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企业工作总结精选

时间:2023-08-23 11:06:57 作者:江sx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模拟企业工作总结精选篇一

1、人力资源部制定后备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计划,计划制定原则遵循管理类与生产技术类人才的双通道培养模式,体现层次性、逐步深化由低级向高级递进性。

(1)管理通道:公司员工自荐通过选拔、评估后即可参加后备梯队人才培养计划,培训合格并在岗位见习期考核合格即可在公司产生管理岗位时参加竞聘,面试合格者免见习期上岗,未见习的,需经过见习期(3-6个月)考核。

(2)生产技术通道:公司员工自荐通过选拔、评估后即可参加后备梯队人才培养计划,培训合格且完成相应的任务指标即可在公司产生技术岗位时参加竞聘,面试合格后,通过见习期后即可上岗。

2、充分利用公司各种资源,采取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实施培养计划。

二、培养体系

(一)建立以教育培训、个人提高、导师辅导、行动学习为核心环节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二)具体培养方式

1、教育培训

(1)课程研修: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外部专业机构组织的公开课、论坛、交流会。

外训验收:提交书面“培训总结”或结业证,考核其是否进行转训(培训次数),以及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程度(质量考核)。

主要是通过内外部资源进行管理知识、技能类相关课程的集中学习与研修。

(2)学历提升:个人选择申请参加公司外的学历提升。

学历验收:提交毕业证书或结业证。

(3)外部考察: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安排后备人才到异地参加相关的考察、参观、培训、交流等。

学习验收:提交考察报告、考核其是否进行转训(培训次数),以及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程度(质量考核)。

以此增强对标杆企业的学习、增长后备人才见识,促进各项创新实践在公司的落地。

2、个人提高

(1)交流研讨: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

学习验收:提交研讨报告

发掘内外部资源展开相同岗位对话交流及行业对标以开拓思维、学习创新,通过团队建设活动等管理主体研讨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

(2)书籍阅读:个人选择对岗位有帮助的书籍

学习验收:提交读书心得

通过阅读各类对岗位有帮助的优秀书籍,获取各方面知识、技能及素养的提升。

(3)资格认证:个人选择参加各部门或协会举办的职称/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认证。

学习验收:提交资格证书

3、导师辅导

(1)一对一导师辅导:公司安排,每名后备梯队人才要有一名上级作为其辅导人。

学习验收:提交导师辅导纪录

(2)高层对话: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与公司高管接触,定期进行职业谈话。

学习验收:学习心得

4、行动学习

(1)项目历练: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主导相关工作项目(一年至少两次)

学习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旨在通过实际项目历练,促进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同时通过提炼工作实践案例检验其学习效果。

(2)代理测试: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暂时全权代理计划培养岗位职务。

学习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通过对后备人才代理期间工作的考核,提前发现在管理过程中亟待提升的方面,以便提前规避,防止未来晋升后的不胜任。测试次数代理期间不少于三次。

(3)见习培养: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作为本系统部门或高管领导助理形式见习。

学习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在见习期间,通过参与各类会议、决策、项目等培养深化梯队人才业务能力、管理能力。

原则上一般基层晋主管见习期3个月,主管晋中层见习期6个月或1年为佳,具体见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跨专业实践: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在本岗位工作熟练基础上,可以采取跨部门、跨专业工作实践锻炼。

学习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三、培养内容

(一)公司安排(共性需求):管理基础知识+管理技能(自我管理/管理他人/团队管理等)。

个人选择(个性需求):业务能力短板+管理实务操作(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品质管理等)。

社会组织:专业培训机构、院校组织的各类管理培训、专业主题培训、学历提升培训等。

(二)培训课程设置

1、角色认知

(1)管理者角色、地位与责任

(2)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2、管理技能

(1)团队建设与管理

(2)企业目标与达成计划;

(3)沟通与协调(跨部门沟通与合作)

(4)培训与激励(指导培养下属)

(5)绩效管理

(6)安全管理

(7)工作调配

(8)如何改进员工工作表现

3、管理实务

(1)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控制

(2)成本控制、质量管理

(3)设备管理、物料管理

(4)定编定员管理

(5)工序管理

四、学习与培训计划安排

五、过程管控

(三)考核机制:实施阶段性考核,对优秀者给予表扬激励、表现一般者给予相应要求和压力。

六、培养考核

(四)每位梯队人员必须确定一位培养导师。培养导师根据培养目标,每月对培养过程进行效果反馈记录,定期向人力资源部报备,人力资源部进行跟踪整理,分析培养效果,以便及时做出方案调整。

