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工作总结(热门14篇)

时间:2023-11-27 15:46:22 作者:琉璃

月工作总结是在每个月结束时对工作内容、工作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文档,它对于个人和团队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月工作总结,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效率。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撰写一份客观、全面的月工作总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地方文献工作总结

要毕业了,面临人生的第二个毕业,我显的特别失落,幼儿园毕业的时候没有心中没有这么复杂。

现在小学要毕业了,我真的非常不舍得,一次又一次的哭了出来.毕竟一起学习、生活了五年了,我们曾经一起在操场上玩耍,曾经一起在电脑房打游戏,做小报,曾经一起在食堂吃饭。曾经在一间教室里面学习。

曾经一起在音乐室里唱歌。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我们之间可能有过许多不愉快,可是我们都度过了,而真的如果要分开了,我还是很难过的。还记得刚进这个学校的时候吗,大家还不认识,但是经过了五年的时间,大家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转眼就要分开了,平时每天都能看见,还不觉得什么,但是真的要离别了,心里面就觉得特别得空虚。

现在才知道,我们之间是真正的友谊,如果以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让我们都忘了把。以后,我们要各自走各自的路,还记得我们曾经男女对战过吗,还记得我们在运动会中的团体精神吗。

让我们一起向天空中呐喊把,一起约定把。

地方文献工作总结

本论文在xx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构思和内容,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xx大学,金融系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地方学习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始终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地方志工作,工作中获取了不少成功的喜悦。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我充分认识到,若想成为一名地方志优秀工作者,岗位的锻炼都是很基础的和必要的。半年来的所学、所感、所悟将指导我一生受用!

思想方面,政治立场坚定,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及“八荣八耻”的内容。能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关心社会热点时政,尤其关注局、办的《档案资政参考》,关于佛山市相关政治动向、政策法规等较为熟悉,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待岗位工作,我严格遵守单位规定,认真履行自身岗位职责;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踏实工作,积极主动,尽责尽责。“认真、务实、创新、激情”这是我自己定下的岗位关键词。这半年来,我以具体的工作绩效来诠释这些词汇的真正内涵,突出表现为:配合“创文”工作,协助市档案局制作《足印——佛山发展历程档案选展》;参与《佛山陶瓷纵览》与《从国内主媒体看佛山》的编辑出版工作;编写了《浅谈新时势地方志工作的思路》和《与时俱进,服务大局,以创新思想开拓方志工作——“十二五”时期我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计划》等文章;协助编写《佛山历史人物述评》中邓培和陈铁军两大著名人物;协助民革佛山市委会,参与佛山辛亥革命人物、事件及其场所的调研工作,并撰写调研报告;辑录《佛山市大事记》以及能保质保量高效完成上级领导交待给我的每一项工作任务。

纵观这半年,抱着不断进取的求知信念,我并没有放弃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凭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做到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掌握现代信息和职业技能的人才。在牢固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上,做到广泛猎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不少文章,其中文章《缓解佛山市交通拥堵的思考》获得了“中国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刊登于《学习天地》2011年第三期。也在工作之余的时间中,报考了全国成人高考,现于广州大学汉语言文学(秘书)专业的业余学习。

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年轻难免心浮气躁,但充满激情的我,在心里暗自鼓劲,我能在竞争中站稳脚步,再创佳绩。正确认识自身工作价值,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用真诚和感恩的心对待岗位工作,不辜负领导对的我期望!

地方课程工作总结

交了17年的小学美术,现在的我好像才真切的领悟到美术教育的真谛……

现在回忆起17年前,初入美术课堂,只会照书传授,师生间有的也只是一问一答似的交流……随着教龄的增长,我虽不敢说自己现在到达什么程度,但至少是通过多年的努力、经历、有了一些或多或少的体会:

1、美术课堂需要传授的知识点内容虽然很少,但作为教师还要在灵活的、准确的传授知识的同时想办法联系生活实际传授美术知识,便于学生领悟美术知识。

2、课堂中学生绘画实践过程很关键。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要及时反馈学生创作的成果,针对他们的美术作品做出及时调整,明确给学生个正确的指向,便于学生明晰努力方向!

3、教师对学生作业评价也很关键,它是孩子们继续努力的'加油站!适时适当的鼓励会让不同绘画程度的孩子有信心,有愿望努力完成下一个绘画梦想!

我实践我快乐!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三尺讲台,一只粉笔,一块大*幕完不成什么宏伟大业,但我可以在我的小天地里帮助每一个喜欢绘画的孩子完成绘画的梦想,足矣!

我做为美术年组长工作已有9年了,这期间的酸甜苦辣我自知。多一份经历就多一份锻炼!我承认做组长工作锻炼了我的能力!锻炼了我的胸怀!也锻炼了我的涵养!而通过组内新近发生的事情,也让我感悟到:有些人你对她谦让,她明事理!而又些人年轻人你越谦让她,她越视你为软弱,无能!她会更肆无忌惮!所以,做组长工作十年,让我更正了一个为人处事原则:人要分类对待,慈悲心不适合分配给每一个人!

其中,为迎接省教育强区检查,美术教师先是在学校精选学生书画作品,后又分赴玉皇商城选画框、去打印社做精明标签、给各画种画框照图片、建邮箱、让家长进邮箱一一对照画种选画框、真可谓安排缜密,因此学校走廊展出了那么多上档次的学生书画作品,很直观的反映出二小学子美术、书法的高超艺术水*!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可以骄傲的说艺术教育在二小蓬勃发展!

往墙上钉画框对于美术组这些娘子军来说可真是难题了!虽然有高师傅打孔,但还需要至少2个人的举画框,(画框多数都是实木框,加上玻璃面很沉的)我们还要经常在楼上楼下抬画框、调配画种等……这种超强度的劳动真不是女同志干的活!几天下来,我原有旧伤的右脚踝肿起来了,那几日走路都有些不敢吃劲、_病低血压也关顾了我!美术组姐妹都反映一回到家就想呼呼大睡、什么孩子、老公都不想管。我们为抢在省检查团来之前把走廊布置完美,贾雪、孟琪陪我最后一天加班到6点多……这是一帮铁娘子军!我们在劳动中同甘苦,在劳动中建立起深厚的姐妹情谊!

既然人生不过是路过,便用心享受路途中的风景吧!一路前行,一路品味享受个中的滋味,在不悦时想想快乐,快乐时忆苦楚,始终保持心情的*和,生命才会充满温暖柔和的色彩!

