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的价值取向 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心得大全

时间:2023-04-25 18:16:50 作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心得篇一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有关立德树人和师德师风,习总书记有许多重要论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全育人”及立德树人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同时,对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习总书记对“四有”好老师明确了标准: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有理想信念,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体现了思想育人的导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教育作为百年大计之本,教师作为教育之本,首先要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纯洁性,而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是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只有全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把这种观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更多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有道德情操,德高如山,自古以来中国人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修德在于心,传德在于教。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给学生讲道德,自己应先是一个有德之人,自己的言行举止应当遵循守道。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应当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为,如此方可让学生信服信任,从而在耳濡目染之中实现教育之目的。

有扎实知识,这是对教师的要求,体现了知识育人的导向。作为教师,不断充实新知识来开拓自己的视野,注重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的积累,应当不断在教学中增强解疑释惑的能力,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如此才能担得起起人类心灵工程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有仁爱之心,这是教师从事的职业所需,体现了和谐育人的导向。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当永远怀着一颗仁爱、包容之心,用宽泛,公平,持久,永远不会褪色的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习总书记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教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当有仁爱之心。

2. 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习总书记还强调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铸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信仰。“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新时代是中国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情操。教育情操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中所体现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它不仅是教师个人形象与学校声誉的反映,更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大学生“立德”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要深入学习理解总书记指示精神,拔出新的标尺立起来,把立德树人的责任扛起来,把党员的先锋现出来,把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出来。

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心得篇二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按四系党总支的分工部署,由我代表四系党总支现场讲一次党课。说实话,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和执行得并不透切,自己还经常犯错误,让我来讲党课实在有点勉为其难。但是,既然是党组织的部署,我无可推卸。我用了不少时间认真学习近一段时间以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深入学习了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拟了一个发言题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认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源泉。

“不忘初心”这个词最早出自佛教经典《华严经》,完整一句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大家都知道,习近平同志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讲话、写文章时经常用典,在去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就用到了这个词。而且,习近平同志不止一次提及不忘初心,2015年,他在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勉励广大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16年,他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

什么是初心?农民的初心是收获果实,音乐家的初心是谱出美妙的乐章,教师的初心是教书育人,那么,我们共产党人初心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党章》说,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初心!我们必须牢记在党旗下举起右手时庄严许下的诤诤誓言,这是不忘初心;我们必须牢记在困境时需要履行的责任与担当,这是不忘初心;我们必须牢记在是诱惑前一定要坚守的克己奉公,这是不忘初心;我们必须牢记在灾难时刻“我是党员我先上”,这也是不忘初心!

关键词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同时,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关键词二:我们的崇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

关键词三:我们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五位一体”是建设经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五:我们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

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改革往往都是从易到难。我们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关键词六:我们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关键词七:我们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人类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我们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关键词八:我们的战略关键和保障是全面从严治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我们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广大党员要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永远保持那份初心,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强调不忘初心,就是让我们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我们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我们应该做到:

(一)明确使命担当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每位党员都需要紧密联系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深入思考自身定位和职责,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好党的使命,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增强党性意识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需要党员增强党性意识,系统学习党章,全面履行党章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时下,有的党员对党章党规一知半解,有的对党员义务缺乏全面了解,也缺乏担当精神,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正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良现象,促使全党“不忘初心”,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学习党章不仅要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做到知其然,而且要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做到知其所以然。

(三)树立底线思维

履行党章要求、遵守党纪国法,是共产党员立身行事的底线,也是共产党员“初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底线、守底线,是每位党员的天然义务、不二法则。丧失了这条底线,就意味着忘记了“初心”,也就不可能继续前进。对党员特别是拥有一定权力的党员来说,要经常体味“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古训,不忘初心、慎终如始,坚守法律的底线,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四)强化高线追求

作为先进政党的一分子,我们不但要有遵纪守法的底线意识,更要从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先锋队员的“初心”出发,强化高线追求,确立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形势下,我们党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强化高线追求,按照“看得出来、站得出来、豁得出来”的要求,始终挺立时代潮头,成为夺取新的伟大斗争全面胜利的先锋。

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心得篇三

;

实施“问题导向”德育培育学生核心价值素养-教师教育论文

实施“问题导向”德育培育学生核心价值素养

刘慧1,张玉梅1,苗成彦2

(1.临沂第五实验小学,山东 临沂276000;2.临沂市罗庄区教研室,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针对传统学校德育存在着目标过高过大、内容“大而全”,德育实效低下的弊端,临沂市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启动了“问题导向”德育地方课程研发工程。该市以区域为单元、以15个德育专题为主要内容整体推进德育创新,通过创新德育视频教学、案例教学等教育形式,形成了“问题导向”德育课程教学的“1335”模式。实施“问题导向”德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各个环节,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素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 关键词 ]“问题导向”德育;实效性;德育专题;视频教学;核心价值素养

[作者简介]刘慧,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张玉梅,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苗成彦,高级教师,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员,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教师教育研究。

传统学校德育存在着目标过高过大、内容“大而全”,德育实效低下的弊端,2013年3月临沂市对全市所有中学进行了一次中学生思想状况调研。针对调研出的问题,2013年7月,临沂市正式提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改革方案,启动了“问题导向”德育地方课程研发工程。该市以区域为单元、15个德育专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创新,通过创新德育视频教学、案例教学等新的教育形式,形成了“问题导向”德育课程教学“1335”模式。以“问题导向”德育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各个环节,进一步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

