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课堂论文(汇总16篇)

时间:2024-01-06 12:25:59 作者:琴心月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开阔我们的思维,拓展我们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本,供大家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摘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2、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二是行动层面,对生态价值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内化为推动人们采取环境友好行为的动力,人们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惜付出某种代价去付诸实施。高水平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仅有认识没有行动,说明认识难免肤浅;仅有行动没有认识,很难保证行动的自觉和持久。

根据上述五方面标志的全面、显著程度,可以将生态文明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生态社会初级阶段、生态社会中级阶段、生态社会成熟阶段或高级阶段等。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论文

语文课堂的高效学习,必须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拓展性的学习。

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拓展性。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活中,一场“互联网+”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变革正在展开着。曾今有一位专家这样说:“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身处教育前线,我们有责任积极推进这一远大计划,让智慧之树扎根在学生心中,让智慧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更应该具备信息技术搜集和处理的应用能力。因此“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创设情境,让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和谐地统一起来。下面笔者就“互联网+”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谈几点个人看法。

网络课件直观性较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声音、图文并茂的东西兴趣较高、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缩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陌生度,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为了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更深层次内涵的文章,教师往往需要借助网络媒体,把整个事物发生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作者优美的笔触得到很好的碰撞,产生心灵和视觉上的共鸣。如《巩乃斯的马》一文,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魅力,运用“披头散发”“淋漓尽致”等四字词把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描写得非常壮美。但是要想让学生从视觉和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表达内心对于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教师就需要借助互联网,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马群奔跑场面,这样才能拉近学生和作者的距离,使他们更深次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与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实现高效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的是变成了语文学习过程的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绝不仅仅是来源于教师,因为教师不是万能的。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不但从互联网上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获得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预习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但是以往的预习可能只局限于对字词的学习。“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预习更具多元化的特点,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了解作者、时代背景、写作特色等,还可利用互联网实现课后检测,实现了语文高效学习的开放性。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笔者在课前让学生借助网络,查阅关于鲁迅的资料(包括鲁迅的侄女),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等。上课时,学生在课堂上呈现了关于鲁迅的好多资料,有的介绍鲁迅的作品,有的介绍关于鲁迅的故事,有的介绍鲁迅的生活经历,有的介绍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还有的介绍鲁迅的侄女等。诸多的资料介绍完之后,在学习课文时,距离学生很远年代的故事却一下子变得不再遥远了,他们对文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都有了准确的定位。由此可见,互联网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的高效学习更具有了开放性。

生活就是一本没有页码的语文教科书。如果离开生活单纯地去学语文,这样的土壤也就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他经常带学生到野外去实践,并把外面的世界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然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去参观大自然。而“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学习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了。为了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感,我们在课堂上就要借助互联网,让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展开学习语文与体验生活的翅膀,真正领悟生活,学会人生的道理。如在教学《幸福在哪里》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体味“幸福在哪里”的真正内涵所在,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了童话视频《寒号鸟》,看完后让他们谈看后感受。有的学生就谈到了这是一只懒惰的寒号鸟,教师也相应给他的回答做了补充,不劳动的寒号鸟是没有幸福生活的'。在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又播放了《幸福在哪里》这一首歌,学生听得非常认真。看得出来,一节课的视频音频再加以ppt课件,学生也确实体味到了“幸福在哪里”的内涵所在,实现了语文学习的高效性。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有了高速发展,课堂上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直接和互联网相连,学生感兴趣的很多知识都走进了课堂,实现了语文的延展性,使得我们的语文高效课堂资源充实丰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搞好阅读教学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个前提,也是培养孩子诸多能力的基础。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阅读只拘泥于课内,并没有真正到课外去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互联网就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广阔的资源,来丰富自己的语文世界,拓宽视野,真正体会到语文高效学习的内涵所在。总之,“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拓展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延展语文学习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智慧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让智慧的花朵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论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已是主流趋势,而且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也大力倡导运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手段,突破传统教学的禁锢。当然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不少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基于此,笔者主要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作出探讨,并列举出部分合理举措。