—————送给一路前行的我

地方课程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在业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这半年的教学历程,是忙碌的半年;是充满艰辛的半年;这也是收获喜悦的一学期。现将有关方面总结如下:

1、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3、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课数学课。

4、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学过程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精神。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份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但同时我也收获了充实与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用心去教诲我的学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地方课程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58、162两个理科班和159、161、165三个文科班共五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本学期主要的教学任务是文科班完成“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任务,而理科班要完成“选修模块四—化学反应原理”,它是继必修课程《化学1》、《化学2》之后的选修课程,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引导学生研究化学反应现象,探索化学反应规律。对于这个模块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来展开教学的,这一个学期高二的教学中的确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和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收获的学期,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做以下几点的总结:

1、能认真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学,完成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在每一次上课前能认真备好课,在课堂上能上好每一堂课。因为高二的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化学反应原理又比较,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改变自己的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2、这一个学期的教学虽然是一个选修模块的教学,但是从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中,知道这一部分在高考中属于必考的内容,而且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大,所以在高二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向高三年的老师借了相关的资料和考试大纲,再结合我们教学大纲,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能在原有教材的教学上补充了高考所要求的内容。

3、有时间我就去听同组老师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及时纠正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之处。作为一个老师和方法非常重要,在平时教学中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不能有所怠慢,学生的问题不能忽视,他们的问题提出,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另一个方面也是对我的提高。

5、在本学期高二基础年段的教学中,我能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1、新教材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很高,尤其在高考中还有大型探究实验,由于学校实验条件和规模还达不到新课程改革要求。尽管想尽,动足,但还是遗憾多多。

2、练习的训练量还是多了些,由于学生生源的原因,基础差的学生多,教学进度总是滞后,要做到段段清,节节过关就显得前宽后紧的局面。

1、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2、加强守纪方面的,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3、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以真诚的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不仅让学生敬畏你更要亲近你。

地方志工作总结

管委会地方志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志办指导关心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履行职责,推动地方志修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将20xx年地方志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推进。为保证工业集中区地方志工作的顺利开展,管委会成立地方志工作领导小组,由副主任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具体分管地方志工作,各股、室为成员的地方志组织机构。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为使地方志工作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提高地方志工作干部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我单位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认真研读相关工作条例,拓宽视野、掌握扎实的编纂知识、方法和技能,使编纂出来的资料既能准确放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又能体现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特点。

(三)落实专人,做好编撰工作。编撰工作由综合室负责,资料编撰工作的基石,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是保证编撰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编撰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对于所涉及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量、企业规模、企业收入等,通过查阅、走访、搜集大量档案资料,保证了文稿的质量,做到图文并茂,为编撰工作提供良好素材。按要求完成年鉴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20x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虽然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无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目前我单位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很多档案整理不规范,影响档案查阅和利用。

(二)办公设备不完善。由于没有规范的档案室,对于档案的存放存在较大问题,无法进行规范化管理。

(三)干部认识不到位。地方志资料收集任务艰巨,工作量大,需要全体干部协助收集,提供图片资料,但由于干部认识不到位,对工作开展不够重视,导致工作开展难度大。

在20xx年的工作中,注意资料收集与撰写的转接,数据修编和档案建立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信息沟通,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加快地方志工作进度,从而有效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客观公正的将工业集中区经济发展计入史册。

地方课程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特殊而平凡,忙碌而有序,扎实而有效。本学期,我们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形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完善教研为主要途径,狠抓教学常规,加强质量监控,把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现将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1.规范教学流程管理。

(1)备课。继续实行“个人为主、资源共享、添加删减、教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开展“个人自备--集体互备--个人再备”的备课模式,主备老师能提前一周备好课(含教案和课件),并分发给本组老师根据班级实际再作添加与修改,增强了教案的实用性。加强了教后反思研究及检查力度,老师们基本能做到:每节课后都能进行自我反思,每周至少在“教后反思栏”中记录1次教学得失。

(3)作业布置及批改。作业布置能体现针对性、实效性和层次性,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语、数、英、科四学科能认真落实师生共创优秀作业的要求,提高作业书写质量。教师批改作业及时,批改符号规范,能采用一定的方式给予表扬或指出努力的方向,批改后并能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并再次批改。

(4)课后辅导。课后辅导能紧紧围绕“培优辅差”这一总体目标,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并能认真填写“后20%学生辅导记录册”。

(5)学业考评。语文、数学采取笔试与日常单项考查相结合,单项考查由年级备课组统一命题,语文科包括写字、背诵、听写等;数学科包括计算(含口算、估算)、概念(含写算理、操作)、解决问题(含写解题思路)。英语采取听力、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其他考查学科采取科任教师平时考查与学期末检测相结合,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学业评定采用开放化、多元化、多样化,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等级评价分“优秀、良、及格、争取及格”。期末能认真做好素质报告册和学籍卡的填写工作。

2.规范制度抓落实。

(1)抓好三表的制定和管理。学校继续实行每天行政巡课制度,狠抓三表的贯彻落实,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按课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调课,坚决杜绝旷课现象。全体教师能认真上足上好各门课程,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训练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加强教师日常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教导处能认真组织周二随堂听课,及时掌控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促使有效课堂的生成。同时检查相关年级学科的备课、作业批改、教学反思等情况,填写视导检查记录并及时反馈。

(3)加强写字教学的常规管理。各科教师能明确写字的教学要求,重视学生日常写字,随时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并及时给予指导纠正。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少先队活动课的教学。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能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少先队活动课能认真开展并能在开学第一周和期末放假当周体现“安全教育”的内容。

(5)关注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研组继续开展作文教学的专项研讨,加强了作文教学研究,引导教师重视有系列性、目标性的小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6)推进“艺术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艺课(体、音、美)教学能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乐趣,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7)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和图书馆管理。学校能依据《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图书管理员工作考评方案(试行)》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跟踪管理、考核。

(8)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立足校本、创新载体,提升实效,形成可持续发展、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9)加强教导处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通力合作,讲究工作方法和效率,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各部门互通信息,互相协调,把常规管理工作做到位,切实发挥教导处的服务功能,协助学校顺利通过各类评估检查。

论地方文献书目

作为全馆藏书体系中的特色专题书目数据库,与其他文献的回溯建库相比,地方文献回溯建库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的基础上构建,回溯编目的要求也就更高、难度更大。这是由地方文献内容特点、文献管理和利用的规律等决定的。

(1)地方文献藏量丰富、内容繁杂、学科覆盖面广、载体形式多样。

(2)地方文献收藏和管理方式各异,有的图书馆是集中入藏,以独立的目录组织体系进行管理,有的图书馆是分散入藏,比较普遍的是解放后出版的地方文献入专藏,古旧地方文献分藏各书库,需通过回溯建库将分散入藏的地方文献集中揭示和反映。

(3)地方文献回溯建库是以原始编目为主,套录编目为辅。网络环境的形成,使普通中西文图书的回溯建库,可以通过网络联机、光盘等多种方式获取标准、规范的机读书目信息,其套录编目的比例较大。而反观内容具有地域性、文献类型多种多样的地方文献,其中的古旧文献以及占据相当大比例的非正式出版物,多是各馆特有的,因而在实际的回溯建库过程中,能够实现套录编目的文献数量非常有限,大量的地方文献需要依据文献源进行原始编目。