一、“问题导向”德育提出的现实依据

“问题导向”德育就是从学生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充分发现、挖掘青少年学生成长中必然面对的道德困惑与问题,通过聚焦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价值观形成15个德育专题。通过课程整合,创新德育方式,不断增强中学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品德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1.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普遍存在的问题

2013年3月,对全市中学生思想状况调研结果显示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理想信念模糊,缺乏远大目标或目标不明确;学习目标意识较弱,方向不明确,缺乏主动性,相当部分学生存在厌学情绪;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淡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感恩意识、团队意识不强;生活自主能力较差,不爱劳动,虚荣心较强,勤俭节约意识不强;受网络影响较大,存在上网、玩手机现象,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不强,与老师、父母沟通少,与同学交往容易走极端,自闭、早恋、小团体主义不同程度地存在;吃苦精神较差,承受挫折能力差,自私自利心理较重;集体主义较为淡薄,国家观念不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缺乏正确引导,容易走极端;青春期心理反应较强,逆反心理较强,表现欲望较强,容易冲动,有早恋现象等。

现实中,青少年儿童存在“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怜惜、对己不严格”等问题,课题组结合临沂地域特点和沂蒙文化传统,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为导向,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体现地域特点和当地青少年儿童成长特点和规律的问题导向课程体系,有利于解决临沂地域内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也为同类地域中小学德育研究提供范例。

2.传统德育模式和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研究发现,传统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和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强。部分学校和教师包括一部分学生家长不了解、不理解当代中学生,不能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二是中学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内容空泛化,缺少预见性,没有根据中学生不同阶段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形成层次,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致。课程标准设置的内容大而全,知识性的内容偏多,而有些教材内容又过于单一,教育和引导功能不强,使德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中学德育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中学德育教学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政治课多数为纯粹的知识教育课甚至是应试教育课,不注重思想道德上的训练,常常灌输一些枯燥的理论,让学生记忆背诵,把政治课上成了纯知识课。在各科教学中,学科教师并没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即使渗透德育,也存在生硬结合,将德育与知识传授分割开来进行,不仅收不到德育的实效,反而让学生反感。

四是中学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实效性差。由于学科知识增加,中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的时间比小学生少得多,德育主要通过课堂进行。目前的德育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说教多,示范引导少,缺少互动环节和情感共鸣。虽然部分课堂引入了案例教学等环节,但往往都是正面典型示范、反面典型警示,是非黑白分明,不利于学生是非观的培养。

五是师资力量不均衡,导致德育教学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较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也出现了明显差异。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努力增强使命感,加强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德育实践普遍问题的深度思考,对德育改革有所作为,不断增强德育实际效果,确保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二、“问题导向”德育的价值定位

创新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回归教育之本,告诉学生做人之道,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有用的人。新时期学校德育目标如何定位,“问题导向”德育课程如何定位,直接关系到德育实效性如何增强的问题。

(一)德育实效低下的归因分析

我们的思品课、政治课等德育课为什么不受学生欢迎?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实效为什么如此低下?通过对现行德育的分析,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德育目标定位有问题

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最终目标是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但在教学实践中,开始就确定“高大全”的理想目标,学生并不容易接受,有的甚至还排斥。为什么?因为这里面可能有个脱节的问题,学生可能还不具备一些基本的道德素养,如诚信、守法、感恩等,还可能经常撒谎、打架斗殴等,你就想让他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可能吗?所以,我们应对德育目标的定位进行细化,分为基本目标、近期目标、最终目标。基本目标是遵守法律;近期目标是先把一些基本道德素养建立起来,让学生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最终目标是建立起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样循序渐进,可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特别是从当前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出发,通过教育学习,着手解决这些共性的突出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道德价值体系,应该是当前道德教育最亟须突破的。

2.德育方法有问题

说教式的教育方法现在已经过时,现在孩子的知识面、信息量远远大于过去那个时代。过去那个时候听到什么名人名言,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早已不是个人崇拜的时代,现在的孩子他要看、他要想、他要思考。德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与社会现实接轨。在教育方法上要多创新,借鉴视频教学、案例教学等好方法,而我们现在怎么做的呢?照本宣科、我讲你听、发布标准答案、考试前死记硬背,这样是在进行道德教育吗?这是强化知识记忆的一些方法,不是道德教育的方法,显然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当然不会受学生欢迎。此外,还要多运用表扬的方法,当然该批评的也要批评,只要有道理,真正出于关心学生的目的就没问题,因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那个时候成熟得多。

3.德育内容有问题

德育课应该是最难上的一门课。现在德育课不大受欢迎,也不大受重视,德育课教师也就放松了要求,好像大家都感觉是大环境如此,不是自己的原因,教好教坏压力不大,学生家长也不在乎。其实不然,严格讲,德育课应是最难上的一门课。在中学阶段,物理、化学、语文、数学等科目的知识更新不是很快,唯有德育所面对的形势,应该说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现在学生们经常说“差三岁就有代沟”,就是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认识变化很快,价值认同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每时每刻都要进行知识更新,所以在教学内容上要主动更新,积极适应青少年思想变化。而教师现在比着拿教材照本宣科,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哲学面面俱到,记下要点背诵参加考试,比如有的考试题目就是“为什么要好好学习?”,有1、2、3、4几个标准答案,漏答一个要点扣几分。这哪是德育培养人的品德呢?德育课在教学内容上确实存在问题,而现实中学生们经常犯的错误,有些非常应该掌握的基本的道德、法律常识,却并没有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真正掌握。如有些法制节目,有一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被抓起来后就问警察:“什么时候放我出去?”其实他犯的是一些判10年、20年的罪,但他不知道,他觉得不是多大的事。看这样的节目,我感受到四个字“不教而诛”。你没有给他正确的教育,没有告诉他什么是不该做的,法律底线在哪里,会受到什么惩罚,他自己觉得这都是无所谓的事,不知道社会的规范、法律的底线,所以大家要重视这个问题。