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知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可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让他们对语文课堂产生审美情趣,获得美的感受,并充分体现出语文知识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促进课堂互动和交流,开阔视野,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具有积极意义。

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需要教师充分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并结合独具匠心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质量。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很难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十分相符,展示内容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可创设出真实情景,让他们在特殊情境中领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为课堂增添活力,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比如,在进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时,教师可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课文中对于西沙群岛的描写,不仅有抽象概括也有细微具体,但是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比较匮乏,很难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真正体会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此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强化视觉感受,展示一些西沙群岛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颜色不一的贝壳,以及海龟和海鸟等,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带来切身感受。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可使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和整理相关的图片,使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资源广阔,可对教材内容进行很好的补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在学习到这些重难点知识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或疑惑。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借力信息技术,发挥资源广阔的优势,将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或者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帮助他们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并活跃其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例如,在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时,小学生对于课文中描述到的诸多美景,如果仅靠阅读和教师讲解,则很难想象到颐和园的真正美景和游览顺序。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是教学重点;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写作是教学难点。教师为帮助学生全方位体会到颐和园的美景,以及游览顺序,可借力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结合游览顺序制作多媒体课件:大门、大殿、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并展示一副颐和园的平面图,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对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大致了解,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能力、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都可运用信息技术,教师需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训练学生的各项语文技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探究欲望,进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自主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当问题提出之后,他们积极和同学交流,分享个人观点与看法,从而点燃其灵性,主动参与语文知识的探究和求知,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增强。比如,在讲授《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篇诗歌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这样几个画面:蔚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漠、美丽的夜空、绿茵茵的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让学生根据画面对比理解诗句,认真思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他们看着画面产生的思维认识有所不同,有的眉头紧蹙、凝神静思,或者互相交流、小声朗读等。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画面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他们的智慧在闪耀、思维在发散、心灵被震撼,继而对诗歌内容进行自主分析和合作探究,最终体会到作者是在揭示战争的破坏力和对和平的渴望。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需高度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教材,积极挖掘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并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资源,利用其资源广阔的优势,在互联网上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料,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不仅可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还能够使其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例如,《景阳冈》教学过程中,虽然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对武松打虎的经过描述得十分详细和生动,但是对于很大一部分小学生来说,仅靠课文中的文本内容难以真正感受到故事的精彩,而且对故事发生的前后并不是特别了解。

教师可利用网络渠道搜集《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播放,让学生直观明了地欣赏了整个故事过程,并告知他们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才会遇到老虎,将老虎打死之后则任职阳谷县步兵捕头,从而开阔其知识视野,使其对故事前后有所了解。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并激发其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敢于大胆尝试,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对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寻找两者的结合点,真正构建高效课堂。

[1]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

生态建设论文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刘惊铎在其《生态体验论》中把生态文明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生态文明的突出地位。

为什么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到这么高这么重要的位置,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当今世界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气候变化异常、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的科学分析,制定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对策。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全球性的严峻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对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挽救地球生物圈,改变人类的不良行为、观念、习惯。不管是什么政治制度,不管是什么阶级阶层,不管是什么民族种族,不管是什么宗教信仰,都能接受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超意识形态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使人类利益原则恢复了本来的权威。这一决策既能够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又能够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强“地球村”的意识,共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这是从根本上、源头上治理全球一系列恶性循环问题,实现永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建设生态文明,当然要加强保护、优化和建设生态环境,但绝不是单纯的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而是关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纽带。我们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地球,优化自然生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造福人类”,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落实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实现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彻底改变人们奢侈过度消费的不良观念、行为、习惯,经济发展与财富增加并不能让我们丢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

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建设生态文明,告别“黑色文明”是核心。

告别“黑色文明”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建设生态文明,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

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构建初中科学生态课堂论文

摘要:高中语文的生态课堂是指借用生态学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它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能够点燃学生的智慧,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探讨如何构建高中语文的有效课堂,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xx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

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构建初中科学生态课堂论文

摘要:在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方式,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强行灌输语文知识,不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厌学心理。鉴于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借鉴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文教育教学生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生态化;构建策略。

