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教学反思(模板5篇)

时间:2023-09-28 06:50:19 作者:HT书生 七下语文教学反思(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七下语文教学反思篇一

麋鹿这种珍稀动物是我们平常不常见的,孩子们对它很陌生。因此在学课文前,我用“姜子牙选坐骑”的故事来引入,还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麋鹿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并欣赏,这很大的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在检查读课文时,我还注意了字的正音,这课多音字特别多,有些要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读准,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课后练习我设计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写习字册这些习题。不好的地方——给课文划分段落有点太早了,要是放在学生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后再进行,效果会更好,以后在第一教时教学时,在这方面定要多作关心,调高课堂效率。

语文与生活是一项关于“风”的综合练习,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兴趣。在教学第一项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第二项,孩子们不知道什么叫朔风,我告诉他们就是北风,并且分别让他们说说与春、夏、秋、冬有关的风。我还给学生拓展了与风有关的诗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效果不错!

在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结尾有一个字“哦”,这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字眼,这个词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荒凉的高原,能看到一株绿树,人们会为之兴奋不已。那是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啊!我抓住这个语气词,让学生想象初见柳树时的感受,再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读出不同语气,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甚至用寥寥几笔,勾勒出柳树挺立在高原上的丰姿,与高原的苍茫形成强烈的对比,然后再有感情的来反复朗读第五自然段,用赞美、感叹的语气读出心中对这株柳树的敬意!学生自然而然就读出它的“神奇”之一。

本文运用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注意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在静与动的对比中,在静与动的变化中,对草原对蒙古族人民情感逐渐加深,表达了炽热的思想感情。特别是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于准确、形象、生动的表达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在第一自然段中,用打比方的'方法,把羊群、小丘描写的很美,令人向往。在下文中,把河比喻成“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具体、形象的写了河的形状,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在上课开始我先让根据课题速读课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并划出句中的关键词。在第二课时,我让学生边读书边画出示意图。学生们都能根据理解画出示意图。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居庸关山势高,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开凿,可以加快速度。八达岭隧道长,从山顶打两口直井,分别同时向两端开凿,就有四个工作面,加上两头又向中间开凿,就有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速度就更快了。这样,顺应儿童心理,激发儿童读书兴趣,让学生自己一边读书,一边设计绘图,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想象力和思维力。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书信,我首先帮孩子复习了书信的格式和组成部分。和孩子一起走进巴金。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种氛围,设计充满感情的过渡语,准备如巴金创作《家》的心灵独白、巴金感动中国的颁奖辞、巴金的语录摘选,都希望营造一个浓浓的情感场,全身心地投入,让孩子了解、读懂巴金这位老人。巴金,是一个远离了故土很久的游子,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也很有影响的作家、老人,在87岁的时候,在收到家乡孩子的来信后,克服着身体不便,给孩子们的回信。他的言语从容而舒缓,朴实无华,仁者的风范从他的文字间弥漫开来,一种恬淡和温情洋溢出来,一份美好的祝愿和希冀流淌出来。“让生命开花结果”,是巴金老人一生的美好心愿,也是对孩子们最殷切的希望。学生们能从巴金爷爷的信中读出一种精神,读出生命的意义来!我还让孩子们用“生命开花结果就是……”的句式进行说话。

七下语文教学反思篇二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文章谴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将作者的写作方法渗透到学生的作文中。

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首先是教师范读,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通过教师的语言把他们领入文本;其次是个人读,让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从而获得自身的体验;此外还有小组读,男女同学读等等,让他们与文本对话,从而能有所思,有所悟。比如在学生个人读中,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读后组织交流各自知道了什么。在交流中,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作者写的桂林山水的特点,奇、秀、险,他们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作者写了水的特点,水静、清、绿。”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作者在写这山和水的特点时,运用了排比句,更形象地加深了我对桂林山水的认识。”学生精彩的回答告诉我,他们已经初步体会到了文章写的主要内容。接着,我问:“你们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你能通过朗读将你的体会表达出来吗?”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在深入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我随机指导,从而使学生在读中具体感受到桂林山水带给人们的美。

习中受到这方面的熏陶,并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相信对今后的习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古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师者,不再是整堂课的主导者,而应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这就促使我们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文化底蕴的加深。

