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定额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工作计划

时间:2023-08-15 02:20:39 作者:江sx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物料定额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工作计划篇一

1、对生产订单进行分析,分类编排,根据生产能力和物料配置编排适合的生产计划下达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

2、督促物料进度。

3、订单的更改和调配。生产异常情况调整。生产进度的跟催。

4、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

5、跟进成品出货的出货安排。

6、对车间现有人力和设备统计,进行生产能力负荷评估。

7、根据公司业务部订单审核,对所有订单按优先原则(交货日期、客户等级)进行排序及订单合并。

8、根据技术部提供的各型号产品标准工时,计算出订单的耗用时间,分段把一星期内交货、月交货的订单归类汇总耗用时间。分段的订单按产品作业特点、客户归类,按出货时间排序,以利作业计划的统一安排。

9、把时间段的订单耗用时间同生产工段的正常作业时间对照,如订单耗用时间大于作业时间,需增加工作时间或增加人员、设备及外发加工,以满足订单完成。无法完成订单知会营业部与客户沟通以达延期交货。如订单耗用时间小于正常工作时间,衡量后一星期交货订单,提前安排生产,达到订单耗用时间与正常作业时间之*衡。周时间段订单编为周生产计划,由部门主管审核后提前一周发放相关部门。同样方法建立月计划,并据此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11、新产品投产,生管员提前三天提醒技术部准备作业指导书,以便顺利生产。

12、接到业务部订单取消和更改,要立即对生产现状分析,并由物控员追查物料状况,由部门主管审核后回复业务部,落实调整计划方案。生管员变更通知单和調整生产计划通知注塑部、装配部并更改物料需求计划通知采购部,发料、退料计划通知货仓、装配部。

13、计划调整:如遇有人员、设备负荷与生产计划产量不*衡、材料配置异常以及生产异常状况影响生产日程,生管员上报部门主管,知会相关部门(生产、技术、品管、采购)确定解决方案,计划调整方案经部门主管审核后,知会相应部门协同实施。

14、对生产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通过车间的生产日报表,了解设备、人员、材料运作状况和生产进度,建立生产进度跟催表。督促物料进度。

物料定额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工作计划篇二

2.编制生产计划和生产订单并组织生产;

3.生产计划和生产订单情况跟进;

4.生产协调会、周例会的组织与召开;

5.进行产能负荷分析,调整生产计划;

6.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进度和衔接,对车间各工序时间和工作提出调整;

7.生产计划、产品质量、数量及时间性统计,编制分析报告;

2.配合产品开发部做好bom、工艺路线的整理和编制;

3.进行供应商交期统计和改善,有效进行材料跟进;

4.生产过程中待料、退料、补料和借料以及订单改制的管理;

5.呆废料定期处理;6.物料进、销、存的核实与控制;

7.公司所有生产材料采购请购的预审;

8.针对销售订单或生产进行物料使用状况统计和分析,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

物料定额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工作计划篇三

1、月*均出货金额。在公司各部门的积极努力和大力配合下,在总员工人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使月*均出货金额比去年提高,达到万美金。

2、及时出货率。及时出货率达到98%以上,和去年相比有10%的提高。

3、库存金额控制。12月份库存金额为971万美金,实现了控制在1200万美金以内的目标。

4、安全生产。全年工厂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只有2次300元以内的轻微安全事故。

5、客户投诉。全年也没有收到客户的重大投诉,较好地实现了全年的品质目标。

1、制度建设

1)对公司原有流程、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先对公司原有的流程、制度进行自检,找出问题点,然后对流程、制度进行修改。如新规物料承认程序、品质异常责任判定管理制度等。

2)建立新的流程、制度

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建立了新的流程、制度,完成30个左右。如konnoc优秀员工、周质量标兵、重点控制工位评比管理制度、仓库抽盘小组管理办法、打样物料采购补充规定、财产盘点制度等。

3)完善公司主管级以上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和人力资源部一起,完善公司主管级以上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明确绩效考核内容,加强考核结果应用。优化现有绩效考核指标,以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4)建立公司主管级以上人员责任承诺制度

和人力资源部一起,建立公司主管级以上人员责任承诺制度,以提高大家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