生态学的观点强调,生命作为一种有机体,与周围的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与能量转换。受这一观点启发,教育倡导在所有生命整体与周围环境中形成一种有机联系,最终使他们形成有机整体。中学语文构建生态化课堂,就是在生态学观点的基础上,将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统一发展的有机整体,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进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生态课堂是利用生态学观点来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以期构建能够持续和谐发展、系统化的课堂形式,其课堂形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性完全吻合。具体说就是生态课堂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照顾到学生在个性方面的发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真正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的高度统一。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态课堂重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突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生态课堂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1.生态课堂的整体性特征。

在生态课堂中,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被视为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生态课堂各要素之间通过彼此形成的交互作用,达到彼此相互适应、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成功地对学生进行塑造,与此同时,学生也通过某种相应方式在教师身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2.生态课堂的开放性特征。

课堂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具有开放性。具体说就是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也就是设定弹性教学目标;第二,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开放的情境和问题,目的是扩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不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限制。同时,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探究知识的合作者;第三,教学结果具有开放性。对于问题的解决,不设计非此即彼的统一答案,允许学生存在不同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生态课堂的生成性特征。

在生态化课堂中,所谓的生成性属于一种未知特性,并不是经过事先预设的。其特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针对某些内容故意为学生留白,以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为学生创设发挥和拓展空间,因此,生成可以在课前表现出来;二是生成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主要是在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师生的思维和探究偏离了教师的课前预设,或者是超越了预先设计的'教案;三是生成在结果上表现出来。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在非预设之外获得了更好地发展。

(一)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态化。

1.构建具有整体性的教学内容。

在生态化语文课堂教学系统中,应从小系统的角度看待和构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所包含的语文知识,语言应用能力和课文中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在教学内容中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相关的知识与方法,还要注意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应用技能,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注重设计生成性的教学内容。

在生态化语文课堂教学系统中,知识本身并不能生长,而是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探索和研讨,使学生不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和生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说教学的主体,即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换而言之,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要能够释放学生原本的自由学习天性,使他们进入到爱学、乐学,乃至于学而不厌的学习生态之中。一般来讲,生成性教学内容具有两个特性:其一,教学内容具有深厚的根基。也就是说教材中的知识紧密联系师生的现实生活,而且教材中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进而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其二,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活动性。一方面,教学内容适合师生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存在很多空白点、短路的地方和回路之处,需要学生去补充、接通、质疑与超越。因此,生成性教学内容是学生生成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载体。

3.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生活化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要回归到生活中,为生活服务。传统的语文教科书所呈现的知识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学生只能死读书、读死书,毫无生命力可言。因此,要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必须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命体之间搭建一座密切联系的桥梁,把教材中的科学世界与学生所处的生活世界有机融合在一起,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有效循环的生态系统,从而在学生生命体中使教学内容活起来,使教学内容在学生自身生命中落地生根,不断增长学生的智慧、提升品德与能力。

(二)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态化。

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生态化语文课堂的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持续延伸,进而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求知欲有效挖掘和激发出来,最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教师可以尝试播放有关父亲的歌曲、讲述有关父亲的故事、播放父亲形象的图片或短片来营造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感情进入到教师预设的情境中,从而进一步理解文中的父亲形象,以及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2.互动教学的生态化。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互动教学法,可使学生充满激情,使课堂保持生机和活力,从而达到生态化的预期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的互动并不等同于教师问、学生答,而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相应地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更高效和灵活。如在教学文言文《刻舟记》时,教师可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尝试进行相关物品的雕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实现师生关系的生态化。

1.充分尊重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在中学生态化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承认和尊重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学。为了有效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教师必须对每名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具体和充分的了解,进而实现因材施教,切实构建语文生态课堂。如在教授朱自清的优美散文《春》的时候,教师可以积极鼓励每名学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勇敢地说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及时给予中肯的点评,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中,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和谐平等的生态课堂氛围的营造,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以平等的朋友、合作者的身份与态度,积极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在这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的人格是平等和独立的,都有着强烈的民主与合作意识。师生在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艳.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以议论文教学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10).