模拟企业工作总结精选篇二

在教

题目:企业竞争战略及规模经济性分析

0

0

商务管理

专业

学生姓名

论文完成日期: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一、前言

20世纪末我国已经摆脱了短缺经济,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木合理性却日益明显,一般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严重缺乏,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大多数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开展严重受挫。为面对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入世〞后的各种挑战,使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我国正进行“以开展为主题〞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重组和变革,规模化、专业协作化将是企业开展的方向。面对国际和国内未来的开展趋势,企业如何创造竞争优势?如何提高竞争能力?——这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抉择。

二、国有企业战略选择与规模经济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在著名论著?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中就企业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等相关问题作出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环境建立关系,其关键在于企业对外部的应变能力。战略选择的意图是针对行业的各种竞争力的影响,在一个行业里寻求长期的、有利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竞争战略可以概括为本钱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竞争战略很少有单一的本钱领先或差异化形式。企业竞争战略通常采取以本钱领先为主,兼以差异化战略;或者以差异化为主,兼以本钱领先。当然企业的竞争战略不同,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也不相同。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国有企业采取的战略对策是:一方面,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的方式,实现其规模的扩张,到达行业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讨论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过程中的规模扩张问题。

〔一〕产业结构与规模经济

1.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是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不少工业产品总产量名列世界前茅,这说明我国产业具有相当的生产总规模。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组织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偏小,尤其是缺乏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超大型企业,这一点从我国最大企业与世界最大企业相比就可以得到证明。造成产业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投资体制和分配体制,使国有企业创造利润的绝大多数被国家抽走,而国家对企业资金注入极少,银行融资有限,又缺乏直接融资渠道,企业规模偏小;我国的产业结构中,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也造成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规模偏小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规模不经济。

由于经济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产业的供应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同时由于政府的作用,使得产业进入障碍比拟低,而退出障碍比拟高,造成产业供应规模膨胀。我国市场机制还存在很多缺陷,尚未形成标准的市场竞争规那么,致使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众多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无序的竞争,经常使用不公平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谋取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其结果是全行业利润水平下降,缺乏与国外竞争对手的竞争,也影响整个产业的稳定开展。

由于追求产业规模,大量的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必然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很多企业只是单纯地以模仿创新为主,不愿花大精力进行自主创新。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缓慢,企业开展缺乏后劲,很难与兴旺国家相竞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处于劣势地位。在产业规模膨胀,而需求缺乏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经营难以维持,甚至出现一批企业破产倒闭。

〔二〕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与规模经济

由于我国产业布局的不合理而带来的产业规模的不经济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如果想仍在原有的格局下搞好国有经济,是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取得较好的成效的,因此改变国有企业现有状况,必须对整个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一方面可以到达调整国有经济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实现资产重组,调整集团内部产品结构,进而促进功能优化,从而实现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目标。因此,我们把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体战略选择,而把实现规模经济作为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主要任务之一。

从微观层面,规模经济对企业生存和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产业供应规模偏大,而企业在资本投入、技术投入、人力投入、市场容量等各种资源有限,企业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实力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国有企业战略重组而表达的规模经济的意义就在于:l〕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具有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2〕规模经济有利于有效利用、组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各自资源的使用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有利于降低本钱,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的目的所在。

从中观层面,产业中有规模经济企业的存在,能够增强企业整合币场的能力,减少产业内过度竞争,减少由于资源过度使用而造成资源浪费。而企业能否实现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供应规模是否与市场规模相适应,市场规模大而产业供应规模小,或者市场规模小而产业供应规模大,都不利于行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内存在规模经济的企业,容易对产量、价格等达成协议,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支配能力,易于形成本钱优势,有利于阻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特别是境外竞争对手的介入。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我国从根本上改变主要产业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以及由此造成的过度竞争状况,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行业的资源配置。

从宏观层面,企业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强企业。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国际竞争也是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表现为不同国家同类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要想进入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开展经济,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不仅要走向国际市场,而且要在国际经济舞台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参加wto后,要迎接“竞争国际化〞挑战,更需要树立有强大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三〕资本运营与规模经济

国有企业开展过程的问题之一就是规模过小,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使优势企业进行规模扩张。企业扩张离不开资本,如果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进行规模扩张,一来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分配体制以及近年来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企业自身的积累极为有限,要想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扩张是非常困难的。二来是全世界大集团都不是通过自身积累来进行扩张的。目前国有企业负债普遍偏高,通过银行的借贷资金来进行规模扩张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是推动大中型企业的资本经营,通过重组别的企业来扩大规模,实现低本钱的扩张。