(二)明晰德育的价值定位

我们知道,德育主要抓的是道德教育,小学叫品德与生活,初中叫思想品德,高中叫思想政治,核心都是道德问题。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人类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群体,共同生活和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就是道德,一个人有没有道德、品德怎么样、有没有违反大家共同的价值准则,主流的价值认同是起决定作用的。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大家都公认,品德方面的培养比智力、才华等方面的培养更为重要。现在组织上用人也是讲“德才兼备”,把“德”放在前面,因为你有才而无德,那可能你对社会的正能量没有,负能量更大,所以大家都公认,“德”至关重要。

美德的培育有明显的阶段性(年龄段)特征,青少年阶段,在初中、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定型的时候,最为重要。人的成长有阶段性特征,什么阶段(年龄段)学什么本领才会最有效,而价值观定型主要就在青少年这个时期,对世界形成认识、判断,这关键的六七年过去了,就定型了。小学时都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有毛病也是小毛病,而在青少年时期就定型了,等到20岁、30岁再想尽各种方法去教育、去改变,效果也不会太明显。所以说,在中学阶段着重加强德育非常重要。

(三)把握“问题导向”德育的课程定位

一个人美德的形成一般经过知、情、信、意、行等多环节,是这些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复杂过程要遵循道德形成的规律,任何漫无目的、内容空泛,不能触动心灵的随意行为,都很难形成学生的优秀品德。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正确把握德育的科学定位,从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出发,立足临沂实际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确立“德育问题化,(德育)问题专题化,专题课题化”的德育研究新思路,着力开发“问题导向”中学德育地方课程,让德育回归生活、回归本真。

1.对有效德育的科学定位

研究发现,有效德育目标应进行细化分解,分阶段定位为基本目标、近期目标、最终目标;在功能上,应以人的需求满足为定位准则,分别从好公民的培养、好人的培养和配享幸福三个层面,将德育功能定义为德育的正义功能、意义功能和幸福功能;在内容上,德育从下向上可分为法律教育、基本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三个层次。德育教学要以体验式为主,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否则有什么危害”的三段式分析框架进行。德育的准确定位,使“问题导向”德育地方课程研究有了科学的依据,从而保证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2.“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的内涵定位

“问题导向”德育课程中的“问题”既指中学生思想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又指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研发要求研究者从解决青少年成长遇到的突出问题、核心问题和焦点问题出发,以关键问题为导向,对学校德育的15个专题进行课程化设计。按照人的教育对课程目标、内容、管理、过程和评价进行深度构建,着力解决学生品行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解决思品课机械灌输和死记硬背的问题,解决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解决德育科研水平不高和力量分散的问题,因此“问题导向”德育课程是一种以视频情境为重要学习情境,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的拓展型德育综合课程。“德育专题化、专题课程化”对传统德育的改造,能从更根本上解决德育低效难题,有利于实现减负增效这一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四)“问题导向”德育课程开发的原则及其基本框架

1.“问题导向”德育课程开发遵循的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多进行案例教学的探索。二是寓教于乐的原则。如临沂十二中实施的一系列活动,契合于寓教于乐。三是多维互动原则。德育课堂教学可以采用视频案例的方式,先观看视频案例,再分组讨论,然后学生发言,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由学生自己来分析案例,效果要好得多。四是价值澄清原则。德育课教学不要只是泛泛说教,一定要把好处和危害都摆出来,让学生辩证分析、积极发言,形成共同的看法。五是精当性原则。一堂课要涉及尽量少的问题,贪多求全不可取,时间可以长一点,不要仅仅局限于45分钟,甚至2个小时、半天也可以,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思考时间,把问题弄清、弄透,确保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教育的效果。

2.“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的基本框架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我们确定了“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内容,共有15个专题,依次为孝敬、诚信、感恩、分享、责任、爱国、交往、早恋、交流合作、手机和网络、挫折与减压、冲动与自控、人生理想、法制教育、生命与安全,这15个德育专题对应着学生15种核心价值素养。每个专题计划开发制作供学生观看的视频教学资料时长约40分钟,收集编制配套的教学指导和参考资料,并将录制配套的示范课。

“问题导向”德育课程首先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初一开设7个专题,初二开设8个专题,每学期3-4个专题,基本是每月一个。每个专题计划安排时间135分钟(下午三节课),分五个教学环节:

(1)学生观看视频教学资料,时间40分钟;

(2)学生分组讨论,时间约40分钟;

(3)学生分组展示讨论结果,时间约30分钟;

(4)教师总结形成教学结论,时间约20分钟;

(5)布置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必要的课外实践活动,时间约5分钟。

“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确定的德育课程是以一张光盘和一本教师指导手册的形式呈现的,每个专题需要制作一张光盘,将学生看的视频、示范课、教学指导手册电子稿以及教学参考材料全部纳入其中。同时,编写一本教学指导手册,明确每个专题的设置目的、授课方式、授课过程、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教师的总结发言等内容,为教师授课提供指导。

