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六年级数学日记(案例12篇)

时间:2023-10-23 21:20:34 作者:XY字客 热门六年级数学日记(案例12篇)

请教他人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变化和挑战。请示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和资源,如文件、资料或专业领域的书籍,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背景信息。有时候,在请示时不知从何入手?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模板和例句,供您参考。

六年级数学日记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六年级数学日记

学校的数学题不难,题都会做,但是拿到满分的时候却不多,不是除和除以没看清,就是忘写单位名称,要不然就是计算有误,总是扣个一两分。问问同学,不少人和我同病相怜答卷时潇潇洒洒,发卷后后悔不已。这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不认真!

计算和审题是个难啃的骨头,为了它,老师可费尽了心思。比如做百分数题时为了让我们找好单位1,老师绞尽脑汁想出个好方法:先判断1是否已知或间接已知,如果已知则用乘法,未知则用除法或方程,并且要一字一句的审,标出易错的地方。这方法实施了没几天,则在审题方面大有改观。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这样审题太麻烦,耽误时间,没几天又开始犯老毛病,做题屡屡出错,无论老师如何嘱咐、三令五申,还是有不少同学栽跟头。因为考试出错毕竟是少数,大家老怀有侥幸心理,而且总想快点做完,不愿意落在后面。慢工出细活,速度一快,错误也就接踵而来。

老师经常说:认真可以弥补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足。真的.是如此,或许一些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因为认真而给了自己更多成功的机会,少丢了许多分数,而我们这些自作聪明的小马虎却在做题时给自己判了死刑。

六年级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很多,这不我也发现了一个,寒假到了,寒假作业依次发了下来,我一天改写写多少呢?我想一天语、数大本写两页英语写四页,因为语数大本都是37页所以37/2=18.5(天)约是19天写完,而英语有61页61/4=15.25(天)约是16天,过了几天爸爸觉得速度太慢了,所以便改成语、数一天写三页37/3=12.333(天)约是13天写完,这样就可省下更多的时间去预习,又过了几天,我学的很好,爸爸带我送我去吃德克士,我们要脆皮炸鸡我们有打折卡打两折,我们买了两个9/2*2=9(元),超级鸡腿堡、夏威夷菠萝鸡腿堡、鲜橙汁、百事可乐、13*2+7+7。5+9=49.5(元)。

生活中的数学多的数不胜数,等待你我去发现!

六年级数学日记

“冬冬,快去做张数学试卷!明天就要考试了,你还不紧不慢的,真不自觉。”妈妈又唠叨了起来,我也只好惟命是从,乖乖地去做试卷了。

我拿起笔,飞一般地写起了试卷,可做到了一题,我手中的笔停住了。这一题的题目是这样的:3辆卡车要将910吨水泥运到某工地去,已知第一辆比第二辆多运30吨,第三辆比第二辆少运20吨。3辆卡车各运多少吨?这种题目可是有点儿棘手啊。和以前我们做过的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类型的题目可不一样,以前都是只有两个数要求,可这一次要求三个数。我想了很久,终于是豁然开朗,知道该怎么做了。其实,做这种题的方法和以前做过的也一样,只不过是换个形式罢了。于是,我便做了起来。因为不知道第一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所以先算第二辆的,用“910—30+20=900(吨)”第一辆卡车比第二辆卡车多运30吨水泥,所以要减去30吨,第三辆卡车比第二辆卡车少运20吨水泥,所以要加上20吨,算出三辆卡车如果全是第二辆卡车运水泥的吨数共运多少吨,再用“900÷3=300(吨)”算出第二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由于题目中说了第一辆卡车比第二辆多运水泥30吨,第三辆卡车比第二辆少运20吨,我们就可以直接用“300+30=330(吨)”算出第一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用“300—20=280(吨)”算出第三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就这样,我把这一题的答案轻轻松松地算了出来。

自从做出了这一题后,我总结出了一个道理——数学是活的,是瞬息万变的,有些新的题型都不过是把旧的题型换个形式或说法而已,我们只有跟着它变,用已经学会的旧方法来解决新的题型,才可以探索出更多的数学的奥秘,在数学王国中不断地进步。

六年级数学日记

世博中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组成的数学问题而已,答案得来不费吹灰之力——历时184天。

数字,就是表示数目的文字;数学,就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的关系的科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等。

这些数字在一场叫做“世界博览会”的长期各国科学的交流会上出现频率是无法计算的,但数字只有这十个,在此不加讨论。

而世博会中的数学,更是无处不在。预计超过7000万人的参观数量,超过2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报名数量。但是,怎么得出这个数据的?也许在邀请成功的时候就已经得到统计结果,但“超过”提示了我们——这个数据是“估算”出来的。

这是一种“数学”的思想。

世博会的场馆大多宏伟壮观,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们让他们诞生在设计板上。干这件事没有“数学”是大忌。需要精确计算建筑的高度,宽度,长度。这样的庞然大物能否站稳?这也要计算它的角度,要用到几何等。

这也是一种“数学”。

这也是世博会中的“数学”。

那我们再回来看看“数字”。

数学很重要,但没有“数”,哪来的“数学”呢?没有“数字”,哪来的“数”呢?数字是数学的根本,正如是个充满希望的“数”啊!

