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师德读书心得教师 读书师德心得(大全5篇)

时间:2023-10-03 16:21:07 作者:曼珠 最新师德读书心得教师 读书师德心得(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德读书心得教师篇一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3、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4、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5、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

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品质。有些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受人景仰。

师德读书心得教师篇二

师德是教师的底线,而读书是增长师德的重要方式之一。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师德的书籍,深受启发和感动。通过阅读,我从中总结出了几点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师道尊严是立身之本

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关键的点,那就是作为教师,师道尊严是立身之本。一个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应该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只有从自己做起,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第三段:以身作则是教育之要

读书使我更加明白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一个有师德的教师需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且,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共同成长,通过自身修养和学识的提升,给学生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第四段:关注学生是实现师德的基础

书中还强调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全心全意地关心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表现,还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能。一个有师德的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并且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教育指导。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师德的目标。

第五段:不断学习是提升师德的必经之路

书中以教师的自我修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成长,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只有保持求学的状态,才能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师德读书启发了我,让我明白了作为教师不应该停止学习的重要性。我将认真阅读更多的师德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素养。

总结: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师德所蕴含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师道尊严,以身作则,关注学生,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地读书,增长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教育者。同时,我们也要将这些理念落到实处,与学生一起共同成长,为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师德读书心得教师篇三

师德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必备环节,通过阅读书籍,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素养和修养,更能够增强其师德师风。在读书中,我收获颇丰,深感师德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教师应当具备的品质和责任。下面将结合我读过的相关书籍,分享我在师德读书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正文1——从敬业精神到勤勉奉献

无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还是《教学艺术概论》,都强调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路人,只有将教育事业视为自己无上的责任,才能发挥教育的最高境界。在读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师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此外,还要在勤勉奉献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尽职尽责。

第三段:正文2——从榜样力量到人格魅力

在《教育与教育学》中,读者通过讲述教育名人的事迹,感受到了榜样力量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更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成为他们的榜样。在师德读书中,我深刻认识到榜样力量的重要性,并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和素质,为学生做出更多表率的示范。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样重要。只有获得学生的敬佩和喜爱,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影响学生的发展。

第四段:正文3——从友善关怀到平等公正

在《师德与教育实践》一书中,作者深入讲述了教师应当具备的品质之一——友善关怀。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应当以友善和关怀待人,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我的读书心得是,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业上的成绩,更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我也明白了平等公正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受贫富、才华等因素的影响,给予他们公平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第五段:结尾

通过这次师德读书心得的分享,我深刻认识到了师德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应当具备的品质和责任。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敬业精神,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坚守榜样力量,塑造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注重友善关怀,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支持;保持平等公正,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将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师德读书心得教师篇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师德读书是我们职业生涯中的必修课。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拥有良好的师德,这既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根本追求,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近期,我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认真阅读了几本有关师德的重要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和责任。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师德读书清单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借鉴。

第二段:必读的师德经典——《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育工作者必读的师德经典。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知道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些内容,但是在阅读这本书后,我深刻地意识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规范我们行为的重要指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还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举止得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工作日常中,我通过不断地发扬师德精神来实现这一目标。

第三段:教育改革中的师德要求——《中国教育改革30年》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学会适应和应对教育改革的要求。《中国教育改革30年》就是这样一本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涵。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教育改革对于师道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各种有效的育人手段,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四段:国外师德启示——《西方教育思想史》

教育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实践和经验也应有所了解。《西方教育思想史》是我国近几年推出的一本好书。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西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启示,特别是在师德方面。西方国家教育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主导”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是平等互动和依赖关系的。在这种关系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时刻保持自我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以做到既让学生学好知识,又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五段:结论

通过以上的阅读和思考,我对于师德的理解和体会在逐步深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教育初心,坚守教育信念,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成长。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并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让我们共勉,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为了更好地育人,勇于实践,不断提升自我,为学生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师德读书心得教师篇五

近日,我仔细阅读了《新世纪新师德》(20xx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那精湛的论断、缜密的推理、独到的见解和与时俱进的视野,让人爱不释手,我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读完,让人受益匪浅。在下认为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为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了审视师德、评价师德和强化师德的参考,也让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师岗位所需要的师德规范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时下,教育主管部门一年一度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旨在端正师风,强化师德,言外之意就是师德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人也对当前的师德提出了种种质疑。师德规范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效益的根本问题,要加强师德建设,不仅仅是靠社会舆论和教育活动,而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依法治教,师德规范的内容和评价机制要能够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早已由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快车道,知识经济的也初见端倪。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如果我们再用过去那种传统的师德规范去审视和看待今天的师德状况,未免过时已久。正所谓“时已世移,变法宜矣”。

正如《新世纪新师德》上说的一样:“衡量一个社会的教师道德水准,不是看这个社会所倡导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而是看真实的教师教育行为。如果社会所倡导的教师道德规范不被教师认可、采纳,或者说现实的教师行为与道德规范的要求不一致,那么,一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师的道德素质,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其提高素质;另一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师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使道德规范更适合真实的教师生活。”在以往的教师道德规范中,我们过于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从而使教师道德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审视我们过去所期望和要求的师德,很多方面都还没有与时俱进。