三、“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特色与成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五大板块、十五个专题”的学校德育内容体系,最终形成了基于“问题导向”的德育地方课程“1335”实践操作模式。

所谓“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的“1335”模式中的“1”是一个专题;第一个“3”是每个专题教学时间三个课时(大约135分钟);第二个“3”是课程三个要素(一个视频、一个教案、一个示范课),呈现形式是一个光盘,包括视频、课件、图片、电子文档、示范课录像等,示范课也可由参与编写的一部分人授课,个人与集体备课、磨课,打造成精品课,供授课教师借鉴;“5”是一个专题设计五个教学环节,即:(1)学生观看视频教学资料,时间40分钟——真情实感、情感调度(每个专题若干个视频,如感恩,感恩父母、老师、社会等)。(2)学生分组讨论,时间约40分钟——价值观冲突,正向传达,价值判断正确、错误。(3)学生分组展示讨论成果,时间约30分钟——道德感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4)教师总结形成教学结论,时间约20分钟——激发情感、正确判断。(5)布置开放性作业,时间约5分钟——延伸道德行动。

“问题导向”德育专题教学具有鲜明特色:一是这项德育专题教学确定的“五大板块”整体、全面、系统,15个专题很有代表性、针对性、指向性,而且实效性强;二是每个专题教学思路、环节设计科学合理,授课方式方法新颖,具有生本化课程特色,令人耳目一新。专家一致认为,这是真正地在搞“德育一育德”。山东师范大学唐汉卫教授对“1335”模式给予大加赞赏:这种专业性、立体化、创新性、生本化的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成为独有的特色,这是德育课堂教学的一场真正革命。

参考文献:

[1]王湛,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4-06-23(8).

[2]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3):3-12.

[3]赵志毅,德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相关热词搜索:;

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心得篇四

文中的第二章讲到了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二十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就高举新课程改革的旗帜,可是,又有多少学校能够真正在实践中落实?书中写道:“教师素质是决定教学改革的最终力量和最终依靠,教师素质跟不上,一切教学改革都将流于形式。”确实如此,想要课改,必须改变的是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而教师则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课程改革的速度和质量,甚至是成败。如今,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也是学生生活上的知心朋友,更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特质。所以,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更高的使命,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多地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做一个有智慧、有文化、有丰富精神世界的高素养型教师。

文中第二章还提到:“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两者总是具体地统一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之上的。”由此我想到了音乐学科,由于它的性质决定了音乐教学是兼具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音乐教学过程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又不能轻易淡化“双基”的学习。因为音乐审美的过程需要音乐的专业知识来支撑。譬如:想要唱好一首歌,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必须把歌谱中的节奏和旋律唱准确。没有一定的音乐能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就不能够深入。新课标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在音乐审美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即使是一些概念性的基础知识也要通过音乐的聆听体验来进行,不能脱离音乐情境。只有这样,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第十一章“意义化策略”中讲到了教学意义。文中认为:每个学科都不仅具有自己的符号表达、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都有自己内含的价值性和道德意义,这种价值性和道德意义同样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这不禁让我对音乐学科的教学意义进行了思考。“音乐”这门学科,从幼儿园乃至高中,都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密不可分,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音乐学科的重要性。中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更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更是陶冶情操的熔炉。在小学教育阶段,很多学生由于过多的作业量和学习量,让他们小小的身心背负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在所有学科中,音乐课恰恰是最能放松身心、陶冶学生的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以及道德观念的渗透,促进学生德智美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音乐教师要重视音乐这门学科带给学生的影响,正确地运用教学手段,发挥这门学科的真正价值,体现它的真正意义。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还需要我们每一位学科老师去研究和实践。教育总在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只要有一颗真正爱学生的心,从心出发,从实际行动出发,我们就能不断进步。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是更加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是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是更加具有可发展性的教学。

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心得篇五

文中的第二章讲到了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二十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就高举新课程改革的旗帜,可是,又有多少学校能够真正在实践中落实?书中写道:“教师素质是决定教学改革的最终力量和最终依靠,教师素质跟不上,一切教学改革都将流于形式。”确实如此,想要课改,必须改变的是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而教师则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课程改革的速度和质量,甚至是成败。如今,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也是学生生活上的知心朋友,更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特质。所以,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更高的使命,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多地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做一个有智慧、有文化、有丰富精神世界的高素养型教师。

文中第二章还提到:“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两者总是具体地统一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之上的。”由此我想到了音乐学科,由于它的性质决定了音乐教学是兼具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音乐教学过程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又不能轻易淡化“双基”的学习。因为音乐审美的过程需要音乐的专业知识来支撑。譬如:想要唱好一首歌,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必须把歌谱中的节奏和旋律唱准确。没有一定的音乐能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就不能够深入。

新课标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在音乐审美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即使是一些概念性的基础知识也要通过音乐的聆听体验来进行,不能脱离音乐情境。只有这样,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第四章中引起我共鸣的是提到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联系。书中指出:“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是需要丰富的教育活动来滋养和支持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完成这样的使命和任务,只有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据我了解,每个学校为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是我也发现了很多课外活动只流于形式,很难落实到实处,受很多的内外因素影响。

