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雪了教学设计大全

时间:2023-07-08 12:18:59 作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下雪了教学设计大全篇一

这首诗歌共三节,描写在下雪的早晨,诗人看到雪花的洁白和整个世界的宁静,想到了一个孩子夏日早晨在树林中玩耍的情景,惦念着这个孩子现在在干什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正确书写4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4.引导学生识别真实的景和想象的景。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想到那个孩子,明确作者的用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要来欣赏大诗人艾青的诗歌(板书课题“下雪的早晨”)

学生自由谈对艾青的了解。(艾青的简单生平;他的诗歌的主要特点等等)

二.初读感悟

1.你们愿意听老师来读一遍吗?听完后,谈谈你有怎样的感觉。

(出示画面配音乐范读,使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检验学生的读书效果。以恰当的即时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读书的收获)

3.承接学生的自由发言简单概括、板书。

三.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2.请学生交流:读完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雪世界?

(学生发散思维,想像雪景。通过画面和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早晨的美好寂静。)

3.这个飘雪的世界多么美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它的静谧美好吧。

(训练朗读能力。在有感情地朗读中陶冶情操。)

学习第二小节,想像体会孩子的可爱,揣摩作者的情感

(学生自由读,想像画面,读后说说第2小节大意――引导学生说完整:夏日树林里的早晨,一个小孩在捉知了,蚂蚱,玩得多高兴啊)

2.诗人想到了一个在树林里玩耍的孩子。请大家再来默读一遍第2小节,画出描述这个孩子的诗句。指名读句子。

3.(出示画面)看,这个孩子从晨光里向我们走来了。

指名说想像到的情景。

(学生自由读描写孩子的句子,想像。通过对重点语句反复朗读,想像体会孩子的可爱。)

4.(小结情景),谁愿意把你看到的情景展现出来?(指名读)(引导评价朗读)

5.(出示四句话,师读)你觉得诗人还有哪些话没写出来?(启发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怎么捉?捉到了?眼睛?耳朵?神态?动作?)

你能替诗人接着这句话把他捉知了的情景往下说吗?(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

(猜测这个孩子是谁,揣摩诗人情感。诗人很渴望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人也希望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

介绍背景:这首诗写于1956年,当时艾青在事业上遭受挫折,婚姻和家庭也很不顺利,以至于他的心情非常压抑。他多渴望拥有自由自在,纯真美好的生活啊。所以看到眼前飘飞的雪花,他想到了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那么地期盼美好纯真、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理解不能深入之时,以简练的语言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使学生更深入,更确切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学习第三小节

1.语言描述:雪还下着,诗人还沉思着――虽然我们很久没有到树林里去了,虽然这孩子并不知道我正在想着他,但我一直都记得他那鲜花一样的小脸和很轻很轻的歌声,想着他此刻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我多么盼望像他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啊。

2.齐读

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再次与诗人的心灵交流吧。(以既有的感情体验充满感情地朗读、背诵,对外抒发。)

(四)抒发情感,美读背诵

1.(放音乐指导美读全文)指名读。

(过渡)大家都读懂了诗人的心,你们愿意来抒发诗人的情吗?请把这份情感凝聚在我们的朗读中吧。让我们再来朗读全诗。(学生自主选择)

2.这么美的语言,你愿意牢记下来吗?请把你最喜欢的小节背下来,和同桌一起分享。(播放画面和音乐)

3.指名背诵

(五)创设情境,即兴创编

1.大家背诵得多投入啊。(示意看课件)在这个冬日的早晨,看着雪花飘落着,你想到了什么?(出示句子)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模仿诗人,把你想到的事情创编成诗歌,抒发你的感情吧!(发散思维,即兴创编。激发创作欲望,唤起美好情感)

板书设计

下雪的早晨

(真实)            (联想)           (想象)

2023年下雪了教学设计大全篇二

1、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生字,会读多音字“了”“铺”,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课件

一、创设情境

生:畅所欲言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引入情境,使学生尽快融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诗歌讲了什么内容?

生:认真读文,指名回答

三、品读感悟

1、找出描写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到了什么?

生:慢慢地、静静地读一读诗歌,并画一画

2、你认为这段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生:学生进行交流并汇报:轻、快

3、读一读

生:指名试读,学生进行互评

4、指名有感情的朗读2.3节。

思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象。并指名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感受童年的美好)

5、播放课件:

有关夏天的场景及部分夏天游戏图片

生:欣赏,想象的夏天树林中的画面。学生相互交流

6、指导朗读

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学生互评(小组互读,指名读)

7、你想过吗?文章中这个小男孩写的是谁?为什么?

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将“夏天的小男孩”描写得这么惟妙惟肖?

