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年级数学日记(通用13篇)

时间:2023-10-20 03:22:04 作者:翰墨 专业六年级数学日记(通用13篇)

经典作品引领着读者进入一个丰富多彩、深邃宏大的文学世界。在写作评价时,我们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出发,看待和解读这个作品;想要写一篇经典之作?不妨借鉴以下一些精心挑选的经典作品,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

六年级数学日记

我家有5个暖气。我发现我的屋的暖气一共有5个片,我们大卧室的暖气共有6片,奶奶的屋的暖气有7片,客厅的暖气有15片。我知道我家暖气的片最多的.屋是客厅。我还感觉到片数越多产生的热量也越大,屋子就越暖和。

六年级数学日记

今日,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我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明白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能够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能够组成30元、40元、60元……”

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六年级数学日记

星期五放学回家,刚洗完手放下书包准备做作业,忽然想起昨日请外婆帮忙买数学科普读物的事儿来,于是问道:“外婆,有没有帮我买书呀?”“当然。”外婆拿起两本书,“你说《马小跳玩数学》好看,我就买了。但是这书只有六年级的,我就只好买这个了。”我拿起书随意翻了翻便又随手放在桌边。“这书能够的,多谢啦!”我对外婆说。

忽然,一旁的外公拿起我随手放着的书,说:“张一涵啊,这书不错,如果你都会做,那么你就已经超过五年级的水平了!我先考考你一个简单的吧!”“好啊,我必须会做出来的!”我自信地说。“你听好了啊,题目这么写:”外公翻了一页,道:“刚刚结束了男子800米赛跑,马小跳急着将比赛结果告诉大家。甲运动员说:‘丙在我前面。’得了第三的同学也来凑热闹:‘甲不是第四。’最后张达补充:‘他们的号码和名次各不相同。’好了,你算算他们的名次。“我立刻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算起来。“好啦!你看看我对不对!甲就是一号,也就是第二名;乙是第四名;丙是第一名;丁是第三名!”“呵呵,对啦,你怎样算的`?”外公笑眯眯地看着我。“我当然明白。甲说丙比自我快,第三的同学说他不是第四,也不可能是第三,只能是第二。丙比甲快,是第一。因为号码与名次不一样,丁就是第三,乙则是第四。”“不错嘛!聪明!”外公夸我道,“但是你也不能骄傲,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最为奇妙的,你必须要读好它!”“嗯!”我也笑了笑,“我明白!就像张老师说的一样,数学,你明白得越多,不明白的也就越多。数学啊,真是奇妙呢!”

六年级数学日记

学校的数学题不难,题都会做,但是拿到满分的时候却不多,不是除和除以没看清,就是忘写单位名称,要不然就是计算有误,总是扣个一两分。问问同学,不少人和我同病相怜答卷时潇潇洒洒,发卷后后悔不已。这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不认真!

计算和审题是个难啃的骨头,为了它,老师可费尽了心思。比如做百分数题时为了让我们找好单位1,老师绞尽脑汁想出个好方法:先判断1是否已知或间接已知,如果已知则用乘法,未知则用除法或方程,并且要一字一句的审,标出易错的地方。这方法实施了没几天,则在审题方面大有改观。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这样审题太麻烦,耽误时间,没几天又开始犯老毛病,做题屡屡出错,无论老师如何嘱咐、三令五申,还是有不少同学栽跟头。因为考试出错毕竟是少数,大家老怀有侥幸心理,而且总想快点做完,不愿意落在后面。慢工出细活,速度一快,错误也就接踵而来。

老师经常说:认真可以弥补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足。真的.是如此,或许一些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因为认真而给了自己更多成功的机会,少丢了许多分数,而我们这些自作聪明的小马虎却在做题时给自己判了死刑。

六年级数学日记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六年级数学日记

数学,是我最喜爱的一门功课,可四年级以前,我对它却兴趣淡薄,后来,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原来的数学并不是很好,但后来,也就是五年级开始的时候,成绩几乎是直线上升!当然这除了我自己的努力之外有一个好的老师也是至关重要的,她就是从五年级接我们班的一个女老师——刘老师,她上课不是无谓的给我们讲书上的题,而是把题联系到生活当中的内容,调动们的积极性,我们听讲认真了!成绩自然也提高了!

有一个人,她比我们的进步还要大,甚至让我感觉有些敬佩她!

