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迟子建北方的盐读后感(汇总8篇)

时间:2023-10-16 02:22:13 作者:笔砚 最新迟子建北方的盐读后感(汇总8篇)

辩论是一种通过对不同观点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争论与对话的方式进行的辩证思考和辩论。辩论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可以给我们的观点增色不少,让我们学习一些常见的语言技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来自各领域的著名人士的辩论观点和见解。

迟子建北方的盐读后感篇一

北方的天气只有两个季节——冬天和夏天,没有清晰的界限,不像南方的天气四季分明、冷暖各异。北方是一个多风的地方,从年初的第一天开始直至岁末,每一个季节每一天都在吹风,吹来花开花落、吹来聚散别离,吹过每一寸土地,刮过每一条大街小巷……没有人看见它的踪迹,而所有的人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风的大小告知北方的四季变化,成为北方每一个地方的标志。

北方的冬天凛冽而刺骨,伴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将你严严实实的包裹。办公室与食堂之间不过两三百米的距离,来回走一遭也足以让你过饱了“瘾”。呼呼的风迎面扑来,打在脸上的感觉像被人用刀子将脸一刀一刀的割开,眼泪此时竟也会滑落眼眶,伸出手去摸摸耳朵,只有冰冷冷的感觉,已分不清是手掌还是耳朵的温度,似乎耳朵早已不再头上长着。于是戴了帽子和口罩,围了围巾,身穿羽绒服加保暖衣,这时候衣服穿的再多也不为过。无论你是纤纤细腰还是水桶腰,无论身材突兀有致还是五大三粗,大家都竭尽所能抵御风寒,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形象。此时大家都一样,身体从上到下一样粗,整个人圆滚滚的就像一条塞满棉花的麻袋。席卷着沙粒的风从身边刮过,耳边总能听见一些人无休止的抱怨:这破天气咋这么冷。

鸟鸣声渐渐的热闹起来,风也变得越来越小,当最后一件棉衣褪去的时候——夏天接踵而至。北方的夏天温度虽然比较高气候也比较干燥,但是因为有风的吹拂而不会感觉闷热,相比高楼林立的城市多了几许凉爽。没有了沙尘暴的肆意侵袭和雪花的轻舞飞扬,空气变得干净了许多,天与地似乎在一瞬间变得开阔了许多。登高望远,思绪随风摇摆,长时间离家的人时时刻刻总会想念家乡的一切,想念家乡的容貌,想念家乡的饭菜……一缕清风带着家乡的味道从远处吹来,将所有关于家的记忆吹拂眼前,与风紧紧的拥抱,家的感觉便会存在。

如果江南的风是阴柔细腻的女子,而北方的风则是铮铮铁骨的汉子,江南的风是柳永笔下婉约含蓄的词,而北方的风则是李白酒杯中粗犷豪放的诗,江南的风是一曲宛转悠扬的小调,而北方的风则是一部沉稳厚重的书。

风,风吹走了冬,吹来了夏,冬与夏的交替,构筑成北方天气的一个轮回。轮回过后是新生,于是风便用它的无声无息给北方的城市刻上一道道岁月的痕迹。两年前,我像一只风筝跟随它的指引到来这里,起风的时候,我再一次追寻它吹来的方向,却未曾寻觅到它的踪迹,蓦然回首才发现,拽着风筝的线已在千里之外,才明白无论走得多么遥远,也走不出对家的思念。

迟子建北方的盐读后感篇二

昨日上午还云淡风轻的,午后无意中抬起头窗外的雪已洋洋洒洒的飘散起来,挤挤挨挨的细碎雪花斜密如织的奔赴大地。站在窗前望雪忽然想起鲁迅先生《雪》里的句子:“旋风忽来,便蓬勃的奋飞,在日光中灿灿的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的闪烁”。此刻我窗外的雪正在旋转而且升腾的闪烁,如狂魔乱舞的精灵纷纷飘落,不一会儿的功夫窗外的地砖上,路边停靠的轿车上,门前塘槭树光秃秃的树干上,以及绿化带圈起的围栏上……都覆盖一层洁白无瑕的雪。天空在雪的舞动下混沌起来,地面却清新明朗起来,大小不一的足迹踩踏在雪地上留下杂乱无章的印记,如初会握笔的孩子随手胡乱的涂鸦!空气清新起来,街上穿行的'车缓慢起来,平日里偶落树枝上的麻雀悄悄的隐藏起来,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雪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会给人带来由衷的欣喜和快乐!

小城里的雪总是驻足短暂,因为影响交通很快就会被环卫工人清扫干净,只在楼顶河畔及远山可见皑皑白雪俏丽的身影!

