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报告

时间:2023-08-01 14:39:26 作者:WJ王杰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报告篇一

张家寺村位于前河乡西南部,距民和县64.5公里,距前河乡2.5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辖6个社.全村总户数415户,总人口1850人,劳动力1239人,占总人口的67%,其中劳务输出743人(次),占劳动力的60%。全村均安全用水。全村的收入主要是以劳务输出和种、养殖业为主,其中劳务输出收入占60%,种养业占30%,其它收入占10%。张家寺村耕地总面积2268亩,林地935亩,绿化覆盖率21%;人均耕地面积1.23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洋芋为主。

根据《2014年青海省“高原美丽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总体要求,为顺利完成2014年前河乡张家寺村的“高原美丽乡村”活动各项共建任务,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及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全村各项投资共达484.9万元(其中两房改造项目资金达304.4万元)。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并通过了县新农办的检查验收。

1、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根据群众自愿修建,已完成危房户68户,奖励性84户,总投资达304.4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2、根据县“高原美丽乡村”专项资金的安排,共修建大门58个,围墙980米,修建了村文化广场1150㎡,总投资达120万元,目前已投入使用。

3、以海东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帮扶的20万元资金为契机,引导群众自筹10万余元。主要将平时群众倾倒垃圾的零散地平整修建了小型停车场2处,一处中心花园和3处景点小花园,修建涵洞1处,在村文化广场安装了篮球架及体育健身器材;有效的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4、在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1.88公里的断头硬化路建设,投资达28.5万元,改善了未改造部分群众行路难问题。

5、投入资金2万元,租用清洁车辆,全面清理了道路两旁和村内主要巷道及河道内的垃圾及杂物,有效整治了“六乱”现象,并拆除了主路两侧部分违章建筑、危旧房、厕所等违章建筑。同时,制作了卫生保洁倡议书、村规民约、保洁员制度等展板。将保洁工作纳入长效机制管理。

“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乡党委、政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县委、县政府的具体部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努力打造一批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高原美丽乡村为目标,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措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面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一名副科级领导和一名专干专门抓,村干部直接抓的领导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职责任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全面指导和督促落实。

2、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观念。

此项工作是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抓好全面落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关键。因此,在明确责任主体的基础上,召开由党政班子成员、村“两委”班子及党员、村民代表等参加的各类会议。大力宣传开展“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激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全社会参与支持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推进公共事业建设,开展村容村貌整治。

虽张家寺村经过近几年在水、电、路等方面不断得到了改善,但基础设施与群众生产生活发展极不适应。因此在本次建设中以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公共事业为出发点,在县委、县政府专项资金的安排下,积极联系帮扶联点单位,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多方筹资,对道路、住宅、围墙、大门、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卫生等进行了全面改造和修建,通过建设主要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观,加快了村庄整体发展进程,并通过“六乱”现象及村庄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保洁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的意识得到升华,为今后农村保洁工作的长期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基础设施标准不高,不完善,与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不断筹措资金,推进公共事业发展。

2、因群众思想不够解放,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意识差,还存在“等、靠、要”思想,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积极投工投劳建设家园意识差,实现“高原美丽乡村”目标还有一定的阻力。

3、因村庄建设初期未形成规划,建设现状混乱,加之本地区大部分群众以农业为主,文化素质不高,环境整治难度大,保洁工作进程缓慢。

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报告篇二

2做好规划设计并通过评审,污水、村民活动中心、绿化、亮化正在建设之中,美丽办定期指导并督促做好相关记录。

1完成xx年度县级中心村和整治点的验收扫尾工作;

xx年建成x个县级中心村和一批整治点(待验收)。

用机制确保已经建成的省、市、县级中心村公共服务设施发挥效果,确保人居环境干净、清爽、整洁有序,带动周边村庄积极改善人居环境,激发人民群众筹资筹劳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热情,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基本完成xx街道污水设施建设,街道的道路已经重新铺设、雨水管网等整治工作已经完工。

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报告篇三

省级中心村建设成效类基本指标(100分)

3、规划体现乡村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得1分;

4、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得1分;

5、中心村建设规划落实较好的,得1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一)垃圾处理(10分)

3、垃圾处理选择符合农村实际和环保要求、成熟可靠的终端处理工艺,推行卫生化的填埋、焚烧、堆肥、沼气处理和垃圾发电等方式的,得2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2、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压水量能够较好满足生活需求的,得2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1、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的,得5分,否则酌情得分;

2、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的,得2分,否则不得分。

(四)房前屋后环境整治(6分)