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重新构建企业的产权结构或所有权结构,盘活企业存量资本,以弥补增量资本的缺乏。实际上就是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筹集扩张所需的资金,以重组存量而推进增量的扩张。比方可以通过出售企业现有的局部产权,所集资金可以进行新建规模的扩充或者收购其它企业,也可以利用企业现有资本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对其它企业实施购置、兼并等资本经营活动。

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因为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大企业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0.5%,而且大企业的规模也偏小。由于我国知名企业集团规模太小、产品单一,一旦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便无法同世界大企业相抗衡。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依靠推进资本经营,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大企业为龙头的组织结构。

通过资本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过去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促进龙头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促进不同优势企业〔尤其是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企业〕之间的互补,使重组后的企业既有市场,又有领先技术和开展后劲,提高规模效应,以增强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经济实力,逐步培养企业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带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之,通过资本经营的形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有充分的实力和灵活可变的应变能力面对剧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面对“入世〞后的剧烈竞争〕。

3.从宏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促进存量资本的流动,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地区之间的投资合理化同时还可以促进产权结构的合理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使经济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进一步深化。

通过资本经营,使一元化的产权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以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通过资本经营,促进存量资本在木同企业及不同所有制企业间、不同行业间、以及不同地区间的流动,使龙头企业的增量资本得以扩充,也促使企业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资本经营的形式,通过流动不断到达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开展。

三、资本经营与实现规模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规模经济的评价标准

1.规模经济分析的前提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定量分析主要是针对某特定商品,以单一工厂制企业为前提进行研究的。而现实经济中,通过资本经营重组的企业包括同类〔产品同类〕、相关〔产品之间是相关的〕以及不相关〔产品之间不相关〕多个工厂组合的一体化企业,或多个企业组合的企业集团。因此,在一个现实的企业战略下来研究规模经济定量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问题的另一个前提就是所有要素按相同比例增长,所表达的要素增加的倍数与产出增加的倍数的比例关系。当产出增加的倍数大于要素增加的倍数,生产效率是增加的。也就是各种要素的投入要遵从生产经营的活动规律,即遵从比例性和协调性。而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很难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2.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标准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标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生产效率和收益的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表示为产量增加的倍数与要素投入增加的倍数的比值,即改变前后产量的比值。实际上,生产效率也是较难确定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产品大多相似或不相似,产品产量不具有可比性,自然也不能简单相加,这使从数量上来确定规模经济标准变得比拟困难,而使从技术经济和经验估计规模经济标准变得越来越重要。

3.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指标

规模经济不仅是企业资本经营所要到达的目标,也是行业结构优化和行业开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开展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规模经济的效果时,应从企业的微观标准、行业的中观标准和宏观的社会经济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主要是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行业评价标准。从企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资产报酬率、资本本钱、生产本钱、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从行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行业集中度〔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数量、资产总额、在世界同行业的排名〕、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在同行业的领先程度、大中型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等。

这些指标中,有些指标是可以量化的,而有些指标是很难量化的,这就需要在合理的指标体系下,运用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比方要素变化过程中实际上由于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使各种要素的构成关系发生变化〔即要素的比例性和协调性发生变化〕,也可能因外部环境使各种现实因素发生变化,如要素价格、税收等因素。因此在采用规模的比拟分析时,应该剔除相关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二〕规模经济实现中的几种关系

1.实务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构成关系

我国经济已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集约经营实际上就是以效率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而这正是规模经济实现的前提。资本经营中,对资源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应表达集约经营的思想。

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技术一定情况下的最大产出量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投入的数量,而且取决于资本之间、劳动之间和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这里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或称资本品或投资品,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在现实中,通常所说的资本是由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构成,因为人是企业中最活泼的因素,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的因素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的战略重组不仅是实物资产的重组,也是人力资源的重组,而且还应该是实物资产与人力资源的重组。这样才能保证规模扩张中资产与资产、人员与人员、资产与人员的比例性、协调性,如在企业购并中,往往重视土地、厂房、机器、专利等实物资本,而无视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构关系,如优化人员结构的投入,人员在职培训的投入,劳动人事改革本钱和时机投入等。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比例失调,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企业文化和精神,最终影响企业的开展后劲。人力资本决定实物资本是否发挥其应有作用,影响企业的未来收益,自然影响到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构成关系

资本经营是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其中应该包括有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以及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重组。有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中的商誉包含着企业家及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凝结、企业品牌和形象在过去和现在给企业带来的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的价值,或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开展的潜力或未来会给企业带来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投资报酬。有效的资本经营,应该能够表达市场机制对企业乃至社会资源配置的根本要求,其无形资产在资本经营中起的作用是有利于有形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率,形成规模效应,并使重组后的生产效率大于单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总和。