(4)地方文献的读者是以研究型、高层次的读者群为主体,他们对文献的需求有一定的专深度和广度,因此,回溯编目必须根据地方文献的内容特点,通过增加文献著录信息、加大文献标引的深度,全面、深入地揭示地方文献所具有的特征和文献价值,以满足地方文献特殊用户的检索需求。

由于各馆情况不同,不可能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建库模式.鉴于地方文献回溯编目的要求高,最为理想的模式是以文献源本身为依据回溯建库,一次性全面进行。但工作量大,速度慢,在目前回溯建库条件有限,特别是大多数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编目人员只能应付新入藏地方文献编目的情况下,如果拘泥于此,书目数据库的建成势必旷日持久。我们认为,回溯建库可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达到高质高效的建库目的。

初级书目数据库是以清点后的卡片目录或本馆原有的书目数据为基础,建立基本体现馆藏的书目数据库。

4.1.1建库步骤。

回溯建库以独立的藏书体系的'卡片目录为依据。它要完成以下三部分内容:(1)对藏书的清点与整理。选择著录项目最为完整、典藏记录最为可靠的公务分类卡片目录,以卡对书,清点的内容只是从索书号角度核查一遍,做到书卡相符(包括复本数),有效地避免回溯书目数据与馆藏不符的情况发生。对著录项目、著录格式、分类、主题等方面存在的非标准、规范的问题暂时不进行审校、补充。(2)输入数据。以卡片目录为数据源进行数据录入,利用外来书目数据或本馆原有书目数据进行查重,有记录的进行套录、修改,无记录的则将卡片目录转换成机读数据。(3)数据质量把关。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录入人员对著录规则和机读格式理解不同造成的格式错误和其他文字和标识符的疏误。

4.1.2建库成效。

它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书目数据库,回溯建库更为简便快速,建库成效也可以较快反映出来:(1)完成地方文献书目数据的采集,建成独立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2)简化读者查阅地方文献的方法,增加文献检索途径,提高检索效率;(3)地方文献集中入藏的图书馆,新入藏的地方文献可直接利用计算机编目,保证文献标引的一致性、系统性,避免手工查重的繁杂程序。

4.2回溯建库的第二阶段:高级书目数据库。

高级书目数据库是在初级书目数据库的基础上,以文献本身为数据源,进一步提高书目数据的质量,建立起完整的、标准的、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

数据质量的优劣,直接制约着数据库功能的发挥。由于初级书目数据库主要依据卡片目录或本馆原有的书目数据进行回溯建库,书目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质量和内容揭示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形成于不同时期、按照不同的著录规则著录的卡片目录,其著录内容、标引规范、详简级次等方面存在差异,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如:著录项目不全;多卷书、丛书集中与分散的处理不一致;书刊、报刊界限不明所致的误分、重分、出版沿革不清等。另一方面,这些数据没有根据地方文献的特点,深层次地揭示文献的地方特性。因而需要在条件成熟时,根据文献利用情况或以时限和文献类型等确定建库的先后顺序,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审校、补充,并将文献内容揭示得更充分,更能体现地方特点,最终实现书目数据的更新、升级。

4.2.1.1实现书目数据标准化。

书目数据标准化是合作编目、联机编目、共享书目数据资源的前提。书目数据标准化主要包括文献著录、文献标引、机读目录格式的标准化及其编目工作规范化控制等。严格按照《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机读目录格式》(cnmarc)等标准,并结合使用《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进行文献著录。采用《中图法》(各种版本)、《汉语主题词表》等标准进行文献标引。这些都是总的、主要的编目原则,各馆还应根据地方文献的藏书特点、服务对象及检索系统的类型等具体情况,在执行标准的过程中制定出本馆的编目细则。

4.2.1.2统一分类体系,深化分类检索功能。

(1)开发先进的分类导航系统是实现文献族性检索的前提。一条高质量的书目数据应该是功能齐备,能考虑到各种读者的检索需求。分类标引作为一种文献的整序手段,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为读者提供学科族性检索的最佳途径,其对专业读者的学科系统性研究有重要的作用。但分类检索的功能正在萎缩,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图书馆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均未建立有效的文献分类导航系统,对不少读者而言,分类标识符变成了一堆难解的密码。而开发先进的分类导航系统,其族性检索的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2)统一分类体系,便于建立统一的分类导航系统。目前,各馆地方文献的分类体系不一,有的馆内也是多种分类体系并用,这些都给书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带来难题。笔者认为,可以统一采用《中图法》(系列)类分地方文献,虽然《中图法》按学科属性设类,对所属学科的地方性内容没有明确的归类说明,但可以在《中图法》的基础上,根据地方文献的特点和读者的检索习惯,通过对有关类目进行适当的细分、扩充,使之更加适应地方文献的分类要求,提高分类法科学性和实用性。

4.2.1.3建立地方文献规范文档。

由于种种原因,规范的词表不可能收入很多地方人名、团体名、地名及其他地方性词汇,加之名称的非单一性(如笔名、别名、历史地名、全称、简称等),如果没有进行规范控制或规范文档不够详细、全面的话,就有可能导致对同一名称、主题的标引不一致,影响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规范数据库包括名称规范(个人名称、区域地理名称、团体会议名称、家族名称、统一题名等)、普通主题规范。目前,规范控制主要依据国家图书馆的规范数据库,但只有少数图书馆的系统软件实现了规范数据库与书目数据库的连接,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使用效果看,规范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检索词汇的各种关系的自动显示功能,而自动转换的功能尚未完善,即无法将采用多个不同标识的同一个事物(主题)文献一并检索出来,有待今后解决。此外,国家图书馆的规范数据量不足,且缺乏有关地方性名称和主题的规范数据,只能在地方文献的编目实践中积累、补充,才能形成有较高覆盖面,并对地方文献主题标引有一定规范控制能力的规范文档。

数十年来,各地公共图书馆编制了大量的地方文献专题性书目、索引、文摘、题录,这些文献开发成果,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揭示,也发现和纠正了原卡片目录在著录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各馆在《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中国家谱总目》、《中国期刊词典》等大型联合目录的编制过程中,均发现大量原有书目著录不准确之处,但对形成于不同时期的卡片目录中并未作相应的修改。回溯编目时,充分利用现有的高质量的文献开发成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回溯编目的速度和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文献著录的质量,编制出高质量的机读书目数据。

