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心得读后感实用

时间:2023-07-07 07:53:29 作者:曹czj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论语心得读后感实用篇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朗朗上口的句子,早在中学时就在老师填鸭式教学下背会,但总是机械地背出译文,理解是那么肤浅,也未曾用心琢磨和体味,直到被我们学者清风校长推荐——于丹《论语心得》,确切地说是最近一段时间才慢慢品读。

是于丹又让我们的大脑想起了学过的只言片语,自从读了于教授的书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伟大,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于丹教授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教授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 对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我也许没有读透,但也从中无处一些生活的真谛。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一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心胸要宽广,对问题的思考要有虚心的态度。不要盲目的与他人比较。这便是《论语心得》带给我的思考之一。

孔子论语心得读后感实用篇二

捧读了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我感到自己以前对于《论语》的理解只能算作“冰山一角”。这部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有哪些实际意义?于丹老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她眼中的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而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个人道德、品性和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追寻快乐人生的智慧。

一、 真正的快乐来自心灵深处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中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足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更富裕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但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于丹教授认为孔夫子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学会坚持自己的信念。

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在物质生活上十分富足,其实当咱们选择这个职业时,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就选择了无私奉献和精神追求。那为何老师们现在的怨言越来越多了呢?我想这就和于丹老师所说的人的“视力”问题有关。如果教师总是用眼睛去看周围那些拥有香车豪宅和巨额存款的人,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快乐。可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用眼睛去“看”自己的内心,就能够每天从学生成长的点滴进步,从孩子的一声“老师好”,从家长的一句“老师谢谢你”,从若干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学生还记得你的生日并送来祝福等许多细小的事件中,深切地感受到那种无与伦比的职业幸福感。

因此,真正的快乐并不属于有钱人,而属于心灵富足的人。

二、快乐的本性是平和

人们喜爱品茶,在茶的面前,就会感到一切都变得平和美好。于丹教授理解《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并以此来影响着他的弟子。”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我理解为:快乐的本性犹如茶——平和。茶的确是个和气的性子,与谁都合得来。柴门也进得,侯门也进得,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所以,茶能和柴米油盐酱醋过日子,也能与琴棋书画诗酒共发雅性,且在那个浪漫天地里,还担任着缺一不可的角色。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性情平和下来,会使人“怡”,“怡”者,正是和悦,愉快之意。茶道讲求的是要让人身心愉悦,这与《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不谋而合了。

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以平和的性情待人处事,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重要思想。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经常声色俱厉,指责学生不该如何如何。这样的老师师德修养并不一定有问题,他是没有达到性情平和之境界。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那样,学会修身养性,学会控制自己。一个教师只有性情变得平和,才能像茶一样,与各种性格的学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其实,教师面对“问题学生”老想发脾气,这样做不仅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害无益,对于教师个人身心健康的伤害也是无法弥补。教师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学生出现问题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学会以柔克刚,用平和的心态创造教育的快乐。

三、快乐的核心价值是“恕”与“仁”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提到了“恕”和“仁”,并对其进行了解释。 “恕”指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给别人干。这句话说说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比如我们教师,如果自己要做机械重复的工作,就会感到很烦,但给学生布置作业却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一厢情愿地搞“题海”战术。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但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教师又有多少回在暗示学生如何如何回答领导的提问,实际在变着法诱导学生说谎。我们的所言所行距离“恕”字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人的一生如果真能做到这样的一个“恕”字,那么他一定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书中对“仁”的解释是“关爱别人,就是仁。”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留有一点空隙。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的,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也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教师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理想的实现则必须依托于学生。只有帮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我们在事业上才能有所建树;只有帮助学生实现理想,拥有幸福人生,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找到心灵的快乐。教师的一生都与学生紧密相连、荣辱与共。关爱学生、帮助学生、造就学生是我们收获快乐的唯一途径。

爱人爱己,悦人悦己,成人成己。人生路如果能够努力践行“恕”与“仁,我们就会实现快乐人生的核心价值。

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告诉我们:要以淡泊的襟怀、超逸的性情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教学生涯,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学生自然的生命个体,这样我们才能追寻到自己的快乐人生。

孔子论语心得读后感实用篇三

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由孔门弟子编纂而成。《下面是本站带来的读孔子论语有感心得范文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三)善于启发,触类旁通。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