七下语文教学反思篇三

在一个月的地理教学中,深感许多教学环节没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在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反思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初一地理内容适宜搞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二)、对运用主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反思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敢于对尹有教材同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践问题。运用主体教学,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探求寻找答案,在寻找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穿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对设计教学目标的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对策: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景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

七下语文教学反思篇四

小学中段的学生虽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即成的学习习惯,但仍需教师的提醒和辅助。课堂40分钟,专注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不过20分钟,如何高效利用有间?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的指出:“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所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是关键。那么有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作为教师,我认为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不仅包括知识梳理、重点提炼、环节设置、课堂构建、资料收集等(重点在对教材的挖掘),还包括教师对课堂趣味性的设计准备。只有在课堂中保持高度的趣味性才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即便在课堂生成中也应灵活教授,强拉吸引力,让学生的学习性质发生转变,变为主动的自主的好学、勤学。

在《张衡》这堂课的教学中,有一“按一定的顺序写作”重点。在上课时,我理出顺序,让学生进行实践联系。但是在小结和课堂生成中,我过于强调书本上的顺序:由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但经郭主任点拨,我才明白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知识点仅仅是一个点,教师应该做的就是以点带面,以片促全。在这个教学例子中就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写作的顺序,说说还可以有哪些顺序。其中只要抓住“序”即可。处理知识点要灵活,有迁移和有益长线发展。

课堂虽有预设但并不会按计划发展。课堂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课堂生成。如何让它变得精彩,让学生出彩?说要问题就是教师应有价值灵敏度和智慧语。在《张衡》这一课中,我就忽视了一个学生提出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这篇课文好像不是在写张衡。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学习这篇课文。现在想来实在是错误的。课文面对的就是学生,学习的主体也是学生,那么我们不以童化的视角来看待课文和实际教学呢?在课堂中我就缺乏了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如果仅仅把我和抓住学生这一疑惑,用只会的言语引导和教学,这不就是让学生的学习水到渠成,效果自显了吗?由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开始,由表及里的挖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才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才能让学生出彩。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效地激励能使学生学习效率极大提高,但关键问题是: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才是课堂效率的试金石。因此,学生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评价要落实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上课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并随时根据需要调整。评价也应由每个组员构成集合为整组评判标准,标准需每个学生认可。形式可以多样,不拘一格,可以使语言激励、形式表扬、物质奖励等。关键是公正积极有效。

最后作为教师,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应时刻履行教师职责,笃定信念,勇往直前。

七下语文教学反思篇五

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如茶之文,平实质朴的言辞下,一种非喜非忧、非伤非怨的情绪萦绕其间,寻之无迹,品之有味,直令人缠恻;这一课堂的构筑也正如茶意,舒缓平淡,看似信手拈来、波澜不惊,细察之却处处匠心独运,回味深长。

一、开篇如茶——清思凝练

本文的课题是很有点意思的,它以三个不同意象的词语叠加而成,细细体味,“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课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不仅勾画出了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而且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绪空间。

在短短的课题联想之后,优美而略带感伤的音乐《送别》轻轻响起,一张充满历史厚重感的骆驼队黑白照片呈现在大家面前。教师的三言两语和这音乐画面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转瞬间就将孩子们从眼下带回到了几十年前的老北京城南,带入了课文所勾勒的童年生活、所营造的怀旧气氛中。

壶已暖,茶已投,沸水缓缓倾入,翻起一片雪乳似的泡沫,茶香随之便流溢出来了——

二、品读如茶——清味缭绕

在品读文本的这一部分,若要下一个评论,我只想出四个字来——“一唱三叹”。何谓“一唱”?——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投放的一个大问题“你觉得林-海音叙述的四件事中最有趣的是哪一件?”何谓“三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反复吟诵的“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这如一个不断往复呈现的旋律主题,覆盖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可以说,整堂课,学生主要就是在笑谈趣事之趣,品悟“一去不返”的无奈和感伤。

