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亲子活动家长感悟心得体会(通用7篇)

时间:2023-09-26 17:23:59 作者:GZ才子 2023年亲子活动家长感悟心得体会(通用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亲子活动家长感悟心得体会篇一

亲子阅读,这个词已经在当今幼儿家长中广泛流传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学者们深刻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我也是一名普通的家长,在孩子还未出生时,我就已经从自身的经验和教育书籍中感受到了阅读的必要性。在我儿子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就开始了亲子阅读。我给他选的第一本书是一套小熊宝宝绘本。绘本最经典的就是画面很丰富,字很少很大,特别适合小宝宝们看。我记得当时小家伙虽然还不怎么会说话,但他很是喜欢,缠着我让我不停地讲。从那天以后,我一到晚上就和他讲故事。每天如此,坚持了好几个年头了。

陪孩子一起阅读,发现了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习到知识,通过一些故事,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道一些社会、学校准则。让他从小培养读书习惯,对阅读产生兴趣,使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份。也让他从阅读中感受到开心、充实和快乐。尤其是一些诙谐、幽默的小故事,听了以后小家伙哈哈大笑,有时还一个人想像着做动作表演呢,特别有趣。而我,也因为和他的亲子阅读,建立了牢固的亲子关系。每次他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我就找相关的故事读给他听,也解决了我好多教育的问题。比那些死板的大道理可有用多了。

当然,在亲子阅读中我也曾有过困惑。比如在小家伙三岁的时候,我就准备开始教他识字,当时就想,字识的多,他就可以自己阅读,开阔眼界。但发现字块识字他并不感兴趣,于是我采取了“指字读书”的方法给他读故事。那段时间他确实认识了好多字,可逐渐发现“指字读书”久了,孩子对图画就不怎么注意了,主要就是看字了。后来,在一次亲子阅读课上,才知道了绘本最棒的就是图画,里面每一幅画都是大师的作品,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欣赏能力。于是我醒悟了,我不光“指字读书”了。现在每次新书到来,我都会先引导他去看图,有时我们还看图自己尝试着编故事呢。然后再按作者写的讲一遍,比比到底是我们编的故事好还是作者写的棒?这样既没破坏孩子的想象力,也学到了新字,还锻炼了他的语言能力呢。

所以我想说,亲子阅读真的很重要。愿所有的家长都参与进来吧,让我们多多交流、多多学习,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奇迹就在明天。

亲子活动家长感悟心得体会篇二

这天,我和儿子读了《学与问》这篇文章,从中我明白了“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因为学和问是相辅相成的,“学”是老师向孩子们灌输知识,是吸取、是积累。“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是质疑、是提高。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我认为孩子们要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老师、同学、朋友和别人。只要他能给孩子们启发和帮忙,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能够成为孩子们的老师。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读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对这件事也挺投入。我觉得老师展开这样的活动很有好处,不仅仅能够增长孩子们的知识,还能够让家长对孩子们学习有更多地了解。

亲子活动家长感悟心得体会篇三

读书,是人生的一大积累,它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锤炼顽强拼搏的意志,更能丰富课外知识与大脑的智慧积累,它可能影响我们新一代的一生。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是一个难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是一个不称职的家长。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并不能做到每天陪儿子共读,但我每星期至少能陪孩子两次共读自从开始亲子共读,在与儿子的一同阅读、一同学习中,我又重新找回了那种美妙与神奇,每次亲子共读都是乐在其中,回味无穷!

我们在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时,一起享受书中人物的喜怒与哀乐,一起感受到主人公顽强不息的精神和超强的生存能力,给孩子讲解碰到困难时,要象鲁滨孙在困难环境中顽强不息的精神,不可以遇到困难就逃避,而是想方设法的去克服解决它。

我在欣赏孩子的成长中也收获了快乐,书中的童真童趣拂去了我心灵上的尘埃,让我有幸走进孩子的世界,懂得如何去亲近这些纯真的天使。

20xx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乐在其中的我会将亲子共读进行到底,让孩子和我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彩无比!

亲子活动家长感悟心得体会篇四

从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我和妈妈共同学习,妈妈和我一齐读书,感受故事资料的精彩,词语的优美,让我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我们一齐看过的书有《淘气包马小跳》《中华上下五千年》《稻草人》《夏洛的网》等,我觉得有益的书籍能让我知书达理,懂得感恩,能引导我健康成长。读书也能让我们全家氛围融洽,一齐看书,一齐讨论,有问题一齐提出来,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在书中寻找答案,并握手言和,一家人其乐融融。

陪我一齐阅读,才发现自己的成人思维,真的不太适合此刻的我,总是发现我学得太慢,一个问题有时要讲三四遍,我急得不得了,但之后妈妈静下心来想,自己小时候的样貌,我还真不容易,妈妈暗暗告诉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把成人的思想强加于我脑中,要持续我的童真。至少在陪我阅读中妈妈体会到了对我要有耐心,用我的思维体会啊妈妈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妈妈与我一齐读书有很多好处,我们共同经历着书籍带来的喜怒哀乐,同样的情绪让妈妈和我贴得更近,让妈妈能够感受到我心理和思想的变化。

读我的书,看我的事,听我的话,懂我的心,一本好书带来的启迪,让妈妈走进我的内心,成为我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

亲子活动家长感悟心得体会篇五

每个晚上,我们都会和孩子共读一些童话图书,如《火鞋与风鞋》、《魔法手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神奇校车》、《小熊温尼・普》等等。孩子在这些故事中可以学会勇敢,学会坚强,学会很多知识。我们很享受这一过程,每个晚上,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孩子的知识面,又增添了孩子和家长的感情交流。