第十一章“意义化策略”中讲到了教学意义。文中认为:每个学科都不仅具有自己的符号表达、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都有自己内含的价值性和道德意义,这种价值性和道德意义同样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这不禁让我对音乐学科的教学意义进行了思考。“音乐”这门学科,从幼儿园乃至高中,都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密不可分,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音乐学科的重要性。中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更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更是陶冶情操的熔炉。在小学教育阶段,很多学生由于过多的作业量和学习量,让他们小小的身心背负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在所有学科中,音乐课恰恰是最能放松身心、陶冶学生的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以及道德观念的渗透,促进学生德智美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音乐教师要重视音乐这门学科带给学生的影响,正确地运用教学手段,发挥这门学科的真正价值,体现它的真正意义。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还需要我们每一位学科老师去研究和实践。教育总在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只要有一颗真正爱学生的心,从心出发,从实际行动出发,我们就能不断进步。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是更加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是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是更加具有可发展性的教学。

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心得篇六

不忘初心,当初怀着满腔热情只身投入师范院校,接受师范专业教育。怀着对教育的无限梦想,投入到一线教学工作。有过迷惘,有过彷徨。但是,当初的理想一直在前方指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大家!

党员干部们要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牢记党员身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必须要主动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要不断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爱党的责任心。

后勤保障服务类教师们,要从“心”做起,爱护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一个富有责任感,一个对学生成长寄予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师,他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会学生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用师爱来滋润学生。

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们更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关爱学生先要“关心学生”; 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尊重是爱之核心。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充分尊重学生感情,但请老师们切记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体现原则性。

三、关爱学生还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  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说的,明白学生做的。教师对学生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循序渐进,抓反复,反复抓,需要教师细心,细致,不懈的扶持,学生就会向我们期待的方向成长。 信任学生可解释为“信而任之”,即敢于托付。在对待学生,努力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学生犯错误,应当心平气和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方设法让他开口说话,亲其师,信其道,然后进行引导,要让学生们在信任的土壤上茁壮而健康地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作为党员教师的我们更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勇于担当各自的职责和使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主动担当,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那么“不忘初心”在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党员教师,该如何不忘初心?下面谈谈自己对“不忘初心”的理解和认识。

一、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应该拥有对职业的敬畏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要时刻拥有一颗敬畏之心。心怀敬畏,既是一种人生态度,又是一种生活信念,心怀敬畏,方知行有所依,行有所止。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一头挑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一头挑着学生和家庭的幸福,职业虽然清贫,但使命崇高;工作虽然平凡,但意义重大。如果没有源自内心的热爱和坚守,只简单地把教师看成谋生的饭碗,职业倦怠就会如影随形,敬畏之心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心怀敬畏,视职业为事业,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用新时代教育理念引领自己的教育旅程,锻造自己的教育意志,见证自己的成长。

二、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应该拥有对事业的追求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应该拥有对事业的追求之心,要追求高远境界。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要有崇高的人生境界、高远的治学境界。我们要能静下心来思考,埋下头去做事,孜孜以求,奋发有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既要以过硬的水平给予学生分数,改变学生和家庭的命运;又要以深刻的思想重建学生生命,助力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更要以高尚人格影响学生一生,引领学生站在人类道德的高坡上。我们要矢志不渝、日益精进去做细学问、做深学问、做大学问,为学生成才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应该拥有对学生的仁爱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要拥有对学生的仁爱之心。爱是崇高伟大的,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作为教师,要把我们的爱体现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在学生点滴的进步中。爱是体贴入微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安慰的抚摸等等,都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来自家人般的浓浓亲情,真切感受到来自家庭般的暖暖爱意。爱是具体实在的。爱学生,不是一句空话。她应该落实在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中,落实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多关注情感,多表扬鼓励,多积极暗示,多看亮点与进步,让学生有自我体验、自我痊愈的时空。

四、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应该拥有对浮华的淡泊之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要拥有对浮华的淡泊之心。要看淡名利。看淡名利是教师的为师立德之本。只有看淡名利,才能抵御外界的纷扰,才能坚守平凡的岗位,才能甘之如饴地潜心工作。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教有所进、事有所成、业有所立。要理性超脱。理性是一种智慧,超脱是一种能力。“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对名利的理性超脱,我们才能真正去追求职业的幸福,实现人生的价值。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交互融合、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浮躁、功利冲击着教育这片圣洁的沃土的当下,我们当敬畏事业,因为事业是我们当初的选择;追逐梦想,因为心若在,梦就在;淡泊明志,因为淡泊宁静,才能安心定神,远离浮华与骚动,追求没有功利而平等,崇尚回归自然而传统的根的教育,演绎一段好老师意义上的教育人生。

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初心不改跟党走,最美的青春献给党》。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上下求索,七十年春风化雨,七十年辉煌历程。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回顾这七十年的辉煌发展历程,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进、奋发有为,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克服了种种困难挑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因出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度而感到骄傲,因洽逢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新时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特别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该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新时代?该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建功立业新时代呢?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应该坚持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努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爱国精神,奋力奏响中国共产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的青春之歌,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初心不忘跟党走,把最美的青春献给党。

