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言活动粽子的故事活动反思与总结(优秀5篇)

时间:2023-09-24 04:30:53 作者:雅蕊 2023年语言活动粽子的故事活动反思与总结(优秀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语言活动粽子的故事活动反思与总结篇一

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撕呀撕呀》教案(附反思)

活动意图:

《撕呀撕呀》在中班早期阅读中,是属于比较难的一个活动,它是语言活动与手工活动的完美结合,如何通过深入浅出的活动,让幼儿理解该知识,则成了本次活动在设计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通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了解后,确定将本课时的活动目标定位于:喜欢阅读图书,并乐于与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发现。同时,这本图书中所涉及的形容词语较多,如何用浅显的语言、动作等表达出那种意思这就要求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应该认真推敲,易于幼儿理解。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初步理解绘本前半段内容并学习用正确的量词来表述。

2、通过阅读图书了解牛的外形特征。

3、喜欢阅读图书,并乐于与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发现。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ppt、黑色和白色毛边纸、小图书人手一本。

2、作为牛身体的长方形白纸若干张,黑纸和白纸若干张,胶水、棉签。

活动过程:

(一)、观察

1、ppt上撕纸人物与动物造型图,引导幼儿说出撕贴过程。

师:“小朋友,这些画漂亮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这些漂亮的画是用纸撕出来的。"

2、出示封面,引出主题——牛的一家

师:“这是牛的一家,有牛爸爸、牛妈妈、和牛宝宝。它们也是用白纸和黒纸撕出来的,今天,我们来一起阅读这本有关撕牛的书,好吗?”

(二)、幼儿自由阅读。

1、提出阅读要求:

(1)安静,一页一页从前往后翻阅

(2)仔细看一看,看看牛是怎么撕出来的?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说说牛是怎么撕出来的?

(三)、引导幼儿观察ppt2~7

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师:第2、3页:画面上有什么?

幼:一块黑,一块白

幼:一片一片,有的黑,有的白

师:这一块黑,一块白是什么?

幼:很多的纸片

师:猜猜这些撕出来的纸片,是牛身上的哪个部位呢?

幼:牛的身体

师:牛的身体撕好了还要撕牛的哪些部位呢?观察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跟读课文重复的句子:撕呀撕呀,一个头(两只角、一条尾巴、四条腿)….

(归纳小结书中量词的用法。)

师:啊,牛爸爸好壮呀!原来我们撕出了一只强壮的牛爸爸!

师:撕呀撕呀….

(教师停顿,让幼儿猜猜接下来撕的会是谁?)

幼:牛妈妈

幼:牛宝宝

(四)、集体阅读

p8—15。观察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尝试讲述。

引导幼儿讨论:牛爸爸、牛妈妈、牛宝宝想到山上吃草,那我们要撕出什么呢?

幼:我们要撕草地、还有山坡。

幼:还有树,花。

师:我们要准备什么颜色的纸呢?

幼:绿色

师:牛宝宝很小,吃的草要嫩一些,还可以用什么颜色的?

幼:浅绿色

师:一片深绿,一片浅绿、深深浅浅都好绿(教师引出课文的'句子)

(五)、师幼完整阅读封面至p15,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六)、幼儿尝试撕牛

(1)提出要求,介绍牛一家的异同点:大的身体是牛爸爸、略小一点的是牛妈妈、最小的身体是牛宝宝的。

(2)幼儿撕牛,师提醒幼儿自由撕出一只牛。

(3)相互展示作品,再次要求幼儿用书中的语言描述牛爸爸

(七)、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撕出书中“牛的一家”。

活动反思:

《撕呀撕呀》这一节活动,是语言与手工的完美结合,如何通过深入浅出的活动,让幼儿理解,是本次活动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一调动孩子兴趣。

整个活动以撕贴牛的形式,让孩子对于活灵活现的画面感兴趣,以孩子熟悉喜爱的“牛”形象展开,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宽松、丰富,又切合他们生活经验的语言来认识牛的特征,如:这是一只牛爸爸,它有一个宽宽方方的身体,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四条粗壮的腿,两个弯弯的牛角,一个头,两只眼睛,一张嘴。

第二在语言上,小朋友不仅能说出牛爸爸特征还能说出《牛一家》的一些细节如:牛宝宝有的在吃草,有的在摇尾巴,还有的在休息…..在此基础上我只要稍加引导孩子们,就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自然而然就模仿了短句,语言朗朗上口。