本月,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了《小鼹鼠的土豆》这本童话图书,这本书是由浙江儿童文学作家熊磊所著,曾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一只在地底下流浪的小鼹鼠,无意间挖到一颗小小的土豆,并将它作为自己的事业,每天为土豆浇好几遍水,还细心地为土豆松松土。到了晚上,还忍不住关了灯,又打开,再关,再打开,为的是多看几眼自己的小土豆。为了保护土豆,它和甲壳虫战斗,还造了一个大围墙来保护土豆。可笑的是,因为土豆,鼹鼠姑娘不要他了,他还受到了其他鼹鼠的嘲笑,然而最终发现这颗土豆并不属于他,留给他的只是地上一个个空空的坑。

这个故事中,小鼹鼠受到了很多次的委屈,一直到最后土豆被农民拔走,他也没有痛哭,因为他始终相信,希望就在下一次。

作为家长,我们要教育孩子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挫折来临时不知怎么去处理它,怎么去面对它。挫折也像弹簧一样,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直面挫折,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随时做好的准备。小鼹鼠经历了许多次失败和打击,但依然不放弃寻找的目标。我想: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像小鼹鼠一样有不放弃、执著的精神,遇到失败要有平和的心态。只要持之以恒,总有一天,你会有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

亲子活动家长感悟心得体会篇六

孩子上二年级了,参加他们班组织的郊外春游活动还是第一次,除了与一帮小朋友在一起的新奇、教师喊破嗓子组织活动,为教育好娃娃们费尽心血,更加体会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外,真正让我从内心感到无比欣慰,收获最大的莫过于与孩子们一起的快乐了。正像午饭时一位家长感叹的那样:“陪孩子一起出来,图的就是一个‘高兴’,孩子们高兴,老师高兴,家长高兴,皆大欢喜哈。”

是啊,现在这社会竞争日益增大,孩子从小就得“优秀”的学习,还有什么比孩子们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感受泥土的芬芳,让孩子尽情快乐,回到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自然状态让人欣慰呢。

看看大人拉着自家孩子的小手一起做游戏的紧张,抿嘴、孩子挂满汗泽的笑脸吧,再看看孩子们一听说摘草莓了一窝蜂涌向园子,大人们紧跟后面紧追不舍,连喊带拉的“苦笑无奈”吧……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的真实,俨然一副田园生活画卷。

看着女儿拿着一个小筐,一个人在田间不分大小,专注的把一个个草莓摘下来时。我忍不住笑了,甚至不想提醒她要专拣大的红的摘,因为,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重要的是,此刻。我与女儿一起劳动,一起快乐着。我们共同体会着最单纯的收获草莓的快乐。

愿这种快乐多一点,也愿在孩子们在成长的岁月里,社会、学校、大人能给予孩子们更多这样的快乐。

亲子活动家长感悟心得体会篇七

(一)培养孩子学会做人。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之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教孩子学会做人。

但怎样教孩子学会做人呢?我的体会是靠家长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引导,实实在在地示范,处处做教育有心人,敏锐的捕捉时机,启发孩子教育,帮助孩子学会做人。

1、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在家庭中,由于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由于独生于女的特定环境。一方面,孩子的物质享受几乎是应有尽有,另一方面,孩于不会自我服务劳动,依赖性极强。他们缺乏意志、毅力和自强精神,经不住人生挫折。有的不懂礼貌,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显得冷漠,缺乏责任感。其实,责任感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基础,是道德的源泉,是做人的起码要求。在家庭中,父母应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例如打扫卫生、负责为花草浇水等等。使他从水上就养成对家庭的责任感。

2、教孩子善待他人,从小培养一颗宽容之心。告诉他社会是人组成的,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敬,首先就要先尊重别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尤其是在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时,要让他冷静地去分析问题,如果责任在自己一方,就要主动地认识自己的'不足,走出总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的误区。这样,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因此,作为父母应自始至终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灵魂的成长上,只有将做人与读书结合起来,孩子才能真正读好书,将来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孩子而言,兴趣正是他们理解事物、学习知识、适应环境的主要驱动力。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对于处于大脑发育期的孩子们尤为重要,这也是他们今后能否自主树立良好目标、坚持兴趣爱好的基础。

孩子良好的兴趣培养,应着重于以下四个方面:

1、要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鼓励孩子接触多方面的事物,从而获得广博的知识。孩子有广泛的兴趣,这个孩子会阳光,会快乐,因为有同学欣赏,有老师肯定。

2、在广博的基础上,注意发现孩子的特殊爱好,使其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培养孩子艺术特长,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使孩子的情感得到陶冶、熏陶。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等能力。积极对待孩子的艺术特长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校的许多孩子都有一技之长,会笛子、会古筝、会钢琴、会书法、会画画,能在学校的舞台上精彩演出。我校星期一大课间,每班每学期都有一次亮相机会,鼓励孩子把你的一技之长演绎给全校师生看看。许多家长很重视这次表演的机会,亲自给孩子送乐器,如古筝啊,爵士鼓啊,欣赏着孩子演出,为他拍照,为他鼓掌,给孩子信心。这样的家长就是很会培养孩子的家长。

3、当孩子作出选择后,要鼓励孩子保持恒心,不至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孩子会不会半途而废,多半取决于家长的决心与毅力,家长能下狠心的、能放弃自己的一些娱乐、喝茶、打麻将的时间陪孩子练琴、陪孩子学书法、陪孩子学画画,就不愁学不好。

各位家长,关于教育的话题是纷繁复杂的,恕我不能一一谈及。总之,请各位放心,我们学校会尽最大努力的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做细。同时也希望各位家长与孩子的科任老师、班主任老师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