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考试体育考试标准 广东体育高考报考方案和考试要求公布

时间:2023-08-09 04:37:10 作者:WJ王杰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招考试体育考试标准 广东体育高考报考方案和考试要求公布篇一

1.根据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政策,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提前招生,考生需参加文化课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文化课试题由国家统一进行命制,体育专项考试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实施。

2.报考运动训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需由户口所在地市级招生办公室统一编排高考考生号,并与普通高考考生同时办理报考手续。报考运动训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且选报理科综合的考生,可以兼报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及对应科类的普通专业。但兼报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全省的体育术科统一考试和全国普通高考的文化课统考;兼报对应科类的普通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文化课统考。

3. 报考运动训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且学业成绩须符合以下要求:文科类考生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且至少两门学科成绩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理科类考生参加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且至少两门学科成绩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

4. 报考运动训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报考对象必须具有二级运动员或二级武士(含)以上资格,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已在高校就读的在校生一律不准报考。招生单位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考生报考资格审核,把好报名资格审核的第一关,在考生报名参加考试时,应对考生的运动员等级证书等报考材料进行严格认真核查,必要时招生院校要主动商请有关体育行政部门协助核查运动员等级证书,发现弄虚作假的,应在第一时间严肃处理,不给予报考。招生院校未履行资格审查责任的,将按国家相关规定取消高校运训专业招生资格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6.体育专项考试。报考运动训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招生院校的体育专项考试。招生院校应在规定时间制定包含报考条件、报考手续、考试实施办法、招生计划安排和录取原则等内容在内的招生简章,报我院备案后向考生公布。体育专项考试时间安排在2014年4、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由招生院校自行安排。

(二)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

报考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考生,必须先参加全省体育专业术科统一考试,然后再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文化课统考(体育类考生只能选报理科数学和理科综合,不得选报文科数学和文科综合);报考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考生可兼报普通高考对应科类的普通类专业。报考非体育类专业(理科类专业)考生的文化课考试的方法按省招生办公室有关要求办理。填报志愿时间与普通高考其他专业考生相同,报考体育类专业考生在同一批次内应单独选择填报体育类专业志愿或单独选择填报普通理科类专业志愿,不能在同一批次内既报体育类专业又报理科类专业。

中招考试体育考试标准 广东体育高考报考方案和考试要求公布篇二

(一)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体育考试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的考试科目,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一项重要科目,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各县区教体局和考试管理部门要从思想上强化对体育考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考试工作万无一失。为了适应考试项目的调整,各县区教体局和学校要注意做好考生考前适应性锻炼。考前适应性锻炼要与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活动、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相结合,把基础工作抓实抓牢。

(二)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组织工作。体育考试工作由市中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考试管理中心与县区招生办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区教体局要成立体育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股(体育股)及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本县区体育考试工作。县区教体局要积极做好体育考试工作经费保障,督促考试管理中心和学校认真做好考务准备、考试组织及测试人员选聘和业务培训等工作,确保考试顺利进行,过程科学,结果公正准确。各县区和学校要进一步完善过程考核的具体办法,并及时上报县区领导小组审核公示。市中考领导小组将对各县区过程考核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三)努力规范,逐步完善标准化考点建设。

各县区教体局要落实资金投入,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

全市设金台、渭滨、陈仓、高新、凤翔、岐山、扶风、眉县、太白、凤县、千阳、陇县、麟游等十三个考区。各考区最少设1个标准化考点。标准化考点应设在交通便利,安保条件好,靠近大部分学校,利于与附近医院建立绿色救助通道的校区。标准化考点必须同时具备室外测试塑胶田径场(周长不少于200米、环形跑道不少于6条)和室内测试场馆,且利于封闭,配备具有身份识别、同步影像等功能,实现现场打印、现场网络上传、现场及时查询考试结果和无线电信号屏蔽系统设备。

(四)明确责任,确保考试期间学生人身安全。各县区教体局、各考点和初中学校要认真制定安全预案,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切实做好考试期间考生往返交通、食品卫生、考试过程等方面的安全保障,认真落实考前家长告知、体检和医务保障、责任保险等工作。同时要加强考试器材和考场安全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各考点要配备必要的有临床急救经验的医务人员和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确保考试过程安全。考场实行封闭式管理,考试工作人员一律持证上岗,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确保考生有一个安全良好的考试环境。

