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就业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工作总结通用

时间:2023-08-23 10:53:35 作者:韩ll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就业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工作总结通用篇一

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和招就办的指导下,经过全学院师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做出了较为出色的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7%。

一、20--年就业基本情况

20--年我校毕业生共101名,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还有一部分在省内就业,全学院一次常规就业率达61.2%,总就业率达94.7%,其中考取研究生5人。

二、特色做法

1、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

我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里专门组织了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既善于做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又熟悉毕业生学业状况的人员成立领导小组,并由学院党委书记吴友平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负责处理毕业生就业的日常事务工作。

2、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工作。其一、我们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其二、我们注重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针对当前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眼高手低、心高气盛等现象,我们在毕业生中开展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指导思想,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其三、我们还十分注重毕业生的心理咨询,经常与他们谈思想、谈就业、谈发展,以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引导毕业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就业。

3、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拓展就业领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已面向市场,走向社会,因此要不断密切用人单位与学校间的供需关学院,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掌握足够的信息,才能实现“毕业生”与“职”的最佳匹配。首先我学院充分运用和发挥我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作用。其次,我学院多次主动与深圳、广州、上海等发达地区的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联学院,并实地考察,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并与中山海一舟公司、深圳金蝶公司签订了协议,为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广泛发动我学院教职工在当地电脑公司、通讯公司、机电公司等多家单位为毕业生谋取就业岗位。

总之,今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三满意”,学生走向社会及时、愉快,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最新就业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工作总结通用篇二

(一)木垒镇截止10月底,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30人,指标率达100%。

认真实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再就业援助工作,截止目前,我镇未产生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工作机制建立。

按时上报就业统计报表、城镇失业人员统计报表。截至目前,登记城镇失业人员44人,失业率控制在1.34%。

(二)全年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8人,指标率100%

(一)、木垒镇通过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全年内实现5名大学生自主创业。

(二)木垒镇劳动保障所通过各社区劳保站的积极配合下,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工作做到了,随时跟踪、更新就业信息和就业去向,认真报送大学生月报表,及时录入系统等工作。目前、木垒镇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有118名,已就业人员有104名,升学有5名,就业率达到92.4%。

依托“科技之冬”培训有力时机,结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对城镇失业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7期,培训各类人员915人,培训合格率达80%。其中:利用春节前城镇人员冬闲时间,积极协调社保部门开办了六期五险宣传培训班,培训人员达299人,计算机操作培训50人,挖掘机培训29人,在职培训506人,民族刺绣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31人,通过技能培训,使城镇失业人员掌握了一项技能,拓宽了就业渠道。

加大社会保险各类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类活动和走访入户,向务工人员和城镇居民宣传医疗、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险知识,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使群众真正认识到了社会保险的好处。共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利用春节前城镇人员冬闲时间,积极协调社保部门开办了六期五险宣传培训班,培训人员达299人,为各项社会保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为15名60岁以上老人办理养老退休手续。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48人,续保率达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4779人续保率达到73.5%,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截止目前、木垒镇5个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达到了规范化的建设标准,4个服务平台已经运行,1个服务平台正在装修之中,赶年底完成。

最新就业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工作总结通用篇三

为更好促进全县贫困家庭社会就业人员转移就业和加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为决胜20xx年“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完成“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对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求,我局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就业”工程,通过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务工就业转移一批、和养产业解决一批、自主创业带动一批,进一步拓宽困难群众增收渠道,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现将20xx年上半年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推进民生工程。截止6月,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84人,完成目标任务340人的120%;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人,完成目标任务10人的126.67%;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人,完成目标任务10人的11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人,完成目标任务15人的120%;认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3个;完成目标任务3个的100%;开发公益性岗位57个,完成目标任务50个114%;针对性开发公益性岗位67个,完成目标任务7个的957.14%;公益类岗位开发124个;20xx级藏区“9+3”学生初次就业率达95%。

(二)公益性(类)岗位开发。截止6月初,我局共开展公益类岗位100个,用于安置全县55个贫困村,特别是预脱贫的27个贫困村就业困难人员;为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5个,共计105个,全部安置精准扶贫户。岗位设置多为环卫工、保洁员、机关后勤等。完成20xx年公益岗位开发任务188个的65.96%。根据县委主要领导批示,各乡镇对各部门开发的公益性(类)岗位进行调整,原则上所以公益岗位全部调整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以保证全县1266户建档立卡贫困中至少每户有一个公益岗位人员。对于调整后仍有的未就业的贫困家庭,我局将针对性开发公益类岗位进行兜底安置,确保公益岗位开发目标任务全额完成。

(三)贫困家庭技能培训。截止6月6日,我局在各乡镇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分别开展“旅游服务+厨师技能”、“摩托车、拖拉机维修”、“木工加工”、创业+技能培训等共计19期,参加培训人员81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7人。完成目标任务450人的92.66%(其中对接“一帮一”学校开展“电工技能培训班1期,培训贫困劳动力30人)。6月中旬后将按计划开展劳务品牌培训和民族地区技能培训8期,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38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不少于50%)。

(四)筹备现场招聘会。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州人社局部署,将于今年7月在我县举办1期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我局高度重视,积极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广泛宣传动员,对接援建市县和相关单位,力争举办一次出色有效的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

(五)农村劳动力统计。结合劳动力培训工作和进村入户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统计”工作,准确掌握全县贫困劳动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全县汇总来的贫困劳动力(16-60岁)为2196人,有培训需求的为1096人。我局针对性制定了培训计划19期,基本完成了贫困劳动培训全覆盖,对于确实没有培训需求和文化水平低的贫困劳动力,将适时开展“技能+语言”、“技能+礼仪”等培训。