[2]李静.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3).

[4]赵媛媛.初中语文生态教学课堂的构建[j].学苑教育,2015,(5).

生态文明建设

南京是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四季分明,有生机勃勃的春天,夏的炎热,秋的凉爽,还有令人向往的冬天。

南京的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过来,看!嫩绿的柳枝长出了绿草般的绿芽,犹如春姑娘轻柔的长发。黄灿灿的迎春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显眼。满山遍野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可爱的小燕子好像收到了春姑娘发出的讯息,迫不及待的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叽叽喳喳”的唱着歌,仿佛是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春姑娘又来到了果园,看!一颗颗杏树绽开了胭脂般的杏花,一棵棵梨树绽开了雪白的梨花,仿佛是一朵朵白云。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着,几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穿梭。仿佛在嬉戏。南京的春天如此的美好,离不开那些每天天还没亮就上街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也离不开每天为这个城市建设辛勤劳作的人们。

南京能够申办青奥会顺利成功也是因为南京的绿化和美丽的风景而打败了其他竞争的对手,我记得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参加了由南京金陵晚报组织去珍珠泉种植“青奥林”的活动,从3月头妈妈就开始报名排队,一直排到3月20号,那天我早早的就起床了,约好8:30分在玄武湖门口集合,我们提前了30分钟到达,没想到还有更多的大人带着小朋友早已在次等候了。还有的家庭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家都出动了。我特地数了下一共有四辆大巴,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植树绿化对我们这个城市有多么的的重要,也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毕竟城市美好的环境是离不开大家的共同的建设。

为了南京的环境更加美好建设了滨江公园,从奥体大街至梦都大街,占地590亩,该区域为休闲区,“看点”颇多,有湿地公园、观江平台、五星级饭店、电脑激光音乐喷泉等。通过改造原有地形地貌,绿化和美化了水岸环境,将原先的防洪墙外开辟为“湿地公园”;“观江平台”则营造成亲水、自然、生态的休闲气氛,连接奥体中心场馆与滨江风光带的文化体育轴线,又称“世纪轴线”,占地约180亩。该区域的文化气息很浓,有“三山”、“二水”、“白鹭”3个主题公园,以及8个雕塑花园,以营造大诗人李白“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意境。还有艺兰斋美术馆和金陵图书馆等。管理方从人性化方面考虑,这段滨江大道将建成地下隧道,使游人能方便地穿越到达滨江公园内游览和休闲。

在学校,我们的雏鹰假日小队在古林公园种下了陪我们一起长大的小树苗,在寒暑假我们还会走上街头,提醒大家积极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绿色出行争做文明人”、和爸爸妈妈出去吃饭会让我想起“光盘行动”。建设美好生态南京需要大家的努力,让我们拒绝浪费、拒绝一次性餐具!

构建初中科学生态课堂论文

如今,新课程在我国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高中生领略祖国文字的魅力,并有效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然而,从目前来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失去了它的本真与自然状态,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生命价值,而演变成机械操练的阵地。由此一来,改革高中语文课程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生态化教学概述。

所谓生态化教学,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等)探索教学问题的新模式,旨在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凸显人在教育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毫无疑问,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教育发展也离不开生态系统的影响与作用,由此可见,构建生态化视域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概括而言,生态化的高中语文课堂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统一性统一性是生态化教学系统的最基本特征之一。众所周知,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若千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建起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这些要素要有机结合,共同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共生性在自然生态中,一方的生存常常以另一方的生存作为基本条件,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高中语文生态课堂中也存在这样的共生关系,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师生相互依存,旨在协调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后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个体价值的充分实现。

(三)开放性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法相继出现,比如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正所谓“教学无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法,教师都可以拿来应用,这就说明生态视域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具有开放性。

以生态化理论为指导来改革高中语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释放学生的活力,彰显他们的个性。具体而言,教师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来构建生态化的语文课堂:

(一)适当引入网络教学进入新世纪之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技术早已经进入到教育领域中,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确实,互联网中的资源丰富多彩,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为构建开放性的{中语文课堂奠定基础,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网络教学,用灵活生动的相关资源扩充教学资源。当然,{中语文教师要严格控制网络教学的使用时间和时机,不可将其凌驾于课堂教学之上,否则会出现本末倒置的不良局面。

我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节内容时,将传统教学法与网络教学法有机结合,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我在课前为学生搜集了很多康桥的美丽图片,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再为学生介绍康桥的历史,使学生对康桥有个大致了解,然后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播放优雅的背景音乐,并为学生范读这首诗,让学生徜徉在作者塑造的美丽意境中。接着我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这种诗中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我都一一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很多回答让我很惊喜,也给了我新的启示。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敞开心靡、开动脑筋,探索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从目前来看,高中生在学习高中语文课文时,无法深入地把握课文中文字的深层含义,进而难以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难以与课文实现有机融合。有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生态阅读,使他们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感受语言的生命力,慢慢品、细细嚼,深入体会祖国文字的生态内涵。

(三)加强实践教学高中语文课程不仅具备工具性、人文性,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但这一点常常被教师忽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中语文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质量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实践环节,学生只能依靠文字感受作品,无法碰触到作者的灵魂,难以与作者形成共鸣。很显然,这样的课堂不符合生态学的基本理念。有鉴于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实践环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和动口。

总之,教师要以满腔热情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引导他们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使他们可以积极体验生命、放飞梦想,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基。

生态文明建设

我爱我的家乡——创建文明生态园林城市,在我们的家乡――南京,处处有绿光,处处有新鲜的空气!我生活在南京这样美丽的`城市里,这让我们引以为豪,感到骄傲!大家一定知道,花草树木用处极大,如果没有了树林,人们就会遭遇沙尘暴、龙卷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会受到噪音污染,让我们的身心不健康。

每当我们坐上私家车和公共汽车时,都会看见公路旁有一大片绿化带,在公路旁栽树、养花可以减少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让新鲜的空气一路上陪伴我们,直达到目的地。花草盆景也有吸毒的功能,我们会看见许多人家装修房子时,刷碗了油漆后就要放几盆植物,让他们吸掉那些有毒物质――那是我们人类不需要的空气。

恰恰相反,我们不需要的空气正是植物们需要的,而它们吸入后,会把人类需要的氧气“吐”出来,让我们茁壮成长!现在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正在逐渐减少,我真担心,没有了森林的世界会是多么恶劣,没有了森林的人类将会是多么无助啊!同学、父母们、老师们,从现在开始,低碳生活吧,每个城市少开一辆车,让我们学会环保――坐公共汽车吧。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我做起,爱惜一草一木吧,爱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爱惜我们美丽的家乡――南京吧!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建设目标。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是文化中心和培养人才好坏的衡量标准,校园文化也被视为大学的风骨。它包括园林景观、校园建筑、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学风、校风、心理氛围、集体舆论、传统以及校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人员在共同活动中形成和体现出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文化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之根。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高校重视的一个关乎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兴建绿色、生态大学,推动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和符合生态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1]高敏雪。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3):57.

[2]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3):23.

[3]王玉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6):3.

青年教师课堂学风建设研究论文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新生刚从中考的经历中解脱,抱有一种可以歇歇脚喘口气的念头;经过选择进入职业学校,更有种船到桥头车到站的想法;学生虽然选择了这个专业,但大部分都是家长的决定,问她们为什么读护理专业,答案或是祖父母意愿,或是爸妈愿望,自主选择的人极少数。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内在学习动力不足。

(二)自主学习能力差。职业学校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不再像中学那样主要依靠老师的指导和督促,而要以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为主,除必要的课堂教学活动外,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而许多新生不懂这点或自控能力差,有的学生听完课后,如老师不布置作业,就觉得无事可做,走读学生回家后就看电视、上网,家长也反映说学生太轻松了。而实际情况是时间看起来很多,但实际很少,学习压力看起来很小但实际很大,学习任务看起来很轻但实际很重。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消化课堂知识,看书似乎是懂了,其实一知半解或根本就不知其所以然,应付考试寄希望于考前的临时突击,死记硬背。

