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教学计划优质

时间:2023-07-08 13:15:34 作者:曹czj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优质篇一

这学期我在高二的三个文科班和两个理科班教历史,其中439,442,443是文科班。文科生学习历史的目标是高考得高分。

446班和447班是理科班。他们学习历史的目标是通过今年12月的学术水平考试。本年级使用人民教育版教材,语文课每周六七节课,七节自习课,外加六周考试。这一时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必修三和部分选修一的新课程教学内容。理科班每周四有四节课,这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历史第三必修课。

必修3讲述了人类社会的思想、文化、科技发展的历史。

(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作为教师,要在知识转移、思想交流、能力培养等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同时不断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新课程改革的探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

对于学生来说,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训练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如何正确全面地对待和处理历史问题;把握历史的科学性,教给学生一部继承、发展、客观的历史,引导学生学会求真、吸收;加强历史学习的基础,要求充分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加大历史训练,运用适当的习题提高历史的应用能力。

要求理科生掌握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基本历史内容。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重日常工作,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坚持备课,做到每节课都准备重点难点,了解学术情况,找到切入点;认真准备每个教案(或课件);课堂教学难而宜,突出重点,开展师生互动;作业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要积极复习作业,每个单元看一遍,说明每节课学生存在的问题。文科的教学内容会更深入,理科的教学内容只是掌握基本事实,所以教学时间有差异。

(3)加强教学研究和讨论: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探索高效教学模式。常规教学既加强了基础,又加强了历史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联系地看待问题。习题评价从审题入手,掌握解题规律。(2)积极探索现代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丰富知识和题库。

(4)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在如何学习、如何总结整理知识、如何提高身体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多下功夫。

2、集体备课

同代历史高二有三位老师。为了保证进度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我们决定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同时为备课小组一起做好教学提供建议。

3、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各阶段的考试,认真命题,认真阅卷,认真点评。

4、作业:要求学生及时完成预定的同步训练教材,按质按量按进度完成(学习方法大视野);老师通常会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作业。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优质篇二

继续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根据学校和教务处本年度教学工作要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教学教法,积极开展各类学习、研讨活动,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落实“高质量,有特色”的目标要求,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工作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二年级的历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努力!

(一)加强集体备课,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以学期教学进度为标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资料,统一练习,精选学习情景材料,扩充教学内容,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了解掌握学情,开展希望班师生的交流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3、研究课标和现代教育思想,研究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组内学术研讨,开展拓展型课程的集体备课活动。

4、定时定点,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成员及时到教室阅览室集中,按集体备课工作安排,认真开展集体备课。

(二)加强高一高二高三互动教研,把握高考方向,交流高二会考的经验和课改经验与反思。以备课组为载体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实抓常规教学——踏踏实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1)课堂上,做到精讲到位,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起从点、线、面、体(立体)的知识网络图,上课求质量不求进度,真正提高课堂实效。文科班实验班重抓培优扶尖,勤抓帮困促稳,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2)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做到及时巩固。作业方式以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检查方式以定期上交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订正方式以集体订正与个别面批相结合。

(3)通过阶段测试和点评,检验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每月底备课组各科要进行一次自测,自测时间和方式由任课老师协商决定。

(4)加强听课评课,学习优点,指出不足,提高实效性。

(四)以科研促教研。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生学习方式优化”、“提高课堂实效”等方面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五)积极参加县市等单位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加强学校的教研交流。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优质篇三

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综合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历史教改的热门话题。所谓“综合”大致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等。其中选择题以若干中心论题为主线,牵连、延伸出包含能力要求的小问题,如“罗斯福新政”从基本内容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松江棉纺织业”从兴盛到衰落的原因及后果,明显体现出从基础知识到历史概念,从古代到近代的综合性和跨时代性,学科能力的特点十分明显。什么是学科能力要求呢?“历史学科能力是我们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文科班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所以,我们过去强调重视学科能力培养作为教改和教学的主要方向。

历史学科从本质上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人类社会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政治、地理、语言文化和其他自然科学血肉相连、密不可分。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应该有目的地选择新材料和设置新情景,有目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知识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等等。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知识、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应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求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情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计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当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趋势日益明显,高考招生矛盾渐趋缓和,这可能导致高考试题难度降低,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高二复习的标高问题。应该依据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高。我认为以下三点必须注意: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新形势下出台的“3+x”高考方案,正是为适应培养综合型、竞争型人才的举措之一、它必将对普通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现就我区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以来与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的实践和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不能以削弱能力要求为前提,恰恰相反,应以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二。高三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第二,不能放弃全面复习而去猜题、押题,对基础知识中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可不作统一要求,而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重在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第三,高考中整体难度的降低,并不排除个别学科难度的增强。高校扩招并未改变高考的选拔性考试性质,其考试成绩区分度的高低对高校新生质量仍将起着重要的影响,故寄希望于靠大幅度降低难度不太现实。应该看到,实施3+x高考后,应该是有力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利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降低难度,是要适当考试题历史思维水平要符合中学生特点,但减低难度并不意味着改变方向。”也不等于放弃过去在历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绩。