一要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也大有可为。从事了这份职业后,我也越来越自豪于自己所做的工作。作为新时代青年文艺工作者,我们将始终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价值以及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我们将坚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把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作为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谱写最动人的篇章。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风貌,努力创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二要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坚持服务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就是在告诫我们,文艺创作绝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是文艺创作的真正源泉。只有长期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把文艺生活带到人民之中去,文艺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为人民演出、为人民放歌、反映人民的冷暖,才能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才能更好地出精品,文艺工作才大有希望。这几年,我们每年下基层为老百姓演出上百场,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场下乡演出,甚至一天两三场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我们这样做,一方面是用文艺的形式把党和国家的关怀、把正能量送到基层百姓身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加贴近群众、了解基层,从基层群众中寻找创作灵感,凝练更好的作品。作为青年文艺工作者,我们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努力创作出在人民群众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三要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坚守艺术理想,引领社会风尚。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因此,我觉得作为文艺工作者就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在现如今物欲横流、纷繁嘈杂的社会当中,能否始终坚守初心,始终处理好义利关系,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我们将争当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自觉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自觉加强道德品行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文化,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性、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同时,我们将始终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把握艺术个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和健康向上做人处事为人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韶光不负,青春不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们都是追梦人,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让青春在奋斗中燃烧,让理想在创业中升华,让人生在奔向伟大梦想的征途中闪光,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把最美的青春献给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5月31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我将结合自身工作谈谈我的感受。

一、守初心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就是我们的初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想起了今年4月前往巴蜀中学参加班主任讲座时,看到的一节《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班会课。老师在总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家国情怀就是家庭幸福、国泰民强,情真意切,怀揣天下。希望学生们用行动实现自身价值,为天下开太平!这段话深深教育了我,也给了我思考的答案。我们要为国家培养人,培养一群拥有家国情怀的人,他们努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更是为了国家,要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要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我们教师的初心。

二、担使命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敢于担当,敢于挑战,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我们的工作繁忙而琐碎,有时候,因为临时接到一个任务,不得不熬夜加班。这学期,我校的彭巧老师参加沙坪坝区的公共安全赛课。历时一个月,从共同体比赛到区里决赛,我们一起熬夜改教案,做课件,做教具。虽然过程很艰苦,但是我时刻要求自己,要做一名合格党员。

三、找差距

共产党员是勤于学习的,更是勤于反思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时常反省自己的短处。意识到自己和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然后,立下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对于我自己而言,有时候考虑事情不够细,在做某些工作时,这个问题就暴露了出来。所以,在“巡视整改专题组织生活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问题整改台账”中,我认真反省自己,同时记录下来,督促自己改进。

四、抓落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共产党员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一定要实事求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就一定要按照计划改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改正自身不足之处,工作一定能开展得更加顺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不忘初心,当初怀着满腔热情只身投入师范院校,接受师范专业教育。怀着对教育的无限梦想,投入到一线教学工作。有过迷惘,有过彷徨。但是,当初的理想一直在前方指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作为人民教师更要始终坚守这一初心,不忘使命。一直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生长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要有抱负,有职责,有担当,我不能就此停止求索的步伐。时代的舞台依然需要我们拥抱理想,坚守信仰,奉献社会。于是,我们奔跑在追梦的路上。现代的社会发展,交替更迭太快,有时候我们都会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但是,这些并不是我们忘记出发的目的,抛却当初信仰的原因,我们是一个中国人,要做的就是信守我们的信仰,抓住时代进步时保留下来的传统精神。

要有不变的初心,就是要立足岗位、默默奉献,在坚持中动人、在平凡中伟大。无论是革命年代的、刘胡兰,还是建设时期的焦裕禄、雷锋;无论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孔繁森、徐洪刚,还是新时代的廖俊波、郭明义;无论是课本里、电视上的榜样,还是身边的楷模,都是在平凡中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誓言、彰显初心。

看起来梦想很简单,差不多都要实现了。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当梦想变得越来越现实的时候,关于纯真的梦幻已经越来越模糊,而我们的梦想也沾染了满满的铜臭味。为什么会转成这个样貌?时代在变,梦想也随着改变,我们对梦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努力的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一直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真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远大理想。


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心得篇七

;

高校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党课讲稿3篇

党课就是对每位党员进行先进思想教育,了解共产党的精神内涵,和其先进性。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干的高校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党课讲稿供大家参考选择。高校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党课讲稿篇1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迎“71”主题党日活动,按4系党总支的分工部署,由我代表4系党总支现场讲1次党课。说实话,我对党的线路、方针、政策,理解和履行得其实不透切,自己还常常出错误,让我来说党课实在有点勉为其难。但是,既然是党组织的部署,我无可推辞。我用了很多时间认真学习近1段时间以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深入学习了____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拟了1个发言题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认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源泉。

“不忘初心”这个词最早出自佛教经典《华严经》,完全1句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美满。”大家都知道,____同志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讲话、写文章时常常用典,在去年的“71”重要讲话中,____同志就用到了这个词。而且,____同志不止1次提及不忘初心,2015年,他在给国测1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勉励广大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16年,他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

1、共产党员的“初心”是甚么?

甚么是初心?农民的初心是收获果实,音乐家的初心是谱出美好的乐章,教师的初心是教书育人,那末,我们共产党人初心是甚么?《中国共产党党章》说,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毕生——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初心!我们必须牢记在党旗下举起右手时庄严许下的诤诤誓言,这是不忘初心;我们必须牢记在窘境时需要实行的责任与担当,这是不忘初心;我们必须牢记在是诱惑前1定要坚守的克己奉公,这是不忘初心;我们必须牢记在灾害时刻“我是党员我先上”,这也是不忘初心!

