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艺术特色创建工作报告 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计划

时间:2023-08-02 14:01:35 作者:江sx

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资源和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学校艺术特色创建工作报告 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以师生为主体,以“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以“三化一上墙”(绿化、净化、美化、学生作品上墙)为重点,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活动为载体,立足“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突出学校文化功能,促进师生和学校共同发展。

一、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张胜国(校长)

副组长:孙孝能、贺勤俭、黄超

二、学校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学校无小事,处处皆育人。校园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整体性原则。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保持可持续发展。

3、“三贴近”原则。要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的品德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群体,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工作措施

1、明确建设目标,提高思想认识。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自然环境的改善,也包括隐性教育课程的开发。全校教职工都要提高思想认识,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塑造师生良好形象为目标,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内外部环境的文化品位。

2、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整体规划。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学校主要议事日程中,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统一组织实施。同时,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校园规划和建设措施,要与规范化学校创建、学校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分阶段、有层次地全面实施。

3、做好宣传发动,形成创建合力。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全员参与、全过程育人,充分发挥师生、社会和家庭的积极性,形成创建合力。要利用学生大会和家长会,做好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使师生明确优美校园环境的标准和文明行为习惯的要求,营造创建氛围,使之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

4、突出学校管理,提高师生素质。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长远,着眼现实,突出管理,注重效益,正确处理好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重点抓好校园文化传统的积淀、制度文化建设、师生人际环境建设,引导、规范师生行为,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增强校园育人功能。

四、20xx年主要工作安排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仙槎桥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2、清明节传统节日教育活动。

3、五月份参加县举办的小学生广播操和大课间跳绳比赛,首先在学校内举行比赛。

4、6月1日庆祝国际儿童节活动。

6、八月份重点抓好幼儿园建设,冻好地,装好电视机。

7、九月份重点抓好一年级的养成教育。

8、组队参加县里的田径赛,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解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学校精神以及校徽、校旗、校歌的活动。

9、11月份开展读书活动及科技活动,并举行比赛。申报“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并整理资料以备县验收。

11、20xx年元月份召开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学校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和阶段性成果,不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学校艺术特色创建工作报告 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计划篇二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根据中心校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确定“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学习氛围”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重点,为此,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以人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本,促进学校办学内涵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培养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更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健康地成长。而多年来,我校也一直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环境,提升学习氛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我校地处偏僻,学生单纯,孤陋寡闻,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我校具有一支思想上进、文化水平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可要适应未来的教育改革及发展需要,还必须因地制宜,转变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有人曾提出:未来教育的竞争,必将是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办学品位的竞争,办学特色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也将成为学校生命生存延续的命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将以办学特色为载体,以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提升学习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的乐园,尽快地形成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具体的工作目标

(一)、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创建具有现代化一时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明天,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向世界做准备。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师生的生命和发展,改变师生对学校单一传授知识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校园的文化精神,从而使教师重新审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生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以校园的文化建设来促进师生生命与发展。

(三)、关注师生的生命与发展,积极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狠抓校风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尽快地培养出一只既能满足现在教育需求,又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五)、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建学校特色,达到校园有亮点,提升办学品位。

(六)、结合本校实际,使学校管理、教师考核逐步趋于科学化、人文化,关注师生的生命与发展。

四、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逐步完善的原则。

3、校本性及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工作要求

1、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要提高对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积极营造建设特色学校的良好氛围。

3、突出特色,细化方案。要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制订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实施。

5、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以满足开展特色项目活动的需要。

六、工作措施

1、明确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2、充分认识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的思想,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成立特色创建学校领导小组,并做好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特色项目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确保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高效地开展。

4、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师生的生命及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学习氛围。

5、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绿化、美化、净化”,做到’整洁、醒目”,彻底清除乱涂乱画的现象。

6、做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校园特色。

7、建立检查指导机制。要建立特色项目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使特色项目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8、建立考评机制。要制定特色项目建设考评方案,对参与特色项目活动的教师,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评,并把考评结果和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

9、建立激励机制。要对积极参与特色项目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先进教职员工评选活动,对特色学校建设成绩突出的教职员工给予表彰奖励。

七、创建内容

1、构建“活泼、开放”的学习氛围体系。

2、开发校本课程。

4、结合少先队活动或主题班会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八、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学校艺术特色创建工作报告 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计划篇三