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

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五)联系实际,评人评事。孔子评价过的人很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

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今天,联系实际,评人评事,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就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后受益无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朗朗上口的句子,早在中学时就在老师填鸭式教学下背会,但总是机械地背出译文,理解是那么肤浅,也未曾用心琢磨和体味,直到被我们学者清风校长推荐——于丹《论语心得》,确切地说是最近一段时间才慢慢品读。

是于丹又让我们的大脑想起了学过的只言片语,自从读了于教授的书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伟大,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于丹教授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教授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 对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我也许没有读透,但也从中无处一些生活的真谛。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一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心胸要宽广,对问题的思考要有虚心的态度。不要盲目的与他人比较。这便是《论语心得》带给我的思考之一。

2页,当前第112

孔子论语心得读后感实用篇四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三)善于启发,触类旁通。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

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

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五)联系实际,评人评事。孔子评价过的人很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

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今天,联系实际,评人评事,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就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后受益无穷。

孔子论语心得读后感实用篇五

捧读了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我感到自己以前对于《论语》的理解只能算作“冰山一角”。这部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有哪些实际意义?于丹老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她眼中的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而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个人道德、品性和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追寻快乐人生的智慧。

一、 真正的快乐来自心灵深处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中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足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更富裕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但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于丹教授认为孔夫子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学会坚持自己的信念。

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在物质生活上十分富足,其实当咱们选择这个职业时,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就选择了无私奉献和精神追求。那为何老师们现在的怨言越来越多了呢?我想这就和于丹老师所说的人的“视力”问题有关。如果教师总是用眼睛去看周围那些拥有香车豪宅和巨额存款的人,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快乐。可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用眼睛去“看”自己的内心,就能够每天从学生成长的点滴进步,从孩子的一声“老师好”,从家长的一句“老师谢谢你”,从若干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学生还记得你的生日并送来祝福等许多细小的事件中,深切地感受到那种无与伦比的职业幸福感。

因此,真正的快乐并不属于有钱人,而属于心灵富足的人。

二、快乐的本性是平和

人们喜爱品茶,在茶的面前,就会感到一切都变得平和美好。于丹教授理解《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并以此来影响着他的弟子。”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我理解为:快乐的本性犹如茶——平和。茶的确是个和气的性子,与谁都合得来。柴门也进得,侯门也进得,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所以,茶能和柴米油盐酱醋过日子,也能与琴棋书画诗酒共发雅性,且在那个浪漫天地里,还担任着缺一不可的角色。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性情平和下来,会使人“怡”,“怡”者,正是和悦,愉快之意。茶道讲求的是要让人身心愉悦,这与《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不谋而合了。

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以平和的性情待人处事,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重要思想。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经常声色俱厉,指责学生不该如何如何。这样的老师师德修养并不一定有问题,他是没有达到性情平和之境界。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那样,学会修身养性,学会控制自己。一个教师只有性情变得平和,才能像茶一样,与各种性格的学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其实,教师面对“问题学生”老想发脾气,这样做不仅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害无益,对于教师个人身心健康的伤害也是无法弥补。教师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学生出现问题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学会以柔克刚,用平和的心态创造教育的快乐。

三、快乐的核心价值是“恕”与“仁”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提到了“恕”和“仁”,并对其进行了解释。 “恕”指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给别人干。这句话说说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比如我们教师,如果自己要做机械重复的工作,就会感到很烦,但给学生布置作业却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一厢情愿地搞“题海”战术。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但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教师又有多少回在暗示学生如何如何回答领导的提问,实际在变着法诱导学生说谎。我们的所言所行距离“恕”字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人的一生如果真能做到这样的一个“恕”字,那么他一定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书中对“仁”的解释是“关爱别人,就是仁。”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留有一点空隙。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的,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也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教师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理想的实现则必须依托于学生。只有帮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我们在事业上才能有所建树;只有帮助学生实现理想,拥有幸福人生,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找到心灵的快乐。教师的一生都与学生紧密相连、荣辱与共。关爱学生、帮助学生、造就学生是我们收获快乐的唯一途径。

爱人爱己,悦人悦己,成人成己。人生路如果能够努力践行“恕”与“仁,我们就会实现快乐人生的核心价值。

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告诉我们:要以淡泊的襟怀、超逸的性情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教学生涯,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学生自然的生命个体,这样我们才能追寻到自己的快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