然而在实际的企业购并中,企业比拟重视被购置方或被兼并方的有形资产,而对无形资产以及与有形资产有效组合不够重视,特别是重组后企业整体的无形资产重组、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重组重视不够,比方对于重组的企业,如何重塑企业形象。如何重组企业品牌,以真正发挥规模优势,表达规模经济;如何融合重组各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使重组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运行机制尽快融合,能够表达较高的生产效率的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这些方面都缺乏分析和研究,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也影响了资本经营的效果,影响规模经济的实现。

3.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政府和企业角色与功能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资本经营〔如企业购并〕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企业重组主体是企业还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政府,在企业资本经营行为,因此,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战略重组应该使企业为主体。但在我国现实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企业经济行为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理应对国有资产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行使所有者的权利,应该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如果行使政府管理者的权利,那么对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利益负责,政府的作用在于:政府推动企业重组是为了解决因旧经济体制产生的“条块分割〞,可以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加快配套改革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协调企业与各方面的关系;政府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指导企业的行为,防止企业行为的盲目性。然而在现行企业制度下,政府的职能未能完全转变,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仍然存在,作为各级政府代言人的管理者的知识能力和主观意识、个人偏向对资本经营的效果起着更大的作用,在对管理者鼓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也必然会对企业重组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保证企业重组的成功,应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作用,处理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拉郎配,也不能撒手不管,保证政府在资本经营中指导和协调作用,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实现战略重组的目标——规模经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战略重组中的规模经济是我国经济改革中一个现实问题,也是经济学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战略重组中的规模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因此企业战略重组必须遵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符合市场机制对企业资源乃至社会资源最正确配置的规那么,这样才能实现战略重组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杨雪冬.全球化:

西方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吕薇.产业重组与竞争[m].北京:中国开展出版社,2021

3.叶克林.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开展与创新

———综述80年代以来的三大主要理论流派[j].工业企业管理,2021(1)

模拟企业工作总结精选篇三

商学院

物流管理 201500620847 冯国珍

一、对市场环境不熟悉 对市场变化不敏感

我们没有对市场的具体情况有一个详细准确的掌握,因为在之前一轮的模拟中,我们因为进入了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市场,所以到最终一年我们都没有拿到标书,商场渠道的合作只是杯水车薪。所以在正式实训开始之初,我们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研究各个市场的需求大小、竞争程度,以求选择一个竞争较小的市场,所以我们进入了华南市场,同时为了确保拿到标书,我们最大限度地投入去开拓市场和提升产品品质,当然第一年后我们如愿的拿下了华南地区中高档的两个标书,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良好的开端,然而当我们沾沾自喜的时候,第二年开年就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原材料稀缺。市场巨变,这个时候我们才意识到遇到大麻烦了,没有原材料,生产停滞,机器、生产线、工人全部停工,而且其他原材料的滞留会占用厂房、大量库存和管理费用,同时如果满足不了订单,企业信誉度将逐年降低,陷入风雨飘摇。找到一个突破口填补原材料的空缺成为当务之急。

二、对变化反应太缓慢 对合作态度太敷衍

因为第二年我们没有抢到关键原材料,所以我们商讨出的解决办法一是去自由贸易市场收购,二是在第三年开始时尽全力抢占原材料,然而事与愿违,自由贸易市场上的关键原材料少之又少,全部买入也满足不了270万的订单,价格更是被哄抬到原价的30倍,由于为了中标我方公司定价很低,即使高价买入原材料,生产之后交单,也完全是赔本生意。同时在库原材料占用资金和设施,为了降低损失,我们只能选择先和商场超市进行合作,高价购入一定量的关键原材料进行产品生产,同时出手另外两种比较稀缺的原材料,解决一部分原材料库存,然后退租厂房、解聘工人,换取一定的资金流维持生存。直到第三年我们还是没有抢到原材料,我们才意识到与其他公司合作迫在眉睫,然而到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形成战略联盟,合作进行的如火如荼,而那些剩余公司不是没有合作意向就是跟我们情况相似,所以我们错失了合作的最佳时机。而此时的现金已不足以支付下一年的管理经营费用,我们不得不选择和银行贷款。