6.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的个人教学计划范文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优质篇四

利用学校、年级部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营造复习迎考的氛围,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以期提高会考过关率和达“a”率。

第一周:

3、安排各个学科利用午间辅导的时间进行训练,讲解习题等;

5、周末自主学习:每个班级每门必修学科安排2节辅导课,语数外各安排1节辅导课。

第二周:

2、组织第一次模拟考试;

3、结合模拟考试成绩召开必修学科老师会,对复习查漏补缺;

5、安排必修学科老师补差。

第三周:

1、安排第二次模拟考试(利用周末自主学习时间);

2、各学科进行综合训练,巩固前期复习成果。

第四周:

1、各学科进行综合训练;

2、语数外、体育全面停课,安排必修自习课;

3、年级部做好考务安排。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优质篇五

继续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根据学校和教务处本年度教学工作要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教学教法,积极开展各类学习、研讨活动,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落实“高质量,有特色”的目标要求,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工作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二年级的历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努力!

(一)加强集体备课,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以学期教学进度为标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资料,统一练习,精选学习情景材料,扩充教学内容,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了解掌握学情,开展希望班师生的.交流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3、研究课标和现代教育思想,研究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组内学术研讨,开展拓展型课程的集体备课活动。

4、定时定点,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成员及时到教室阅览室集中,按集体备课工作安排,认真开展集体备课。

(二)加强高一高二高三互动教研,把握高考方向,交流高二会考的经验和课改经验与反思。以备课组为载体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实抓常规教学——踏踏实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1)课堂上,做到精讲到位,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起从点、线、面、体(立体)的知识网络图,上课求质量不求进度,真正提高课堂实效。文科班实验班重抓培优扶尖,勤抓帮困促稳,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2)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做到及时巩固。作业方式以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检查方式以定期上交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订正方式以集体订正与个别面批相结合。

(3)通过阶段测试和点评,检验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每月底备课组各科要进行一次自测,自测时间和方式由任课老师协商决定。

(4)加强听课评课,学习优点,指出不足,提高实效性。

(四)以科研促教研。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生学习方式优化”、“提高课堂实效”等方面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五)积极参加县市等单位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加强学校的教研交流。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优质篇六

1、刘桂英――第一单元第三单元

2王相国――第二单元第四单元

3.王刚――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1、刘桂英老师-----第一单元第三单元

2、王相国老师-----第二单元第四单元

3、王刚老师-----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1、三月-----刘桂英老师(内容待定)

2、四月-----王相国老师(内容待定)

3、五月-----王刚老师(内容待定)

1、课题名称:课堂随机问题

-----在历史新课程标准框架下怎样处理

2、主负责人:刘桂英老师

3、课题成员:王相国老师、王刚老师

1.本组教师必须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课件、统一练习。

2.主备课人主要负责课件制作,必须做到80%以上的课件为原创课件。

3、单元测试题题量为90分钟,按高考命题要求,认真选题、制卷和试卷发放。

4、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命题由年级、学校统一安排(或三人每人轮流命题一次)。

5.课题成员必须及时总结经验,按时上交阶段性研究成果。

6.公开课必须体现新课改理念,希望本组老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优质篇七

海南省普通高中基础会考,对于历史科目的考查要求是:通过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材料,再认、再现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大现象等。它强调的是“是什么”的一级考察目标,而非历史思维力的考查。

1、学生普遍基础薄弱。

学生选择理科,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文科的记忆和理解不牢,缺乏意义建构和体系组织的学习能力。

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毕竟,会考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小,从学习的功效来看,关注度要远逊于语数外等高考科目的关注度。

3、学生缺乏学习成就感。

会考的考察目标主要以认知为主,基本上从教材中可以囊括所有的试题内容。学生不喜欢看教材、不喜欢学习历史,主要是缺少成就动机,此时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可能性较小。

1、进度。

本学期末,将实现历史全部课程的授完。下学期正式进入三个轮次的会考备战。

2、强调核心知识点。

浓缩的都是精华。本学期必修三的讲授,每个单元、每个课题的核心知识点,我们高二历史备课组的老师,都是逐字逐句的仔细推敲,一字一字的敲到电脑上,它凝结了教师对学生所应该掌握内容的高度概括的智慧与心血。这样,学生的备考便有了知识的源头活水,备而不乱。今后的高考总复习,我们也要坚持精编的整理。