(三)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进度。中学时通常一节课讲一个知识点,且要通过大量例题的讲解、课后作业、反复测验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而职业学校课时少,教学内容多,一节课通常要讲授多个知识点,没有反复强化巩固的时间,课后也没有大量的作业、测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表现出对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不会自学,不会主动学习,不会抓重点难点,对于如何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四)教学条件不足。招生规模扩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部分教学设施满足不了教学需要,常以上大班课形式教学,坐后排学生听不清、看不见,加上环境人多嘈杂、影响听课效果,学生睡觉或看杂书,抑或偷偷玩手机,违反课堂纪律现象屡屡发生。

(五)角色适应困难。在家庭中,现在几乎所有家长为了能使孩子集中精力学习,包揽了所有本该可以由学生自己管理的事情。当这些学生走进职业学校开始独立生活时,从一个可以事事依赖父母的孩童一下子就被要求成为独挡一面的人,且衣食住行、学习、劳动等方方面面学校都有各种规范严格要求,面对这种突然的变化,表现出了适应的困难。对于名目繁多的各项规范要求,执行起来顾此失彼。

(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只有热爱专业,才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新入校的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模糊,对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业感到茫然。通过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可帮助学生了解护理人员的任务、应具备的素质,护理专业的前景、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护士并不只是打针、发药这么简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个人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此激发对专业的热爱、对职业的憧憬,从而明确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激发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从中学到职业学校,学习模式的改变要求学习方法随之而变。学习方法正确可以事半功倍。可通过班会适时介绍中学与职业学校学习的不同,指导学生如何听课,如何把握授课重点难点,如何复习等方法;可邀请高年级学生介绍学习心得,给以启发;鼓励本班成绩好的同学现身说法,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严格纪律管理。以独生子女为主的90后新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对制度约束没有清晰的认识,常常犯规。因此,在新生学风建设中在注重引导的同时要严格管理,包括严格考勤制度、请假制度、严抓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关注、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共性问题进行全班教育,个性问题个别教育。

(四)选拔培养班干部。要建设一个有优良学风的班集体,必须依靠得力的班团干部的协助。对班团干部班主任既要帮助、指导,鼓励她们大胆开展工作,又要明确职责、严格要求。要求每个班团干部要以身作则、刻苦学习、遵规守纪,以过得硬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的同学,1个人带动1片人,使班干部成为班级学风建设的生力军。

(五)积极主动争取任课老师的支持。在学风建设中,学生是主体,但不能忽视任课老师的作用。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直接与学生面对面互动,学生的听课表现和课堂纪律尽在掌握之中。任课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堂纪律维持的第一责任人,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及时严厉批评教育,对全班同学可起到警示作用。如果对课堂纪律表现差的学生全然不顾,就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一种暗示,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养成。因此,应主动、经常和任课老师沟通,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任课老师的支持和配合。

(六)关注并了解学生。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宿舍,通过个别谈话、各种会议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倾听她们对学校、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了解她们在生活、学习中需要老师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针对反映的情况有的放矢做好思想引导教育和协调工作,帮助她们解决问题,让她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关爱,从而能自觉以各项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优良学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养,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究,常抓不懈,不断探索学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浅析生态仙河的建设论文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发展、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能够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改善环境,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引言:为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协调发展,我们需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当前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基于原有技术基础之上,采用引进新兴的高科技环保技术和方案来完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在生态水利建设当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1.1加强对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既要科学化、合理化又要广泛涉及到各方面,需应对防洪、浇灌、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既要把水利工程学原理与生态学原理相结合。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的相关规定,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其顺利进展。工程设施必须符合相关设计标准,能够承受一系列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动态地探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工程建设的质量,降低修复工程的次数几乎不同河流都有自己各自的生态环境特点,在进行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不同的生态环境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理保护措施,从而更合理的确保河流生态环境质量。