1、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的,得3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3、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的,得2分,否则酌情得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2、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的,得2分,否则酌情得分。

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省级以上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以上传统村落等古村落,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采取符合实际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措施的,视同符合以上相关要求。

2、村内加强桥涵配套的,得1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3、结合宽带支撑工程,实现宽带通村,适当提高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的,得2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3、村庄绿化适地适树,以乔木、乡土树种为主,灌木为辅,倡导自然式种植,绿化效果较好的,得1.5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2、维护到位、使用正常的,得1.5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建立县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社会资助相结合等切实可行的经费分担机制,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实现垃圾和污水处理、绿化、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管护的,得4分,没有完全达到标准的酌情得分。

(1)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10万元的得2.5分,否则酌情得分;

(2)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年度增幅10%以上的得2.5分,否则酌情得分。

对采煤塌陷区不具备农业生产条件的搬迁安置村,计分项调整为:

(1)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10万元的得2.5分,否则酌情得分;

(2)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年度增幅10%以上的得2.5分,否则酌情得分。

2、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设立“身边好人榜”等类似评议的,得1分;

3、村规民约简约规范且群众知晓率高的,得0.5分;

5、经常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的,得0.5分;

7、中心村治安状况较好的,得0.5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设计问卷,在年度考核时通过入户调查方式统一开展。

1、环境卫生改善满意度,1分;

2、基础设施改善满意度,1分;

3、公共服务改善满意度,1分;

4、乡风文明改善满意度,1分;

5、是否存在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搞面子工程等问题,1分。

实地走访,酌情得分。

省级中心村加分项(2分)

2、村内实现雨污分流的,加0.4分;

3、村内建有室外体育文化场所的,加0.4分;

4、直观感觉村庄房屋布局错落有致,村容村貌较好的,加0.4分;村庄和村庄周围自然景观优美,田园特色突出的,加0.4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加分

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报告篇四

根据省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紧紧围绕“布局合理、整体美观、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建设原则,委托北京中翰国际规划设计院,以突出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的思路着手编制了8个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并通过州农规委审查,上报省厅备案。xxx县县域村庄规划体系已经通过省级评审。

(一)项目名称及位置

工程名称:20xx年xxx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工程位置:xxx县各乡镇(8村)

(二)工程主要任务和作用

20xx年我县争取到并改善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共1950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50户、一般群众1500户),计划总投资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675万元。其中在8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易地搬迁住房等项目,实施住房建设825户,总投资万元。

20xx年我县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总投资万元,主要实施了,投资300万元的沙沟乡石崖村水库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的过茫村涝池维修工程和投资50万元的塔哇村人饮工程;投资万元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项目;投资24万元的公共厕所建设项目;投资75万元的5个村的卫生室项目;投资万元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楼工程;投资万元(占地面积平方米)的村级群众文化广场,以及5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

各建设村共拆除小围墙米,清理垃圾96吨;改造院墙大门1223户。

投资万元,其中:投资万元在沙沟乡石崖村建设家庭牧场1个,;投资万元在塔秀乡巴塘新村建设家庭农场和家庭牧场各一个,配备手扶3台、收割机1台,种植青稞500亩。新建畜棚4座,共建筑面积480平米。

总投资万元,在石崖村、过茫村、都兰村、巴塘新村等进行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水利设施维修工程,新增耕地面积公顷,维修水渠公里,田间道路公里。

3、项目投资及投资来源

项目投资:该工程为结对帮扶工程,总投资亿元,其中:省州县财政补助资金1088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万元、群众自筹万元。

(五)项目实施过程

1、主要工程开工、完工时间

开工日期:20xx年4月10日

完工日期:20xx年10月20日

20xx年4月10日工程开工,施工单位承接任务后,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针对施工图进行了会审,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施工细则》、《质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操作性文件,使整个施工过程均在受控状态。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建立了以项目经理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设立专职质检员,负责现场的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控制。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关键工序均有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确保了工程质量。 2、重大设计变更无。

(六)工程完成情况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至20xx年10月底,工程已按设计内容完成。

1、农村住房建设情况。

20xx年我县争取到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共1950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50户、一般群众1500户),计划总投资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675万元。其中在8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易地搬迁住房等项目,实施住房建设825户,总投资万元。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20xx年我县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总投资万元,主要实施了,投资300万元的沙沟乡石崖村水库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的过茫村涝池维修工程和投资50万元的塔哇村人饮工程;投资万元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项目;投资24万元的公共厕所建设项目;投资75万元的5个村的卫生室项目;投资万元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楼工程;投资万元(占地面积平方米)的村级群众文化广场,以及5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