世博中的数字与数学,或许现在还不能理解,但它们带着人走向光明。

数字,数学……。

六年级数学日记

这天我闲着没事干,就想去帮阿姨买菜。我就想这样也好我也能完成数学日记了。

一来到菜市场,热闹非凡。喧闹声,让人感到好烦。我立刻就去买我的最爱的鸡腿吃了,刚到那一股香气让我迫不及待的过去。我立刻问老板几元一只,老板回答说:“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钱给了他,他给了我钱我就走了。当时我没注意就跑了。我准备在去买东西时却发现少了5毛钱准备去换了,当时我真糊涂立刻来到了当时来买鸡的地方去换。我真的很马虎怎样没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个热心的人他没说什么就给了我钱我羞愧的低下头说了声:“多谢”就走了。

一回家我来到爸爸面前说:“爸爸对不起我算错钱了,”爸爸笑了笑说:“没关系,在生活上肯定有马虎错误的。”这次我原谅下次不能犯了。我听见了说什么。所以说一般数学不能犯马虎错误,一犯马虎就吃亏了。之后我去买菜不会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训。

六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我在完成作业之后,在看书的时候,找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数学题集。在那本书里我找到了一道很特别的题。

这道题是这样的:甲、乙两人各有一笔存款。现在甲、乙两人各取出存款的20%,这时甲的剩余存款比乙少400元,又知这时两人存折上的总钱数是14800元,原来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存款?(不考虑利息)。这道题难就难在只知道剩余的钱的总数,还要求原来两人分别有多少钱。

这道题可把我难倒了,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去请教我妈妈。妈妈仔细地看了看题,想了会说:“这道题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设甲的存款原来有x元,乙的存款原来有y元。”便叫我自己去想怎么列方程。我前思后想,终于列出了一个式子:

x(1-20%)=y(1-20%)-400代入第一个方程,推算出第三个方程:y(1-20%)-400+y(1-20%)=14800,即80%y–400+80%y=14800,即可算出y=9500(元),x=(9500×0.8-400)÷0.8=9000(元)。

我终于把它解出来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二元一次方程归根结底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六年级数学日记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六年级数学日记

我们和和蔼可亲的张教师慢慢地去探索里面的奥秘,我们探索得没什么收获,张教师看到我们,教了我们一些小道理,又使出了张教师的老办法“分析题目”,我们将分析题目了起来,例如书上的“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先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我们按照张教师的办法,把问题中的“冰的体积”和“原先水的.体积”还有“百分之几”用长方形框了起来,又在“比”和“约增加了”下头画了三角形,又在“冰的体积”下写上了50立方厘米,在题目中的“45立方厘米的水”上写了单位“1”。这样,我们慢慢地去探索了,我们明白了求这道题的方法,求这道题的方法就是: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在这些基础中,我们要注意要找准单位“1”,找准后,这道题你就正确了一半了!

“老朋友”百分数又回来了,我们将再次探索这一位“老朋友”。

六年级数学日记

今日,数学课后,教师布置我们预习除法估算。

预习是什么呢教师为什么叫我们预习呢我带着惊奇的心境回到家。查资料,问爸妈。原先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自我先把书上的资料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等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就能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

我好奇地预习着除法估算。经过预习,我明白了估算538÷62时,能够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先,预习能够帮忙我扫除数学学习的障碍,我对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听课时,我能很快地理解新知识。即使有疑问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我们必须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成功的预习,能够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跟着提高,所以,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六年级数学日记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糊涂了,想:只告诉一个底面积,这怎么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哩,连这道题都不会做。”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要画图)可以发现,切掉一个圆柱,又出来一个同原来圆柱同样大的洞,虽然这洞与圆柱体体积相同,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并不相同,而是比原来圆柱少了两个底面的面积。

所以剩下的图形面积应该等于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

列算式是628×6—628×3。14÷4×2+628×3。14。

六年级数学日记

我一看完题目,就明白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经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