4.2.2深层次揭示文献内容,体现书目数据库的地方特点。

目前,馆藏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呼声日高,但数字化的成本太高,要将所有馆藏地方文献数字化尚需时日,因此,书目数据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文献涵盖面最广、读者使用最频繁的数据库,我们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文献进行深层次著录,加大文献标引的深度,使书目数据更能体现地方特点,为读者提供高质高效的信息查询服务。

4.2.2.1深层次著录,增加书目的信息量。

深层次著录地方文献是体现地方特色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应尽可能著录图书目次信息、内容提要、责任者简介和重要的插图资料,把更多、更重要的地方性信息内容揭示出来,方便读者选择所需文献。如地方文献图书的目次和重要插图,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史料性,地方信息密度较大,可作为书目数据一个可重复字段加以描述,网络环境下,在提供“任意一致”的编目软件系统中,这些目次信息和插图资料可以提供检索,即读者通过键入一个主题词或关键词,可同时命中与检索词相关的书目信息和图书的目次信息。

4.2.2.2提高主题标引的深度,建立具有地方特点的主题检索系统。

主题标引的深度关系到标引的质量和查全率能否提高,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能否被充分利用。由于地方文献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某一地域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客观描述,它所表现出的地域性、史料性和专指性极为明显,也就是说地方文献所论述的内容往往是包含某一特定的地域、事件、时间、个人或团体等因素,读者的检索习惯也往往从地域、事件、人物等入手,具有较深的专指度,因此,必须提高地方文献的标引深度,不仅要进行学科主题的标引,还要采用人名、团体名、地名、事件名称等地方性专有名称主题的标引;不仅要采用规范的主题词标引,还要采用专指性较高的地方性关键词进行标引,建立具有地方特点的主题检索系统,最大限度地挖掘地方文献资源的潜力。如各地政协文史委编辑的“文史资料”,内容涉及近百年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机构等,撰述者多为当事人或目击者。不仅要对整体内容进行学科主题分析和标引,还要对每篇文章的丰富内容深入分析和标引。

总之,构建地方文献回溯书目数据库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只有深入研究地方文献内容、文献管理和使用的特点,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才能建立高质量的、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

〔出处〕图书馆论坛(4)。

收集地方文献资料

2.1零散地方文献资料是编修地方史志,编辑地方工具书的重要资料来源。如:甘肃人民出版社的《西北灾荒史》引用文献达685种;《当代湖南人名辞典》收录海内外湘籍人士和长期在湘工作的外籍人士2652人,这部工具书是湖南图书馆在创办湖南名人资料中心的过程中积累的人物资料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

兰州人事制度、法令方面的资料共800余件,经复印整序、装订成册,编辑成《国民政府有关人事方面的部分法规及办法(1942-1947)》、《宋、元、明、清兰州所辖区职官及有关资料》、《清末甘肃实业机构章程及公文》等8个专题文献。丰富了馆藏,方便了读者。

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略述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山东省图书馆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历来被列为重点业务工作。经过90年的不懈努力,我馆的地方文献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较之其它先进图书馆尚有明显不足。地方文献工作内容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采访、典藏等方面做一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加强我馆地方文献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山东为古齐鲁“文献之邦”,辉煌灿烂的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名人辈出。百家争鸣,首倡稷下,六艺流芳,播中鲁中。儒、墨、道、兵等中国主要的学术思想最早在山东争鸣繁荣,诗、文、书、画诸多大家也都在这里生长创绩。历代先贤著述遍及四部,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建国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山东人民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了更具鲜明时代特色的现代文明,地方文献生产的社会化更为显著,文献数量激增,文献类型丰富,分布更加广泛,通过山东新闻出版方面的有关数据统计(见表1),我们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省文献工作的巨大成就(1)。在地方文献数量急迹增长,文献信息量不断加大的今天,社会各界对地方文献的需求也愈加突出,从而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山东省新闻出版有关数据统计表。

年份。

类别。

195019781998。

图书出版社数量1116。

年图书品种数563183812。

报纸种类283293。

年发行数(万份)1002068000161600。

期刊种类220175。

总印数(万册)625406830。

音像电子出版复制单位数009。

年生产品种00300。

发行量(万盒、张)00190。

山东省图书馆自成立之日始,就对搜集地方文献很重视。清末宣统元年(1909)《山东省图书馆章程》第五章规定:“山东为古文明地,自两汉迄今,名儒硕彦,代有传书。凡山东人著作,搜罗必备,别为一部,以征是邦之文献。”两年后出版的《山东省图书馆辛亥年藏书目录》地理类古、今地志即著录山东府、州、县、乡土志达105种。代末至济南解放,王献唐先生任馆长,对乡邦文献方面用力尤勤,除抢救聊城海源阁藏书外,经其苦心搜集,益都李氏大云山房、曲阜孔氏微波榭、新城王氏池北书库、德州田氏古观堂、历城马氏玉函山房、诸城刘氏喜荫m、日照许氏攀古小庐、潍县陈氏十钟山房、海丰吴氏双虞壶斋藏书遗存,均荟萃于我馆(2)。王献唐、路大荒等先辈无不以搜集乡邦文献为己任,为馆藏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孜孜##?的搜集整理,使我馆在馆藏地方历史文献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诸多特色,其中尤以“易经专藏”、“海源阁专藏”、“革命文献专藏”和“齐鲁方志专藏”最为突出”(3)。就方志而言,山东是修志较多的省份之一,几经沧桑,流传至今的旧志有640种”(4),我馆馆藏为528种,比收藏方志最多的北京图书馆(458种)多出70种(5),其中有58种被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而明于慎行修《(万历)兖州府志》则为海内孤本(6),弥足珍贵。至于建国后的新修方志,则一直列为我馆收藏重点。据统计,截至上半年,全省已出版省志分志70余部,市(地)、县(市、区)志150余部,各类年览60余种(7),这些新修志书,我馆已基本收罗齐备。

关于地方文献的收录范围,文化部在其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工作条例”或“文献采选方针”等有关内容的文件中强调,应注重地方文献的采集,使本地区的地方文献基本收藏齐备,而这里的地方文献包括古旧文献、地方出版物、地方非正式出版物、地方人士论著和有关本地研究的文献等(8)。因此,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这和我馆的一贯方针是基本一致的。

首先,关于地方人士论著,我馆建馆之初即将之列入《山东省图书馆章程》,后经不断积累,渐成规模。王献唐先生在其《山左先哲遗书提要》和《双行精舍书跋辑存》正、续集中(9),辑录了山东先贤的大量著作,从《双行精舍书跋辑存》一书中看,先生收集到的乡邦文献就有李文藻、周永年、桂馥、牟庭,王筠、许瀚、陈介祺、刘喜海、宋书升,高鸿裁,以及不少聊城杨氏的手泽和藏品。据统计,至1932年,王献唐先生即已为图书馆收集到山左先贤著作达700余种(10),建国后,我馆一如既往,坚持以收藏山东人著作为藏书补充的重点,目前已在原有文史类藏书的基础上,通过订购、访求、交换、征集等多种方式,广泛搜集各学科、各行业作者的出版物,此类文献已遍及各学科门类,且日趋丰富,渐成特色。