生:根据理解课文回答

四、自由拓展

生:想一想,有条理的回答

2、读完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生:自我总结(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2023年下雪了教学设计大全篇三

学生对于诗歌这种体裁的课文容易接受。读通顺,掌握生字词速度较快。但是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则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以读代讲”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多种朗读形式很受学生的欢迎。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设想

1.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自学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联想。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cai:《雪绒花》的音乐,雪花纷纷扬扬飘洒树林。

五、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的情境,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cai:《雪绒花》的音乐作为背景,雪花纷纷扬扬飘洒。

教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吗?(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人们喜爱雪,赞美雪,但每一个人对雪的感受又是不同的。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笔下的雪有别样的滋味。让我们一起来品读。

(二)读中领悟课文

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cai 课文朗读)

1.你听懂了什么?(学生交流:诗人在下雪的早晨想起了一个小孩;下雪的早晨,整个世界很安静……)

2.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地默读课文一至两遍,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同学交流,课文该怎样朗读。

3.教师:谁来说一说,第一节该怎样读,为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第一小节,应该用轻柔的语调,语速较慢。因为诗人写道:“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学生根据理解,朗读第一节。

4.教师:第二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可以自己揣摩,也可以与前后伙伴交流,讨论。

汇报。(作者想起另一个小孩;作者想到了夏天的树林;作者还记得这个小孩手上提的东西……)

教师:这一小节该怎样朗读?(轻快、活泼一点)为什么?(夏天的树林是充满生机的,太阳出来了,多么温暖,所以应该欢快一点;这个小孩有一双发亮的眼睛,他应该很活泼,所以读来应轻快点……)

指名朗读,学生互相评价。

5.教师:请同学们找到小伙伴来共同朗读最后一节。

学生可以下座位寻找朗读伙伴。上台表演朗读。

教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朗读呢?(因为书上写了“很轻很轻的歌声”,作者正在想着这个小孩,语速要放慢;这一节是写的“下雪的早晨”,所以要轻柔一点……)

齐读最后一节。

6.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学习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遍。(cai音乐作为背景)

(三)品味感悟

cai:《雪绒花》的音乐作为背景,雪花纷纷扬扬飘洒。

教师:在下雪的早晨,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小孩呢?你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ai:《雪绒花》的音乐作为背景,雪花纷纷扬扬飘洒。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站在飘着雪花的树林,就让我们慢慢地,静静地读,体会诗歌描写的情景。

(五)试着背一背这首诗歌

作业设计:

办一份关于雪的手抄报。

七、教学反思

诗歌一向就受我班上学生的欢迎,生字词不多,学习起来感觉没有多大的压力。

2023年下雪了教学设计大全篇四

这首诗歌共三节,作者描述了宁静的早晨,雪花飘飞,因而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时的喜悦心情。

1、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生字,会读多音字“了”“铺”,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站在作者角度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心情,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录音机、音乐磁带、课件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当雪下了一夜,早上推开门的那一刹那,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想到什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引入情境,使学生尽快融入课文。)

1、听教师范读(配乐),初步感受课文。

要求:认真听,诗歌讲了什么内容?

(作者在第一小节中描写了自己眼中的雪景,二三小节诗人此刻却惦记着夏天树林里的一个孩子。)

2、师:慢慢地、静静地读一读诗歌,找出描写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到的诗句并细细的读一读。

(让学生在平和的心境中体会冬日清晨雪景的宁静以及美丽。)

3、师:你认为这段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学生进行交流。)

4、指名试读,学生进行互评。

(教师要注意学生评价方法的指导。)

5、师:就在这个美丽、宁静的冬日清晨,就在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作者的思绪却飘到很远很远的一个夏天里。

6、教师范读2。3节,学生闭上眼睛听这部分课文的朗读,展开丰富想象。

(让学生在闭眼想象中身临其境。)

7、师:听了这部分内容,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2、3节中小男孩所玩的游戏。)

8、学生交流印象最深的部分,为什么会对这部分印象深刻呢?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感受童年的美好。)

9、教师播放课件(有关夏天的场景及部分夏天游戏图片):在静静的画面中想象夏天树林里发生的故事。

10、交流学生想象的夏天树林中的画面。

(鼓励学生尽情的说,指导口头表达。)

11、指导朗读。分页标题#e#

师:在夏天中有那么多游戏可以让我们参与到其中去,夏天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快乐的乐园,你该怎样读2、3小节呢?在小组中试读一下。

12、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学生互评,评出全班读得最好的和进步最大的同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以抑扬顿挫表现情感。)

13、你想过吗?文章中这个小男孩写的是谁?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第一种可能:诗人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小男孩代表的是童年时的作者,表明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第二种可能:诗人想起了童年的'玩伴,表明了作者对童年玩伴的思念之情。第三种……)

14、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将“夏天的小男孩”描写得这么惟妙惟肖?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写作时溶入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真情实感。)

15、进行习作指导。

同学们以后在书写习作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亲身体验放置到作品当中的人物身上,将会使人物变得更加生动。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然后提醒学生进行有条理的表达。)

17、进行背诵比赛。

(1)交流:你觉得怎样记忆,才能很快得将这首诗歌记住?

(抓住一定的顺序。)

(2)和小组同学一起按照一定的顺序背诵一下,比比看,谁最快最准确地背过。

(3)同学推荐同学在班级中进行有感情的背诵(配乐)。

18、学习完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如果有问题,学生互相解决,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19、读完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如:我学到了在写儿歌的时候要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会生动……)

[作业超市](任选一项作业带回家。)

你认为诗歌中的小男孩写的是谁?

