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优质

时间:2023-07-25 11:49:10 作者:李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优质篇一

6月底以来,武汉普降大到暴雨,局部降雨量超过500毫米,市公路处养护所管辖的岱黄、汉施、升东这三条武汉进出口公路遭到重创,畅洁舒美的公路被暴雨冲刷得千疮百孔,路面坑槽频出,严重影响了交通出行安全。市公路处养护所所长李尚彬率领抢险突击队战斗在抢险一线,在辖段三条公路来回巡查保通抢险,查隐患、排积水、保畅通,体现了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公路精神,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防汛抢险战役打响后,李尚彬同志根据《养护所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迅速布置,组织防汛车辆、设备和各种防汛物资储备到位,随时待命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各辖段成立1个突击队,各队队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上路处置险情和突发事件。他作为总队长统筹协调各队力量,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是主战场。由于准备充分,分工具体,职责明确,整个抗灾保通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为防汛期间辖段公路的安全畅通打下了扎实基础。

7月1日9时起暴雨持续不断,连续三周都未休息的李尚彬在岱黄公路k5—k6处理完易积水路段的渍水后,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汉施公路,因连日雨水冲刷,汉施公路下庙渠桥栏杆被损毁2段,长达8米,此时公路路况能见度不足10米,稍不注意,就有掉下桥的危险。轨道21号线地铁施工路段,占道堆放施工设备、材料,阻碍公路通行,导致路面积水情况十分严重,有的路段路面积水几乎淹没小腿处,过往车辆纷纷减速避让,车辆通行出现滞留。他立即调集汉施突击队分为2组,一组带上警示标志分赴辖段各重要路口及时摆放,在桥梁栏杆垮塌处,采取应急处置,用警示带拉起警戒线反复缠绕,加设反光锥形筒警示,消除通行安全隐患。另一组到施工路段对堆放的多处建筑材料进行紧急清理,疏通排水渠道,防止路面积水进一步蔓延。大家顶着大雨,不顾连续工作带来的困顿,不顾来不及吃饭的饥饿,不顾在1米深的公路水沟中清理杂物和淤泥而泡得发白的双手,更不顾因为路滑而摔伤的胳膊。他们团结协作,忘我工作,为了公路畅通,无怨无悔。回到家里,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忙碌了一天,又累又饿又困,但他心里觉得踏实、舒心。

7月5日凌晨始,电闪雷鸣,连续暴雨,汛情告急,g318国道升东段常福工业区交叉路口渍水严重。凌晨五时李尚彬就调集人员,赶赴现场。整个路段积水有70cm,滂沱的大雨遮挡了驾驶司机的视线,过往车辆涉水探险式地通行。因水深看不见路面,他担心有窨井盖已被水漫反灌冲开的危险,他第一个冲在前面,用警示棍探路式摸索到窨井盖位置,再让队员们逐个打开,想办法运来大块的蓝色施工挡板围挡住窨井盖位置,警示车辆绕行此处。接着又逐个找到各路口路边排水管洞,进行清杂疏通。指挥过往车辆注意安全驾驶,避开渍水严重路段。有的车辆因渍水,司机操作不当,熄火了,被困在路中。李尚彬召集突击队员一起呐喊推行,转移渍水中熄火的车辆至安全地带,当天共转移车辆5台。司机们连声道谢:“有公路人在这里,我们放心,谢谢你们!”直到上午11时,雨势才稍作停歇。这时李尚彬浑身衣服被雨水湿透,手上被打出了血泡,雨鞋里被灌满了污水。队员们都劝他先上车,他说“我是领队,怎么能先撤退呢?不能断交影响老百姓的出行啊!大家一起干劲大。汛期保通是公路人的职责所在,我们要全力确保公路安全通行。”平凡而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公路人的心声。

沧海横流,彰显英雄本色。汛情暂缓,但他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日夜奋战在防汛保通第一线,为群众安全出行,继续在公路上前行。

最新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优质篇二

连日来,河南接连遭遇强降雨侵袭,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河南广大公安民警、辅警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战斗。

7月22日,当叶县公安局组建防汛救灾突击队驰援郑州时,50岁的民警屈振民主动报名,叶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负责人黄威说:“老屈,你这岁数不符合青年突击队员的选人标准啊。”屈振民却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啊!”就这样,屈振民跟在黄威身后,口中不断絮叨着:“我身体倍棒,危难时刻咱一定往前冲,绝不给大队拖后腿……”黄威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赶到郑州后,看着洪水肆虐过的郑州街头一片狼藉,屈振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用汗水代替泪水,迅速投身社会面巡逻防控、服务群众、维护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中。