其次,地方出版物务求全面收藏。一是从经费方面有保障,力求本省各出版社出版图书以及省内出版发行的报刊全部购入;另外,在地方非正式出版物方面,我馆目前主要以接受读者赠送为主,对于各机关团体印制的各类统计资料、文史资料,则务求购买或索求入藏。

在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馆藏革命文献书目》揭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东解放区的革命历史文献;《山东省图书馆馆藏海源阁书目》,著录了我馆收藏的聊城杨氏海源阁的珍本藏书;由我馆编辑、齐鲁书社出版的历史上第一部易籍专科书目《易学书目》,合“馆藏”和“知见”为一体,基本上反映了易学著作的存世与收藏情况。我馆联合省内外有关文献收藏单位编制的《山东省地方志联合目录》,是开发我省地方志资源的重要成果;正在运作中的大型丛书《山东省地方志资料丛编》,也定将在史志资料的开发利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至于馆藏丰富的地方史料与山东人著作的整理研究、地方统计资料和年鉴的专题服务、地方报刊资料检索服务诸方面,成果累累,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1、没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文献工作机构,没有专职人员全面负责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开发、使用等业务。

长期以来,我馆地方文献的采集、分编工作一般由中文采编部门和报刊部兼任,到馆的文献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如地方志置于特藏部;统计资料、年鉴等类书入书目参考部;普通文史资料、地方人士著述等文献归阅览、流通部门;全省各地出版发行的报纸、杂志则由报刊部管理;会议录、学位论文、科技报告、舆图、谱录、统计图表、簿记、票据、证券、照片、乐谱、传单、商标等未作为入藏对象。这种分散管理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地方文献工作整体的被动和低效。

2.地方文献采访方面的问题尤显突出。一方面,由于中文图书和报刊采编部门历来工作量大,人员相对较少,完成正常的工作已感吃力,难以投入更多的人力从事地方文献的采集。另一方面,呈缴本制度不完善,也是地方文献工作成效不好的重要因素。80年代省人大曾签发过有关出版单位无偿向省图书馆缴送新书的通知,但效果很不理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馆催缴不力,没有委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此外,我馆目前尚未建成地方文献的数据库。凡此种种,可以说都与采取分散管理方式、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3.不利于地方文献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分散管理容易造成各业务部门各自为营,不利于统一规划,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由于地方文献工作没有长期规划,因而馆藏文献资源开发的目的性不强,目标不明确,至今还没有建成有关地方文献的专题数据库,给利用地方文献的读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果读者查阅某一地域的综合资料,他可能要在阅览室、书目参考部、报刊部、特藏部之间来回奔忙。

省图书馆如何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并以此带动全省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是一个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如地方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工作规划和组织、人员素质、数据库建设、整理开发、服务方式等等。但是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地方文献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发挥地方文献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1.建立地方文献工作专门机构,由其承担馆藏地方文献的工作,包括地方文献的采集、分编、保存、读者服务等各个环节,并把地方文献各项业务工作纳入正规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管理轨道,这是地方文献事业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2.建立地方文献专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实际出发,确定合理的收藏范围、重点和藏书布局。

(1)在收藏范围方面,理论界尚未形成共识。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结合本地经济、人文和科技发展实际情况,以及本馆的藏书传统来确定科学的收藏范围和标准。因此,地方出版物和地方人士著述,不论其是否与本地有关,均可视为地方文献,作为重点收藏。之所以如此,笔者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省图书馆采访人员任务相对繁杂,压力较大,在对地方文献的界定方面难以仔细把握,疏漏在所难免;而地方文献采访人员将其作为重点收藏对象,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开展工作,尽可能按出版者和作者名称全面地入藏,易于把握。同时,对那些与本地区或本地人物有关的外地出版物,也更易于鉴别。二是就文献内容本身,不管其主题思想或所论述内容是否与本地域有关,也理应作为本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予以重点收藏。以地方人士著述为例,我们很难想象孔孟荀墨先秦诸子以及历代齐鲁经史大家的著作不归入地方文献专藏,同样,也只有将其列入地方文献专藏范围,才有可能保障有关某一人物著述及其研究的相对集中,使之更具收藏意义和使用价值。

(2)在收藏重点方面,一般认为,地方文献中凡是有代表性的、学术及史料价值高,有效信息量集中、为读者长期反复使用的资料可作为重点藏书。笔者认为,在地方文献专藏力求完整、全面和系统的前提下,我馆可确立以地方史志资料、山东人著作和齐鲁文化几方面的文献为重点藏书的体系。具体他说,重点藏书有:地方志、地方谱谍、连续出版的史书(如文史、党史资料等)、年鉴、各类统计资料、重要的报纸和期刊、重要人物资料等。

3.加大采访力度,完善地方文献采集保障措施,采用多种方式多渠道搜集地方文献,这是由地方文献发行方式的特殊性决定的。

(1)积极争取呈缴本制度的修改、完善和实施。目前我省各市地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主要是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地方出版物呈缴本制度的贯彻落实。我馆做好地方文献工作同样也要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做保障,尽可能使新的呈缴本制度早日出台。

(2)根据我省行政体制的特点和各级公共图书馆间传统的良好合作关系,建立省、地(市)、县(区)三级地方文献保障体制。即地(市)级图书馆在收集本地区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同时按照省图书馆的要求代收,同样,县(区)图书馆则为地(市)图书馆和省图书馆代收。而省图书馆方面在为各级图书馆支付一定代收费用的同时,通过经常举办地方文献采访人员的座谈交流、业务培训和学术研究等活动,甚至将其工作成效列为评估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等,增强地方文献工作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各地方图书馆及采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注意出版动态,加大访求力度。采访人员加强与各市、地县图书馆联系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最新的出版发行动态,尤其是省级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学术研究机构的最新文献出版发行情况,应多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并在文献征集过程中,根据需要,适当代收地县级图书馆所需要的文献。

(4)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图书征集、交换活动,是地方文献藏书补充的有效措施。而建立地方文献专藏,尽可能提升“收藏纪念证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依此建立地方文献作者的专门资料库,无疑能在发动地方作者捐赠作品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4.加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有计划地开发地方文献资源。

建立多种类型的数据库,并充分发挥我馆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优势,建立以省馆文献资源数据为主体的全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网络,为全省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藏书补充、分类编目、文献检索等方面的协调协作及现代化管理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

注:

[1]据7月22日《新闻出版报》新闻出版辉煌50年山东特刊。

[2]李勇慧.王献唐与山东省立图书馆建设之成就.东方论坛.1996(4)。

[3]周玉山等.储石室之秘籍荟乡献之琅函:省图书馆馆藏地方历史文献之特色.山东图书馆季刊.1989(4)。

[5]吴景熙.国内地方志、北京图书馆藏方志及其他.中国地方史志.1982(6)。

[6]徐明兆.魅力无穷奎虚楼:山东省图书馆古籍图书的形成及其特色.书品.1994(4)。

[7]张守富.修志随笔.齐鲁书社.1998。

[8]见文化部图书馆局1982年12月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及《公共图书馆文献采选方针》(征求意见稿)。

〔出处〕山东图书馆季刊2000(3)。

收集地方文献资料

编制地方文献综目,既方便自己,也方便读者。但有鉴于一般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还没有把这一项工作摆到自己的日程上来,因此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任何一个地方公共图书馆,或多或少收藏一些有关本地方的文献资料。如何发挥馆藏地方文献资料的作用就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内容之一。编制一套适应自己馆藏情况的综合性目录:

首先,图书馆可以获得一种完善的工具。地方公共图书馆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地方文献资料,它必须对馆藏心中有数,以便及时补足自己的缺门,力求照顾到各个方面。同时,图书馆也应尽一切可能满足读者检索地方文献资料的需要,能够做到有问必答,在极短的时间向读者提供所需的资料。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馆藏地方文献资料的目录供应用,是无法做得到的。

其次,由于历史科学的发展,区域史和地方史的研究也已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它们的资料来源都离不开图书馆。图书馆也应切实地把这一任务担当起来,主动地介绍资料。如果图书馆对自己馆藏地方文献处于依稀模糊的状态,那是不能够成为修志编史资料的重要来源的。

再次,我们要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地方是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这里就有一个摸清地方情况(包括现状和历史)的任务。图书馆要为地方社会主义建设充分提供资料,以作制订计划,落实措施的参考。没有自己馆藏目录,是难以进行工作的。

何谓地方文献?顾名思义,凡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有关本地区的自然情况和社会情况(包括历史和现状)都属于地方文献的范畴。就自然情况说,举凡地质、土壤、水文、山脉、水系、资源、气象、灾害等等文字记载的资料都在收集之列。就社会情况说,则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如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乃至于知名人物的交往活动等等都是应该注意收集的。这些资料可能当时并不一定引人注意,但它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示其重要性。我国在封建时代,历代皇朝都注意编纂地方志,清朝雍正以后更明定每隔六十年修一次,把六十年中各方面的情况记录下来。近来,区域的历史,地方的历史,作为历史科学的一分支正在吸引人的兴趣。要开展区域或地方史的研究,离不开史料。因此,很有可能,当时无心收集并不予以多大注意的一些文字资料,过后往往会成为被人珍重的重要史料。

再就时间范围来说,地方文献也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上自神话传说,下至我们生活的当前时代,都应该引为我们所说的范围以内。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社会现象。因此在一定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的现象,都属历史。当然,作为一定行政区划,它的历史有长有短,在历史的地位、作用也是各自相异的,图书馆在收集地方文献的时候,可以自定重点,但这个并不排斥重点范围以外文献资料的收集。

由于地方文献包括的对象是多方面的,范围是很宽广的。因此编制这样的目录必然是多科性的、综合性的。我们之所以把地方文献的目录定名为综目,其目的就是为了这个。

地方文献的种类。

确立了地方文献的对象和范围,则目录所应包括的种类,大别言之,可分析如下:

(一)历代地方志书:包括县志、镇志,里志以及其它志书,都是研究地方历史的主要参考资料,在目录中应该放在首要的地位。无锡市图书馆藏有自元至清末历代县志,这个极为可贵,当前不仅要保管好,还应系统反映,让读者了解图书馆库藏情况,以便利读者应用。

(二)政府机关的公报,团体或个人编辑的年鉴以及其它类似性质的手册等等。公报、年鉴、手册都载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具体资料,对于研究地方历史和地方志具有同等价值。

(三)当地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类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丛刊等等。报纸大都各有其政治背景,在重大社会问题上所发言论,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阶级、阶层的动态。期刊、丛刊等也是如此。

(四)某些宗族,特别是地方大宗或有实力的家族集团的家乘、谱牒。还包括某些地方人物的年谱、传记等,也是主要的类型。有历史研究经验的人都能理解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都有其社会背景。我们可以透过这类文献资料窥测到某些历史的动向。

(五)私家的文集、笔记、不论是刻本还是手稿,都是收集的对象。如尤袤的《遂初堂书目》、顾宪成的《顾端文公遗集》、高攀龙的《高子遗书》、薛福成的《庸厂文编》等等。除此之外,对于现代或者当代人的结集或未结集的著作,只要有可能,也应列入我们的收集范围之内。这些著作在当前看起来,似乎与地方史的关系不大,但过了若干年,就有可能成为极其有用的资料。历史学家为了研究某一历史人物一时苦于材料缺乏,到其家乡设法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今天做好这项工作,可以说为后世造了无穷之福。

(六)有保存价值的私人日记,书信等等。所谓有保存价值,那并不是完全看日记主人或笔记作者的社会地位,即使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如果所记内容有社会意义,有历史价值,那同样要收集。

(七)其它涉及地方历史的资料。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有关各类碑刻的拓片。碑刻的种类很多,有的现在还存在,有的碑刻已遭毁坏,但有拓本。碑刻的保存是博物馆的职责范围,但拓本的收集,应是图书馆的责任。譬如近来发现的一些碑刻可以使我们看到明清以来各类商人如广东帮、山西帮、江西帮、安徽帮、浙江帮商人的业务活动,从中看到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本的动态,对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以上不过列举几个重要的方面,实际上远不止此。问题在于我们一要有地方的观念,二要有历史的`眼光,做一个编制地方文献综目的有心人,热心人,我们收集的种类还可以不断扩展开去。

地方文献的收集问题。

明确地方文献的对象,范围和种类,我们对于地方文献来源方面的一些特点,也就不难索解了。地方文献的来源大体上有这样三个特点:一,多种渠道。地方文献不象一般的出版物,可以直接采购,因其内容和种类的多样性,它收集的渠道也是多样性的。它有的可以从书店购得,有的可以来自公私方面的馈赠,有的则还要工作人员实地采访收集。二,多种层次。地方文献可以是关于地方历史的专门著作,如上面所介绍的,那就是直接性的。但也有间接的,它夹杂在其它著作中间,甚至不是有关历史的著作中间,如一个外地人来本地旅游的记述。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加以抉择。三,多种学科。我们今天研究地方历史,着眼在发现社会的规律,只要有助于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探讨发展的规律性的资料,都在我们收集的范围以内。地方人士的文学作品固然要注意,其它学科的著述、论文也应同等注意。今天,科学进展很快,每一门科学都在不断出现分支,地方文献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样化了。

