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慢病工作总结

时间:2023-08-16 10:12:20 作者:WJ王杰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公共卫生慢病工作总结篇一

1.执行35岁以上全镇辖区居民患者首诊免费测血压制度;提高高血压病的检出率,我院及各村卫生室在门诊日志上登记血压值,每月执行月报表制度。

2.对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必须建立规范、真实、完整的档案资料,建档率和规范管理率达95%以上,有效随访率达85%。

3.辖区内高血压发现登记率应达85%,并且执行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随访、体检工作。

4.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肿瘤的上报资料准确、完整、及时。

1、有专人负责社区各项慢病防治工作。

2、发现可疑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立即建立高危人群监测档案,及时行的进行随访。确诊后纳入高血压、糖尿病管理。

3、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患者和居民主动接受服务。

4、掌握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人数,有规范完整的病历档案和名册登记(高血压发现登记率达5%,糖尿病达2%),规范管理和随访率均达95%以上。每季、半年、年终的评估中等各项工作指标,血压控制达标率、血糖控制达标良好率和个案效果评估,均应达到要求。

5、掌握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并有花名册,健康档案等资料齐全,开展老人周期性体检工作,有开展工作记录及资料。

6、按要求对重点人群督导访视,并有记录。

7、按照慢性病防治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将慢病防治工作相关原始资料统计成报表,按时上报。

8、按照各类慢病防治的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慢病防治,健康宣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

公共卫生慢病工作总结篇二

1.执行35岁以上全镇辖区居民患者首诊免费测血压制度;提高高血压病的检出率,我院及各村卫生室在门诊日志上登记血压值,每月执行月报表制度。

2.对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必须建立规范、真实、完整的档案资料,建档率和规范管理率达95%以上,有效随访率达85%。

3.辖区内高血压发现登记率应达85%,并且执行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随访、体检工作。

4.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肿瘤的上报资料准确、完整、及时。

1、有专人负责社区各项慢病防治工作。

2、发现可疑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立即建立高危人群监测档案,及时行的进行随访。确诊后纳入高血压、糖尿病管理。

3、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患者和居民主动接受服务。

4、掌握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人数,有规范完整的病历档案和名册登记(高血压发现登记率达5%,糖尿病达2%),规范管理和随访率均达95%以上。每季、半年、年终的评估中等各项工作指标,血压控制达标率、血糖控制达标良好率和个案效果评估,均应达到要求。

5、掌握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并有花名册,健康档案等资料齐全,开展老人周期性体检工作,有开展工作记录及资料。

6、按要求对重点人群督导访视,并有记录。

7、按照慢性病防治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将慢病防治工作相关原始资料统计成报表,按时上报。

8、按照各类慢病防治的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慢病防治,健康宣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

公共卫生慢病工作总结篇三

成员:公卫科负责整个重点人群随访与体检,胡美芳负责健康教育,全科医生负责重性精神病,李广田负责传染病上报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王东负责卫生协管,程静负责预防接种,妇保与儿保负责相应人群。

(2)慢性病人群按每年按4次面对面随访,规范管理率达到40%

(3)孕产妇按规范发放叶酸、建卡、产检、产后访视,产前健康管理率、产后访视率达85%。

(4)0-6岁儿童按规范进行健康管理、随访,新生儿访视率达85%,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0%。

(5)预防接种:建证率达98%,预苗存放要符合标准,相关登记及时。

(6)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立小组,专门培训,按时间上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7)健康教育:每月做好宣传栏及健康咨询,做好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及居民健康教育指导。

(8)重型精神病与残疾人:按规范对辖区患者进行体检、评估、指导患者用药。

首先完成20xx年公卫任务,其次,完善重点人群评估、随访、年检。

公共卫生慢病工作总结篇四

一、继续抓好居民健康档案:继续利用门诊就诊、住院病人、组织工作人员定期下乡体检等多种途径,完成剩下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任务,在已达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建档率,完善电子档案,包括电话号码,化验结果等,逐步与门诊看病相结合。

二、预防接种和传染病方面

预防接种方面:配备好防保人员,抓好规范化接种门诊的建设和管理。继续加强儿童计划免疫,每月定期开展预防接种,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同时要把握好疫苗的入库、保存,接种等工作,严格按照规则操作。

传染病报告方面:继续抓好上报的及时性和减少漏报率。对非典、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要建立应急机制和应急小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防控工作,确保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加大对乡医的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传染病的上报工作流程,并认真执行。

三、妇幼保健工作

抓好管理质量,争取在2013年建立规范化儿童保健科,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加大对儿童保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和管理质量,提高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加强孕产妇、积极开展孕前、孕中期地中海贫血筛查、服食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工作,继续开展产后访视工作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启动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完善,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并对妇幼相关工作做好资料整理。

继续坚持定期,分月、分季度下乡开展体检工作,加大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现和管理,按时按质完成一年4次的随访工作和1次体检工作,同时引导乡医开展精神病人的督促服药和4次的随访工作。继续进行精神病人排查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如派出所管理好辖区的精神病人。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

通过下乡体检、预约到卫生院体检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促进老年人健康和生活和谐。

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要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宣传重点是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合作医疗、无偿献血及预防非典、禽流感、艾滋病、手足口病、结核病、鼠疫、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知识。

通过以下方式:

1、发动广播站、文化中心要发挥广播传媒和舆论导向作用:

2、卫生院要加强医务人员相关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张贴宣传栏、知识讲座、咨询活动、下乡体检、现场派发等。

2013年随着公共卫生工作的不断完善,服务均等化,我院定会进一步贯彻上级精神指示,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总结与进步,促进我镇公共卫生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更大成绩。

红泥湾镇卫生院 2013年1月1号

公共卫生慢病工作总结篇五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管理,对我院慢病示范区对应服务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及新发病人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

文档来源为: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村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

4、以我院为基础,从群体防治出发,个人防治入手,建立慢病随访管理模式。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目标

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服务人民。

2、建立慢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各种制度;对一般人群、慢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建立建全慢病管理综合防治机制。

1、对各村各组进行健康档案建立及体检。

文档来源为: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血糖检测记录等多种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技术支持。

5、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对检出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采取群体或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以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血压、血糖。

6、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根据基层人群的健康需求,在基层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基层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1)在我院及村卫生室建立慢病防治知识宣传刊栏,每个季度更换一次内容。

(2)在我院慢病示范区域内每季度举办一次慢病知识讲座,健康生活方式讲座及义诊等活动。

文档来源为: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院内开展免费测量血压。

四、培训及评估

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院职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

评估时按照慢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35岁首诊血压开展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慢病知识知晓率、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及慢性病的药物规范治疗情况,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