屈振民执勤的地点是郑州市金水路附近,金水路的道路正在抢修中,他们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为施工工人和过路群众提供帮助。同时,由于修路,路口的交通情况比较复杂,疏导交通也是屈振民的一项重要工作。

“老屈非常敬业,求助群众、过往车辆太多,他站那里执勤一天一夜没有合眼,该他休息时仍坚持要来,嗓子干哑,嘴唇都已经干裂了。”连续的劳累导致他的嗓子干疼得将近无法出声,血压一度蹿到180mmhg。带队领导程可晓劝他休息一下,他却坚持边用药边工作。

最新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优质篇三

照顾一个老人容易,照顾一群孤老难,木子店镇向明村的妇女主任李建梅做到了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将暴雨灾害中29名灾民接到自己三层小楼住下了,其中大多数是七十岁以上的孤老。

“我胃痛难忍,不想吃饭,建梅特别为我做了不辣的菜,熬了稀饭,餐餐送到我手中,就像自己的闺女一样贴心。”7月4日晚饭时,在李建梅家,78岁的张金泽老人吃着李建梅送到手里的面条,感激地说。放眼望去,李建梅家一楼坐满了因暴雨至灾的村民,其中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孤老。

这次大暴雨致使向明村许多农田被水打沙压、河堤被毁、道路损毁,严重的山体滑坡导致34户48人无家可归。暴雨来临前,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有危险的村民撤离。

特大暴雨说来就来,眼看村民的危房岌岌可危,52岁的李建梅一边挨家挨户接二连三打电话催促危险户撤离,一边赶紧把三层楼的房间都收拾出来,以便安置没有地方去的村民。此时向明村村支书商仲良、副书记李世武等村委会一班人迅速开着面包车到各塆,背的背,牵的牵,将所有危险户及时转移出来。48名撤离的危险户有21人相继安置到了亲戚家,还有27人被热心的李建梅接到了自己家。

“村里哪家经不起风吹雨打、哪家没有亲戚需要安置我都清楚。”李建梅说,“孩子们都不在家,我们夫妻两个家里宽敞,被絮等都充足,能提供方便就给乡邻们提供方便,他们安全了,我也心安。”她拿出家里所有的床、席子和被子,把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安排在一楼,床上铺上软垫和席被。妇女和孩子安排在二楼自己的房间、小厅,以及儿子媳妇的新房,身体稍好点的便安排在三楼房间。

头两天,李建梅将自家冰箱的肉食全部拿出来煮给乡邻们压惊,第三天,家里的米面吃光了,菜园的菜也都被淹死了,李建梅便托人从镇上采购生活物资。“不管吃的好不好,总得让大家吃饱穿暖。”李建梅说。

有些人看到雨小了,就偷偷跑回家。为了防止返家的村民发生意外,李建梅天天守在家里,每天夜里起来挨个巡查,早上5点半起床又巡查一遍,打扫卫生,配合镇卫生院消毒,再做早餐给老人们端送到手里,再整理房间。

向明村老杉树塆妇女夏红兵摸着眼泪激动地说:“这么多人天天挤在家里,她不嫌弃老人脏、孩子吵,建梅的好,我们永世难忘。”由于屋后山体滑坡,门前石岸垮塌,夏红兵以及患有癫痫病的儿子、84岁的.婆婆、老叔爷一家四口都被接到了李建梅家,被当做客人一样款待。

李建梅说,只要乡邻们安全,再苦再累她也值。灾民们住在临时的家里不愁吃喝,感到格外安心,也心疼这个好“闺女”。

最新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优质篇四

7月20日,郑州市遭遇特大暴雨,发生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第一时间组织警力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保护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金水分局民警吴刚是一名老党员。在7月20日当天,随着水位迅猛上涨,看势头不对的吴刚立即组织大家转移一楼的电脑等办公用品,并果断拿来自己的被褥堵在门口,延缓洪水内灌,有效减少财产损失。