六年级数学日记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次数学考试,我们心里非常紧张。

之前老师和我们说:“试卷会比较难,有不会的题目就空在那儿,等把简单的题做完,再回过来看难题。”说完老师就走了,我们立刻准备。可是,我的心怦怦直跳,紧张得汗都出来了,头就像爆炸了似的,深怕考试卷难,我慢慢走向教室,看到同学都在复习,我也赶忙复习。就在这时老师来了,他在黑板前站定冷冷地说:“只有一小时。”“啊……”同学一阵嘘声,都把书放回了书包,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我看了看,顿时面色苍白,好像一道题都不会做。没有办法,我只好拿起笔写,答起题来。慢慢的,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刚松了一口气,写到一半,又遇到了难题,我想来想去也不会,只想到老师说:“不会的空在那,把简单的做完回头再做难题。”我一共有10题不会的,没有办法,因为时间到了,我只好照大概写了起来,考完试,我的心还是怦怦地跳着……,终于考过了!

我喜欢考试,虽然考试时我还是会很紧张,但能看出我们学习的效果。

六年级数学日记

在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咱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咱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咱们班的数学小组最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咱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齐学习,在一齐讨论。

从开始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组员便开始用心地参加了活动。每个星期都由一位组员出一份试题,并在周五把它发给每位组员,作为周末的作业。并在第二周,由出题的同学把所有同学做的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同时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对试卷进行讲评。如此循环,咱们的数学小组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一个暑假,咱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当中。这个学期,咱们的学习任务十分重,因为,咱们即将毕业,踏进中学的校门。由于,数学小组的组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组员都想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而,在大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时,总是以数学为主,所以,咱们务必再多做一些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咱们还与二班的数学小组在一齐学习,在一齐讨论。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周末,咱们班和二班便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不去认真思考、试验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组员们对数学小组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那里咱们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做很多的练习题,提高自我的数学水平。所以,咱们每次用心参加活动,认证完成每周的试卷。这样,咱们的数学小组又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这个学期,咱们迎来了一个月的假期。以往的每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是把数学书上的题再做一遍,然而这个假期,数学刘老师认为咱们数学小组的同学做书上的题太简单了,便给我数学小组的同学出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b级作业。这套作业汇集了清华同方杯的考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所有组员都在寒假中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以后,咱们便对数学寒假b级作业进行讨论。如果有的题大家的答案都一致,咱们一代而过;如果有的题的答案有争议,咱们便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直到得出一个正确结果。

六年级数学日记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六年级数学日记

(一)。

今天妈妈走过来说:“我出一道题给你做,有85个人去秋游,每条船能坐9人,需要几条船,”我一想就说:“85÷9=9……4,要9条船。妈妈说你再想想,我想应该要10条船,因为还有4个人要坐,所以要10条船。妈妈说:”以后不能再有同样的错误,我心里在想,啊!数学真是千变万化。

(二)爷爷养了10条猪,一条猪每天吃3顿,33天100顿够吗?我想33×3=99(顿)答:100顿够。爷爷问?如果每条猪500元钱10条猪多少元?我想10×500=5000(元)。

答:如果500元钱10条猪5000元。爷爷又问?如果我养5条猪,每天猪一天吃两顿,5条猪吃多少顿?2×5=10(顿),答:5条猪吃10顿。数学真有趣!

(三)今天家里包饺子一共包了三大盘,我数了数一盆有68只。这时爸爸问我:“如果有六个人吃,每人得到多少。”我写了一道算式:3×68÷6我想:首先3×68有多少个饺子,我列竖式算出一共是204个。知道了饺子的总数,又知道把它平均分给6个人,那就很容易了,204÷6,列竖式算出结果是34。我告诉爸爸每人吃68只饺子。

(四)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串鞭炮用了钱的2/10,又买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钱的1/10,还买了7个汽球,用了钱的2/10,最后买了一把梳子,用了钱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还剩下一元钱只好还给妈妈了。

(五)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一家商店开业了,商店两侧挂着两个大气求,中门夹着12朵大红花,是用红绸布做的,很好看。楼两侧从上到下还披挂着29个彩布条,彩布条上写着四个大字“开业大吉”。我算了算,2加12加29等于43,我能算出连加的算式,真高兴。

六年级数学日记

今日,数学课后,教师布置我们预习除法估算。

预习是什么呢教师为什么叫我们预习呢我带着惊奇的心境回到家。查资料,问爸妈。原先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自我先把书上的资料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等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就能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

我好奇地预习着除法估算。经过预习,我明白了估算538÷62时,能够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先,预习能够帮忙我扫除数学学习的障碍,我对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听课时,我能很快地理解新知识。即使有疑问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我们必须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成功的预习,能够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跟着提高,所以,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六年级数学日记

我一看完题目,就明白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经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六年级数学日记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

这个发现能用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数乘5的巧妙算法来解释吗?想想看,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数扩大10倍后,末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数1,与50合起来150÷2=75是末两位上的数字,也可能百位上没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两位上的数字。

同学们,我的这个小发现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动脑筋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伟大的发现不是由这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