(六)督促乡镇专项工作。从4月开始,结合县人大、县政协督导小组综合检查各乡镇精准脱贫工作和我局检查就业扶贫专项工作结果,要求6月底全县各乡镇完善“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专卷归档、“一库五名单”、贫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三个清单”等的印装册;“就业扶贫挂图作战图”上墙等工作。

(七)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前期工作。同县财政局、农行县支行召开会议,讨论安排20xx年上半年创业担保贷款资料收集、资格审核、现场考察等相关事宜,预计6月中旬完成材料审核,6月下旬完成贷款发放。

(八)开就业服务宣传活动。利用qq群、微信公众平台、州招聘网等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和岗位信息发布;积极同对口援建地和州局筹集岗位,及时筹备各类招聘会活动;积极做好企业用工调查,了解企业用工的需求量及岗位。在此基础上,今年3月借助“春风行动”活动,会同县妇联、团县委、县总工会等部门广泛开展就业创业咨询服务。

(一)培训时间受限。我县贫困家庭技能培训需要错开群众虫草、松茸采挖季节和旅游接待高峰期,安排培训时间较为被动,培训空档期长,培训安排较为密集。

(二)劳务输出不多。我县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就业择业观念保守陈旧,技能水平差,达不到用工要求,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三)部分群众无培训需求。一部分贫困劳动力内生动力不足,不愿意参加培训,制约了其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能力。

三是继续完善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管理工作。

七是加大公益性(类)岗位开发。

八是加大劳务输出工作。

九是适度增加创业担保贷款。

十是继续加强同对口援建市县对接工作。

最新就业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工作总结通用篇四

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和招就办的指导下,经过全学院师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做出了较为出色的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7%。

一、20--年就业基本情况

20--年我校毕业生共101名,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还有一部分在省内就业,全学院一次常规就业率达61.2%,总就业率达94.7%,其中考取研究生5人。

二、特色做法

1、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

我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里专门组织了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既善于做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又熟悉毕业生学业状况的人员成立领导小组,并由学院党委书记吴友平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负责处理毕业生就业的日常事务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工作。其一、我们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其二、我们注重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针对当前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眼高手低、心高气盛等现象,我们在毕业生中开展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指导思想,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其三、我们还十分注重毕业生的心理咨询,经常与他们谈思想、谈就业、谈发展,以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引导毕业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就业。

3、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拓展就业领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已面向市场,走向社会,因此要不断密切用人单位与学校间的供需关学院,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掌握足够的信息,才能实现“毕业生”与“职”的最佳匹配。首先我学院充分运用和发挥我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作用。其次,我学院多次主动与深圳、广州、上海等发达地区的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联学院,并实地考察,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并与中山海一舟公司、深圳金蝶公司签订了协议,为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广泛发动我学院教职工在当地电脑公司、通讯公司、机电公司等多家单位为毕业生谋取就业岗位。

总之,今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三满意”,学生走向社会及时、愉快,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最新就业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工作总结通用篇五

1、强化政策宣传,提高培训知名度

__区就业训练中心积极发挥政策平台作用,努力营造就业氛围。认真组织就业援助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通过报纸、新闻媒体、印发宣传材料和发放印有培训信息的环保购物袋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培训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阳光工程和就业再就业培训,并激发了人们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

2、严格把关,保证培训质量

培训中心为了提高培训质量,从学员的登记报名到组织教学再到后期跟踪指导,从课本选定到教师的筛选再到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的制定,培训中心都派专人负责。培训过程中,专家、教授与学员的互动交流形成教学的一大亮点,学员们把平时遇到的难题,在课堂上尽情的提问,专家耐心细致的解答,让学员非常满意。每期培训结束后,都要进行培训效果考核。通过培训中心认真负责的工作,增强了参训学员的培训兴趣,为今后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3、突出培训重点,拓展特色服务

在去年阳光工程培训转型的基础上,今年全部由传统的技能培训转向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特色非农业培训为主,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为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结合广阳区域特色、产业特点和农民培训实际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了农民培训的方式和特点,通过集中优质培训资源,多部门合力配合,把培训班送到乡镇、村街、田间地头和农舍。为使科技培训更符合农民的“口味”,广阳区结合不同的农业产业、不同的农事季节,聘请专家积极开展农机使用和维修、机防手、村镇建筑工匠、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家具设计加工制作、水暖安装、印刷包装装订等十余个专业的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的全面转型,真正实现了贴近农业、繁荣农村、服务农民的根本宗旨。

4、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果

为适应阳光工程培训转型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整合区内现有培训资源,实行牵头总抓的办法,协调各方面的培训力量,有计划地开展适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培训,实现培训工作的全覆盖。今年重新审核认定了__区就业训练中心和金长城职业培训学校2家培训基地,转变培训方式,调整工作思路,做到培训与就业的有机结合。

营业员等,按订单要求进行培训,定向输出,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使他们掌握了就业技能,又满足了用工单位的需要。

5、今后工作打算

中心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转移就业学员流动性大,大量跟踪服务比较困难。二是从开设的专业来看,仅能开展短期培训,受用工市场和就业观念的影响,导致个别专业利用率不高。

针对存在的不足,中心将积极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并积极向农业科技培训方面转型。促进各类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和成功创业,较好地发挥培训市场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典型示范,切实转变群众观念,激发群众自主创业积极性;二是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三是应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模式,争取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形成一个以“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适合市场需要的多角度、全方位、动态式的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