1.2保护水体系统的完整性。

水体系统由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我们在对水体保护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而实现对水体的整体保护。

1.3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周边生物物种的保护。

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要符合生物多样性原则,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工程开始建设之前要对当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

1.4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为发展经济,我们不得不进行经济建设。由于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对河流带来不少污染,使河流生态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采取相关治理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最大限度的保护生物群落。

1.5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基于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新的工程理念。使工程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是在大规模、周期性长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确保河流生态修复的高效率。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构造和性能出发,使生态系统各个要素交互结合,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

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当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各种造成因素进行综合性、整体性探究。其次,还要重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再者,由于河流生态系统和四周生态系统能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需要和周围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协调发展。最后,由于河流生态修复周期性长,需掌握好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河流生态修复是靠时间做工作的。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预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2.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和价值。

2.1加强生态工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对河床岸坡进行更加有力的保护。

为确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和谐,我们需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工程建设中采用更加生态环保的技术手段,对河床的岸坡进行更加合理的保护。此外还有加强材料的质量检验,确保河床稳固,从而避免由河床岸坡的局部透水造成河流堤岸的溃堤。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对河流坡岸有更好的保护。

2.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当中,需要事先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的技术改进。

因为事先对水利工程进行了综合性有效性的评估,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缩小水利工程的面积覆盖范围,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而且减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

3.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享受水利工程对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功能的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一些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性能等,造成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应使社会经济需求和生态系统健康协调发展,使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确保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4.对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

我们对生态水利工程建筑的材料质地和主体设计构造及工程外型设计有着高要求,以此来尽可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的追求。

节能工程是重点,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绿色生产,低耗能生产、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等节能方针,人们一直努力着。不仅在生活中要贯穿低碳节能理念,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同样更应注意节能环保。合理利用材料资源,回收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建筑成本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害。最大限度的做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总结。

生态系统的修复成长是一个周期性长、见效慢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河流修复工程。在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的年代,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我们大家所努力的方向。虽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有一定发展,但仍面临施工难度大,工程技术高,施工设备不健全,人员管理不善,风险多等困难。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引进新设备,改进生产技术,加强施工管理等进一步去协调完善整个工程。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项目经理部负责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人员,落实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并对工程总体进度计划按照分项工程进行层层分解,做更细致的施工网络图,施工中按照网络图计划施工,同时根据现场反馈信息作适当调整,对突发事件作出补救措施。在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的原则下,根据主体、装修、设备安装三大阶段的任务特点,及时调整劳动组合。相对集中、合理安排人力、技术、材料、机具和资金等各生产要素,力求达到进度快,质量好,服务佳等三大目标,同时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也要创造出良好业绩。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是我们做河流生态系统恢复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增强对外界干扰的反抗力。从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河流修复不可能在短期实际内有所改善。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在模拟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描绘了“十三五”绿色发展蓝图。文章指出,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水务部门,就是要我们从水资源的源头抓起,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减少水污染和改善水生态等等,达到人水和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绿化发展;理念;水生态;文明。

改变教学模式建设和谐课堂论文

“翻转课堂”由英语“flippedclassroom”翻译而来,也称“反转课堂”。目前国内对“翻转课堂”的一般认识可以概括为: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借助视频、音频等学习媒介,师生共同参与的以协作学习、探究活动为主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课堂角色由“教师主演”向“学生主角”翻转;第二,教学预设由刚性预设向弹性预设翻转;第三,教学过程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第四,教学内容由教师安排向学情需要翻转;第五,学习心态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翻转。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翻转课堂”模式,本文以《荒岛余生》为例,阐述适合语文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构建。

一、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运用分析。

(一)“翻转课堂”语文教学的swot分析。

1.优势因素(strength)。

首先表现在语文学科更适合自学自悟、先学后教;其次,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荒岛余生》这篇课文选自经典文学作品《鲁宾逊漂流记》,文笔优美、情感细腻,精妙的语言文字组成特殊审美意境,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特点还能帮助学生增加阅读量;最后,“翻转课堂”完全可以按选材与剪材、语言、题材或体裁、构思技巧、写作结构等进行专题整合,为多种语文教学活动提供时间。