三、神韵如茶——清香幽远

在这一课中,我犹为欣赏的是两个前后照应的环节——围绕“总是问”这一部分,教师先是让学生尽量去想“她还会问过哪些问题”。学生也是孩子,这一问,直问得五光十色、童趣盎然。原文中因为人生沧桑而造成的那份隐约的沉重感一扫而光,学生原本还略有心灵游离于文本的嫌疑,由此一问,却和文章、和作者如此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不说人、文合一,至少也可以说鱼水难分了吧。之后,教师又出现了《城南旧事》中关于“什么是贼”的一段对话,更把学生的兴趣、理解和感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学生站在未来的立场,审视着作者的也是自己的童年,倾吐出一段段对往昔的珍惜和留恋,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怀念,感伤,珍惜,憧憬,种种感情交织在字里行间,如氤氲的茶香,弥漫课堂,充溢心灵,久久不散。

四、结课如茶——清韵悠长

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写得好,散文的形式下洋溢着诗般的情愫。如果从纯诗歌鉴赏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可能并不是完美的,但是放在这儿结课,我们却不得不说是匠心独具的,因为它与课文正好形成了一种充分的艺术上的映衬和互补关系。《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种诗化了的散文,在平实的文字下,涌动着浓郁的诗情,一种感悟人生的诗情,正是这使得文本的理解难度被加大了。一诗一文,相互映衬,文字与文字呼应,诗意与诗意交融,相得益彰。正如茶,壶竭而味长,香留于齿间,韵萦于心上。课亦此理啊。

如题所言,其课如茶。但茶无至味,课亦如此。以我之陋见,在这堂课上也并非没有可斟酌之处。

第一,课堂上教师的几处点拨难免留下一点生硬的痕迹。比如在谈到“看骆驼咀嚼”这一部分的时候,也许是为了让学生尽快感悟到“成人和儿童的视角和感受是不同的”这一点吧,教师显得有点着急,较为直露地把问题抛了出去“老师也看到过骆驼,但我就觉得骆驼咀嚼草料没什么意思,挺平常的事儿嘛”。这里其实是在不自觉间暗示学生——要把成人和儿童对立起来进行考虑。

第二,本课如茶,含蓄深远,清韵绵长。对学生而言呢,小学生的心智发育都还不是很成熟,感受活泼激越的情绪还比较容易,而要体会这样的悠远感伤的情绪就比较困难。这个课堂中的孩子的表现的确可称上佳,但如果换一个班级,面对一些基础略逊的孩子,课堂可能就不会这么精彩。而且,这样的设计从内容角度看,板块式的安排使得收放余地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从对文章情绪内涵把握的角度来看,似乎进行调整的空间不是很大,而一旦学生感悟不到这个层次,整个课堂就会失去灵魂的光彩。

《再见了,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3、提出的问题有概括性。比如在分析第二段时,我提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一问题把整段的内容都概括了出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把小金花的特点分析的很透彻。

4、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有个别读,有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该文语言凝炼,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如启发学生想象:八年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课文后三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引导,让学生想象千千万万个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车站送行的情景,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与大娘话别的情景时,我采用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第二段采用“扶”的方法,第三段放手自学,这种“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

一、创设安全的学习氛围。

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良好的民-主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如当学生提出第一个疑问“借”用得不对时,我就进行纠正,他也许会有苦恼,也许会有被批评的不悦,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还给了学生学习的充分自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善于质疑的人,一般学习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肤浅的问题。

三、张扬儿童创造的天性。

“疑”是创新学习课堂的主轴承,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而创造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意见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上《草船借箭》一文时,如果我直接批评了那位学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么不对?”那样,学生就不会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这个“借”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更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果我先告诉那个学生:“曹操就是生性多疑,是比不上诸葛亮的。”相信这个学生会很受打击,以后可能只会遵循所谓的“正确与否”,从此扼杀了儿童创造的天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将相和》这篇课文,重点是借助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因此在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的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

和不和和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发展 原因

(这一环节侧重读的训练,以读懂为基础,向读深、读透发展。把学会读书作为一个训练训点来抓:因为读书能力是语文素养基本内容之一。)

2、细读三个故事,自学讨论,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参与板书。

3、在找到三个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领会每个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

二、让学生在开放作业中学会合作。

开放式作业要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要突破单纯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局限,就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根据教材拓展延伸,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灵活多样,特别要重视小组的集体学习。