(五)强化监管,严肃考风考纪。各县区教体局和招生办要健全考试监督机制,对体育考试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坚决杜绝徇私舞弊现象发生。对违反考试纪律的人员和考生,要依据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严肃查处,确保考试公正、公平、公开。各县区要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并告知考生及家长。考试期间,市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分赴各县区进行督察。

市考试管理中心举报电话为:2790610。

宝鸡市教育局

2015年1月4日


中招考试体育考试标准 广东体育高考报考方案和考试要求公布篇三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按照省教育厅有关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为确保生源质量,在省一级达标高中录取的同时,由市中招办将考生的有关信息(含准考证号、姓名、成绩、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刻录光盘发给全市各中等职业学校,以动员更多的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让他们取得一技之长,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

1.全市五年制高职招生对象为参加我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按照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和下达给我市的2016年五年制高职招生指导性计划,根据考生志愿、考试成绩及生源情况,经与高职院校协商后确定录取控制线。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确保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的完成,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努力做到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2.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允许中等职业学校采取集中录取,后期补招等多种录取办法。将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进城农民工、退役军人、生产服务一线职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城乡劳动者纳入当地年度中职教育招生计划和统计范围,进一步拓宽生源渠道,扩大招生范围。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各县区(管委会)和学校不得封锁生源和阻挠中等职业学校跨县区招生。

3.为了方便学生报考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简化招生手续和考生档案,除五年制高职师范类外,原则上不进行面试,五年制高职师范类学校的面试应根据2016年省、市有关招生文件规定执行。

4.8月1日至8月6日全市集中录取报考五年制高职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中等职业学校录取花名册于11月30日前上报市教育局职成教科。

中招考试体育考试标准 广东体育高考报考方案和考试要求公布篇四

1.参加各级体育比赛免试

初中阶段在教育或体育部门举办的县区级以上运动会和单项比赛中获得个人、团体项目名次奖的考生,可免于参加目标效果测试,其目标效果测试成绩按35分计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成绩。

目标效果测试免试资格比赛项目为: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击剑、武术、健美操、啦啦操。

申请免试程序:学校将申请免试的学生名单连同取得比赛成绩须在校内公示5日,公示无异议后,将符合免试条件学生名单连同运动会和单项比赛通知文件、秩序册、成绩册及《陕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统一考试学生免试资格审核表》(附件4)报县区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主管部门审核。县区主管部门审核后,将审核通过的学生名单(含:姓名、性别、学校、班级、参加赛事、获得成绩、名次)面向社会公示5日,公示无异议后方可确认。

2.考生因病(心、肺、肝、肾等主要器官有严重疾病)、身体发育异常、肢体残疾、畸形(严重影响功能者)可申请体育考试免试。

其中,肢体残疾达到一、二、三级残疾的考生,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和学校证明,经县区招生部门审批后,体育考试成绩按满分50分记入升学录取总分;其他免试的考生体育考试成绩按30分记入升学录取总分。

以上两种情况的考生在考试成绩登记卡“残疾或病免栏”加盖“残疾”或“病免”印章。凡申请免试的考生,应在报名时凭证明材料(残疾证或县区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学校证明、考生申请)办理免试手续(不能免试单项)。

(二)缓试。因突发性疾病(或伤病)、女生例假不能按期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可书面申请缓期考试,经县区招生部门批准后,方可缓期考试,但必须在各县区体育考试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

六、考试的时间和地点

中招考试体育考试标准 广东体育高考报考方案和考试要求公布篇五

今年高中阶段招生继续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江苏省盐城中学面向各县(市)和盐都区、大丰区招生的除外),志愿填报要求由盐城市招生考试中心另行通知,由各地按规定要求组织实施。在考生填报志愿之前,各地各学校要确保《中考指南》及时发放到每个初中学校每位考生手中,不得截留,并允许具有招生资格的学校在校园公示栏中张贴招生简章;各地教育行政和招考部门要组织对每位初中毕业班班主任进行集中统一培训,加强对考生网上正确填报志愿的政策宣传和操作指导。各地各学校要将各类招生计划、收费标准(特别是民办学校、“国际班”等)及收费办法等,在学生填报志愿前,通过家长会、地方媒体和校园网、公示栏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家长、学生公开,为学生填报志愿提供准确的信息。

