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拼画说课稿(汇总8篇)

时间:2023-10-13 14:52:21 作者:雅蕊 美丽的拼画说课稿(汇总8篇)

总结是培养反思和思考能力的方式之一,通过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思考。在写总结时,可以借鉴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根据你的要求,我从每部分中随机选择了一条语句,结果如下:

美丽的拼画说课稿篇一

由于我的从教经验特殊,李老师的课给我启发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原先在高中进行美术教学,所以用惯了适合高中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即让学生接触、欣赏、创作一些抽象的美感,初踏上小学讲台,我也尝试让学生体会这种教学内容的美感和实践,但往往不尽如人意,今天李老师也摆脱具体的物象,让孩子用色块和线条来表达心情,亲切的语言,平实的教学环节,扶着学生在四十分钟踏上一个崭新的平台,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让我也重拾信心,让我可以一如既往,继续有自信能让学生体会单纯的美术语言的美。就是有一个小细节,请李老师为我解答心理的疑问——在画面中,用形状来表达心情,大多数孩子都能感性地认识自己的作品,但是有个别学生自己也模棱两可,似乎有些牵强。

——李老师回答: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首先学会用丰富来成熟自己的美术课堂,但是只有学会把细节砍掉,找到最劲道的教学环节,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一堂课中的知识技能需要老师去权衡和舍取,老师的知识与学生的需要相结合,用感性带动理性,有舍才有得,才能找到最适合教学目标的内容。

美丽的拼画说课稿篇二

教材分析:

《画青花》是一节二年级的“设计运用”课,做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单元中美术活动之一,以优秀、古老、复杂的传统艺术——青花瓷做为主题,用极其简练、直观、富有儿童趣味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等方式,初步了解青花瓷的特点,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本课教材将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设计运用和创新求变创作三者巧妙的融合,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和创作感受艺术、文化、历史留给我们的绚烂光彩。

教学目标:

围绕着新课改下美术教学三维目标,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围绕着掌握青花瓷的造型、图案设计运用,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做一做“青花瓷”,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分析和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制作和装饰之外,以及对称概念在青花瓷造型和图案设计中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如何能让学生创作丰富、多样的图案、造型。

学情、学法分析:

小学低段的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很高,思维活跃,但注意力较易分散,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教学中,老师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游戏法、观察法、启发引导法和情景创设法。通过舞蹈欣赏、观看短片、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方面则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实际教学中,准确把握课堂生层,注重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使环节开展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真正落到实处,达到预设教学目标。

教学程序:

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结合舞蹈音乐、贯穿人文教育的美术教学活动。整个教学主要分为感知阶段、分析阶段、创作阶段、评价阶段和拓展阶段。具体流程是:导入舞蹈《青花》——渗透人文知识——探索设计技法——欣赏开拓思路——设计造型图案——师生互动评价——艺术延伸生活。

导入舞蹈《青花》。多媒体播放舞蹈《青花》,学生进行欣赏作为导入,以奇妙的舞蹈艺术创意吸引学生的眼球,顶盖和底座两个青花瓷的道具中间,由舞蹈演员的身体组成胚体。随着音乐律动,演员摇动身姿,变换出不同形状的“青花瓷”,激发学生对于青花瓷的艺术联想。这样一个导入很好的切合画青花这一主题,同时也将舞蹈艺术的美结合了到美术课堂当中。

渗透人文知识。首先我编辑了一个青花瓷制作过程的短片。通过短片的播放,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制瓷奥妙以及我们江西景德镇引以为傲的制瓷历史,将人文情感的培养和制瓷认知相结合。

然后以欣赏青花瓷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简单了解青花瓷的造型、图案装饰的特点,从造型、图案两个方面出发。除了引导学生认识造型对称之外,出示一些青花瓷造型上的一些小点缀和吉祥图案的欣赏,为学生在之后的创作提供一些设计素材。

探索设计技法。学生已经对青花瓷从人文到造型都有了认识和了解,那么如何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图案、瓷器造型。将是这一环节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也是本课教学重难点的解决部分。本环节以游戏和讨论的形式开展。