三、挣扎自救艰难 合作帮助他人

从第四年开始,为了避免高昂的管理费用,我们辞退了全部工人和研发人员,退租了几乎所有原材料仓库和产成品仓库,全面停产,订单无法满足已经成为定局,为了发挥余热,我方决定与生姜力量公司合作,该公司持有标书且定价很高,但同样缺乏原材料,所以我方以仅剩的250万现资金直接投资该公司,并将全部原材料通过自由市场赠与对方。合作结果是惊喜的,生姜公司得以满足订单,解决危机并跻身前列,我方公司也因为清空所有设施、设备、人员得以继续生存一年。之后我方并未要求对方反注资,因考虑到公司信用已经过低,大量负债,即使注资也难翻盘,所以我们接收了破产的结果,但是至此我们已经领悟到合作联盟的重要性,单打独斗很难生存,而合作往往双赢。

模拟企业工作总结精选篇四

三天的erp学习终于结束了,很累。在这三天中,我们在ceo的带领下,团队协调中我们小组努力上进,很遗憾我们g组还是在第6年破产了,我们从这次失败中也得到很多教训与经验。

我们g组所有成员都是第一次参加erp沙盘的,分配职位时都是我们小组在老师讲解后才正式分定下来的。我们g组ceo由刘正林同学担任,劳杰威同学担任生产总监,李玉池同学担任财务总监,陈兴柏同学担任财务总监助理,朱浩华同学担务营销总监,陈建宏同学担任营销总监助理,而我担任了采购总监。职务上的分配都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分配,因为我们觉得只有爱好这一职业才能为工作带来动力。

这三天的erp学习中,时间过得很快,但过得十分痛苦。没有电视剧中企业高层领导的那种挥洒,也没有像诸葛亮的那种料事如神,运筹帏幄。我们对erp的初始认识就是一张白纸,一切的开始都是由我们小组从头规划。

erp采购总监初始认识

我在这次实习课程担任了采购总监,刚开始印象中的采购总监就是买东西,可是在后来的操作中就知道了其中的苦恼:买什么,买多少,什么时候买。每次都围着这三个问题,做为一个采购我不能单看我的采购这一块,还要了解公司财务,知道财务能给我多少支持。还要同生产总监密切沟通,知道现在生产什么,有多少生产线,具体是什么生产线,库存有多少,在产品在多少,生产效率是多少。为了保证生产,一切的问题都落到我了采购总监身上,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万一材料同生产脱节,造成的后果可能就会有:生产线闲置,造成不必要损失,也可能交不了货,毁约对公司订单的获取造成恶劣影响。

在运营过程中,我们在刚开始就要讨论公司的运营战略,这是我们小组的重中之中,因为战略决定我们公司未来几年的经营,一旦确定下来在运营过程中就很难再修定。作为采购总监在确定公司战略时就要为ceo陈述自己的意见,根据自身财政情况确定厂房、生产线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清楚这个情况才能为自己的采购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小组的协作问题

在运营过程中,我认为采购总监的任务是非常重的,因为我们g组没有其他有经验的小组,我不知道他们有专业的工具可以计算出进货时间,进货多少。一切都是靠我同生产总监商量,再由我计算出。刚一开始,由于财务那一边总是叫我计算出二年的材料需要量,这让我十分“恼怒”。因为材料的需要量是要根据订单多少计算,还要根据生产线性性质同产品性质,还要考虑一年生产的四个季度,还要要订货期待,r1、r2这二种材料相对容易得出结果,可是r3、r4因为有二个订货期限,p1、p2、p3、p4这4种产品材料组成不同,所以综合起来采购总监的任务就非常重,每一期订货都不能精准计算,更何况要我计算二年的材料。虽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事,但也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中就可以折射出我们小组缺乏沟通协调。作为采购总监我也只能向团队表明以我个人现在的能力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运营过程的问题

作为采购总监,本次企业经营模拟实习中最失当的就是没有像其他组那样借助计算机软件辅助物料采购,完全根据帐面进行计算,而有些不能精准计算的p3、p4材料的采购决策我也只能进行拍脑瓜决策,从而导致物料积压2次,生产中断3次。6年的企业经营中,我为了更好地解决物料供应问题,我自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采购表格,表格列明采购时间,采购何种原料,采购数量,这个表格可以更明确地告诉我采购历史同采购时间间隔,从而可以推算以后的采购时间同数量。但是这个表格只是在短时间内设计的,这个表格也存在很多缺陷:不能体现库存;不能体现在产品;采购时间的间隔计算忽略了采购提前季。从而也造成了物料积压浪费公司资金、生产中间闲置生产线这二样比较恶劣的后果。

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一课上我们有学过综合生产计划,独立库存与控制,mrp同供应链管理,其中有一条叫经济订货批量,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此公式相难以运用。由于公司运营资 金有限,作为采购总监我目标一直是尽可能把物料供应刚刚能满足生产为目标,尽量不占用过多资金,从而为公司其他方面提供资金。而这一条十分难实现。