(一)志愿批次

考生可填报各类普通高中志愿和职教类志愿。

第二批次:新四星高中和享受该批次招生待遇的高中及各类班别;

第三批次: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班;

第四批次:五年制高等师范专业;

第五批次:三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对口高考班;

第七批次:其他普通高中和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

(二)填报说明

1.志愿类别分为传统志愿和平行志愿两类。传统志愿投档时,先划定批次投档最低控制线,在最低控制线上按“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将考生按学校志愿分开,同一学校志愿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如果在最低控制线上第一志愿学校招生计划未能完成,则再检索该学校第二志愿考生,仍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如果考生第一志愿落选,即使其分数达到或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投档分数线,也只有在该校(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第一志愿没有录取满额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投档。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投档时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依次检索考生志愿,被检索志愿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分数的学校,即向该学校投档,如未出现符合投档分数的学校,则不能投档。

普通高中志愿由盐城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确定志愿类别并在中考志愿填报说明中予以明确。职教类“3+4”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班、五年制高等师范、职业学校对口高考班、五年制高职院校、中高职“3+3”分段培养班、技师班及中专、职高、技工学校等均为统一的平行志愿。

2.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不实行二次征求志愿,考生须慎重填报各批次志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理性选择每一志愿,志愿一经填报并被录取后无法变更,一旦被前一批次学校投档录取,后面志愿的学校不再投档录取。志愿表全部空白、一个志愿都没有填报的不得提交,考生因放弃一部分志愿或志愿填报不当而未被录取的,责任自负。考生必须准确填写学生本人或家长(法定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家庭地址等信息,由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负责审核,学校负责把关。

3.选择填报普通高中的考生,可同时填报职教类志愿。“3+4”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班可选择不同学校和专业填报3个志愿,五年制高等师范专业、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中高职“3+3”分段培养班各填报2个志愿,技师、高技班可填报1个志愿;为提高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录取率,考生在填报职业学校对口高考班升学志愿时,需填报2所不同学校(其中至少有1所为市区职业学校);填报其他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升学志愿,需填报2所以上不同学校(其中至少有1所为市区职业学校)。根据省教育厅要求,五年制高职录取分数线苏北地区原则上不低于中考总分的60%,高等师范学校的师范类专业面向苏北五市生源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中考总分的65%,五年制专科护理专业不低于中考总分的70%。我市其余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如需分类划定最低投档控制线,须报经教育主管部门审定后,在《中考指南》公布的招生计划备注栏及学校招生简章中注明。

4.今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面向各县(市)和盐都区、大丰区招生志愿填报实行“函报”方式,不在网上填报志愿。具体方式为:考生在6月12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写亲笔信到盐城中学(信中除表明本人自愿报考盐城中学外,还必须准确填写建档号、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并附监护人签名或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或家庭户口簿复印件)。一经“函报”,不得撤销。在市直、亭湖区、开发区、城南新区填报志愿的考生不实行“函报”。江苏省盐城中学面向各县(市、区)的招生必须严格规范“函报”手续,并在6月20日前将学生“函报”名单审核确认盖章后和每个学生的相关附件报市教育局中教处和市招考中心复核备案。已被盐城中学录取的学生,其他任何学校不再录取;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盐城中学也不得录取。

5.合作引进的优质高中和盐城市高级实验中学国际班(“中美班”)今年安排25%的招生计划面向学校所在地之外的县(市、区)招生,不分解具体计划,在各地志愿表上“老县中”之后统一设置志愿栏口,设定学校录取控制线,按志愿、按分数录取。

6.职教类有关学校相关专业、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按需要进行面试或体能测试(含体检)或专业考试等加试,组织加试项目学校须于6月20日前将合格考生情况报市招生考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