当天18时许,正在新密探亲的母亲打来电话,想让吴刚接她回家。“当时大家都在救援辖区群众,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她(母亲),就劝她先在亲友家待着。”吴刚说,可是老人家不听劝阻,挂断电话就从亲友家独自返回郑州。吴刚心急如焚,但因工作需要又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只能每隔半小时打一次电话,确认母亲安全。7月21日2时,家人打来电话,称洪水倒灌进了小区。7月21日8时许,吴刚终于等来母亲的平安电话。当天10时许,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吴刚家所在的楼被洪水冲刷,导致地基松动,成了危楼,家里的物品需要转移,但身处抢险一线的他只能委托亲友帮忙。

刚忙完辖区转移群众的任务,7月21日13时,吴刚和战友们再次接到指令:全员上路保畅通。来不及喘口气,吴刚又和大家一起投入到保畅通工作中。在辖区南阳路与农业路口,由于向西铁路涵洞灌满水断行,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一起涌上高架桥匝道,造成路口严重拥堵,吴刚充分利用原来在交巡警大队工作的交通疏导经验,迅速组织民警开展工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辛苦努力,路口积压的车辆行人全部通过,道路恢复畅通。

灾情发生以来,吴刚一直坚守在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的工作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的使命和担当。“当警察就得舍小家顾大家,守护群众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从警20余年的吴刚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着。

最新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优质篇五

他,男,1966年6月出生。

回到公司后他立即组织员工成立抗洪抢险突击小组支援前线,在抗洪抢险工作中冲锋在前,在一次执行堵塞管涌的行动中身背沙袋步行6公里往返四次,他的不畏艰险勇于吃苦精神多次受到在场的市工商联领导高度评价,张先生闲暇时间喜爱钓鱼活动,身边结识很多钓友,一天佳木斯市的钓友石剑秋夫妇赶到同江市慰问抗洪抢险将士,期间几位钓友在一起商议立即成立钓鱼爱好者突击队自愿者支援抗洪前线,第二天就在钓鱼群发布倡议号召钓友踊跃参加抗洪抢险突击队,报名者积极踊跃,当天就有30多位钓友报名参加。

2013年8月21日他率领39人组成的钓鱼爱好者突击队出现在抗洪第一线上,劳动中他身先士卒主动挑选艰苦的工作干,十几天的连续奋战他的体力透支到极限,但是他从来不表现出来,只有在休息的时候他才抓紧时间恢复体力,经常是劳累,乏困起不来,队员们多次劝他休息一天,他说;我是队长,我在队旗在,洪水不退我们钓鱼爱好者旗帜就一直飘扬在抗洪第一线。

在他的精神鼓舞和带动下,每天在市工商联都有许多钓鱼爱好者前来报名参加钓鱼爱好者突击队,甚至许多不是钓鱼爱好者也加入到行列中,在抗洪抢险行动中张和钓鱼爱好者们不畏艰险和劳累在前线坚持了12天,多次高质量的超额完成任务,圆满的完成了抗洪抢险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多次受到市工商联的领导高度赞扬,钓鱼爱好者突击队因此而闻名抗洪前线。

张先生在这次抗洪抢险工作中,始终以“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工作在抗洪抢险的前列,在抗洪期间,妻子身体不适,他仅仅休息一天陪伴妻子去医院检查,然后就匆匆忙忙的回到抗洪第一线,他不在火锅城,每天的营业额直线下降,他全然不顾,他说;那些抛家舍业的官兵和自愿者都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我这点经济损失微不足道,爱我家乡,保卫家园是我的第一愿望,他就这样把精力和时间都放在抗洪第一线上。

张先生在坚守抗洪抢险的日子里,基本上没有好好休息,每天很早就起床去市场备足酒店所需物品,有时候来不及吃饭就赶到工商联门前统计队员的报名人数,在抗洪抢险工作上,张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他率领钓鱼爱好者突击队成员们圆满的完成了此次抗洪抢险工作,成绩突出,他将宝贵的个人时间献给了抗洪事业,他“舍小家,保大家”的抗洪精神值得大家去学习。

最新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优质篇六

在此次抗洪抢险救灾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不等不靠,自立自强,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生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风采。她就是桂畈村党总支!他们就是桂畈村的英雄党员!