依照____同志的论述,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应当包括8个方面的关键词:

关键词1:我们的指点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点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点地位这1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什么时候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同时,面对新的时期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1步中国化、时期化、大众化的问题。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期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理论上不完全,就难以服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凝听时期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谛光芒。

关键词2:我们的崇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由于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承受1次次挫折而又1次次奋起,归根究竟是由于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寻求。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心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心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1个政党的衰落,常常从理想信心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不是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心上是不是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位党员在理想信心上是不是坚定不移。

理论上苏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地、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成功温柔境时不自豪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低沉不动摇,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

关键词3:我们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获得的根本成绩。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动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要深信,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信,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点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期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我们要深信,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点、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甚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是否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关键词4:我们的战略方针是兼顾推动“5位1体”整体布局,调和推动“4个全面”战略布局

“5位1体”是建设经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5位1体”。

“4个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现阶段,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1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到本世纪中叶x成立100年时实现第2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5:我们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

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1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定,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遇上时期的重要宝贝。

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取得感。

改革常常都是从易到难。我们的改革要更加重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勇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动改革,勇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勇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关键词6:我们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分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克服1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主旨。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1贯主张。要深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气力在人民,坚持1切为了人民、1切依托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大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关键词7:我们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人类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许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增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我们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来往,同各国人民1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关键词8:我们的战略关键和保障是全面从严治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1切弱化先进性、侵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我们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抗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要挟就是腐败。伟大的斗争,雄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本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承受“4大考验”、克服“4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我们应当怎样做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1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期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广大党员要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永久保持那份初心,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强调不忘初心,就是让我们永久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久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管我们走很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管我们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何动身。

我们应当做到:

(1)明确使命担当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每位党员都需要紧密联系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当的历史使命,深入思考本身定位和职责,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好党的使命,贡献智慧与气力。

(2)增强党性意识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需要党员增强党性意识,系统学习党章,全面实行党章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时下,有的党员对党章党规1知半解,有的对党员义务缺少全面了解,也缺少担当精神,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乃至完全没有入党”。正是为了克服这1不良现象,促使全党“不忘初心”,____同志反复强调,学习党章不但要原本来本学、反反复复学,做到知其然,而且要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做到知其所以然。

(3)建立底线思惟

实行党章要求、遵照党纪国法,是共产党员立身行事的底线,也是共产党员“初心”的重要组成部份。明底线、守底线,是每位党员的天然义务、不2法则。丧失了这条底线,就意味着忘记了“初心”,也就不可能继续前进。对党员特别是具有1定权利的党员来讲,要常常体味“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古训,不忘初心、慎终如始,坚遵法律的底线,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4)强化高线寻求

作为先进政党的1份子,我们不但要有遵纪遵法的底线意识,更要从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先锋队员的“初心”动身,强化高线寻求,确立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情势下,我们党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强化高线寻求,依照“看得出来、站得出来、豁得出来”的要求,始终挺立时期潮头,成为夺取新的伟大斗争全面成功的先锋。

不忘初心,当砥砺前行。我们共产党人只有不断努力,再接再砺,以更加饱满的热忱和更加高昂的精神,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高校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党课讲稿篇2首先申明1点:按贵阳市教育局的安排,学校必须展开 教师身份认知 教育培训活动,同时, 4大4找 已进入第3阶段,也是2019年8月 主题党日 主题活动的学习,请党员同志们、老师们认真作好记录。如果把我的讲的内容当作讲座,我认为是达不到的,我只是把自己近段的学习,和对教师这1成心义的职业认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起到引领助推的作用,让信心不足的教师坚定信心,让犹豫的教师调剂好步伐,我就满意了!

1、当下教师面临的不利影响

(1)个别师德败坏之人进入教师队伍,给教师队伍蒙羞。

1.中加新世纪的1个老师。

2.现实生活也有老师:说1样,做1样;白天是人,晚上是鬼。

(2)社会部份成员不尊师重教,致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

1.高层重视,基层不重视。

2.固然,受多年来,老师待遇不高,老百姓也不尊师重教。

(3)家庭教育水平低,致使教师工作压力大。

主要是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2、我们是谁?干甚么?为了谁?(身份认知解释)

每一年1年级新生进入学时,我们都要进行入学前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孩子的身份变了 在幼儿园是幼儿,任务是开心、快乐成长;进入小学,就变成了小学生,学生是有学习任务的。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对象的 身份是幼儿 ,而我们小学老师工作对象的 身份是学生 。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当学生上课不钻心听,不认真完成作,有的乃至连书本也忘带,我们会问学生,你的身份是谁?来干甚么?读书为了谁?实际就是对学生进行 身份认知 教育。

在这里,我将从3个问来解释教师的身份认知。

(1)我们是谁?我们是人民教师,也国家公职人员。这是大家的共同身份。关于身份,我们大家是很清楚的。

(2)干甚么?就是要遵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实行教师义务,教书育人。

这个职责大家也很清楚,可是,现实工作中的几种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反思。

1.我们部份教师老爱说:我点子不好,得的学生不好。那我就要反问,我们身旁也有很多的老师,难道她们就每届都点子好,遇上好学生。如:上学期3年级的语文、1年级的语文、102小1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扁小学代课老师杨照芝5年级的数学。

2.我们个别老师爱说自己的端工杠不了自己的,自己的孩子自己也要送在别的学校去读书。我想说:这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都不敢相信的表现。难道这类表现是认真实行教师职责吗?我相信大家的回答1定是不是定的。