首先是图案拼贴游戏。老师现场演示,将纸对折,在一边画好花瓶的一半,沿边剪下。然后出示几个不同形状的空白花瓶,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将空花瓶添加装饰的图案。老师提供一些剪好的花纹、图案,请同学们来自由组合,由四组同学完成。学生通过添加图案的游戏,认识青花瓷的造型和图案设计的形式,了解装饰的几个部分:瓶颈装饰、瓶口装饰、瓶身的装饰和瓶底的装饰。简单了解图案设计中的单独纹样、带状二方连续、故事叙述几个基本样式。为后面的设计创作提供基础。

然后是学生互动讨论。请学生说一说你能想到的`奇特青花瓷造型和美丽图案。学生讨论环节是最能体现课堂生层的部分,为了避免环节的开展浮于表面,及时抓住学生在讨论中迸发的思维火花,以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讨论达到预设效果。

欣赏开拓思路。出示画青花作品欣赏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绘画工具创作的青花画作品,和美丽的图案设计,打开学生在绘画表现上的创作思路。

学生设计创作。创设情景“青花瓷艺术展”,出示7个宽1.3米、高90厘米的“古董展架喷绘。画好的同学可以把作品摆到展架空挡处,有效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我还将播放古典音乐,烘托课堂气氛,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创作中的闪光点。

师生互动评价。评价活动是美术教学中比较难开展的一个环节,一是课堂气氛难控制。二是二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评价不易达到预设效果。针对这两点,进行评价活动时我主要运用了情景创设法和“三星”评价法。以“青花瓷艺术展”情景创设来进行作品的展示,烘托了评课堂氛围,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评价的热情。设计一个围绕造型星、图案设计星和创意星三个方面的“三星”评价法,并以板书的形式将这三星分别出示在黑板上,为学生的自主评价提供指导,引导学生有目标的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效果。

艺术延伸生活。在教学最后的这个拓展环节,向同学们展示一些青花瓷的奇特、有趣的运用如:青花瓷器的玩具、青花瓷片做成的衣服等。这些新奇的图片,能够在吸引学生的同时,让孩子们了解到,美丽的青花瓷不但是中国传统艺术,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还可以为古老而精美的它穿上新的外衣。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学设计寓教于乐,教学手段形式多样。环节实施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中难点,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力求整个教学层次清晰,环节开展扎实有效,让孩子们在愉快和充满趣味的美术活动中,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美术技法,体现美术学科的特有性质。

美丽的拼画说课稿篇三

本节课总体上说上得比较成功。首先,这节课的选课比较新颖、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说明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比较注重收集教学的素材而且比较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学习能力。

再次,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流畅、教学设计有新意能时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而且在教学中能够通过设疑的方式教学新知,教师在教学中想得比较周到。在情感方面,教师在注重培养美感的同时,还注意发展并保护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创新,树立自信,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学中我们观察到即使是其它课堂上的差生,在这节课中也充分地展示了自我,树立了自信心,就在他们展示作品的一刹那,那份成功的'愉悦丝毫隐藏不住地挂在脸上。让我们也感觉到这种学习是轻松快乐的没有压力,这节课在教学中教师还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融合。

整体上看这一节课无论是从选课还是环节的设计都比较有新意,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以情引趣,以智激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发挥比较得当。

这里唯一想提出一点自己的浅知拙见:最后课的升成如果不仅仅是作品的展示,模特的走秀,而是更高层次情感的升华或是抓住某一点适当地放大进而进行德育的教育也许这一节课就更加完美了。

美丽的拼画说课稿篇四

李老师的课能从身边出发,从生活入手,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从有序到无序到不规则到情感,有序和变化是整堂课的重点,李老师能够很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技法课在小学中最难上,从古镇西塘入手,ppt做得非常形象生动,能够很好地讲解近大远小的技法难点。金老师的课堂,我有个想法想要和金老师探讨,在突破难点的基础上,是否能够抓住亮点,比如画面出来之后,是否可以把课前准备的灯笼、人物,有色彩地贴上去,这样能使学生作品和美术课堂更加出彩。