3、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

各建设村共拆除小围墙米,清理垃圾96吨;改造院墙大门1223户。

4、兴业富民情况。

投资万元,其中:投资万元在沙沟乡石崖村建设家庭牧场1个,;投资万元在塔秀乡巴塘新村建设家庭农场和家庭牧场各一个,配备手扶3台、收割机1台,种植青稞500亩。新建畜棚4座,共建筑面积480平米。

5、土地整治情况。

总投资万元,在石崖村、过茫村、都兰村、巴塘新村等进行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水利设施维修工程,新增耕地面积公顷,维修水渠公里,田间道路公里。

20xx年10月30日由xxx县美丽乡村领导小组主持召开了该项目的合同工程完工验收会议。xxx县纪委、财政、发改、审计、水利、住建等单位参加,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经验收组现场察看后,认为该工程合同内的全部工程项目已完成,建筑物尺寸、工程质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同意合同工程完工验收。

(一)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按照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组织实施。施工单位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建立了“三检制”检查制度,加强施工前的安全、质量教育,除了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户主及村级领导小组实行全过程的旁站监理,并参与中间验收、隐蔽项目验收,随时到工地现场检查,保证了工程质量。

(二)工程质量评定

1、施工单位自评:质量达到合格。

2、综合评价: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质量合格。

(一)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情况

工程由xxx县各乡镇(8村)自行管理,经费自筹。

(一)初期运行管理情况

工程完工后,于20xx年11月正式运行一切正常。

(二)初期运行效益

该工程的实施给xxx县涉及6乡镇1395户5538人带来了美丽及优雅的生活坏境。

一是建设资金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多数建设村基础条件差,需建设的项目多,环境整治难度大,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整体效果不明显。

二是工作推进不平衡。村庄与村庄之间建设推进不平衡,一些村民的美丽乡村建设观念还停留在改围墙、修大门上。少数乡村群众动员发动不够,群众参与度低,基础性工作差,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三是结对共建工作有待加强。少数结对共建单位存扶持力度不够,结对帮建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卫生局、县委办在落实帮扶资金上力度不够。县财政局、住建局、移民安置局、扶贫局等部门在争取项目支持上落实有力,值得肯定。

一是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各乡镇要在认真总结20xx年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结对共建协调监督机制、项目整合机制、质量监督机制等各项工作机制,推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有效开展。

二是明确重点任务。要继续把农村住房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和以“三清、五改、治六乱”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作为重点,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后续规范化管理。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大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高原美丽乡村的关注度、认可度和参与度。

四是加强指导培训。各乡镇及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高原美丽乡村和农村住房建设的指导,尤其要加强农村住房抗震设防技术指导;继续开展农村建筑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和乡镇建设管理员队伍建设,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五是做好成果巩固。如在建房标准明确、建筑用材统一采购及监管上需进一步加强,务必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对20xx年建设完成的高原美丽乡村继续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建立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高原美丽乡村建得好、管得好、作用发挥得好。

20xx年xxx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实施完成,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运行正常,质量合格,投资控制合理,工程建设资料基本齐全,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附后)

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报告篇五

“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创建工作启动后,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各村民小组成立了执行小组,为“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的创建提供了组织保障。村委会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在强化领导、硬件建设、软件整理、加强宣传、细化举措上下功夫,制定了推进村庄环境治理的村规民约,环境管理工作制度,村民文明、卫生公约。

村委会运用广播、版报、坝坝会等多种形式在村民中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倡导良好的文明行为方式和卫生习惯,使广大村民形成了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并定期根据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解决。

(一)完善基础设施。一是投入260万元建成4.5公里环村水泥路,村庄道路清洁,公共场所无乱停、乱放、乱晒、乱堆现象。并在公路沿线配套安装安全设施。二是对2口山坪塘进行了整治、4口水池进行了维修改造。

(二)完成风貌整治。补助40万元对核心区农户的房屋立面进行了风貌整治,共粉刷墙体8600余平方米,对低效林进行了改造、美化、亮化率达到80%。

(三)发展致富产业。我村流转土地560亩,引进业主发展中药材300亩,新栽植桑树260亩,建现代化蚕棚3500平方米,农民人均增收9900元。

落实“五有”,我们成立了清扫队伍,落实了经费保障;建设垃圾收集池8口;制定了村民规民约;落实了再生资源收集点。

1、各社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仍然滞后。

2、群众意识还有待提升,五乱现象时有发生。

3、村规民约落实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