3.个别教师的课堂纪律不好,没法进行教学,因此,教学效果不好。难道是学生调皮、不爱学习吗?我们反思过自己吗?自己了解学生吗?自己的管理学生的能力合格吗?我的教学清楚、精彩吗?实际,合格老师最基本的能力是 管理好学生和教学好教学内容 ,也很容易做到。关键是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不能怠惰。学生怠惰学习不好,老师怠惰学生教不好。

特别是年轻老师,1开始,就要开好头。固然,老教师,我们也不能大意,1不谨慎,我们就会成为学生不喜欢的老师。

教育是1个良性循环的工作:越做好,越喜欢做,越做越轻松;越做好,学校、家长、学生越喜欢;越做好,越做越快乐。

(3)为了谁?教育方针规定:我们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作为教师,不但要教书,更要重视育人。要坚持德育为首,立德树人。

____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即9个坚持。

3、认清情势,坚定信心。

(1)坚定 4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深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1定能实现。

和购买力。

2.化为5g受美国的打压。

3.经济制裁中国

这此都说明,中国发展快,愈来愈强。

(3)中国教育发展愈来愈好

1.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习总书强调 立德树人

2.今年7月8日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教育惩戒权,教师待遇等。

3.市教育工作会的召开。

4.我国留学生回国愈来愈多。国外到我国留学的留学生愈来愈多。

4、牢记使命,做新时期教师。

中国教育也需要教育阵线的每位同仁从自己做起,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才能认真做好新时期本职工作,才能做1个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高校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党课讲稿篇3首先申明1点:按贵阳市教育局的安排,学校必须展开 教师身份认知 教育培训活动,同时, 4大4找 已进入第3阶段,也是2019年8月 主题党日 主题活动的学习,请党员同志们、老师们认真作好记录。如果把我的讲的内容当作讲座,我认为是达不到的,我只是把自己近段的学习,和对教师这1成心义的职业认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起到引领助推的作用,让信心不足的教师坚定信心,让犹豫的教师调剂好步伐,我就满意了!

1、当下教师面临的不利影响

(1)个别师德败坏之人进入教师队伍,给教师队伍蒙羞。

1.中加新世纪的1个老师。

2.现实生活也有老师:说1样,做1样;白天是人,晚上是鬼。

(2)社会部份成员不尊师重教,致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

1.高层重视,基层不重视。

2.固然,受多年来,老师待遇不高,老百姓也不尊师重教。

(3)家庭教育水平低,致使教师工作压力大。

主要是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2、我们是谁?干甚么?为了谁?(身份认知解释)

每一年1年级新生进入学时,我们都要进行入学前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孩子的身份变了 在幼儿园是幼儿,任务是开心、快乐成长;进入小学,就变成了小学生,学生是有学习任务的。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对象的 身份是幼儿 ,而我们小学老师工作对象的 身份是学生 。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当学生上课不钻心听,不认真完成作,有的乃至连书本也忘带,我们会问学生,你的身份是谁?来干甚么?读书为了谁?实际就是对学生进行 身份认知 教育。

在这里,我将从3个问来解释教师的身份认知。

(1)我们是谁?我们是人民教师,也国家公职人员。这是大家的共同身份。关于身份,我们大家是很清楚的。

(2)干甚么?就是要遵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实行教师义务,教书育人。

这个职责大家也很清楚,可是,现实工作中的几种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反思。

1.我们部份教师老爱说:我点子不好,得的学生不好。那我就要反问,我们身旁也有很多的老师,难道她们就每届都点子好,遇上好学生。如:上学期3年级的语文、1年级的语文、102小1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扁小学代课老师杨照芝5年级的数学。

2.我们个别老师爱说自己的端工杠不了自己的,自己的孩子自己也要送在别的学校去读书。我想说:这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都不敢相信的表现。难道这类表现是认真实行教师职责吗?我相信大家的回答1定是不是定的。

3.个别教师的课堂纪律不好,没法进行教学,因此,教学效果不好。难道是学生调皮、不爱学习吗?我们反思过自己吗?自己了解学生吗?自己的管理学生的能力合格吗?我的教学清楚、精彩吗?实际,合格老师最基本的能力是 管理好学生和教学好教学内容 ,也很容易做到。关键是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不能怠惰。学生怠惰学习不好,老师怠惰学生教不好。

特别是年轻老师,1开始,就要开好头。固然,老教师,我们也不能大意,1不谨慎,我们就会成为学生不喜欢的老师。

教育是1个良性循环的工作:越做好,越喜欢做,越做越轻松;越做好,学校、家长、学生越喜欢;越做好,越做越快乐。

(3)为了谁?教育方针规定:我们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作为教师,不但要教书,更要重视育人。要坚持德育为首,立德树人。

____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即9个坚持。

3、认清情势,坚定信心。

(1)坚定 4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深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1定能实现。

和购买力。

2.化为5g受美国的打压。

3.经济制裁中国

这此都说明,中国发展快,愈来愈强。

(3)中国教育发展愈来愈好

1.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习总书强调 立德树人

2.今年7月8日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教育惩戒权,教师待遇等。

3.市教育工作会的召开。

4.我国留学生回国愈来愈多。国外到我国留学的留学生愈来愈多。

4、牢记使命,做新时期教师。

中国教育也需要教育阵线的每位同仁从自己做起,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才能认真做好新时期本职工作,才能做1个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