2、产品品质不断提升。

生产效率的提升主要从4m1e五个方面(即人、机、料、法、环)入手进行改善。

1)人员方面提高员工的士气,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1)提高员工作业的熟练度

新员工刚来时,必须将其安排在次要或易操作的岗位上,如要安排在重要岗位上(如执锡、测试、打螺钉、检验、装pcba入壳等)必须经过培训且合格后方可上岗。这样才不会给新手造成工作上的压力,对品质和效率的影响也可降至最低。

完成时间:新员工到岗时

(2)严格控制加班,保证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人的精力充沛与否与睡眠好坏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一个人应保证其一天至少有7小时的休息时间,(建议在正常情况下宿舍准时12点熄灯且保安须检查每个宿舍是否有人影响他人休息)作业时只有具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才会创造更高的效率。完成时间:建议人事部从即日起按照《宿舍管理制度》由保安每日对各宿舍进行检查,由人事经理组织人员对宿舍员工的作息情况每月进行2次左右的抽查。在控制晚上及星期天加班时间,杜绝通宵加班在12月份前得到充分改善。

(3)对员工进行适当的激励

激励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表现好的须及时进行奖励,表现不好的须进行口头或物质上的惩罚,不能让员工有一种做的好与不好一个样的想法,并每月一次心态方面的培训。完成时间:每周进行质量标兵、重点控制工位的评选,每月进行优秀员工的评选,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和处罚,每月由人事部对员工进行一次心态方面的培训。

2)机器方面加强设备、工具、仪器的保养与维护,提高其稼动率

(1)对波峰焊、回流焊、贴片机等设备,技术员和操作员必须随时关注其是否正常运行,当其出现对效率和品质有重大影响的异常时,必须马上处理。

(2)对烙铁、测试仪器、测试架须做好日常的保养,须经常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不可粗暴操作,做到谁使用谁负责。

(3)购买100w大功率电烙铁用在五金、插头等焊接工序,以提高生产效率。

(1)pmc、物料员必须按照生产计划保证所做机型的物料准时供应到位,以减少因此造成的待料等无效工时的浪费。(2)提高来料质量,减少挑选工时、提高直通率。现阶段对紧急上线的特采物料由iqc主持安排其它部门的作业员到电子电器部或在iqc处进行全检,以减少电子电器部的额外工作量。现阶段电子电器部非常忙,而其它生产部门相对不忙。

4)方法方面按照“一个流”作业,保证整个电子电器部各拉的生产总*衡

(1)坚持车间audit制度,发现问题点,并进行持续改善。

(2)对拉长进行绩效考核,提高拉长工作积极性。

(3)对产量进行目标管理,每天制定相应产量目标并让拉长进行确认,主管及时跟进完成情况。

(4)要求各拉长严格按照ie制定各生产线标准产能及相应拉速,进行下拉生产,以保证达到标准产能。

(5)提高员工的作业技能,减少作业不良;减少电镀等来料不良,提高直通率。

(6)通过完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各线员工、利用ie技术,持续整个生产系统的*衡率和生产效率,减少在制品的积压,提高产量。

(7)加强订单清尾管理,减少在生产线的订单数量,减少管理难度,提高清尾速度。

(8)对拉长和作业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品质意识,提高员工的自检、互检意识,要求拉长和作业员准确掌握作业标准和作业要求,培养多能工和多能拉长,提高拉长的管理水*。

(9)要求生产部对前三项不良提出改善对策进行改善。

(10)提高生产计划的均衡性,减少作业员工作时间太松太紧的状况,增加文化活动,提高凝聚力,以降低员工流失率。

(11)增加工单随工单,从贴片开始,一起跟到包装完成,以管控各工序的完成数量。

(12)拉长必须随时跟进生产线的生产,做到马上发现问题就马上解决问题,将异常消除在萌芽状态。

(13)对各瓶颈工序使用熟练度非常高、做事积极、品质意识强的优秀员工,并考虑能否使用工装、工具改善瓶颈工序。

(14)加强对拉长和员工在管理技能、工作技能、ie知识、电子基础知识、品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5)环境方面(1)做好现场的7s工作