收获

三天的学习终于过去了虽说我们小组成绩倒数第二,我们仍认为我们收获良多。作为大学课堂的最后一课,却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了公司在实际运营的基本流程。erp沙盘能借助最简单的工具,能把企业经营高仿真地进行实习。我相信这三天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帮助很大,在这次实习中我学会了全局考虑,深感小组协调与沟通的重要性。erp是一门新鲜实用的课程能够很好地锻炼个人的决策能力,也能够满足我们的管理欲望,是一个积累经验的平台。

模拟企业工作总结精选篇五

为期一周的企业经营模拟实训结束了,这一周实训中使我受益匪浅。作为大三学生,即将面临就业,读书就到了实践的时候了,而模拟实训就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因为模拟企业就是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构建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和利用计算机计术、信息化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模拟现实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在模拟企业中分配不同的角色,让我们体验整个经营过程,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可由此加深对企业和企业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体会,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技能。

虽然我学的是会计专业,接触到只是记账、算账和报账,但是在企业里每一职位环节都是紧紧相连的,所以在企业里要做好每一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正所谓商场如战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方法,所以通过这次实训体会到规划,决策,合作等因素对成功是很重要的。

在这次实训里我作为采购总监,采购总监是采购部门的总负责人,直接对总经理负责,需要在采购领域具有良好的业绩和职业道德纪录,分析能力强,具有优秀的谈判技巧和供应商管理能力。对我来说,这是个挑战。作为采购总监我要主持采购全面工作,统筹策划和确定采购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以有效的资金,保证最大的供应,确保各项采购任务完成; 调查研究公司各部门商品需求及销售情况,熟悉各种商品的供应渠道和市场变化情况,确保供需心中有数;指导并监督下属开展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确保公司的正常采购量; 进行供应商的评价和管理,建立合理的采购流程; 监督并参与大批量商品订货的业务洽谈,检查合同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认真监督检查各采购主管的采购进程和价格控制。

要取得成功不紧要每个人做好每个角色,还要有好的规划,决策,团队的合作等。第一,整体战略意识。第二,重视群体策略的团队精神。ceo在整个运营群体中,做出战略决策是ceo的职责,但是这个决策不能由ceo一个人来完成,必须协商生产,采购,营销和财务等各总监说出想法和参考意见,最后由ceo拿定方案开始实施。第三,财务预算。对于每个组来说,资金是短缺的,在运营过程中,每个ceo和财务总监都想尽办法弄到更多钱,减少资金的流失。所以财务对公司的运作是很重要的。第四,订单。每个季度的订单是很重要的,订单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它能挣多少,而是对自己企业而言,拿到合理的订单是胜利的第一步。第五,营销总监和生产总监的紧密配合。第六,了解对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时刻了解对手的动向,使本企业更好的作出及时可行的调整和对策,以致本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先分析资料,对市场,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市场上我们开发不足,在广告费上投入较少,没有充分分析市场容量销售网点与定价,没有把市场充分利用起来,各个市场高低价交错,增加盈利空间与资金回收。因为一时的大意,我们因为疏忽而没买原材料导致没货可卖,放弃了一次盈利的大好时机,之后大家都后悔莫及,不过,我们又重新调整市场,但是因为没有购买原材料没有盈利导致资金流失。虽然这次比赛并没拿第一,但我学会了如何去做规划,是否要变卖厂房,投多少广告费,如何选择订单,下多少订单,生产某种产品,开发某种产品和市场等等。在认证的时候要提前,在建设网点的时候,应该应该根据产能调整设立,采购原材料的时候要储备些,应该提高广告的投入所占资金所占比重,应利用在现金不足时,贷款贴现与紧急贷款之前的空隙,套取更多的现金,加大固定资产和广告的投入,以获取更大收益。

实训中我也明白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学会了:

首先,要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任务的分配,同时要注意团队精神的培养,要让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自己担任的角色,每一部分都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这台机器的正常运转,所以要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起的作用,一个都不能少。只有协调好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才可能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企业才能更好的运作,才能创造出更大、更多的价值。

再次,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模拟企业实训中,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管你犯了多少错误,暴露了多少自身存在的缺点,有多少决策和执行的失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从中学到什么,犯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要从错误中获得比代价更高的收益才可以。实训只是一个短暂的实践过程,从中我们学到的书本上面没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我们以后生活,工作,乃至创业路上中最宝贵的财富。

