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用处大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3-09-29 18:21:39 作者:书香墨 水的用处大教案(优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水的用处大教案篇一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3、举例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无机盐及其作用。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3)举例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无机盐及其作用。

一、导入新课

二、植物生长需要水

cai展示问题

为什么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

1. 你认为一棵大树和一棵小草的一生中,两者的需水量一样吗?

2、玉米在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的需水量也一样吗?

图片:萝卜条在清水和盐水中的变化情况。

1.浓盐水的浓度大,萝卜细胞就______.

2.清水的浓度小,萝卜细胞就_______.

即:哪里浓度____(填“大”或“小”),

水分就往哪里跑!

水分由浓度小 浓度大

夏天,用糖拌西红柿,盐拌黄瓜时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呢?

观察下图,一段时间后a.b两个洞中水位将如何变化?

a洞中水位会_____:

b洞中水位会_______.

cai展示: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四)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cai播放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视屏及图片得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土壤中有多种无机盐成分,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要使植物生长的好,就要适时适量地给土壤施用肥料。

氮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的繁茂

磷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

钾肥: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杆健壮

无土栽培:能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

合理施肥:

a.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施肥使植物体茁壮生长,且获得少肥高效的效果。

b.疏松土壤,促进有o2呼吸,从而促进根对必需矿质元素的吸收。

课堂: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根毛吸水的道理-------合理灌溉。

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合理施肥。

水的用处大教案篇二

1、在跟随水娃娃漫游的过程中应用10以内数的组成经验,理解加法意义尝试运算

2、在帮助水娃娃寻找同伴的游戏情境中进一步感知水的不同形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重点:应用10以内数组成的经验 难点: 理解加法意义并运算 教学过程:

一、哪里会有水娃娃

出示水娃娃形象,提问:水娃娃在哪里?

小结:由于温度不同,周围环境不同,水娃娃的样子、颜色,甚至味道都不同

二、天上的水娃娃(解决重点)

任务1:2个水娃娃身上的数字合起来是10的,云朵就会变出可爱的样子来

幼儿两两合作完成任务1

小结:数字大的水娃娃找数字小的水娃娃

三、地下水娃娃(解决难点)

任务2:根据图片进行列式,做对加法题小溪就能汇集成小河

幼儿必须完成算式并解释加法中三个数字的意义

四、冰块水娃娃(解决重点)

任务3:3个水娃娃身上的数字加起来是9的就能消掉一层冰

幼儿三个一组完成任务3

水的用处大教案篇三

1 水的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如果学生已经注意到天空中的云和降雨,感受到棒冰外部水滴的形成,观察到雾或好奇于霜是从哪里来的,那么,他们就已经观察到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水结成冰又融化;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湿衣服结了冰也会变干等。因此,学生们对这些现象司空见惯,不用刻意的观察,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加上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蒸发、沸腾、凝结”等知识,这是学生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受知识、能力和习惯的局限,真正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观察这些现象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生却很少。所以学生的这些经验基本上还是浅层次的、杂乱无章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并用规范、科学的语言把所获得的认识上升为科学概念并表达出来,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我们对学习方法和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

课标分析1、科学概念: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 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 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杯,食盐。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烧瓶10个、小冰块(约8-10cm3)若干。

1、水在自然界以哪些形式存在?

生:雨水、冰块、雾、露水、雪、霜(此点不一定能说出) 。

教师呈现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图片。

2、这些存在形式概括起来说就是水在自然界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出示课题:水的三态变化

1.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实验:在一只干燥的玻璃烧杯里装满小冰块,并往碎冰里加入大量的食盐,过几分钟后可以看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态的冰晶出现。

然后请学生解释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杯壁(低于0℃),从而凝华成了冰晶。)

(2)如果刚才讨论出了就可以在上面的总结中直接总结完整。

小结:温度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板书:水的三态变化“三角”转化图

让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等,也就是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水的用处大教案篇四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水的沉浮。

3、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来表达,发展幼儿讲述。

盆、可舀水的玩具杯、海绵、沙、棉花、小石块、积木、朔料玩具、白纸、一个熟ji蛋一生ji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

1、出示两个大盆,里面装有水让幼儿自由在周围用玩具舀水玩。

2、把各种积木、朔料玩具一一投放入水里,老师:这些东西怎样?它们有没有沉到水下?为什么会漂浮在水上?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

3、把小石块、沙投放到水里,老师:这些东西又怎样呢?为什么会沉到水里?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试。

4、把棉花、海绵投放到水里,引导幼儿观察。

(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

1、幼儿人手一篮积木、朔料玩具、小石子等尝试。

2、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探索过程。

(三)讨论、扩展经验。

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样啊?为什么浮在上面”老师慢慢用水弄湿白纸,看看白纸慢慢沉到水里。

2、老师出示一生ji蛋,投放到水里,看看它怎样?又出示一熟ji蛋问:它会怎样呢?

(四)小实验:会游泳的蛋宝宝

水的用处大教案篇五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看到孩子无端的浪费水资源,他们以为“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而且还不了解水的用途,更不知道节约用水。根据这一实际,我设计了本节教学内容。

1、 在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幼儿对自然事物的兴趣。

2、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生活中珍惜水。

3、 教会幼儿节约用水的方法,做节约用的小标兵。

指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水的特性。

知道了水的用途,学会保护水资源。

1、矿泉水、一盆水、节约用水标志图片等。

2、教学课件及音乐准备。

3、多媒体教室准备。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现在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好吗?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数三个数,1、2、3,睁开眼睛,看老师给你们变出了什么?(一瓶矿泉水)

师:聪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这节课老师要给你们讲什么了吧?对,讲水的故事。问:小朋友,你们以前一定和老师一起玩过水吧,知道水的特性是无色、无味,是透明的液体。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水的用途有哪些?请小朋友回答,在生活中,在你了解的范围内都有哪些地方用到水?(小朋友回答,老师一一解答,衣、食、住、行离不开水)

教师小结:1、水是生命之源,人和动物离开水无法生存。

2、修筑水坝,用水灌溉农田,溶解农药等。

3、水能发电、行船等。

4、浇灌花草树木,制作冰雕,洗车、灭火等。

讨论:

1、水的用途有多大,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不开水?

2、假如没有水,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3、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出示节约用水标志图,让小朋友回家做一做,贴到水池旁。张贴一些节约用水标语,让人人都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