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摘抄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优秀7篇)

时间:2023-10-03 17:47:13 作者:雅蕊 最新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摘抄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优秀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摘抄篇一

这是一本典型的心灵成长类书籍。它在身、心、灵的某些层面,给了读者很多具体可行的建议。这和我之前看的时间管理入门书《小强升职记》,如出一辙。整本书,都是一个主人公去询问,去实践,去思考,去获得。。。

这几个问题,很简单。但是富含深厚的哲理。在明朝著作《西游记》中,描写唐僧就很明显。“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要前往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想借宿一晚。”这句话,就写出,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

书中写到谦卑和感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丹。事实中,唐僧做得也很好。我也在学习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感恩。

书中抛出一个问题,“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回答道:财富、权利、健康、爱和快乐。

其实,我们每个人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喜悦与内心的和平。喜悦,是自身由内向外的感觉。而快乐,是某个特定的情节,是由外部因素产生的。所以,喜悦比快乐更值得。

现代社会的恋爱,结婚。已经不那么单纯了。各种相亲节目层出不穷、花式秀恩爱。but,很多人都没理解到,没结婚,只有一个家;结了婚,却一下子有了三个家:你家,我家,我们家。

或许还是相同的一些人,当上父母之后,以爱之名,让孩子为他们而活,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生命历程。很多父母管教小孩,督促小孩要守规矩、用功读书,有多少是掺杂了怕小孩出去丢自己的脸(怕人家说你教的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的成分,或是希望、期待孩子能为他们的ego带来光荣,甚至是将自己对未来无名、未知的恐惧投射在孩子身上。最后,痛苦的还是孩子。

书中的若菱就像是我们的一个影子,透过她,我们的很多行为都被投射了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普遍的社会病:职场的欺骗、金钱的堕落、疾病的担忧、婚姻的背叛、朋友的冷漠等等。

我们完全可以说,生活中的我们就是书中的若菱。与之不同的是,若菱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了指引她方向的智慧老人。而在当下,又有多少人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智慧老人告诉若菱一个概念,世上只有三件事:你的事,我的事,老天的事。

我们要做的,就是臣服于现在,好好接受这一切。然后尽自己的可能,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摘抄篇二

最近看了张德芬的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写的序——你想要的人生,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领阶级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在的世界,进而发先我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一个不经遇的机会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寻得内心的平和,就像春茧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在书中我看到很多熟悉的观点,也看到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我挺喜欢这本书的,应该说我喜欢这类书——“心灵鸡汤”类的励志书籍,人带来一场心灵之旅,读的时候总有一种热情澎湃的感觉。其实我知道就算我不能像若菱那样真正地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但读完后就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思绪不再是剪不断,理还乱。

在读这本书前,我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都会遇到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但却从来没有去深究人为什么会有那些情绪,那就好比是知道了机器是怎样运转却不知道原理。

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人喜怒哀乐的源头,知道了我们要什么,我觉得书里说的很正确,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像权利啦,财富啦,健康啦,最终的目的还是追求喜悦和内心的和平。书里展开了很多人生的课题和智慧,在这里我们见证了这些智慧的正要性和实用性。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书中一直在强调寻找真实的自我,确实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都停留在名字这个代号上,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很少去认识真我是怎样的,事实上每当我想去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是茫然的,就连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样的,我发现认清自我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正如书中所说那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外在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让我们容易失落真实的自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在我读书的城市,那是一个节奏步划都很快的城市,稍不留神就会被落下,那里交通格外拥挤,速食店到处都是,人人都生活在名利角逐战中,是一个躁动的城市,真的是:忙碌,忙碌,每个人都忙碌;追求,追求,每个人都追求。

为了生活,为了梦想,我们每个人天天都在演戏,扮演好员工,好朋友,好妻子,好媳妇,好父母,甚至是好人!有些是心甘情愿的,能够从中获得快乐,然而在不愿意的时候,为了演好这些戏份,我们每个人都要因时因地的戴上一些面具,正是这些面具遮住了真实的自我。当然还有我们那种小我的虚荣心也会让我们失落自我。然而也不是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就很难找会真我了,书中介绍了一些实用性和灵性的生活指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我们周围朋友,同事来初步认识自我,因为我们周围吸引来的人和事物,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带着一定的能量震动和我们的震动频率相近。