1、如果你认为作者描写的是小时候的自己,请你写写小作者童年的快乐时光。

2、如果你认为作者描写的是童年时的玩伴,请你写写两个好朋友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3、如果你还有别的想法,大胆的写下你的想法。

2023年下雪了教学设计大全篇五

这首诗歌共三节,作者描述了宁静的早晨,雪花飘飞,因而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时的喜悦心情。

1、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生字,会读多音字“了”“铺”,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站在作者角度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心情,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录音机、音乐磁带、课件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当雪下了一夜,早上推开门的那一刹那,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想到什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引入情境,使学生尽快融入课文。)

1、 听教师范读(配乐),初步感受课文。

要求:认真听,诗歌讲了什么内容?

(作者在第一小节中描写了自己眼中的雪景,二三小节诗人此刻却惦记着夏天树林里的一个孩子。)

2、师:慢慢地、静静地读一读诗歌,找出描写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到的诗句并细细的读一读。

(让学生在平和的心境中体会冬日清晨雪景的宁静以及美丽。)

3、师:你认为这段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学生进行交流。)

4、指名试读,学生进行互评。

(教师要注意学生评价方法的指导。)

5、师:就在这个美丽、宁静的冬日清晨,就在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作者的思绪却飘到很远很远的一个夏天里。

6、教师范读2.3节,学生闭上眼睛听这部分课文的朗读,展开丰富想象。

(让学生在闭眼想象中身临其境。)

7、师:听了这部分内容,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2、3节中小男孩所玩的游戏。)

8、学生交流印象最深的部分,为什么会对这部分印象深刻呢?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感受童年的美好。)

9、教师播放课件(有关夏天的场景及部分夏天游戏图片):在静静的画面中想象夏天树林里发生的故事。

10、交流学生想象的夏天树林中的画面。

(鼓励学生尽情的说,指导口头表达。)

11、指导朗读。

师:在夏天中有那么多游戏可以让我们参与到其中去,夏天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快乐的乐园,你该怎样读2、3小节呢?在小组中试读一下。

12、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学生互评,评出全班读得最好的和进步最大的同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以抑扬顿挫表现情感。)

13、你想过吗?文章中这个小男孩写的是谁?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第一种可能:诗人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小男孩代表的是童年时的作者,表明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第二种可能:诗人想起了童年的玩伴,表明了作者对童年玩伴的思念之情。第三种……)

14、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将“夏天的小男孩”描写得这么惟妙惟肖?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写作时溶入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真情实感。)

15、进行习作指导。

同学们以后在书写习作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亲身体验放置到作品当中的.人物身上,将会使人物变得更加生动。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然后提醒学生进行有条理的表达。)

17、进行背诵比赛。

(1) 交流:你觉得怎样记忆,才能很快得将这首诗歌记住?

(抓住一定的顺序。)

(2) 和小组同学一起按照一定的顺序背诵一下,比比看,谁最快最准确地背过。

(3) 同学推荐同学在班级中进行有感情的背诵(配乐)。

18、 学习完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如果有问题,学生互相解决,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19、 读完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如:我学到了在写儿歌的时候要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会生动……)

[作业超市](任选一项作业带回家。)

你认为诗歌中的小男孩写的是谁?

1、 如果你认为作者描写的是小时候的自己,请你写写小作者童年的快乐时光。

2、 如果你认为作者描写的是童年时的玩伴,请你写写两个好朋友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3、 如果你还有别的想法,大胆的写下你的想法。

下雪的早晨

下雪————夏天的树林

安静、洁白 小孩天真、活泼

喜悦和期盼

2023年下雪了教学设计大全篇六

一、了解作者。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教师做适当补充。

二、读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正字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流畅。

3、指名分小节读。师生评议。

4、全班齐读。

三、品诗,再读诗。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说说诗人在第一小节写了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来读第一小节?(轻、美)

(3)试着背诵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三小节。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你觉得他会是谁?

(4)指名读第二、三小节。说说作者在诗中透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我们应该怎样来读这两小节。

(5)自己再读这两小节。

(6)同桌互读,互评。

(7)全班齐读。

四、背诵全诗。

第二、三课时:畅所欲言 说说你见过的雪或想象的雪。

一、看。出示挂图或课件,指导学生观察。

1、留心观察雪花的形状、大小、颜色,体会雪花的外形特点。

2、确定观察的顺序,注意屋顶上、树上、马路上、旷野中下雪后的不同情景。

二、议。小组内议论,体会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情景。

1、在组内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或图片,大家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并进行补充或合理的想象。

三、说。全班汇报。

1、一组派代表汇报,大家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1)说的顺序。

(2)是否运用了适当的修辞手法。

(3)是否生动,具体。

(4)有没有感情的表达。

2、师生介绍其他描写雪的段落。

四、写。整理自己的思路,自拟题目,写成一段话话或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