学校的特色办学工作主要以市、区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校发展规划为行动纲领,结合柳北教育的“大力促进特色办学、加强教师阅读提升”的工作布署,扎实稳步深入地开展“中华古诗文特色”办学工作,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主体快速、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知名度,打造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特色教育教学品牌。

二、工作思路

本学期的特色办学工作的中心主要放在扎实有效的开展中华经典诗文特色常规工作,促进特色办学工作的深入发展,加大教师全员培训的工作力度和校园文化建设,特别在读书促进个人自身素质方面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而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学校特色创品牌、树名牌打下有效而有扎实的基础。

三、具体工作措施与要求

1、特色办学工作常规化方面。

(1)本学期在抓好我们诵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落实检查”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将针对家长学校、每周旗下经典推荐、每月末集体主题诵读、诵读宣传栏这几个较为薄弱常规进行调整改进规范落实。

(2)继续加大对检查评价的执行和落实力度。扎扎实实的把诵读任务落到实处。

诵读检查按班机自检、大队部抽检、教师代表检查、期末统一进行检测的四级检查进行落实学生的诵读评价。

学生诵读评价要落到实处,课题组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并每月定期对各班进行诵读进度、效果的公示和表彰。加强对特色办学先进班级和教师、学生先进个人的表彰力度。

(3)加强班级特色建设的工作实施和创新,本学期将进行优秀特色建设班级进行表彰。

(4)继续联合政教处和大队部加强对学生文明礼仪的规范教育,形成学礼、知礼、行礼、守礼的好习惯。

(5)规范特色展示室的管理制度,把学校特色工作的资料、图片等物化成果充分的展现出来。并把展示室建设成学校教师的经典阅览休闲室。

(6)本学期将做好收集好学生平时的日记、习作中运用到经典诗文的好作品,形成学生优秀经典诗文作文集锦本。

2、特色办学诵读课程化方面。

(1)认真上好每周精讲《弟子规》、《经典诵读》、和《班级特色建设》的三节校本课。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做到课前有教案、课中有效果、课后有反思。《经典诵读》校本课将形成我校的特色拳头品牌。

(2)本学期将在百花奖教学比赛中,进行经典诗文教学比赛,由各年级组推选教师代表上经典诗文校本课、由年级组集中力量对参赛教师进行集体备、研、议课的形式进行参赛,提高全体教师的经典诗文教研能力。

(3)在出版我校的第一本诵读教材《国学经典诵读全本》后,并着手进行第二本《国学经典德育读本》的编写出版。

3、特色办学诵读理性化方面。

(1)找好结合点。继续注重基础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 点、融合点、创新点。本学期重点在经典诵读与教师读书和学生的大量阅读有效结合上进行研究探索实践。

(2)抓住机会点。本学期要把握好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诵读经典,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南宁观摩会、《诵读经典诗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研究实践》的全国会议两个经典课题的活动开展,争取充分展示我校进行经典诵读的教育实验后所取的成效,并取得上级部门的有力支持和指导。

4、特色办学活动主题化方面

加强特色办学主题活动的实效性、时代性、和针对性。抓好德育“孝亲尊师”的核心点和“学礼、知礼、行礼、守礼”的表现点。

本学期我们的特色办学主题系列活动主要有:

九月的“尊师孝亲常规礼仪教育”;

十月是“经典诗文朗诵比赛”;

十一月是“书香满校园”图书交流活动”;

十二月是“经典诵读活动特色展示”。

一月为“经典诵读表彰大会”

每月主题的活动将联合政教处、大队部制定出具体的方案进行实施。

5、特色办学研究课题化方面。

(1)、继续抓好以《创建中华古诗文特色学校的研究实践》、《新时代中华经典诗文教育实验》、《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双文素养”》、《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研究实践》四个特色课题为载体的教师教科管理工作,以此促进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2)继续抓好四个特色办学研究课题建设,加强定期检查,组织交流,督促指导,以此促进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并做好课题档案资料管理,如教师教案、论文库的建设,及时登记师生的论文获奖与发表情况。

6、特色办学环境人文化方面。

(1)、学校的特色办学注重以人为本,从细节出发,关心每个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真心诚意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教师,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才智,尽力协调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努力在全体师生群体中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和谐发展的团队精神。让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真心实意热爱、关心我们的学校,积极为学校的深化发展出谋献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文化建设,加强教学楼、教室、办公室以及校园内外和周边环境的人文细节建设。以小见大,以微见华,充分展现二十六中幽雅、古典、古香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新学期,我们将根据这些工作计划,注重执行得力、落实到位,检查从严,奖惩分明。把我们的特色办学工作做得更加深化、更加富有内涵、更加深层次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取得更大的发展。