2016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长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长江流域,各大河流、水库高水位运行,低洼地带内涝严重,部分圩口漫破,大片田地被淹,农民被迫搬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桂畈村党总支率领党员先锋队冲锋在一线,同时号召辖区群众团结一致,坚守一线,为赢得抗洪抢险的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

贵池区涓桥镇桂畈村位于池州市西郊,距市区约8公里,南接318国道,北邻秋浦河,辖25个村民组,1026户,3566人,其中党员126人。拥有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88亩,山场面积12757亩,水面1800亩,是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和全省“千村百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前全境已纳入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规划范围内,省级谷潭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涓桥工业集中区座落在桂畈村境内。

至2015年,以平源木业、金正建材、半湖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30余家企业落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十余家,年实现利税400余万元。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逾亿元,实现利税6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

1、周密部署,赢得先机。桂畈村地处半圩区地带,防汛面广,涉及两个数千亩圩口,一条长达4公里的排洪沟渠,一座小二型水库以及十余个小圩口和上百口山塘,在这场与天灾的搏斗中,桂畈村党总支、村委会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准则,把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汛期到来之前,桂畈村就成立了《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防汛工作预案》。汛情发生伊始,桂畈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作,全面启动桂畈村防汛应急预案二级响应,备置防浪布1000米,编织带5000条,木桩200根,铁丝100公斤,碎石20余吨,备用土100立方米及锤、钳、锹、铲、雨衣、电筒等各类工具。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秋浦河谷潭圩段水位迅速接近17点,超警戒水位2.3米,水情就是命令,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村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其他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成员间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对于险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坚守一线,对抗洪灾。7月3日晚,由于连日来的的强降雨,由上游石台县突发的洪峰导致秋浦河水位猛涨。村领导闻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急召集300余人,连夜实施紧急抢险,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奋战,共装填土包2000余包,加固薄弱处堤坝300余米,由于谷潭大堤最低处高度仅为17点,当晚水位就突破了最高值,若不是处理的及时,后果不堪设想。由于抢险及时处理得当,有效抵抗了来袭的洪峰,保证了大堤和谷潭湖内数千亩鱼塘以及上百户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挽回了经济损失逾亿元。

7月4日凌晨,秋浦河水位达到17.2米,超保证水位0.2米,创造了谷潭湖防段超保证水位不漫坝、不破坝的历史新纪录。

大汛当前,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抗洪一线的最前沿,从7月3日至今已经在大堤上坚守了16个昼夜。村主任李宽宝同志带病上堤,轻伤不下火线,24小时坚守在大坝上。村党总支书记徐长生更是强忍着胆囊结石的疼痛,带头扛土袋,和广大群众一起穿梭在大堤上,直到身体再也扛不住了,于7月18日住进了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在广大党员干部在鼓舞带动下,群众的抗洪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护堤大军中,有年逾七十的老者,有数十名妇女同志,还有许多自发赶来的群众。

3、灾后重建,不等不靠。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桂畈村十分重视救灾工作。村办公室每天都要下村查访灾情,做到灾情每天一上报,保持信息畅通无阻。受严重内涝的影响,桂畈村受灾人口已达3000多人,受灾面积达到5000余亩,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余万元。针对此情况,村防汛领导小组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及时对圩内和地质灾害点等危险区域群众发出撤离警报,引导转移受灾群众100余人,密切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保证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为灾民配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做好灾民的思想稳定工作,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确保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由于救灾工作安排的细致,采取的措施得当,灾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群众的情绪平稳,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灾后生产自救工作,洪水退去即组织进行农作物补种,尽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最新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优质篇七

7月31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了整个大苏河乡,暴雨肆虐达6小时之久,洪水冲毁大量房屋、农田、道路,造成全乡直接经济损失达12014万元,仅平岭后村就因暴雨造成6户房屋不同程度被淹,水毁农田150余亩,冲走肉食鸡8000多只,公路冲毁长度达3公里,冲断桥梁3座,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灾情不容怠慢,在千钧一发之际,平岭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忠祥冲锋在前、勇挑大梁,奋力组织党员群众抢险自救,经受住了洪灾的考验,最大限度地保住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凌晨4时,暴雨如注、水势迅猛。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刘忠祥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冒雨集合,经过简短的分析、研究和商定,一场抗洪抢险攻坚战迅速打响。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压力不妥协,为了鼓舞干劲,刘忠祥身先士卒,冒着大雨,奔波于四个村组之间,针对各村组实际情况做好安排部署。当他再次返回形势最严峻的梁家屯时,河堤已经出现塌方,桥身眼看要被冲垮,危急时刻,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手持铁锨,趟着过齐腰深的河水,同党员群众一起装沙袋,堵决口,迅速筑起了一道沙袋堤坝,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死看死守,桥和大坝终于保住了。