每遇雪天我总是特别怀念故乡的雪。故乡的雪可谓“美艳之至”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小时候每每清晨醒来看到如此景象,内心里那份真欢喜都会被这冰冷的尤物点燃。窗外的万物银装素裹,村庄,河道,沉寂的远山及突兀的近树都被雪渲染得灵动起来,大家笔下的水墨丹青在此也要逊色三分。早起的父亲早在院子里先清扫出一条甬路,次第起床的孩子们穿戴整齐的拿着木锨,挎着土篮热火朝天的打扫起院落里的雪来。若有情致会在院子里堆一个大大的雪人。雪人的眼睛用灶坑门脸上的黑灰描摹,鼻子用胡萝卜代替,撕一块对子上的红纸晕染雪人的红嘴唇,拿一顶帽子扣在雪人的脑袋上,捡一些破瓶盖做雪人衣裳的纽扣,插一把扫把做雪人扬起的手,雪人立时就生动鲜活起来。像个耍宝的小丑一般惹孩子们的怜爱。冻的小脸通红的孩子们乐此不疲,欢快的围着雪人跳来跑去。那时乡下的雪是纯净的,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大概和我一样在乡下长大的孩子都吃过野地里的雪,也吃过房檐下的冰溜。也曾用雪球和冰溜做过疯闹的“武器”。去野外玩耍我们会专拣没有足迹的地方走,然后欣喜的回望自己在雪地上的足印,歪歪扭扭的小脚印如一群可爱的跟屁虫。

总觉得儿时的冬天是寒冷的,母亲做的千层底的布棉鞋走一段路就会在脚心处打上一个大大的雪疙瘩,需停下脚步磕掉雪疙瘩然后继续欢喜的前行。

放雪爬犁是最开心最刺激的游戏。选一个不陡不缓的山坡,用绳索将爬犁拖到坡顶,大爬犁上坐三到四个孩子,坐在前面的往往是有力气的大孩子,需用手拉住爬犁前面的绳索,大家坐稳了开始往下放了,那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尖叫声,呼哨声,欢笑声响彻山谷,有时在坡底会跌得人仰马翻,有时鞋窠儿里会灌满冰冷的积雪,但都不会影响我们放爬犁坡的热情,即使手脚已冻得失去了知觉。

一直认为雪是有灵性的东西,它在描摹万物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

写到这里,耳畔回想起凤飞飞的《忆童年》:童年往事,深印心上,虽不再有,确实难忘。内心深处,心智的成长,他乡异方,我却思乡!

故乡的雪总是令人难忘!

迟子建北方的盐读后感篇三

“小雪河茬上,大雪地封严”,读着这句老掉牙的谚语,倏忽间满世界的白,从旷野上,山林里,奔涌而来,抢你的眼。北方的冬天已然来临。

清晨,驱车在松花见边,离得很远,就看见那一片醉人的银花盛开在枝头,那一片片苍苍的晶莹,一层层,一簇簇,形态各异,姿态万千,不以娇媚争荣。却以她独特的风韵醉了这一片天地。江面上烟雾袅袅,弥漫升腾,如梦似幻。车子飞驰而过,这美丽的景致就这样镶嵌在心里,在刹那间成了永恒,成了我心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冬天的夜往往是清冷的,因为清冷,空气冰冰凉凉的如一杯沁人心脾的茶。冬天的郊野是最迷人的。漫步郊外,犹如置身于茫茫无际的雪海。放眼望去,一道凄厉的残阳,渐渐坠落于流白的大地之上。雪野披上了万道霞光。霞光如羞赧的舞娘,在银色的舞台之上,静静起舞。溢彩流光。

我最喜欢的是月夜,尤其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这时候的月色,最能表现她的靓丽与无暇。静静的月光倾泻在这一片无垠的雪地上,雪浸着月的微光,似乎有了思想,有了温柔的情感,可以读懂美丽的忧伤,可以与心灵对语。人处于其中,内心会变得幽深静美。就像春天的夜晚,置身于江南那美丽的月夜。满地的洁白不胜似那朵朵繁花?月波涌动,雪翻银浪,如流动的江水,在夜色里合成一首北方之韵。我多想深情地谱一首《冬月雪韵》。在这时空里演奏它的清远悠长之音。这音、这韵,飞过江南,越过塞北,让更多的人领略北方之冬,那无人知晓的浪漫与诗情。

我也喜欢漫步在铺满月色的'小路上,放眼望去,四野沉寂。雪白的原野铺了一层淡淡的月华,万家灯火,似雪海里的花朵,摇摇曳曳。高速路上,车灯闪烁,是黑夜里最活跃的思想。那是奔波的夜行人,期望早些结束倦旅,进入那温暖的港湾——家,家是夜色里最美丽的花朵,它承载了游子所有的梦想。

北方的冬天,流动的白色,是我最深沉的爱恋。也是我内心盛开的最美的花朵。

迟子建北方的盐读后感篇四

一提起春天,人们都会想起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细雨绵绵,可北方的春天却是别具一格。

北方的春天比起南方的春天来说来得晚一些,一般正是进入春天差不多已经在四月下旬或者五月初啦。

虽然早已立春,可是气温依然很低,偶尔还会飘点雪花。人们出门时总是得穿着厚厚的棉衣,戴上厚厚的棉帽来抵挡严寒。一到春天,风是座上之客,三天两头就会经常光顾。风虽然很大,但却没有冬天寒风的凛冽,几阵春风刮过冰雪开始消融啦,可以清晰地看见小河开化啦,正所谓这时的“春风冻人不冻水”啊。

走在街边的小路上,虽冷,但依然可以感受到此时的风里夹杂着零星的春意。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有心人,仔细瞧,树木已经不再干枯,树枝上隐藏着一个个的小花苞,正孕育着春的绿意。草坪里的小草已经探出啦头,向人们展示着春天的气息。真可谓草色遥看近却无啊!