学校艺术特色创建工作报告 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计划篇四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

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高中阶段丰富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职业教育强化艺术实践,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完善课程设置。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开设象帽舞、剪纸等艺术课程。高中阶段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设艺术课程。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

根据学校艺术课程设置和工作需要,配备艺术教师。形成事业单位招聘、特岗教师招聘等教师补充机制,目前全县有音乐教师69名、美术教师76名,基本满足学校艺术教学需要。近年来逐步完善教师交流政策措施,实施“大学区”计划,缓解艺术教师师资不足问题。加强对艺术老师的培训,尽可能的安排外出培训和观摩学习,开展艺术教师教学大赛,提高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

逐步完善艺术教育的督导评价,要求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自觉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艺术教育课程。进修学校开展艺术教育课程的听课评课活动。

完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加大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新建教学楼按照办学标准和教学需要设置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教室。配备必要的艺术教学设备、器材,以满足艺术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学校对艺术教育设备投入和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各学校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建构了声乐、器乐、舞蹈、手工、绘画、书法等多个学生艺术社团。学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现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一方面扎实推进社团活动开展,一方面,积极为学生创设交流展示的平台。广泛开展班级、年级、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校园广播站、国旗下讲话、艺术大赛等成为系列传统活动,充分地展示着学生多彩的成长历程。教育局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县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通过活动评选出优秀节目参加全州和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xx年在舞蹈、声乐、器乐、绘画、书法、摄影项目中,共获得省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个。

各学校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努力让校园每个角落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可利用资源,使之对学生艺术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尽力营造让墙壁说话,让文化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为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艺术知识,把各种艺术名人名言、学生艺术作品等张贴在教室、宣传板、楼梯、走廊的墙面上,让孩子们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艺术修养。

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朝鲜族特色文化教育,努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如二小的朝鲜族象帽舞项目、三小的绘画、书法、剪纸、软陶项目。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共有4所省级美育特色学校。

根据《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三个规范性文件要求,逐步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把艺术课程开设情况、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情况、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情况、学生艺术素质情况等纳入督导评估范围。

学校艺术特色创建工作报告 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计划篇五

活动开展之初,我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校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途径进行大力宣传,让师生明白,学校不仅要有朗朗的书声,还要有悠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步,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能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从而纠正了部分师生存在的“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不是主业,耽误时间,难以坚持的思想偏见,并结合“课外访万家”活动,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做好部分家长的工作,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活动深入人心。

为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我校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胡家学校小学部“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方案》。确立了以学校为基础,以班级为单位,用一年的时间,达到“人人会唱十首歌,一曲京剧戏,个个能跳校园集体舞,会舞流星球”的总体目标,确定以“合唱”和“校园集体舞”为主要内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政教主管、教学辅助、后勤协作,专任教师是指导者,班主任是组织者,科任教师是辅导者的工作模式,把“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工作考核,并计工作量。整个活动分四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通过大力宣传,提高认识。营造氛围,让活动深入人心。

第二阶段培训骨干。培训期间,每天晚上,学生食堂灯火辉煌,歌声悠扬,那是我校对“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辅导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大会议室里,校“合唱团”引吭高歌,校舞蹈队激情澎湃,那是我校对“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骨干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阶段推广普及。在这一阶段,实行“三包”“四定”即校级领导

包年级、中层领导包班级、专任教师包项目,定时间、定场地、定人员、定项目,做到“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个个都参与”,达到人人能唱歌,个个能跳舞。为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努力提高“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质量,达到人人会唱、个个会跳,不断促进活动健康持续地发展。

1、精心设计内容。

活动之初,在内容设计上,我们坚持按照“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的原则,避免教育活动“成人化倾向”,让活动内容尽量遵循时代特征,贴近校园生活特色,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校“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展演活动推荐的100首歌曲中,挑选出学生喜爱的《大海啊,故乡》等30首歌曲,并结合我县戏曲进校园的工作要求,选一些戏曲名段,作为我校“大家唱、大家跳”曲目。“流星球”是我校的传统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将其改编并与校园集体舞《踏浪》一起纳入“大家跳”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