1、展开想象,补充课文的空白内容。

出于表达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叙述比较简略,有的形成空白,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简略进行补充练习。教学《将相和》时,我让学生补写廉颇负荆请罪时的神态、言行以及蔺相如的态度。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故学生很乐于展开自己的想象,也易于学生接受。

2、课内外结合,开展辩论。

学习了《将相和》之后,我精心设计一道辩论题:究竟蔺相如的职位应该不应该比廉颇的职位高?要求学生课后准备,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我欣喜地看到,学生都在积极地为辩论赛做准备,他们翻阅图书杂志,上网查找资料,合作拟定发言提纲,分组讨论交流,推荐参赛选手,乐此不疲。辩论赛进行得很激烈,通过辩论,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将相和,国则安;将相不和,国则危。大敌当前,将相以国家利益为重,共同抗秦,实乃千古流传的佳话。更有学生能联系班级实际、社会现实谈齐心协力、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积极性很高,在准备与研讨过程中学生巩固了课本知识,学会了互相合作锻炼实践能力,这种开放式作业通过合作完成,较好地消除了学生对作业的枯燥感、无奈感、让更多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借助课本剧形式,加深人物形象。

通过上面几方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不必强求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理解的深浅也可以不一。因为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

《清平乐村居》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的几个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1)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我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2)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时,我尝试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我自始至终轻轻地播放着一段乐曲。该曲有着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学生一听乐曲,仿佛置身之中,恬静、愉悦、向往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柔美的音响,浮想连翩……一幅悠闲自在的农家生活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

(3)帮助学生“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尽管整堂课我都努力地按照设计时的想法在做,但备课还是显得过于理想化了些,没有更多的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包括理解及朗读水平)!所以整篇课文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前面松了些,后面有些赶。另外,在让学生朗读上也有“蜻蜓点水”之嫌。有些浮于表面,显得程式化了。如果时间安排更好的话,应该照顾到整个班级学生的朗读,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更好地来体现备课中的“由读引情”的理念。最后,课件设计中也有小小的不足,安排教师范读是我设计了配乐录音。但教学后发现,教师范读部分始终还是自己来读比较适合!

《丰碑》这篇课文讲的是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竟然未留一件棉衣给自已而被冻死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课文语言朴素、自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人物形象饱满,读罢令人难以怀。那么,在《丰碑》一课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探究、体验文中之情,从而从维持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呢?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从学习任务走向学习需要。

《丰碑》一课重点突出,“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第一次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同学们回顾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以“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个问题突破全文,交待学习任务。这样一来,虽然从教的角度而言,本课的学习任务交待清晰,但是从学的角度而言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习需要是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前提。那么如何激发学习需要呢?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设置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习需要。因此,再教时,我对原先设计作了修正:首先让同学们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并思考——红军队伍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接着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后最后一个自然段并着重理解“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属于谁呢?”这句话。自然而然,学生不禁要问,刚开始不是担心“这支队伍能不能经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吗?现在怎么说胜利一定属于这支队伍?这是为什么?这样修正,就把原来的学习任务变成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了学习兴趣,拓宽了主体参与的面,当然有利于学生主体性能力的发展。

二、引导质疑问难: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探究。

《丰碑》一课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以情感的变化来衬托军需处长精神的崇高。第一次教学时,着眼于情感变化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我设计了自学思考题:的神态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要求学生圈画有关词句。然后分别读议:为什么“愣了一下”,为什么“脸色严峻起来”,为什么“两腮的肌肉抖动着”,又为什么“愣住了”?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体味复杂的内心活动,从而引起共鸣。但从教学实践看,虽然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但是学生思维空间狭窄,又压抑了创新个性的发展。这是由于教师规定性的要求太多,造成学生只能被动参与学习。那么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呢?引导质疑问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因此再教时,我尝试把学习设计权还给学生,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到第12自然段并在不懂的地方打上“?”,然后集体交流质疑,教师将同学们都不懂的问题按课文的顺序重新排列并摘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一般来说,学生的问题有:当警卫员告诉前面有人冻死了,为什么只是愣了一下?为什么老战士牺牲时神态还那么镇定、安详?为什么要向身边的人吼?等;接着再引导学生读文,想象、老战士等人的内心活动并朗读体验。这样由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自然情更浓意更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提倡争论辩驳:从单向交流走向多方合作。