第三:在阅读上与操作中,当我交代看书注意的要求后,孩子们都有看书和操作的欲望,按意愿撕贴牛,并在撕贴中能够小声讨论,也能够慢慢的念出书中的儿歌,还能够做到姿势正确,安静翻阅图书,让幼儿在宽松的活动中学、在玩中学。

优点:

1、选材有趣,幼儿参与热情高、讲述欲望强。

2、教师能在细节中关注对幼儿的阅读常规和阅读习惯的加强培养。

3、教师的指导语精炼、有效,能把幼儿的发散性回答牵引到设计的中心主题来。

4、师的完整范读体现故事的语言美,从而进一步让幼儿感受活动的趣味性。

不足及建议:

1、幼儿讲述欲望强,抢答现象多,应多给幼儿提供个人表述的机会,同时也培养其他幼儿的倾听习惯。

2、应有意识关注图本资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提高幼儿的观察阅读能力。

语言活动粽子的故事活动反思与总结篇二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乐意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心情。

2、了解生气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学会一些调节自己心情的好方法。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我不想生气”的幻灯,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我生气的时候。

1、师:小朋友,你生过气吗?你们生气的时候会怎样?(幼儿泛议)

2、师: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小雨点”,小雨点和大家一样也有生气的时候,看看她和大家生气的一样吗?看一看小雨点生气的时候会怎么样的。(欣赏幻灯倾听第一段故事。)

3、提问:我们看到小雨点生气时,做出了那些举动。(幼儿泛议)

4、老师结合幻灯进行小结:

(1)肚子里有火球;

(2)跑步;

(3)跺脚。

5、老师小结:原来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生气时的样子和心情都各有不相同,小朋友把自己生气时的心情画下来,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别人和你生气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6、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生气时的状态(采用自我介绍,结合同伴提问的方式)

7、老师结合幻灯小结:生气的时候,我们心情不好,心里难过,还会做一些激烈的'动作。例如:

(1)肚子里有火球;

(2)跑步;

(3)跺脚;

(4)狂吃东西;

(5)摔东西;

(6)蒙头睡觉……

二、我为什么会生气。

1、师:我们来看一下“小雨点”为什么会生气?(欣赏幻灯倾听第二段故事。)

2、提问:小雨点为什么生气?(幼儿泛议)

3、老师结合幻灯进行小结:小雨点为什么生气呢?(幼儿议论,出示幻灯和汉字“被人取笑、别人弄坏自己的东西、别人冤枉自己”)

4、师:人人都有生气的时候,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生气呢?(幼儿泛议)

(结合幼儿的回答,逐一结合汉字,出示幻灯)

(出示努力了,但是没成功)(出示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时候)

5、完整播放生气原因的幻灯,并罗列生气原因的文字。

三、怎么样让心情好起来?

1、师:我们看看小雨点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欣赏幻灯倾听第三段故事。)

2、提问:小雨点有什么办法呢?(深呼吸、一个人静静的呆一会、找一个喜欢的人讲讲话。)

3、师:问问别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呢?(请幼儿结伴讨论)

4、幼儿泛议总结:依次出示幻灯图片和汉字(听音乐、运动、拥抱、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呼喊、发泄)

5、完整播放让心情好的办法的幻灯,并罗列各办法的文字。

6、完整欣赏故事。(结合故事幻灯)

7、老师小结:每一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也都有理由生气。但是我们要学会用各种办法在自己生气之后,让自己快乐起来,不把生气和不快乐越来越多,并且不能传染给别人。

四、延伸:创作高兴的画

先选一张让你觉得心情好的颜色的纸,然后把你觉得快乐的事情画下来,和你的朋友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从整体上达到了活动目的。孩子们通过活动,畅所欲言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些话可能平时是没有机会说的,今天得到了宣泄。我想,这也是缓解情绪的一种方法,可能孩子们把心里话说出来以后,心情会更开朗。希望我们的家长在碰到宝宝生气的情绪时能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让孩子们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

语言活动粽子的故事活动反思与总结篇三

中班语言活动《我的生气故事》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回忆、描述日常生活中负面情绪爆发时的情景。

2.用象征性的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气情绪,知道调节心情的方法。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自制生气表情图

2.画纸、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1.看看生气的样子。

——在故事《豆豆生气了》中,豆豆为什么生气?