2.劣势因素(weakness)。

首先是实践经验不足;其次,微视频制作难度较高。“翻转课堂”的微视频制作除了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有准确的把握以外,还需要大量的资源作支撑;最后,“翻转课堂”扩大了学生在构建知识过程中的自由空间,但也存在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导致教师主导作用缺失的情况。

3.机会因素(opportunity)。

首先是世界范围内已经掀起的“翻转”浪潮;其次,有利的政策法规环境。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教师要在教学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最后,日益发展成熟的现代信息技术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支持。4.威胁因素(threat)首先是班级规模过大,参与课堂的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就会增大,容易形成两级分化的.现象;其次是应试教育的压力;最后“翻转课堂”中原本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在家里通过终端智能设备自主学习,家长容易产生影响学业的疑虑。

(二)“翻转课堂”语文教学原则分析。

第一,“筛”―――筛选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在进行“翻转课堂”前,教师应该对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等进行精心筛选,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精心选择出大概三分之一的具备“翻转课堂”操作可行性的内容,并将其合理分散在整个学期之中。第二,“动”―――动口、动脑、动情。除了所有学科教学都强调的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活跃起来之外,语文课堂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诵读。应调动学生动脑、动情,更加准确地理解文字中蕴含的情感。第三,“控”―――有效监控学习行为。“翻转课堂”提倡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除了要当好知识的护航者,课前环节还要向学生明确提出上网查阅资料的范围和要求,最好能够安装绿色上网过滤引擎,保证学生网络学习的健康环境。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荒岛余生》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选取了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经典篇目《荒岛余生》,讲述了当时欧洲社会富于冒险、倡导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主人公鲁滨逊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的典型代表人物。《荒岛余生》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第一,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二,理解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第三,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

(一)课前教学。

语文教师在课前应准备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资源,培养学生对冒险的基本感情基调。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前布置学习任务,比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特定教学目标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学习基本知识,进而总结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二)课中教学。

课中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师通过课前确定的问题,创设教学环境。可将课堂分为“课前小练习”(约5分钟)、“解决课前确定的问题”(约15分钟)、“小组化协作学习”(约15分钟)、“成果交流”(约10分钟)四个环节。四个环节构成协作学习环境。在协作学习环境中,教师要随时关心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掌握协作学习的动态,按照优势、性格互补的原则进行编组,使积极性高的同学带动较为沉默的同学。小组之间形成问题或者根据教师预设的问题形成讨论结果,再进行成果交流。而后,教师进行反馈评价,最终解决问题。翻转课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学习问题。

(三)课后教学。

教师根据《荒岛余生》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把握鲁滨逊的性格特征,比如勇者无惧的冒险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要通过“翻转课堂”的优势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提炼出这篇课文对七年级学生的现实教导意义。现在因为生活条件优越,很多学生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半点风吹雨打,缺乏鲁滨逊那种面临困难毫不畏惧、迎难而上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永不言败的思想,相信事在人为。鲁滨逊独自一人在荒岛上生存了28年,在恶劣的环境中怀着美好的信念,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他的经历佐证了不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绝望。课后,教师可以通过评阅学生学习博客或者总结课程学习内容,切实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其有没有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荒岛余生》教学意义。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荒岛求生》教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突破时空、思维限制,突破教师角色。这种突破促进了学习者认知方式的改变,使其更能够把握主人公富于冒险、自立自强、不懈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第二,有利于拓展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引导学生由鲁滨逊的性格特点探析作者笛福的写作缘由,让学生明白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谛,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勤动笔,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第三,有利于创新性学习。在翻转课堂内,学生因事先学习了知识,课堂上有较多的时间用于探究活动。基于特定的问题或任务,无论是同伴之间的交流研讨还是小组合作完成,都是探究和创造的重要体现。

作者:彭莹罗浩波张海燕单位:喀什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清怡.“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3]马艳华.“教导式”解读精彩人生―――鲁滨逊性格研究[j].芒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