随着雨量增大,河道旁养鸡场房及部分村民家中的积水越来越深,刘忠祥意识到,如果再不转移群众和财产,后果将不堪设想。经过短暂分工,村干部分头开始组织转移河边的农户和鸡场,当梁房组孙喜峰家养鸡场刚被转移完,肆虐的洪水就顷刻将整个鸡房全部卷走。孙喜峰家人和在场的村民看了这一幕,再看到满身泥水的刘忠祥,顿时感动得流下热泪。

面对灾情,刘忠祥组织全体村干部和党员在对全村各受灾户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后,及时妥善安置灾民,指派村干部专人负责,重点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受灾村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同时加强危险地段巡查,要求村两委干部自始自终在岗在位,对所有被水浸泡过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对灾民的生活妥善安置。

刘忠祥带领全村干部、党员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关键时刻,党员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展示了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

最新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优质篇八

接到紧急汛情任务后,他第一时间赶往前线参与抗洪抢险,城市多处内涝,他先后到达通化街社区西冲塘、又一村社区桥头码头以及建都超市参与抗洪抢险。水位上升很快,湘江西路237号中草药店马上会被淹没,得知情况,他帮助转移大量中药材,挽回了巨额的损失,又及时组织冲锋舟一趟又一趟转移受困群众200多人次。他家里有一个14岁瘫痪的女儿、一个两岁及一个10个月大的婴儿,期间,他妻子打电话要他回家,只说了一句话他就挂断了电话。家里的一切他无暇照顾,只因为抗洪一线更需要我。

洪水退后,留下遍地淤泥和垃圾,他又马上投入到洪水退后淤泥和垃圾清理工作。在淤泥和垃圾清理过程中,他不顾脏、不顾累,用手将浸泡的木板以及垃圾装到垃圾清运车中,就这样一直干到晚上11点多钟,在持续的超体力抗洪抢险中,他的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体多次虚脱,但他一直在努力坚持着。

他作为干部,在本次抗洪抢险中,挺记在前、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迎难而上,经过连续四天的连续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阶段性胜利,他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令人敬佩,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最新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优质篇九

7月22日,刚刚结束抓捕任务回到单位的遂平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谭鹏飞,接到紧急驰援郑州的通知。驻马店市公安局迅速抽调精干警力166人、防汛救灾车辆47台,成立援郑支队,紧急驰援郑州。谭鹏飞顾不上旧伤发作的膝盖,来不及回家,就主动请缨加入援郑支队,“我志愿申请到防汛救灾的最前线,请组织派我第一个出征”!

当天下午赶到郑州驻地后,谭鹏飞和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立即与当地公安机关对接,全力配合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航海西路派出所开展巡逻防控、交通指挥、排查隐患、疏散群众等工作,维护当地灾后重建和社会秩序稳定。

“请放心,我们马上到!”7月23日10时许,正在紧张工作的谭鹏飞接到辖区派出所求助:某小区由于积水严重,地势较低的几幢居民楼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为避免人员财产损失,现急需对危楼居民进行疏散。谭鹏飞立刻带领队员赶到现场,配合办事处、派出所与志愿者开展工作,设立安全警戒线,深入危楼之内,挨家挨户进行排查,劝说住户尽快撤离。经过两个小时的工作,危楼住户终于全部被疏散到安全地带。相关住户于当日18时前全部安置妥当。他们在连续工作近10个小时,圆满完成任务后才返回驻地。

“谢谢警察同志!你们都是从驻马店来的吧?真是太辛苦了。”7月26日上午,谭鹏飞带领队员们在中原路西三环执勤,由于相关部门正在附近进行排水操作,大量积水涌上地面,淹没了行人通道,加上车流密集,交通拥堵严重。谭鹏飞立即和队员们上前,引导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有序通过,并找来沙袋,用心摆出了一条临时“人行道”。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现在的人民警察,救民于水火,我义不容辞。开展援郑勤务工作以来,仅我们中队就已受理群众咨询求助68人次,救助被困群众218户,搬运(转移)防汛救灾物资220件……”谭鹏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