像,这时需要小心调整载物台位置,直至看到图像最清晰。

6.观察图像,将芯片调平(方法认真听取指导老师讲解)。

10.观测整体效果,观察是否有严重错位现象。如果有严重错位,要进行重拍。

11.保存图像,关闭拍照工程。

12.将显微镜物镜顺时针跳到最低倍(即:5x)。

13.逆时针旋转粗调焦旋钮,使载物台下降到最低。

14.用手柄调节载物台,到居中位置。

15.关闭显微镜、电动平台和pc机。

五、实验数据。

采集后的芯片金属层图片如下:

六、结果及分析。

1:实验掌握了芯片金属层拍照的方法,电动平台和电子显微镜的使用,熟悉了图像采集软件的使用方法。

2:在拍摄金属层图像时,每拍完一行照片要进行检查,因为芯片有余曝光和聚焦的差异,可能会使某些照片不清晰,对后面的金属层拼接照成困难。所以拍完一行后要对其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照片进行重新拍照。

3:拍照是要保证芯片全部在采集视野里,根据四点确定一个四边形平面,要确定芯片的四个角在采集视野里,就可以保证整个芯片都在采集视野里。

4:拍照时的倍数选择要与工程分辨率保持一致,过大或过小会引起芯片在整个视野里的分辨率,不能达到合适的效果,所以采用相同的倍数,保证芯片的在视野图像大小合适。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实验药品:0.1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溶液)、酸碱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或者甲基橙(3.1~4.4)。

四:实验过程:

(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

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体方法:酸式滴定管,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有漏必须在活塞上涂抹凡士林,注意不要涂太多,以免堵住活塞口。碱式滴定管检漏方法是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如果有漏,必须更换橡皮管。)。

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得润洗,也不需烘干。

在0或者0刻度以下)注入锥形瓶中。

v1,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二)滴定阶段。

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被盐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

c(待)=c(标)×v(标)/v(待)注意取几次平均值。

六、实验评价与改进:

[根据:c(h+)×v(酸)=c(oh-)×v(碱)分析]。

实验报告

(1)熟悉10base-t星型拓扑以太网的网卡,线缆,连接器等网络硬件设备。

(2)熟悉windows中的网络组建及各参数的设置。

(3)理解对等网的特点。

此实验的环境基本要求是在一个只有3台计算机和1台打印机的小型实验室里建立一。

个记忆windows的对等网络,物理结构为10base-t以太网。各计算机组成一个工作组,工作组中的用户可以相互共享硬盘,打印机和应用程序。

1、利用老师分发的水晶头连接自己的网线:网线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交叉线,一种是平行线交叉线的做法是:一头采用568a标准,一头采用568b标准平行线的做法是:两头同为568a标准或568b标准,(一般用到的都是568b平行线的做法)568a标准: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568b标准: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2、数据的准备数据的准备包括拟定基计算机个打印机的名称,网卡的类型及参数设置与所使用的协议及其参数,在网络中使用了tcp/ip协议,他是网络中唯一的协议,所设置的数据如下表所扩展插槽中。

3、添加网络组建:。

(1)安装网络适配器,在控制面板中添加新硬件。

(2)添加网络协议,修改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上表。

(3)添加网络用户,在网络-配置-中添加,服务,选择网络服务中,添加用户。

(4)添加网络服务,在网络-配置中设置文件和打印机共享,选择“允许他们访问我的文件夹”。

4、标示计算机。

在“网络”对话框中,单机标识选项卡,输入计算机名,工作组名,计算机说明可以默认。

5、设置访问控制。

在“网络“对话框中,选择“访问控制”选项卡,选择“共享网络控制“,这只访问本计算机的每个共享的资源的口令,其它计算机用户必须知道此口令才能使用使用共享网络文件或打印机。

6、共享网络资源。

重启各个计算机,在出现登录对话框中输入一个用户名及其密码后,单机“确定“按钮既登录到本机。同时可以使用网络中的共享资源,用户名和密码是用户任意设定的第一次使用某个用户名登录时需要确认输入的密码。