3、提高对历史科的关注度。

面对会考,高于会考,它是人生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人的知识素养的提高,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生修炼的必修课,菲应急之举。树立人人过关的奋斗目标,保9争10。要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推动整体进步。

4、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树立主动备考的主体意识。

(1)、用好教材,过好教材关。

教材是活的,拥有丰富的历史素材,务必充分利用,务必从教材中提炼素材所反映的核心知识点,体现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2)、形成体系,

过好知识观。再认、再现是要从所学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而知识不是零散的,而是有体系的。要有模块、单元、课题的整体结构意识。

(3)、精选试题,过好练习关。

试题的选用宁缺毋滥,好题一定是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务必应选用体现会考考察目标与难度的试题。切忌偏难以损害学生的备考信心。在做好练习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还有什么是我不会的,我一定可以的,务必要成为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有了成就感,有了主动学习的精神动力,才能以胜利的姿态迎接会考。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优质篇八

本学期是本人仍然是接受高二原来的班级的教学,文科(7)(8)班和理科的(26)(27)班,学生没有分班,彼此熟悉,教学工作也容易开展。这个学期是一个以复习为主的一个学期。

对于理科的课程,一个字“紧”。因为第十四周就是高考周了,我们只有十三周的课,而课程安排是一周一节课,所以,我们只有十三节课,十三节课的里面要复习三本书,的确具有难度。

这十三节课的安排是:必修一五节课:分别是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及西方政治近代化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

5.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新中国的外交

必修二也是五节课:

6.古代中国的经济

7.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9.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10.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必修三三节课:

11.古代中国的思想和科技文化

12.近现代中国的思想13.西方近代思想及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

理科班上课主要是按照他们手头上的资料书进行专题的知识讲述和习题演练,ppt也打算使用。由于时间问题,很多知识点是不能够深入。为了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经常是配合着习题和考试模式的问法强调。幸运的是是从第一周的.第一节课来看,这些理科班的学生开始重视了他们的文综的学习。由于某些专题的课程容量太大,恐怕,日后,我们还不得不借用一两节自习课来补回来。

对于这个的思考,我认为复习课应该是这样的:

1.复习课应当有相当量的知识扩展,但是所有的扩展都能够运用在考试材料使用中去,让同学们在老师的扩展中有一个灵活运用的思维和记忆,也针对性的提高了同学们对知识的回顾。这是新课到复习课的成熟的一点转变。

2.在上必修一政治史的某一节课的同时,我也会在这个时间阶段或者类似的结构中添加上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一些考点和知识,这样同学们不会在复习政治史的时候,由于记忆规律,又把经济和文化史生疏了。以后再复习经济上的时候,也得兼顾另外的两本书。一轮复习,我觉得这样的效果比较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甚至在适当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去集体朗读一下另外两本书的提纲,因为之前尝试过一个晚读的时间就可以读一本书的提纲的三分之二,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

3.上课的模式安排。我觉得对于复习课应该是和新课很很大的安排,新课的时候会很着重大家去探究出一些重要的,要记忆的理论,比如文艺复习的影响等等。复习课,我们直接进行简单的导出文艺复兴的影响这些识记内容,然后,引出我们高考中怎么样考这个知识点,各种的问法和考法是怎么样,来几道不同地区的高考题,不同问法和材料,却看着同样的内容,最后师生们一起探究和总结。所以,我觉得对识记知识的运用、考法,和紧接着的总结才是复习课的课堂的重点。

不过实际上,要做到这一步,一节课不可能可以达到好的效果,应该是两节课(注:我们完全是具备这样的时间安排自主性)。第一节课是各种各样的识记知识引出和简单考法的扩展,第一节课更能够应付选择题和识记知识的记忆;第二节是针对可能出现材料题的高考深化和应付的研究。

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公开课的问题。一节的公开课不容易让人看到模式的操作。同时,如果操作这个模式的话,需要的是老师对高考题的收集和总结作为教学前提和保障,专业性要求高,其实一句话,需要时间和精力,如果大家肯付出的话。在一个问题,个人的模式和整个科组使用的导学稿,一句话,灵活处理,使用导学稿,但是里面怎么样使用,怎么讲怎么安排,根据个人的模式来把握。

4.关于历史选修部分

我们打算在复习完了必修一之后便进行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的那本书就行专门的学习。根据高考的考纲和内容,我们只挑里面的四五个专题来教学。对这一本书的教学,我们不会太过正规,也不会是作为重点。但是我们会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感悟力的培养。

由于,本人缺乏对高二一轮复习的经验和高考的研究,这只不过是我的一些小小的想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因素,但是我会在教学中不断去实施和印证我的想法,在教学中认真的去总结、去学习。但是我相信,复习的过程是一个深华的过程,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