一是苛求教师清贫。在人们的心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是生命不止、吐丝不尽的“春蚕”;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而人们要求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甚至有人期望,如果当了教师,就应该献身于教育事业,就应该舍己为人,就因该是一个以苦为乐的“道德人”。在这种“献身”观念的支配下,教师的真实生活受到了忽视,教师的个人需求受到了排斥,从而出现了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的事实。因而,教师这个“高尚”的职业不仅没有给教师带来相应的社会地位,相反他们却因从教而贫穷。

二是排斥教师的自身利益。“道德和利益不是对立的,同样,教师的道德不能排斥教师的利益”。我们不能说一个人一进入教师这个职业就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因而具备职业的一般特性,教师在工作时必然要考虑投入与受益的最大化问题。教师这个职业同其他职业一样,不仅满足了社会需要,而且也应该满足这一职业的劳动者安身立命的需要,否则,这个职业不可能长期存在。教师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有人的现实需要与追求,有人的现实幸福与痛苦。我们谈论教师的幸福不能止于“桃李满天下”的精神幸福,那种认为教师的幸福只能存在于精神上的而非物质的幸福是自欺欺人的,只能让教师在困顿的现实生活中寻求到一点点心理安慰。教师精神上的愉悦不能代替教师在生活窘迫的痛苦,因而真正的教师道德规范不应该让教师去牺牲物质利益而去忍受痛苦,教师道德规范不应该是对教师的剥削,而应该是教师生活的保障。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们从事的生产、产品交换的直接目的就是满足个人需要、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不再把追求个人利益看成是不道德的事,教师的个人利益意识也觉醒了,他们开始自觉的反思并有意识的反抗以“奉献”和“牺牲”为指导思想的传统的道德规范。这种意识与反抗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不能看作是违背了教师的道德规范。

教师不应该与清贫同日而语,排斥教师利益的道德是一种反自然的道德。我们限制或者是反对教师追求个人利益是一种与现实市场经济规律相违背的。假如我们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关于对个人利益保护的法律来重新审视我们目前的师德状况,也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我们对教师的期望也会不再是违背教师的利益,违背以人为本的思想。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哪一部法律、法规规定教师不许从事有偿家教,我国教师法也没有禁止教师不得参加校外教育活动这一项,我国劳动法也没有限制和禁止兼职。所以,我们将教师进行有偿家教视同违背师德规范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也是缺乏依据的。当然,不好好工作,专门以有偿家教谋取暴利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在看待教师利益与师德规范的关系时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利益的维护和保障是教师道德维持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盲目的排斥教师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同样认为教师道德水平会随着教师利益的提高而提高的观点也是天真和幼稚的。因为利益是道德的前提和基础,是道德维护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

在我们竹山县这样一个相对偏僻和封闭的区域内,每年都要进行廉政建设,号召教师廉洁从教,我们有的教师有些反感,认为作为一个手中无职无权的教师,除了教书还是教书,有谁来贿赂教师?我们本人不廉洁了吗?我们有机会有市场不廉洁吗?但是作为教师队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遍及全国各地,我们不能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只看在脚下和眼前,要放眼全国。

正如《新世纪新师德》中列举的一样,有教师不安心自己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专心经营家教,谋取暴利;有教师假借教师节庆贺和春节家访之名,向学生及其家长索要钱物,接受家长吃请;有教师随心所欲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人身的伤害……这些有悖师德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得不全面的审视目前的师德状况。

因此,我们不能只顾自扫门前雪,休问他人瓦上霜。也需要与时俱进的看到当前师德滑坡的种种迹象,积极地参加师德教育活动,防微杜渐,时时筑牢廉洁从教的防线,确保高尚的师德风范不受不良社会风气的侵扰。

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维系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也相应发生了变革。并且,教育的责任主体也由过去的学生家长变成了政府和国家。责任主体发生了改变,如果我们还像过去一样要求家长负担教师的待遇,或者要求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报酬那就错了。在新时期师德规范就必须与时俱进,合理建构。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今天,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时代文明的根本标志。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普遍的平等的权利,都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教师道德建设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在师德建设中具体体现为以满足教师的需要为本。在思想上,我们既要看到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又要看到教师职业的一般性,从而使教师道德符合教师实际;在实践中,师德建设要把教师的需要看作起点和归宿,创造条件解决教师工作环境和个人待遇。

二是确立权利和义务对等的教师道德观。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道德也在发生变化。教师道德变化要求确立正确的义利观,要把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使教师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义务人”,而是拥有相应权益的主体。正确的义利观是义与利的统一,不能把利看作是恶的东西加以排斥。教师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正当行为,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三是要确立正确的师生观。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今天,义务是国家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行为,不再是家长请教师教育学生的行为。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怀,既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又要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互助关系。一切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严师出高徒”,以及“棍子头上出孝子”的教育理念都是过时的,也是违背新时期教师道德规范的。

四是建立良好的教师生态环境。教育教学是一个典型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生态环境是由教师群体,教师所在的学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教师的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教师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所构成的。要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尊重教师个体和群体,抛弃等级观念,带头引领教师及其群体走自我发展、健康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管理体制。改善教师收入状况,提高教师的工作地位,达到改善教师生态环境的目的。

总之,教师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变教师的生态环境,也需要教师自身道德意识的觉醒,更需要自上而下的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随着师德规范建设的与时俱进,教师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将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