工作环境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情,而心情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只有保证工作的安静、井然有序才能保证员工作业的高效率。

(2)加强员工的组织纪律性

效率和品质。

3、持续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加强物料控制,改变以前错误的领料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在工人人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完成的出货金额和以前相比提高了,足以说明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生产成本有了较大程度地下降。

4、提升pmc部工作绩效

1)调整组织结构,采购与pmc分开为两个独立的部门,设立交管(跟单员)职位,由pmc主管兼任。

2)对公司所有物料进行a、b、c分类,对a、b类物料进行重点管控。

3)从erp系统中导出xx年1-8月份全部物料及成品的使用数据及出货数据,对公司电子物料及产品确定安全库存量、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

4)要求研发部、财务部及时维护bom资料。发现编码、bom等错误,及时纠正。

5)对文控中心的受控资料按客户代码进行彻底整理,已经整理完毕,错误率大大减少,以减少下错单次数。

6)派一名实习生作为pmc主管的助理(一年后可有机会成为pmc),协助处理相关事宜,另派1名实习生进行仓库物料的抽盘1个月以提高仓库数据的准确性。

7)提前做好人员储备工作,顺利完成了3名新老pmc的交接工作,使pmc部在人员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保证了工作质量没有下降,反而有进一步地提升,保证了及时交货。

8)要求所有mc人员都必须建立自己的物料电子账,并每天及时进行维护。9)要求mc人员建立外购物料运作反馈表制度,并且将近期急料信息提供给采购部,以及时处理急料。

10)建立和完善采购周期、物料检验周期、新规部品确认周期、各产品的标准产能。

11)要求pc建立完善生产计划,提高计划合理性、均衡性,建立更准确合理的日计划,改变了以前半个月太松而后半个月太忙的生产状况,使整个月的生产更加均衡合理。

12)处理电池、pcb板、适配器等呆滞物料,降低库存100多万元。

13)严格控制a类、b类物料及所有电子物料请购,改变以前错误的物料请购和领料方式,及时消耗已有库存物料,以降低公司库存金额。从我任职之后至少降低库存金额150-200万元。

14)pmc人员培养。对pmc员工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培训、教育,教导正确的工作态度、理念和工作方法。现在pmc员工工作热情都比以前有较大提高,培养了一名主管,3名新pmc工作更是非常积极、努力。

5、物料管理

1)提高物料的及时齐套率

通过制订合理的物料请购计划、重点跟进不易采购的及易延误交期的物料、及时推动相关部门改善物料及时供应问题等措施,外购物料的及时到货率均有较大的提高。

2)推动提高仓库账卡物一致率。

通过建立仓库物料抽盘制度,pmc、财务部每天对仓库进行抽盘,并把每天、每周、每月的抽盘结果通报给仓库相关领导,以推动提高仓库账卡物一致率,经过1个月的时间,在仓库、pmc、财务部的共同努力下,从抽盘结果来看,仓库账卡物一致率从刚开始的75%左右提高到95%左右。

3)降低存货资金占用金额。

b)建立日抽盘制度,由财务、pmc、1名实习生组成日抽盘小组,发现仓库问题点,及时改善,提高仓库盘点准确率。

c)召集品质、pmc、生产等相关部门,花费1个多月时间集中精力处理电池、pcb板、适配器、包材等主要呆滞物料,降低库存100多万元。

物料定额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工作计划篇四

一、领导对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重视问题

一是部分领导以中心工作为重,主抓经济发展,认为人口计生工作是花钱不见效益的工作,没有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致使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社会地位低,很难得到领导的重视,摆不到应有的位置,得不到有效的人、财、物支持,使之举步艰难,困难较多。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比较严重。事实上,基层领导的作用举足轻重,领导的重视是基层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开展的动力,否则就会成为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阻力。二是在部门协调、信息化资源共享方面,基层党委政府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导致计生部门在每月收集数据和核对数据时工作受阻,数据不能及时反馈。