《丰碑》一文中第12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这个军礼代表着对军需处长最崇高的敬意,也代表着他对刚才发怒埋怨军需处长的自责、愧疚的心情,更为红军队伍中有这样的战士而自豪。为了进一步升华情感,理解课文内容,第一次教时,我设计了思考题:为什么向军需处长敬这样一个军礼?引导学生想象的内心活动。虽然学生也能积极思考,发挥想象,但对情感的感受不够深刻。这是因为这样教学学生只能内部自我协商,无法拓宽思路和想象空间。那么如何改善呢?强调主动的合作探究,自然能让学生从单向交流走向多方合作。优化问题设计,创设争论辩驳的条件是有效策略之一。为此,第二次教学时,我作了如下修正:首先让学生思考,读到这里你认为刚才应该不应该发火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认为刚才应该发火,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位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而眼前有位老战士因没有发到棉衣而被活活冻死,当然要发怒;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大发雷霆而错怪了一位老战士,当然这是不应该的等;接着在辩论之前,让小组持相同观点的同学读议交流;然后分成两大组辩论;最后集体评议。这样一来,学生在争论中自然分组并多方交流,层层深入而又主动剖析的内心活动,显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教学大体思路如下:初读课文,看晏子给你留下勒什么初步印象,再浏览课文,课文写了哪几个小故事,然后选择一到两个仔细阅读,勾画圈点,看看读懂了什么。接着到小组里交流学习所得,可以读,可以说,还可以演,最后全班反馈,交流。整个教学环节还是不错的,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给了学生比较多的学习讨论时间。但是整个反馈的过程又进入了分析的老路,特别是第三个故事,让学生分析比较两个“水土不同”,学生难度很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半天,多数学生还是不明所以。虽然教师反馈时紧紧抓住晏子的几次说话,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学生没有读出晏子的话外音,也就是语言文字里面所含着的意思,对晏子能言善辩,胆识过人感受不深。其实这篇文章学生一看就懂,内容上没有什么好分析的,但是晏子的智慧体现在每次反驳都是抓住楚王的漏洞,非常巧妙,又不失礼节风范,让楚王恼也不是,怒也不是,最后赔不是:“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这些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学生如果感受到晏子语言的妙处,读起来一定是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越读越想读,甚至会拍手称快,拍案叫绝的。另外语言要丰富一点,诙谐一点,学生的智慧需要教师的智慧去点燃,智慧的教师,智慧的学生才能走近智慧的晏子。

具体谈几点建议:学生初读感知时,有个学生谈到晏子是个“能言善辩”的人,老师追问:“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学生感到为难,在老师的契而不舍的追问下,只好说:“知道,说不出来。”老师又让其他同学解释。一学生说:“很会说话,善于辩论”老师这才满意了。看来老师仅满足于孩子能回答出问题。老师,这是何苦呢?是不是这样解释了大家就理解了这个词呢?我看未必。教师这一做法首先让刚才那位发言的孩子感到些许难堪,“能言善辩”是他初读课文的第一直感,这种感受是很珍贵的,至于什么是能言善辩,他意会到了,但不能言传,这也是很真实的。老师的穷追不舍可能让他以后在发言中会有顾虑,不深思熟虑好了,他不会轻易发言的。这样,课堂的生成性会大打折扣,很多有利于师生深入学习的契机就会失掉。其实,这位学生“知道,说不出来”是我们课堂师生互动中生成的极好的资源,教师应敏锐地捕捉这些资源,把课堂教学,把学生地思维推向深入,这里完全可以让孩子存疑,就让他说不出来,仔细读了晏子的几次说话以后,孩子的这个疑自然会迎刃而解,而且这时对能言善辩的理解就不仅仅停留在字面上了,而是从晏子的话中深刻地领悟了这个词的涵义。

第二个小故事的学习可以很好地进行语言训练,让孩子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挥汗如雨,举袖成云,接踵磨肩,欺君之罪等等,学生在表演这个故事时,还可以变换句子,用上这些词语,课后作业就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四字词语,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改成四字词语,你根据这篇课文还可以联想到哪些词语,这样既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最后还建议推荐学生当堂或课后阅读几篇类似的经典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正义和智慧的力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