这次实验,是对等网的建立。首先是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些对等网的知识,然后老师又讲解了网线的制作。虽然在制作网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很仔细,但是第一次做的水晶头还是有一根线不合格。于是,又重新开始做,这一次更加仔细小心;终于,最后将网线做成功了。建立对等网之后,在对等网中的所有电脑就可以实现共享了。也就是说,总线型网络是将所有电脑连接在一条线上,使用同轴电缆将他们连接起来。实验之前,总感觉对等网比较神秘;通过这次实验,我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加深了我对对等网概念的理解。总之,这次实验,我收获很大。

实验报告

求解sudoku让人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穷举每个方格可能的值,如果符合条件,则得到解,不符合条件则进行回溯。通过递归的方法,显然可以得到数独的解。

我想到的简单的递归方法,是每一行从左到右,试验每一个方格可能的数字,进行递归。这种方法看似非常麻烦,实际上对于一般的数独题,速度是非常快的,思想比较简单,写出来的代码也非常简单、易懂。

从第一个格开始,从1到9试验,是否满足行、列、九宫格互不相同的条件。若满足条件,则填入该数字,再试验下一个格。当一个格子出现没有数字能填的情况时,说明已经填的数字有误,回溯,再进行递归。

先遍历所有格子,统计每种格子可能出现数字的个数。每次挑选可能出现数字个数最少的格子来进行递归。

设置三维数组poss[i][j][k]来存储可能出现数字的信息。poss[i][j][0]记录i行j列的格子可能出现数字的个数,poss[i][j][k](1=k=9)若poss[i][j][k]=1,表示k可能在(i,j)格出现。若poss[i][j][k]=0,表示k不可能在(i,j)格中出现。每次找poss[i][j][0]最小的格子,来进行下一个递归。

我最开始的想法是穷举法,随机生成满足行各不相同的9行,再判断9宫格、每列是否符合要求,符合条件时,随机生成停止。然而,这种算法的当然时间复杂度显然是过高。第99一步的随机生成的次数是9*9/p9=9608。随机生成一组棋盘耗时就非常大。后来,我从求解的个数的程序获得启发。算法二对于1000多组解的数独棋盘,解起来也很快。随机生成填9个方格,再用算法一的方法解出来,取第一组正确的解作为棋盘即可生成填好的棋盘。再把一定数量的格子的数字随机删除,计算解的个数。如果解唯一,就得到了棋盘。

这三种算法的数据结构不是非常复杂,只是普通的数组。

虽然这种算法在tsinsen系统的测试中有很好的表现,但是我试了试在几道骨灰级难度的题,发现这种算法可能会用到10秒以上的时间,并且测试数据不同,时间差异非常大。

我认为,这种算法的漏洞在于,如果开始的格子可能出现的数字非常多,递归树开始的枝会非常多。并且,我们一般做数独题,都会先挑可能出现数字个数最少的格子来填,充分利用了已知条件。然而,这种算法只按格子的行列顺序来试验,显然非常傻。于是,我想出了第二种算法。

非常令人失望的是,虽然它能在短时间内解出骨灰级题目,但是,和上一个算法相比,对于简单的题目,它比较耗时。在tsinsen系统中测试的时间是91ms。它的缺陷在于,每次递归都必须更新(i,j)格子所在的行、列、九宫格所有的元素。每次要求20个数的poss[i][j][]。回溯同样要更新。并且求poss[i][j][]的函数时间复杂度是o(n)。每一步所耗时间比上一种算法多很多。但是,总的试验的步数能显著减少。所以,这种算法适用于数独解题的动画演示和解极难题目。

后来老师提高了难度,要求程序能求出多解数独题的解的个数。几千个解的数据都能迅速得出答案,但是几万个解的数据,需要很长时间,更别提几百万的数据。这两种递归的算法都有问题,优化的空间也有限,需要更强大、高效的算法。

这次project让我不断思考,改进了最初的算法。编程是确实是一个克服困难、不断改进与超越的过程。总有新的数据摆在面前,把原来的算法打击得很惨,激励着我们研究更加先进的算法。