美丽的拼画说课稿篇五

星期天,我在植物园捡了一大把树叶带到学校。马老师让我们拼画,我很奇怪,为什么要用树叶拼画?拼画开始了,我想:拼什么东西呢?我自言自语。我捡的树叶有很大一张的,大的有同学的书桌那么大,小的只有小手指那么大,后来我想了想我决定拼一个飞机。我先把树叶按下去,把胶水涂好,接着把飞机两边的'翅膀贴好,然后把它的尾巴粘好,最后又贴了两个大炮,不一会一架漂亮的飞机就在我的手中形成了。接着,我下一个拼了怪物,我用圆形的树叶拼了一个头,再用不长不短不细不粗的叶子拼身体,然后用小树叶拼它的眼睛、嘴,还有头上的角,不一会一头活灵活现怪物就拼好了。马老师夸我既聪明又能干,我心里美滋滋的。我以后要用我的小手拼更多更美的画树叶拼画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美丽的拼画说课稿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样拼贴各种物体,并用数字记录每种图形的数量。

2、发现并感受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3、学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及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图形。

2、幼儿用书《看图拼画》。

【活动过程】

一、学习用多个图形拼出三角形。

1、师:小猪搬新家了,它需要一块大的三角形地垫,可是家里没有。

它想请小朋友帮忙用这些小的地垫拼出一个大的三角形地垫来。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图形组合三角形。

3、展示与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了哪些图形拼出三角形地垫的?有谁的方法和他不一样?

4、教师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发现组合三角形的多种方法。

二、学习看图拼画。

1、师:小猪还想请小朋友帮它拼出两幅画。

这两幅画就在幼儿用书第24页上,请你们照着样子用图形片拼一个和它一样的画来。

拼完后,看看用了哪几种图形片,数数每种图形片用了几个,并从不干胶材料上选出合适的数字贴在方框中的横线上。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没有一样大小的图形,怎么办?

3、幼儿操作。

三、交流与总结。

1、教师出示幼儿拼出的两种图样,逐一引导幼儿讨论。

师:这张图是谁拼的?用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片?还有谁拼这幅图时用的材料和他不一样?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同样图样可以用不同的图形拼出来。

美丽的拼画说课稿篇七

李勤老师上课,让每一位学生、听课老师享受其中,一开始的三个例子层层递进,后来的作业,以蒙德里安为一个新的起点,把具象转化为抽象,是整堂课的升华。就是有一点我想提出来和李老师商榷,中间教师的一次示范,以“高兴”为题,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创作,是否可以喜怒哀乐?这样的改变可以使整堂课更加开放,没有原先的局限性。金宇超老师的课我比较熟悉,语言平实明了是金老师最大的优点,这次上课,给学生的照片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或多或少会存在不一样的透视关系,和今天重点学习的焦点透视有些许出入,最后没有强调画画步骤,使得部分学生抓了细节,放了整体。

美丽的拼画说课稿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习按图形拼贴各种物体,并能将所拼物体按图形分类,并用数字记录每种图形的数量。

2、发现并感受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如2个小直角三角形可拼成1个大三角形或正方形。

3、学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及结果。

教学准备:

1、拼图的轮廓图人手一份(大三角形和大梯形)

2、幼儿用书第1页的几何图形,第24页《看图拼画》的操作材料,不干胶材料中的数字。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用多个图形拼成三角形

1、小兔子要搬新家了,它要把自己房子的地板装修的漂亮一点,就需要用到大的三角形,可是商店里没有这么大的地板,怎么办呢?小朋友,不如我们来帮忙用这些小的地板拼出一个大的三角形地板来,好吗?(好)

2、那怎么拼呢?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大大的三角形地板,我们就把这些小的图形拼在这个大三角形中。诶!老师用了2个一样大的三角形就拼成了,你们也来试试吧!

3、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图形组合三角形。

4、展示、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用了那些图形拼出三角形的地板的?有谁的方法和他(她)不一样?

5、教师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发现组合三角形的多种方法。

二、学习用多个图形拼成梯形

1、小兔子的墙上也要装修,这次它要用到梯形,可是大的梯形又没有,怎么办呢?我们还是来帮帮它吧。

2、幼儿在大的梯形轮廓中用图形组合

3、展示与交流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棒,大的梯形也有各种不同的拼法。瞧!老师这里还有2幅拼图,我们一起再来用图形拼一拼吧!

三、幼儿学习看图拼画

1、交代要求:请你们照着样子用图形拼一个和它一样的画来。拼完后,看看用了哪些图形片,数数每种图形片用了几个,并从不干胶上取下数字贴在下面的横线上。

2、如果没有一样大小的图片怎么办?

3、幼儿操作

四、评讲

1、这张图是谁拼的?用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还有谁的和这张不一样?

2、总结:同样图形可以用不同的图形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