因为综目的质和量,是以收集的质和量为基础的。一个能够为地方史研究充分利用的综合性目录必需要在大量收集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下列几个方面是收集的主要途径。

二、从报刊、期刊以及其它出版物上收集。做这方面的工作,不仅要高度的敏感,而且要熟悉写作者,心里有一份相关的人名录,最少限度对一些著名人士要心中有数。否则资料到了眼前也很容易从眼皮底下溜过。当然有些不知名的或初露头角的人物,它们的著作容易忽略过去,但一旦知道了,就应该记入自己的人名录中。要做到这点,地方公共图书馆非设立专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负责不可。

在掌握并熟悉作者和作品的基础上,可以和作者建立经常的通信联系,要求他们出于关心故乡建设的热诚,随时将自己的著述赠送图书馆。除此之外还可以走群众路线,把读者广泛动员起来,让他们把自己所知道的作者和作品随时告诉图书馆。这样由作者和读者与图书馆三个方面结成了一个广泛的联络网,地方文献资料定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步积累,逐步丰富,至少大部分重要的作家作品不会遗漏。

编制地方文献综目的要求和方法。

最后,谈一谈有关地方文献编制的要求和方法问题。关于编制地方文献综目的要求,原则地说来,应该做到这样四个字:“集中”和“便利”。集中是为了使得这些辛苦收集得来的资料能够提高利用的效益。便利是为工作人员提取资料考虑,也为读者便于了解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库藏情况提供条件。

著录地方文献必然要涉及到资料的分类问题。地方文献资料是多科性的,必须参照今天通行的几种图书分类法。但考虑到地方文献虽然属于多科性,然而决不会包罗所有当今的各类学科,因此根据图书分类加以增删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地方情况有差异,地方公共图书馆的规模,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它等等条件也各有差异,分类的详略,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视其需要和可能自定分寸。总之详略要适宜。

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新兴的和一般的城市都应有分别。即使同是以工商业发达的城市来说也应视其各自特点,在详略和侧重方面有差别。

分类的详略,可视其具体情况而定,但著录的项目必需齐全,以保证读者可以通过各种线索了解地方文献的库藏情况,保证读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中间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使目录真正起到导引、提示的作用。为此,如下一些要求都是一定要做到的。

一、地方文献资料的著录,除了书名(篇名)、作者或译者、出版者、出版年月以外,还应加进(1)作者传略;(2)内容提要;(3)资料来源三个项目。因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研究者鉴别资料的可信程度,断定资料的利用价值。这对于新作者、和单篇作品尤其需要。因为前者可能不为大家所熟悉,后者来自报纸、期刊,如不注明来源,使用者就难以利用。

二、地方文献综目,还应附有详细的作者、书名(篇名)的索引,如果人力有可能,要按笔划检索,按音序检索,按四角号码检索,三者俱全,可以让每一个读者挑选自己所熟悉的检索方法。

三、如果是从别的书籍中分析而出的资料,那么不仅要详细交代来源,而且特别要交代清楚章节起迄和页码。以及资料所在书籍的本图书馆索取号码,这些项目如果做得不够格,那么读者即使清楚了资料来源,索检原书也会发生困难。

做地方文献资料的著录,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不妨这样说,在著录上多化费一些工夫,检索时就可以少化些工夫,两者是成反比例的,但如果没有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是做不到的。

编制地方文献综目,在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已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但在一般中小城市,还未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动手做起来,可能还会遇到“开头难”,但应该坚信,只有大家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又善于学习前人经验,即使最初编制的目录不够完善,不够理想,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会一步一步提高的。

〔出处〕江苏图书馆工作1983(4)。

文献

一、领导重视,重点明确。

按照上级部门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图书馆积极行动,召开了专门宣传工作安排会议,明确今年的宣传主题。并制定了“临夏州图书馆20**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计划和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馆长任组长、副馆长任副组长、各部室主任为成员的服务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积极协调临夏市红园广场、临夏州民族报社、州广播电台、州电视台等媒体和部门共同参与,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围绕主题,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活动。

本次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以“充分发挥公益性电子阅览室作用,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主题,由馆领导带队组织业务骨干35人(次),在临夏市西关办事处河弯社区、红园广场制作悬挂宣传横幅,展出部分藏书,对临夏州图书馆阅览部、地方文献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临夏州图书馆地(市)级支中心电子阅览室等部门的服务项目及电子阅览室开展免费阅览、培训、爱国主义主旋律影片展映等公益性服务项目内容进行了宣传。活动期间,邀请部分读者参观州图书馆期刊、报纸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向大家介绍了未成年人“绿色网吧”、“安全阅览”平台,以及未成年人上网的各项服务制度、管理方法。

为使广大读者更进一步的了解临夏州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州图书馆还印制了6000份介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征订期刊目录、地方文献目录等内容的宣传材料,在宣传周期间,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发放,其中部分传单在电子阅览室、阅览部以前来阅览的读者为媒介向社会进行宣传。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内容等方式,与当地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并及时向媒体通报活动开展情况、提供相关新闻线索与采访素材,5月26日,临夏州广播电台、电视台对临夏州图书馆开展20**年度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情况做了详实的宣传报道,同日,《民族报》也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近年来,只要是图书馆开展的各项读者活动,我们都与媒体取得联系并争取得到重视进而开展对外宣传。媒体的宣传报道为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效应。

三、积极努力,务求实效。

本次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读者反响好,参与热情极高,活动开展顺利,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临夏州图书馆通过开展宣传周活动这个平台,借助全民读书的热情,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积极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种读书活动;提高开展免费服务后来馆借阅、阅读、浏览网络资源、查询资料的读者数量,以不断优化临夏州图书馆阅读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引导公众文明健康上网,举办更多形式的读书活动,让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地方文献书目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各个地方都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掘、利用这些资料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图书馆工作者的职责。目前,随着全国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开展,地方文献书目的编制工作愈来愈频繁,不少图书馆编制了各种类型的地方文献书目、索引,提供社会使用,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有些馆也打算着手编制,因为某些技术问题而尚未动手。本文试就地方文献书目的编制问题,作些简要论述。

地方文献书目是反映有关地方全面情况的材料,包括该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各方面情况的各种图书资料目录。它是图书馆一种重要的目录,对地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有很大参考价值,其具体作用有三:

1、为研究地方沿革发展提供历史资料。研究一个地方的沿革变化,弄清它的发展规律,必须参考有关该地方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而这些资料只有地方文献书目收录最为全面。它从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角度把有关该地方的历史史料尽可能详尽的揭示出来,反映它的全貌,使其收录的资料起到历史见证人的作用。