木材实验室做实验心得体会

在木材实验室做实验是我大学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而充实的一部分。木材实验室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去探索木材的性质和特点,并且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这个实验室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木材的知识,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实验技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实验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实验准备。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实验准备工作。这包括检查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是否齐全,同时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在一次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木材的强度和耐久性。我们首先选择了适合实验的木材样本,并测量了其尺寸和重量。然后我们准备了实验所需的设备,如金属夹子、称重器和浸泡槽。在准备阶段,我们也注意到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佩戴实验手套和眼镜。

第三段: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了实验。首先,我们将木材样本分成几组,并分别放入浸泡槽中。我们将每组木材样本在浸泡槽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木材的强度和耐久性。然后我们把每个样本取出来,并进行称重和测量尺寸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小心处理木材样本,以避免损坏或伤害。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密切观察木材的变化,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第四段:实验结果和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浸泡时间下,木材的重量和尺寸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比较不同组的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例如,长时间浸泡的木材样本会变得更重,而其尺寸也会略微扩大。这说明木材对水分的吸收能力较强。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不同木材种类之间的差异。某些木材样本表现出比其他样本更好的强度和耐久性。这些实验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木材的特性,并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使用。

通过参与木材实验,我深刻地认识到实践对于知识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们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只有在实验室中亲自动手操作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实验过程中的挑战和问题,让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此外,我们还学到了一些实验技能,如如何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这些技能对于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通过参与木材实验,我不仅学到了更多关于木材的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密切观察实验过程,并仔细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木材实验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木材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木材实验心得体会

木材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船舶等领域。为了更好地了解木材的特性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木材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木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实验心得和体会。

二、木材的物理特性。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研究了木材的物理特性,包括密度、吸湿性和导热性。通过测量不同种类的木材的密度,我发现不同种类的木材具有不同的密度,这与木材的生长环境和纤维结构有关。同时,我还了解到木材的吸湿性较强,可以吸收和释放空气中的水分,这一特性使得木材在湿润环境中更加稳定。

在导热性实验中,我发现木材的导热性较低,这使得木材在夏季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同时在冬季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这些物理特性使得木材成为一种优质的建筑材料,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环境的需求。

三、木材的化学特性。

除了物理特性,木材的化学特性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在实验中了解到木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木材其特有的特性。纤维素赋予了木材其坚硬的特性,半纤维素则使得木材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而木质素则赋予了木材其防腐和耐久的特性。

此外,在实验中,我还了解到木材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会发生变化。例如,在酸性环境中,木材会发生腐烂和腐蚀;而在碱性环境中,木材的化学性质会得到保护和加强。这些化学特性使得我们在使用木材时需要注意其防腐性能。

四、木材的应用。

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用途。通过实验,我了解到木材的优点和限制,这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地选择木材和合理地应用它们。

在建筑方面,木材可以作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隔音材料等。木材的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隔音性能使得其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木材还可以作为家具、地板、门窗等的原材料,给人们带来温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然而,虽然木材有许多优点,但其也存在一些限制。由于木材对湿度和温度变化敏感,容易膨胀和收缩,因此在应用时需要合理处理和保护。同时,由于木材的可再生性和环保性,其在现代建筑中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需要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结论。

通过木材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木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一步认识了木材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限制。木材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在建筑、家具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依旧广阔。了解和熟悉木材的特性,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木材,还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利用其优点和克服其限制。希望今后能够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更深入地了解木材,发掘其更多的应用潜力。

木材实验心得体会

木材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制造和纸张等各个领域。通过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木材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会和心得。本文将围绕木材实验展开,分析其结果和应用,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启示。

第二段:实验目的和方法。

实验的目的是检测不同种类的木材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和耐久性。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木材材料,并将它们暴露在不同的极端条件下,包括高温、潮湿和干燥等。我们测量了木材的重量、密度和强度等指标,并观察了它们的变化情况。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耐久性测试,如耐腐朽性和抗霉菌能力等。