这次实训让我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在这里要谢谢我们小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同时谢谢这些天一直指导我。 实训使我们了解企业中不同管理者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每个人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让我们投入到企业经营决策中,使其了解企业运营中所需的战略管理思想和科学决策意识,了解一个真实企业的运营过程,各司其职,亲手操作,真正感受一个企业经营者直面的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承担经营风险与责任,增强个人应对风险和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我们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为将来更好的面对社会挑战而做好准备。在由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的一系列规则的条件下,由学生分组组成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模拟企业的经营,使我们在分析市场、制订战略、营销策划、生产组织、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理解科学的管理规律,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最后,感谢黄老师对我们的认真指导。万事开头难,由于这次实训是新任务新知识,黄老师拿出了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从而使实训工作顺利进行,让我们学会了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模拟企业工作总结精选篇六

第三篇 攻略篇

《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本篇《攻略篇》将结合06、07年“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及“中国管理创新大赛”诸多优秀团队的实战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从战略概述、团队构建、产品、生产、市场、财务、综合评分、竞争分析八大板块对《企业竞争模拟》比赛中的战略与竞争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侧重从增强竞争力角度提高企业业绩。在具体的战略战术分析中将以“正”、“奇”相结合。若将“正”看作基础,则“奇”为枝叶;若将“正”喻之为基本战略,那么“奇”则为具体战术,“奇”由“正”生,两者相辅相成。“正”乃王道,“奇”乃胜道,只有王道则不能胜,只有胜道则不能王。

本书中在援引案例分析时将“中国管理创新挑战赛”简称为“管理大赛”,“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简称“mba大赛”,下文中不再说明。

攻略1战略概述

在企业中,战略问题将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但往往也是被人们所忽视的问题。可以说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好的战略,失败的企业背后往往隐藏着错误的战略。不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我们的模拟中,作为公司管理者,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都是“公司价值最大化”。北大开发的企业竞争模拟软件是用七项指标来综合衡量的:本期利润、市场份额、累计分红、累计缴税、净资产、人均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我们只要在有限的期数内实现七项指标的加权平均最大即可。用这七项指标来衡量公司价值,也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我们的现代公司治理观念:公司不仅要做大(即利润、净资产大),还要做强(其他各项指标),当然利润又是基础。这是可以通过最后的排名体现出来的,最终排名既不会与本期利润完全正相关也不会与累计利润(累计缴税)完全正相关,最终取胜的企业并非最大的而是最强的。

在比赛中,参赛各团队应该在仔细分析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为自己的企业制定一套完整的发展战略,对于没有战略规划就简单参与“中原混战”的团队只能送上一句古人已经说了几千年的话“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对于没有自身发展战略或者没有能力制订自身发展战略的团队在混战中即使不惨死他人足下也必将无所作为。我们知道,所有的公司在一开始都具有相同的历史,拥有相同的资源,并自始至终都追求同一目标,即:公司价值最大化。然而n期经营之后,结果却千差万别,这无不与我们的发展战略相关。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只会原地打转。要制定企业战略,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现在经营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我们又打算把它经营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也就是企业的定位问题。制定战略计划的核心是在组织的目标、自身能力和所处环境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充分实现其价值。

一个成熟的公司战略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上的长期与短期战略

么样的规模,这就需要财务部(包含战略投资部)和生产部(包含研发部)去详细规划该部门的战略。

运营中的基本竞争战略选择

运营中的发展战略

如运营过程中的产品、市场扩张等。

战略拟定以后,并非仓促上马,还需要详细的战略投资规划。在我们许多企业的规划中,常常没有战略投资规划或者忽视了战略投资规划,然而一个没有详细投资规划的战略经常是难以取得成功的。战略规划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它着眼于未来因素,这些未来因素中蕴含着战略变化或者战略投资相联系的增长。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正确地分析未来投资的长期收益,它强调各种战略的长期成本与收益,为企业进行重要的资源配置决策,并在决策之后实施后续控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决策框架。

战略投资一般分为两种:

资本投资,为了支持现有战略的扩张或者在新的领域中进行拓展,要在机器设备等有形固定资产等方面进行投资。资本投资常常将企业推到新的产品或者服务中去,或者说,资本投资是企业现行战略的规模或者范围扩张到更高层次。在我们的比赛中资本投资可以看作是“量”的投资。

创新投资,是指研发、广告、工艺、分销渠道等之类的开发性投资,通常情况下,这类投资是无形的,是用来为现行战略的扩张或新战略建立基础的。在我们的比赛中创新投资则指“质”的投资。

为了保证企业在中期到长期的时间内获得收益,每一项战略投资都要求企业在短期内引发显著的费用,因此有必要对每一项战略投资都制定严格的分析、考核、评价标准,如:成本—收益分析,衡量未来收益的准则,未来的绩效目标等。