2、为研究地方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提供档案资料。研究一个地方的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情况,除参考历史文献外,还要参考有关档案资料。而地方文献书目中,就收录有相当数量的地方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是十分珍贵难得的,大都散见于有关书刊或实物之中,有些甚至是“断简残篇”,“只字片言”。如有关地方政府和组织的通令、文告、公牍以及流散在民间的私人信扎、手迹、照片等等。它们对研究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作为某一时期,某一事件史实的说明及旁证材料。

3、为开发地方经济提供技术资料。规划地方经济建设蓝图,开发某一重大资源或进行某一项重大施工,需要参考有关历史文献,查考原始技术资料和数据,掌握发展情况,以便正确进行设计和施工。地方文献书目在这一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它收录地方各行业有关的原始技术资料、数据、图象等资料,忠实反映各个时期地方的生产斗争情况。给科学工作者提供详细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科学技术资料。

因此,可以说地方文献书目是探索地方奥秘的指南针、打开地方资源宝库的钥匙,它在为地方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收录范围问题。

目前,关于地方文献书目的收录范围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书目收录的范围不应太泛。主张只收以书刊为主的史料,对于实物、照片之类则不在收录之列。认为一切尽收,有失“书目”的意义,而成为大杂烩。另一种意见认为,地方文献书目不同于其它目录,其特征是,收录的文献内容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质,专指程度较强。内容应包括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如图书、期刊、图册、照片、影片、拓本、传单、表格、文告、手稿、印模等等。即凡有关地方历史价值的,哪怕是断简零篇,都在收录之列。笔者持后一种意见,其理由是,作为反映某一地方文献的书目,应详细收录有关该地方的一切文献,充分揭示这些文献,包括文字的和实物的文献。当然,不是一切实物都在收录之列。这里是指具有史料价值的实物。诸如某地区曾经发行过的货币、邮票、证券以及有关某一事件的信扎、照片、传单、印模等等。就是说,地方文献书目的收录范围应包括:地方史料、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的著述和有关地方的实物资料。

2、编目应不限于馆藏。

编制地方文献书目应以馆藏为主,但又不应仅限于馆藏。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全面的反映一地的地方文献资料,提高书目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如果只局限于收集本馆资料、往往挂一漏十,降低书目质量。因为一馆藏书是有限的,不可将有关该地的文献资料收藏无遗,往往因为种种原因,一些文献资料流散在其它地方,只有设法把这些资料线索集中起来,收录书目之中,以提供资料线索。必要时可通过馆际互借,复制,或派人前往借阅等方法来解决查阅问题。有些馆在编制地方文献书目时,广泛利用各馆馆藏书目,查找有关该地方资料、来充实书目内容,提供资料线索,对修志人员帮助很大。他们根据书目中提供的线索,派人或去函联系借阅、复制、解决了一些问题。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3、缺藏文献利用问题。

编制地方文献书目,既然不限于馆藏,就往往涉及到有关甲地的`文献,甲地缺藏,而乙地收藏。如何有效使用,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些馆对本地区的需要,提供资料时毫无保留,但对外地的需要及求索则采取控制,保密或借口资料珍贵不能借阅和复制而拒绝提供。有的馆甚至收取提供资料费。这些做法是不妥的。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的目的,是积极挖掘地方文化遗产,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为地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应当做到广泛宣传、广泛交流,互相利用。宣传是为了向广大读者进行书目服务,让他们熟悉,利用书目,利用藏书为地方生产建设作贡献;交流则是为了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使地方文献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和资源,更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不应有本地和外地之别,而应采取社会主义协作原则,互相提供方便。

1、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的基本要求。

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的基本要求,大体有以下几点:

(1)、根据社会的需要。在编制书目时应首先考虑到这一点,即必须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配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如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方志编纂工作,急需参考大量的地方文献,编制地方文献书目,则可以及时提供资料线索,减少编纂人员查找资料的时间,加快编纂速度。

(2)、根据特定的用途。地方文献书目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全面的揭示地方文献,提供各个方面研究参考。而社会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用途灵活编制综合性或专题性,历史的或现实的各种书目,以满足需要。如编纂一个市的市志,除了有总志外,还有各行业的分志,其参考材料要求类别专一,资料详尽。这种情况,编制专题书目较为合适。

(3)、书目结构要明晰清楚。书目的结构应十分完整。首先,著录要准确、明了、一致,不应前后不统一。其次是收录书目中的文献资料依分类或依时代排列,应有逻辑顺序,便于读者了解书目内容。再次,应编有索引,便于读者据此查找资料。

2、编制方法。

(1)、拟订计划。编制地方文献书目之先,应当拟订一个编制计划,确定收录的范围和重点,体例与类型。也就是根据需要与可能来决定收录文献的年代和文献。并对所收文献数量有一个初步估计,以决定编制书目的工作量和完成任务的时间,组织相应的人力等。

(2)、调查文献。明确编辑任务后,应着手进行文献调查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逐步扩大资料来源。一般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直接调查是从本馆馆藏入手,查阅本馆的分类目录和著者目录或直接到书库调查,从中选录。间接调查是利用各种有关工具书,广泛查阅书目索引,如《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丛书综录》、《全国报刊索引》等。除此之外,还应查阅各馆编印的馆藏目录,从中查找线索。

(3)、著录款目。调查所得的文献和索引应随时著录下来,最好是用卡片,因为它比较灵活,能适应编排的需要。著录事项应包括书名(篇名),作者,编写出版年月(必要时还应作简要说明),资料出处和资料收藏单位。对于散见于书刊之中的零星资料,应运用分析著录的方法把它们揭示出来,编入书目之中。

(4)、编排卡片。卡片编排的方法,各馆不尽一致。通常的方法是按专题排列,将反映一地总概况的文献与各方面的文献区分开来,分为总志与分志。如是全省范围的文献书目,则分总志,地方志、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人物等。地方志下分专区,专区下再分县、市。如是一个市的文献书目,则分总志、分志,总志包括历史、地理,分志下再分经济、交通、文化、教育、艺术等行业志。这些卡片最好做两部分排列,前面排本馆入藏的文献,后面排未入藏的文献,以方便使用。

还有一种方法是按时代排列,把所有文献依历史发展顺序区别开来。加以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线,分开排列,以反映所收文献的时间和性质。

(5)、编写索引、附录。

一部好的地方文献书目,往往编有辅助索引,供读者从各种不同角度去检索所需文献,以扩大检索深度和广度。有的还编有书名(篇名)索引或著者索引,这可视实际需要而定。

(6)、书目的校阅与装饰。

完成上述工作之后,最后就是校阅和装饰。校阅是付印前的最后一道工序。这项工作可由编者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担任。为了构成一个完整的出版物,还应注意书目的装饰,设计封面与书名页,标明编者及出版单位,年月等项目。

〔出处〕湖北高校图书馆1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