虽然这本书我只看了两遍,还没完全融会贯通,也没进行什么具体的实践,但我真的体会到了他能净化心灵,安抚浮躁,悲观和欲望,他将深奥的人生哲理简单叙述,将修行理念溶于其中,比起禅宗佛学等等思想显得有些粗浅,但更好让人感悟理解。他教会我,当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时,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心境决定人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点无法透析,有太多的情绪无法调节,我们蜂拥着学最热门的技能、找最赚钱的工作、报考最时髦的学科……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快捷的手段实现我们的梦想。但生活永远不会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舒缓残酷的现实带来的坏情绪。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惰性与私心,珍惜时间和理想,告别庸俗、浮躁,坚持信念,永远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经常审视自己,自己给自己上课,自己给自己打分,寻求真我,解放自我。有时间休闲时不妨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读一些关乎身心灵成长的书,修心,养心,正心。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摘抄篇三

从心里认识自己并学会和自己相处,并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本书开始讲女主人由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开车到山谷中,由于车没有油无法行走,不得不寻找住宿的地方,就这样和老人相遇,从而展开了奇怪的对话了。两个人经过简单的了解,老人知道了女主角。并和女主角展开了简单的交流,并问女主角一个问题思考自己是谁,就是思考我是谁。

我们人类所受苦的根源就是来源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还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就像如果月亮代表我们真正的自己,而且他是无法用言语具体描述清楚的东西,那么我们所有用语言去描述它尝试它,指着月亮的手指不是真正的月亮。

为什么会觉得生活很难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有些人一直生活的很忙碌,却到底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为了什么、追求的是什么。

是快乐吗?既然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事物,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就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有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有然而生的,所以你一旦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只有我们的内心真正的快乐才会快乐。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当死亡来临的时候,这个内在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会随着死亡而消失,他可以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而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它。

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思考频率,那么就难怪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如果你不能重复做某件事,从而从生理角度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联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会每天都在重复那样,将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那你的一个情绪模式。

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对已经发生的事情重复,因为任何程度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徒劳无公的,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我们不知道一切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摘抄篇四

上了大学后,很少有机会坐下来静静地看书,不是没有时间,只是少了那份心境,淡淡地,淡淡地,如同手擎一樽美酒,细细品味,沁入心脾。校园里刮起了一阵读书月的风潮,于是整个校园沉浸在了这片书的海洋中。我,慢慢地读着这本书,发现它与我以往接触的这类型书是那么不同。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主要是环绕了女主人公白领李若菱与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对话,揭示了人身心灵的奥秘。这本书突破了大多数传统书籍对这方面心理理论知识的直接论述,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导读者走进作者论述的观点里,进而走进了自己内心中真实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记自己是谁?我们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开心,即使我们拥有了很多财富、金钱、美色。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以为我们就是财富、金钱、美色的代表。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东西呢?我们总是习惯地去观察模仿别人,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拥有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寻找的地方,表面看起来好像比较容易让我们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费劲地在别人身上,在这个外在的物质世界中寻找解答和快乐,结果都是徒劳无获的,主要是我们找错了方向,找错了位置。

更多精彩的读书笔记1000字推荐:

《等待戈多》读书笔记1000字

《理想点亮人生》读书笔记1000字

《昆虫记》科普文章读书笔记1000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1000字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书笔记1000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摘抄篇五

前些天偶得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

本书以叙述故事为主线,将主人公若菱对生活的种种质疑,在书中一一作解答过程中让读者了解了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生活,怎样才能不因为周围的人和事而丧失自我,怎样才能活在当下,怎样才能心想事成。