二、人口计生统计队伍问题

(一)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队伍不稳定

由于基层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弱势性,致使很多同志不愿意从事该工作,统计人员调动频繁,队伍不稳定,有的统计员业务刚熟悉就被调换掉,有的同志刚培训完又被调换掉,培训没有换的快,形成了年年培训年年新。加之基层计生统计工作条件艰苦,工作量大,且直接涉及一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往往造成群众的不理解,工作难度大。呈现更多的是“责任多、荣誉少;处罚多,奖励少;加班多,休假少”的“三多三少”。另一方面,因岗位的单一性,尽管工作能力不容置疑,但优秀统计员被提拔任用,脱颖而出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部分要求“上进”的计生干部只能将脱离计生统计岗位做为寻求发展的出路,致使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人员交接和历史数据衔接不到位,数据质量下降,报表差错多,迟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和逻辑性。

(二)统计人员力量薄弱,人员兼职多、任务重

计生统计人员数量从国家、省、市到县(市区)、街道、社区呈倒金字塔型。基层街道办、乡镇计生办规统员只有1人,并且有的还不完全专职,除要负责计生统计工作外,还要承担诸如计生科技服务、经管统计、包片包村等其他行政工作,致使统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计生统计工作,造成数据质量差,报表迟报和服务不到位等现象。

(三)计生统计人员业务不精,数据质量不高

作为长期从事计生统计的人员,尤其是村级计生统计人员,往往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大多数没有受过长时间正规的培训,对人口计生统计概念不能完全了解和理解,业务不熟不精,业务质量不高,人口瞒、漏、错报、迟报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统计卡、单、表、簿代填、代报现象严重存在,造成底数不清,统计不实的后果。

三、强化领导意识,把人口和计生统计工作提高到应有位置

首先领导者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管理,保障人口计生统计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真正解决好领导的认识问题,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规范开展取得成效。同时,在基层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建立起相关部门统计信息共享反馈制度,把公安、卫生、防疫、计生等部门的信息真正互通共享,认真核对,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有效提高人口统计质量。

四、加强队伍建设,从人员力量上保证数据质量

一是增加乡镇(街办)的计生统计干部编制,切实配强计生统计力量。二是大力关心和支持基层计生统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提高计生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增强计生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持计生统计队伍的稳定。三是选用头脑灵活、责任心强、作风扎实、具有适应统计工作能力的人充实到统计岗位上来。计生统计人员专职专干,更好的做好计生统计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四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优先考虑基层计生统计人员,基层计生统计是一个锻炼人的岗位,在计生统计工作岗位上受过锻炼的人员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应当在选人用人中优先考虑。

五、抓培训,大力促进基层统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上级业务部门要全方位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可以每季度培训一次。培训一定要针对性强,使基层统计人员真正了解和掌握计生统计工作,坚决杜绝代填、代报现象的存在,真正确保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逻辑性和完整性,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六、改革创新基层统计工作

物料定额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工作计划篇五

为了更好地做好总结,一下将分为两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为本车间内部管理(包括人员、设备、物料、技术、环境卫生和安全生产)、生产完成情况、能源的消耗情况和仓储现状的的总结。第二部分为本车间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中出现的问题的总结。

1、人员方面

车间人员的流动

月份新来人员流失人员绩效落实情况

什么时候开始的绩效考核,前后对比

员工日常培训情况

设备的日常维护情况

设备的操作情况

设备的报损,维修情况

新进设备的使用情况

新年度的打算

3、物料的管理情况

胶乳的消耗管理

水、电、汽的能源管理

4、技术工艺关键点提升总结

出现的问题在哪儿

怎么整改的

整改后对生产的好的影响

5、环境

环境管理的前后对比

现场5s管理的落实情况

6、安全生产情况

安全标识的张贴情况

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事故发生的紧急处理情况

是否有违规操作情况

用火、用电情况总结

7、生产完成情况的总结

日常生产的完成步骤

日常的生产的问题总结

8、能源的消耗控制

水电汽

9、仓储现状及提升空间

对于以上9点的总结,与14年(分别针对以上9点)的计划

1、与机修的协调情况

2、与技术部门协调情况

工作的现状描述和出现的不利于生产的问题是否有好的建议

3、与手套包装车间协调的情况

4、与劳资科的协调情况

5、与车队的协调情况

工作的现状描述与问题是否有好的建议对于以上5点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