——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做出生气的样子,相互观察,了解生气的表情和动作。

——请幼儿欣赏各色生气表情图。

——生气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表情,有的`人皱眉头、撇嘴吧、有的人张大嘴巴、紧握拳头、眼睛里面好像冒出火来。

2.回忆生气的故事

——什么事情会让你生气呢?(如争抢玩具,被别人错怪,等待)

——1~2名幼儿讲述自己生气的事情。

——你们生气是像豆豆那样吗?你们当时是怎么想的?

——你生气是想做的事情真的做了吗?你觉得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

——你最后用什么办法是自己不生气了?

3.画画生气的故事

——我们把自己的生气故事画下来吧。

——画的时候,想想怎样画自己生气的样子,才能让人明白这是生气的样子,提醒幼儿把头部画得大一些,以看清表情。

——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提醒幼儿把生气故事中的人物或关键物品画上。

4.看看生气的故事

——幼儿相互观看画作,辨别同样的表情特征,理解同伴的生气情绪。

——人人会生气,生气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不能像办法不生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整体上达到了活动目的。孩子们通过活动,畅所欲言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些话可能平时是没有机会说的,今天得到了宣泄。我想,这也是缓解情绪的一种方法,可能孩子们把心里话说出来以后,心情会更开朗。希望我们的家长在碰到宝宝生气的情绪时能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让孩子们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

语言活动粽子的故事活动反思与总结篇四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微笑》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用“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说出自己的想法。

3、体会微笑的`美好。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表情图两张(微笑、哭泣)

3、句式词条

4、小鸟、小兔、大象、小蜗牛句子图谱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作品内容

活动难点:学习用“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两个表情图:

t:这是什么表情,你喜欢哪个表情?(微笑)

t:微笑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二、理解事故情节

1、t:有一群森林里的小动物也用自己的方式给朋友们带来了快乐,让我们一起来听(放录音……小蜗牛好着急,为什么呢?)

t: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小鸟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大象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免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t:出示词条“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引导幼儿用此句式复述

小结:每个动物都用自己的特长和本领去帮助别人,给朋友们带来快乐。

t: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让朋友们高兴的(集体看图谱朗诵3句话)

2、第二段

t:看着小动物都用自己的方法给别人带来快乐,小蜗牛怎么了?(着急)

它为什么着急?(只能在地上慢慢爬什么也干不了)

t:我们一起来听小蜗牛是怎样做的?(播放后半段录音)

它是送什么给朋友,让他们高兴呢?

t: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

3、完整朗诵:

t:小蜗牛真了不起!它用自己的方式微笑带给别人快乐,今天故事就叫《微笑》,我们一起来完整听一听。

4、小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就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三、迁移、启发用句式说话

(1)t:小朋友,你愿意为朋友们做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2)t:小朋友,你愿意为家人做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3)t:小朋友,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送去快乐,你愿意送给谁,让它们高兴?

四、小结:

小朋友们,微笑使人快乐,让我们把微笑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来《笑一个吧》。

教学反思:

《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活动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突破重难点。通过倾听、猜测、迁移主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并借助词条学习用故事中句式说自己的想法。前两个环节借助图谱突破了重点,在学习用句式说话这个环节,句式词条的出示有点晚,导致一些孩子不能很好的完整的用句式说话。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教师的语言、表情直接影响孩子,另外在引导幼儿时要抓住契机,擅于发现每位幼儿发言的闪光点,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

语言活动粽子的故事活动反思与总结篇五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故事-梨子小提琴》(附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感受作品中,温馨、友爱的感情色彩。

2、能与同伴两两讲述。

3、知道与人友好相处,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

2、音乐磁带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教师出示水果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出示图片,分段观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友爱和温馨。

(1)小松鼠在干什么呢?

(2)小松鼠捡到了梨子会怎样呢?

(3)小松鼠为什么要做成小提琴呢?

(4)森林里有了小提琴会怎样呢?

(5)动物们听了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6)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

(7)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做成了小提琴?

3、幼儿看图两两讲述故事。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语言、表情参与讲述。

4、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

5、给故事起名字。

6、跟录音集体讲述。

7、迁移经验,扩展想象并交谈。幼儿讨论: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干什么呢?

8、师生共同表演《快乐舞》。

活动反思:

《梨子小提琴》是一节比较经典的中班语言活动。为了让其更加适合我们班的孩子学习,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我做了一定的修改。从活动的实施效果来看,目标达成度还是较高的,活动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始终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孩子,将鼓励的目光投射给孩子,始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在设计提问的时候还注意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提问都比较有价值、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