现代人都追求什么?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权力,有的人追求健康,有的人追求快乐。这些追求都是表面现象,金钱和权力只是让他人对自己有身份认同,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它的先决条件是一定要有一个使得我们快乐的事物,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其实我们每个人更深层次的追求是五个字:爱、喜悦、和平。爱,是真正的爱,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尊重的爱。(就像父母对孩子,有些父母将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当做自己的财产,让孩子为他们而活,那不叫真正的爱。)喜悦是由内向外散发的,由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一旦拥有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随时扮演者种种角色,这些角色会掩盖我们的真我,如何扮演这些角色,也就是如何对待他人,会影响到和他人的互动。身体是身,情绪是心,思想是灵,文中将真我和这三者比喻成一个同心圆,真我和其追求的爱、喜悦、和平在同心圆的中心,被其他几个圆团团包围,接下来的几个圆分别是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障碍的人,才能展现真我的特质。身体的健康不但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还要与身体有连接,时刻注意身体的感觉,时时安抚它、照顾它,很多疾病才不会日积月累产生。情绪往往与幼年时的经历有关,情绪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会影响到你对人或事的态度,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给孩子情绪上的支持与关怀,让他的情绪被认可、被接受,成人以后才会拥有良好的情绪,对于已经拥有不良情绪,我们要坦然看见它、接纳它,然后放下对他的需要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生活中我们无非有三种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这三者只有第一种是我们自己所能控制的。其中潜意识控制了我们的思想、感觉、行为以及对人和物的反应,还有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做决定的过程,它是个看不见的世界,我们的意识、自我了解、思考、理性、判断、情感都是由潜意识来的。潜意识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他对自我有完全的影响,而它的99%是我们不知道的!文中通过一幅画形象的比喻了潜意识与真我的关系:一匹马的后面是一辆马车,加上马车夫,后面还有乘客。马车的构造和质量代表我们的命,而路程代表我们的运,有时康庄大道,有时羊肠小道,所谓命好不怕运来磨,马车大的时候,走险坡也不觉得摇晃。马的角色是我们的表意识,我们自以为可以操纵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事实上,充当马车夫的潜意识却是真正的引领者,而车上的乘客决定了我们前进的方向,这个乘客也就是真我。在寻找真我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把潜意识的部分尽量带到意识层面,这样才会离真我越来越近。一个人的人生模式是由性格倾向、外在环境、各种教育、生活事件、前世业力(这点我也深信)五者相乘得到的,所以变数很多,潜意识里的东西会利用很多方式与我们沟通,就看你能不能警觉到,并且理解它。我也在思考自己的潜意识,我不喜欢生活有大的变动:我的工作可以一做就是七年,我味同嚼蜡的婚姻可以坚持十一年。。。也许潜意识当中我是缺乏安全感的,我害怕生活的变动会带来无法预知的后果,这些会让我局促不安,也许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因为这些是老天的安排,我们所要做的只有臣服,臣服于当下,每天都以喜悦的心情的面对每一件身边发生的事,事情总是会朝着你所强烈希望的那个方向去发展,这就是能量的魅力,要想心想事成,不但需要外在的努力,还需要强烈坚定的信心。

看过这本书后,觉得自己还有好多知识要学习,特别是心理学,有许多行为背后都是因为我们陌生的、自己都不了解的潜意识在作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创造出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摘抄篇六

前些年,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些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当听到《遇见未知的自己》这个书名的时候,内心顿感新奇,单是书名就深深吸引了我。在阅读之前朋友告诉我想要学会感性的认知周边,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于是,我在学习闲暇间,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这份神奇的礼物,开始了内在心灵成长的漫漫旅程。

从小到大,我们产生了很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思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当你对某一类的人或是他们的行为特别有意见的时候,就是一种自我的投射行为,也是一种逃避策略,所以又一个观点产生了:“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没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来自于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多年来,我都被一种叫强迫症的心理疾病困扰,失去了快乐,失去了阳光,在我心理身体几乎崩溃,感觉前途茫茫之时,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一些心理书籍,通过阅读,我懂得了许多快乐幸福的方法,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感觉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虽然现在还有时病发,但是总体上还是处于可以调节的状态。快乐就是一种选择,是天堂还是地狱,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自我的认知有几大的力量。来看一个逻辑推理公式: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a永远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a,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不同的c出现。所以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而已。这就是著名的abc认知理论。

《遇见未知的自己》,还让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人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所谓的三件事,不只是单纯的三件事,而是看问题的三种视角。老人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不与之抗衡,内心平和,要淡然悦纳。他人的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觉察自己的心声,修心养性,寻找内在的真我。

管好自己的事情,看似是自私的,实则是大爱无私的。管好自己,包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语言、行动、习惯等等,管好了自己就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就是爱别人,更是爱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才有能力去管别人的事。

张德芬说:“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全责,负起全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做到最好。能够这样,就会一步步累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让我们顺从生命的规律,在阅历中不断成长,汲取心灵内在的力量,活出一个身心灵合一的真我!

写的这些,其实只是书中内涵的冰山一角。一开始,以为它只是空讲道理的励志书,然而翻开书,却是一个充满惊喜的精彩世界。它解开了我的很多困惑,让我相信,与它的相遇,实在是一种美好的缘分。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摘抄篇七

近日在同事中漂流着一本好书,是崔大夫推荐大家读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书的作者是曾为中国台湾知名女主播的张德芬。这本书很特别,它是“都市身心灵修行课”, 它带给我的是心灵的净化,它值得我们每个人反复的阅读、品味和吸收。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爱,喜悦,和平是从内心,由内至外的散发,而不是靠外物来获得;让我明白了我们喜欢某个人或某件事情,或讨厌某个人某个事物, 其实都是内心的一种投射和需要;它教会我健康的呼吸方式;它教会当我产生不好的情绪时,要往内看,看看自己是否是没有去接纳臣服或者没有成长到足够强大的 内心,才是真正产生不好的情绪的原因,让自己在困境中不再纠结。它告诉我“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 愤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 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所以,虽然现在我们正在低谷,请你开始感恩,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拆开那个礼物了,请让我们继续勇敢的、乐观 的去面对,我们会看到那个不一样的惊喜!”

这本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