第三段:实验结果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木材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能。一些木材在潮湿环境下容易腐朽,而另一些木材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变形。我们还观察到一些木材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适合用于建筑和家具制造等需要承受重压的领域。此外,我们还发现一些特殊的木材,如柚木和樱桃木,在抗霉菌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应用木材材料,并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第四段:应用和启示。

基于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应用和启示。首先,我们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木材种类。如果需要耐久性和强度,可以选择具有高密度和强弹性的木材。如果用于制作家具,需要考虑每种木材的质感和美观度。同时,我们还应根据环境条件和使用场合来选择合适的木材。例如,在湿润环境中,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具有一定防水性能的木材,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五段:结论。

通过木材实验,我深刻意识到选择合适的木材材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提升产品价值的重要性。不同种类的木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能,我们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木材。通过合理的使用和保养,木材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也能得到显著提升。我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实验,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木材,提升其应用和利用效益。

总之,木材实验不仅是一种理论研究的延伸,更是实践和应用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我们能深入了解木材的特性和性能,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和施工中。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我们能够为木材的利用和开发贡献更多的智慧和经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盐到哪里去了。

实验器材:玻璃杯2个、锯末、盐、玻璃棒、小勺、记录卡片、水。

我的猜测:化在水里了。

我这样做:

1、取一勺盐放一杯里。

2、擦擦勺取一些锯末放一杯。

3、将两个杯中倒入相同质量的水。

4、用棒搅拌,下数相同。

5、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

1、盐不见了。溶解在水里了。在水中变成变成微小的'颗粒。

2、锯末浮在水面。

我认为:

1、盐不见了。溶解在水里了。在水中变成变成微小的颗粒。

2、锯末浮在水面,没溶解。

授课教师:xx。

评定等级:xx。

注:

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实验报告

掌握扦插育苗的生产过程,了解扦插前插穗选取与处理,扦插后生产管理。

1、插穗:各种类型插穗材料;

2、atp生根粉;

3、工具:条剪、枝剪、天秤、量筒、喷水壶、塑料薄膜、盆、皮尺、钢卷尺、竹棒。

1、采条。

选择生长健壮、品种优良的幼龄母树,取组织充分木质化的1~2年生枝条作插穗,落叶树种在秋季后到翌春发芽前剪枝;常绿树插条,应于春季萌芽前采条,随采随插。

2、插穗切制。

将粗壮、充实、芽饱满的枝条,剪成15~20cm的插条,每个插条上带2~3个发育充实的芽,上切口距顶芽0.5~1cm,下切口靠近下芽,上切口平剪,下切口斜剪。

3、插穗的处理。

将切制好的插穗50根或100根捆一捆(注意上、下切口方向一致),竖立放入配制好的溶液中,浸泡深度约2~3cm,浸泡时间12~24小时,浸泡浓度为500ppm。

4、扦插。

(1)扦插方法:直接插入法,插穗与地面垂直;

(2)深度:插穗入土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

(3)插穗入土后应充分与土壤接触,避免悬空;

(4)株行距:株距10cm,行距20~25cm;

(5)浇水:插后立即灌足底水。

5、管理工作。

(1)扦插后立即浇一次透水,以后保持插床浸润;

(2)遮荫:为了防插条因光照增温,苗木失水,插后4~5月应搭荫棚遮荫降温;

(4)施肥:适当施入浓度淡的速效性化学肥料。

6、扦插及扦后注意事项。

(1)防止倒插;

(2)插后立即灌水;

(3)插穗与土壤密接;

(4)粗细不同应分级扦插,以达生长整齐,减少分化;

(5)插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浸润;

(6)必要时应搭棚遮荫。

1、怎样进行选穗、采穗、切穗及扦插?

2、以一种树种为例,如何提高扦插成活率?