卓越的战略是否就意味着卓越的成绩了呢?并非如此!企业战略的实践表明,战略制定固然重要,战略实施同样重要,只有战略制定没有战略实施无疑是纸上谈兵。一个良好的战略仅仅是战略成功的一部分,如果有能保证有效地实施这一战略的策略,企业的战略目标就能顺利地实现。

一个优秀的企业一般都是由这两方面因素造就:卓越的战略制定能力;成功地实施和执行既定战略的能力。这是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的队伍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两种能力。

战略实施就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是企业按照战略方案的具体要求,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发挥优势、把握时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活动。主要涉及以下一些问题:如何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层次间分配及使用现有的资源(主要是财务资源);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还需要获得哪些外部资源(如对手信息等)及如何使用;为了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需要对组织结构(如团队工作方式等)作哪些调整。

在具体的比赛过程中,至于说各家的战略孰优孰劣,难以得出一个定论,因为不存在一个完全适合这个比赛的战略评价体系,至少这样一个评价体系尚未开发,我们并不能简单的根据最后的比赛成绩来判定成王败寇。最后的胜者并不一定在战略上就遥遥领先,因为最后能否取胜还取决于各家对战略的执行情况以及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对确定的战略进行及时修正的能力。也许a公司的战略不如b公司完美,但a公司能够彻底的执行而b公司不能,那么最后获胜的就有可能是a。

总之,战略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量体裁衣,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选择最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战略,才是最好的战略。或许企业没有完善地制定出合适的战略,但是在战略实施中,能够克服原有战略的不足之处,那么这也是有可能导致该战略的完善与成功的。即使我们具备卓越的战略制定能力和成功地实施和执行既定战略的能力,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成功的战略必须是有创造力并且十分灵活的,企业必须要在维持现有战略的同时寻求新战略。由于环境或者需求条件的变化,旧战略的有效性最终将受到侵蚀,为了保证企业未来的壮大甚至生存,必须在已有战略失效之前形成新战略。

模拟企业工作总结精选篇七

在这次模拟企业运营实训中,我担任的是旭日贸易有限公司的业务主管角色。负责稳定企业现有市场,积极开拓新市场,预测市场制定销售计划,合理投放广告,根据企业生产能力取得匹配的客户单,沟通生产部门按时交货,监督货款的回收。作为一个贸易公司业务主管,必须管理好企业的广告投放工作、订单获取、交货、市场预测与开发等工作。例如,在企业有限的财力状况下,业务主管就得拟定一个与企业实际能力相符合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广告投放策略,争取以最少的广告费投入获取最优的订单。每次投放广告之前,业务主管选定目标市场,尽可能降低违约几率,为企业节省资金,维持公司的良好运转。

出现此类问题。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1、经过了这次企业实训,我们对企业的生产的经营过程以及市场竞争又有了更加形象的理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在面对竞争时候,我们应该不要保守和裹足不前,只有勇敢的面对挑战,我们才有进步,否则就要被淘汰。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我们也要在确定经营计划的过程中多一点灵活性,管理也要跟得上发展的变化,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还有又果断的精神,争取更多的时间。同时,组员间的相互配合、协调等工作也非常的重要,良好的合作氛围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少的便利。当然仅仅有合作精神也是不够,我们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知识素养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好的团队,才有去得好成绩的潜力。

2、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管理企业的看法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它并不只是个简单的生产和销售,它需要注入很多的心血。首先必须做到一个前方位的认识和了解,做好一个周密的计划,其次还必须很好的把握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最忌讳的就是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现金断流。我了解到,一个企业的运营必须周密的预算,同时对于一些重大有必须大胆、果断,过多的犹豫将会导致机会的丧失。

3、通过企业实训使我认识到尽管我们认为自己已学到足够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在真正的实际操作时我们依然有很多很多的欠缺,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加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次对虚拟公司进行管理,能够锻炼和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了解企业管理决策的基本思想及流程,并充分理解管理过程中团队精神的体现,哲学思维的运用,个性能力的渗透,共赢理念的培养,诚信原则的坚持和职业定位的思考等。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质采集、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企业管理决策内容的全面认识。

4、经过这次认识实习,同样的我也学到了很多,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很多,我们总是看到成功人士的满面春风却从未想过背后他们所经历的那些坎坷。企业模拟经营决策在公司发展中的必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只有制定了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市场规划,才有可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企业经营决策渗透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对一个企业发展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决策是管理的核心问题,决策活动是管理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企业的经营活动日益受到外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企业要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经营者必须善于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把握对企业有利的契机,克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威胁,制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实现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三者间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