掌握嫁接育苗的生产过程,了解嫁接砧木培育、接穗选取,嫁接方法及接后管理。

1、接穗:各种类型接穗、接芽;

2、砧木:各种规格;

3、工具:条剪、枝剪、芽接刀、塑料薄膜、蜡。

(一)接穗的选择与贮藏。

1、母本选择:选择生长健壮、品种优良的壮年期母树,与树冠向阳面的中、上部剪取组织充分木质化的1~2年生枝条作接穗。春季枝接,选1年生生长旺盛、充实、休眠芽饱满、芽数较多的枝条作接穗;夏季枝接,选生长粗壮尚未木质化的当年生嫩枝作接穗。

2、采穗时间。

早春嫁接用的接穗,一般在植物落叶后取;常绿树、草本植物及夏季枝接或芽接时,最好随采随接,当天嫁接不完的枝条,应用湿布包裹或把枝条下部侵在水中。

(二)砧木选择与培育。

1、砧木选择。

(1)与接穗亲和力强,生长健壮,根系发达。

(2)种源或种条丰富,能大量进行繁殖,且繁殖方法简便。

(3)砧木必须对接穗生长,开花,结实和寿命有良好影响。

(4)选抗病虫害,抗寒,抗旱,抗风和抗大气污染能力强植物。

(5)能满足园林绿化对嫁接苗高度要求。

2、砧木培育。

一般采用实生苗培育,培育1~2年。

(三)嫁接时期。

1、春季嫁接。

春季嫁接主要是枝接,从早春砧木树液开始流动后进行。

2、夏季嫁接。

用嫩枝接或芽接,一般在5~7月进行。主要是枝接。

3、秋季嫁接。

8~10月,芽接的时期。

(四)嫁接方法。

1、枝接。

(1)切接法:常用的方法,大多树种适宜。

a.削接穗。

将枝条剪成5~6cm长,带2~3个芽的接穗用湿布包好备用。嫁接时,将接穗从距下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用切接刀向内切达木质部时即向下平行切削到底,切面长2~3cm,随即将接穗切面对侧斜削成1cm的斜面。

b.削砧木。

将砧木距地面5cm处断砧,削平断面,在光滑平整的砧木侧面,用切接刀在切断面的肩部斜削一刀,露出形成层。对准露出形成层的内侧稍带木质部垂直下切,深达2~3cm。

c.结合。

将削好的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中,一定要插到底。然后将砧、穗形成层对齐,然后用塑料带由下向上绑扎紧密,必要时可将接口封泥培土。

(2)劈接法:在较大的砧木、较小的接穗时使用。在春季砧木上的芽开始生长后进行。

a.削砧木。

将砧木于基部锯断,用劈接刀从横断面的中心垂直向下劈开3~4cm。

b.削接穗。

接穗基部的两侧削成3~4cm长的契形,契形尖端不必很尖。

c.结合。

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劈缝,用麻绳或塑料薄膜带把切口自下而上绑紧,封闭切口以不露空隙为宜,绑缚时注意不要触动接穗。

2、芽接法:此法在夏季生长季节进行。

(1)开芽接位。

在砧木离地10~20cm处取树干光滑的一面,用芽接刀横割一长约1.2cm的割痕,再从割痕的两端垂直向下割两刀,各长约2cm,成门形,割痕以深至木质部为度。浅则剥皮困难,过深则伤及木质部,均不适宜。

(2)选取芽片。

在母株上取一年生木质化、粗1~1.5cm的枝条,选强壮饱满的芽,在芽的上方0.3~0.4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再在芽的下方1cm处向上削,刀要深达木质部,削下芽片后即将木质部轻轻除去,并整成长方形以吻合砧木上所开的芽接位。

(3)插入芽片。

上述操作完成后,可挑开砧木芽接位的皮层把芽片插入,使芽片和砧木的形成层互相结合,再把砧木挑开的皮层覆盖接芽,用麻皮等扎紧即可。

(五)嫁接注意事项。

1、嫁接操作技术要领:齐、平、快、紧、净;

2、嫁接刀具锋利;

3、切削砧、穗时不撕皮和不破损木质部。

(六)嫁接苗管理。

1、挂牌;

2、检查成活、松绑;

3、剪砧、抹芽和除蘖;

4、扶正;

5、补接;

6、田间管理。

1、怎样进行选穗、采穗?

2、怎样提高嫁接成活率?

木材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木业加工、木制品生产基地和最主要的木制品加工出口国,同时也是国际上最大的木材采购商之一,人造板、家具、地板年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木材加工产业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场、两种资源的转变。

一、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

木材加工业主要包括木材及制品业、家具业和造纸业,主要产品是锯木、胶合板、木质板材、家具、木箱、木制构件、瓦楞纸板、纸箱等。目前,木材加工业已成为国际上各国发展较快、前景较好的制造产业之一,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是制造业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木材制品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快速进步,即使在原木和锯材等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的品类上,国内木业界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变进口为出口,以得到其中的价值提升。

形成,相关的科学研究也得到较大发展。

200xx年下半年,随着原材料成本提价以及家具、装修、木制品等行业需求的上扬,竹木原材的量价水平震荡上行,行情的初步回暖让从业者看到了更多的希望。2011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以及旧房翻新市场和二三级市场的开发拓展,都为家居市场带来利好消息,从而有利于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

(二)政策支持。

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的宏观经济政策将非常有利于我国木材行业及木材加工业的蓬勃发展。2010年,中国政府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年我国继续坚持宏观经济政策。可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会轻易改变,我国经济仍将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而使得我国的木材加工工业态势平稳,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木材加工业的现状。

(一)产业集群效应。

心的华东家具工业区;以广州及周边的顺德、中山、深圳、东莞为中心的华南家具工业区。

(二)木材加工业有北移的趋势。

珠三角提出腾笼换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木材产业北移,北方承接转移。大亚、安信、大自然、宜家、台升等许多大品牌落户牡丹江的海林、穆陵等地;江苏的宿迁、大丰、靖江、太仓、山东的日照、辽宁的彰武、天津新区等许多地方也都在兴建木材工业园区。有的靠近资源产区,有的靠近港口,都有很好的政策支持,将会拉动木材产业更加蓬勃发展。

三、

木材加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低成本的优势正在失去。

为:越南100美元/月,印尼171美元/月,马来西亚198美元/月,而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则高达231美元/月,并且土地、环保、能源成本等也越来越高,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因素叠加,木材加工产业的利润空间已经被挤压得越来越小。

(二)进口原木质量问题严重。

理人员基本不掌握原木的实际鉴别知识、技术,只从原木的外观了解其树种、径级和采伐时间,而不能从原木的端头和外围等部位来进一步了解原木的质量,采购的原木往往会出问题,有的原木在采伐前的生长过程中就受到过伤害、木材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三)质量管理水平低下,缺乏危机意识。

目前大多木材加工企业都是私营企业,普遍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导致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低下。大部分企业不知标准为何物,大部份企业未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管理制度,未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设施和检测条件。

(四)森林资源紧张。

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环境保护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森林资源和木材蓄积量都非常小,人均占有量更是少之又少,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四、木材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与对策分析。

(一)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

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都需要一些关键性企业,通过关键性企业的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一些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企业。以这些大企业为核心,通过创新与效仿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调整产品结构。

持现有板材加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等方式加快新产品开发,提升企业的技术、产品和管理层次、提高单位要素的产出率;四是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加快对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重、安全隐患大的小木业企业的整治力度,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质量管理战略。

建立有效的技术监测平台,质监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指导,尤其在环保指标测控方面,更应顺应新的形势要求,强化质量标准的刚化执行,力争杜绝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影响本地区产品声誉。

(四)加强载体建设。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非常重要。企业在某一区域内进行集中布局,可以实现原材料、能源的充分或循环利用,集中治理污染,降低环保成本,促进地方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在特定区域内发展木材加工产业集群,有利于众多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同时围绕木材加工产业链或产业链上的某个、某些环节进行横向或纵向集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木材加工企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加强林木资源的整合,夯实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加强规划引导,培养关键性核心企业,通过裂变、创新与效仿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要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搭建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大力弘扬产业集群文化,增强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夯实集群发展的社会化基础。

(五)提升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推进企业由散、小、乱向专、精、特方向转变。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加强产学研合作。

加强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规模以上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接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七)加强政策扶持。

一是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二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推进布局分散的木材加工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利用产业链进行招商引资;四是改善集群融资环境,发挥政府采购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导向作用,实施财税扶持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