是的,北方的春天没有南方春天的温柔,但它的多变,它的新异,别有一番情趣,我爱北方的春天!

迟子建北方的盐读后感篇五

春天本是一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是,北方的春天却令人生厌。

春天是流行感冒的隐形杀手,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让人防不胜防。才刚换下厚厚的棉衣,穿上漂亮的毛衣时,突然一股寒流袭来,春寒料峭,让人们流鼻涕、打喷嚏、让我们发烧,让我们头痛。

北方的春天是个脾气暴躁的老人,隔三差五就要发一通脾气,顿时,沙尘卷起,迷的睁不开眼,小树被风吹得直弯腰。

北方的春天是个媚俗的女人,每当夏天将要来临,她都要浓妆淡抹一番,红红绿绿,极尽张扬之能事,空气中弥漫着轻浮的气息。吸着这种空气,人们的心总是躁动的,不安的,很难静下心来做事情。

这就是北方的春天,一个变化莫测的季节。

迟子建北方的盐读后感篇六

小时候住乡下。深冬的早晨,推开门就看到木屋上、草垛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霜。我总是要说:下雪了。奶奶也总是纠正我:那是霜。就是雪,我心里固执地当它是雪了。爷爷给我说的雪景“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我自然是不明白这诗的妙处的。虽然《红楼梦》有“原来地上已有一尺来厚,天上仍是一搓一棉扯絮一般”的描写,对雪景的感觉最终定格在《水浒传》里了:“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雪地里,朔风凛冽,雪花飞舞,林冲迤逦而行。直到后来读到一毛一主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辽阔雄浑的雪景,把世界上的雪写尽了。才真感到雪的气势来。

北方下雪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南方下雪的日子太少,就是下也总是一点点。以至于每一次下雪都显得如此珍贵。93年成都遭遇了入冬以来一场大雪。天空飘起雪花来,雪片愈落愈多,向四处落下。落在荷花池,在钟楼上,在行人的脸上。很快地上、树上、房子上都铺了厚厚一层雪。南方的雪化得很快,地上的雪快则半天,慢则一二天就会融化。我们几个同学和李思谦、肖金玉老师一道,忙着在三教、桃林村拍雪景。留下许多珍贵的相片。肖老师今年二月份因为心脏一病离开了我们。我永远记得那天,雪落下来,她孩子气的快乐。她也是喜欢雪的,喜欢雪不出响声,轻柔地落在大地和人心.

喜欢雪,去北方看雪成了许多南方人的愿望。可要说专门为一场雪乐颠颠的跑一趟,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奢侈的事。北方的雪要碰,也就是刚刚去北方,你就碰见下雪。这对少于往北去的人是极不容易的,要看运气。我也只碰见两次,前几天去北京开会,雪下过了,还未融化,也就抓紧在有残雪的地方拍两张,表示今年碰到雪了。2月8日去长治碰见下雪,那是我三十几年来碰到的最大的.一场雪。是真下。一朵朵大大的雪花飘下来。马路边结着厚厚的冰凌,路边的树木缀满银花。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给人仙境般的感觉。雪太漂亮,狠不能钻在那雪里,或者在雪地里打个滚。真打了个滚,是雪地太滑摔了一跤。噢,这才是雪的世界。

雪是美的,不然老舍怎么会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整个山岗,松林,无限的静美。那是另一番最妙,另一番冷艳。

迟子建北方的盐读后感篇七

只要生活在北方的人,对于下雪时的场景都不会陌生,雪天是北方冬季的象征,也是北方冬季的标志,每年冬天,雪都会如约而至,给大地留下雪的印迹。雪天,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看着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银白,让人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就会觉得世界也变得如此的洁白无暇,似乎是给人的心灵进行了一次纯净的洗涤。

清晨起来,倚窗外望,看见雪花从雾蒙蒙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敲打在窗子上,似千百只蝴蝶在空中飞舞撞击,树木都穿上了白色的外套,晶莹剔透得像洁白的珊瑚,美丽极了,这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

隔窗远眺,天地之间浑然一色,成了一个洁白无暇的雪的世界,真有点如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味道,把北方的冬景渲染到了极致。

心里顿感兴奋,穿衣出门,踏雪在马路上,雪花仍然在飞舞着,脚下发出的咯吱咯吱的踩雪声,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忍不住伸出双手让雪花飘入手中,仔细观看,可以清楚的看见手心的雪花大多呈六角形,忽如展放的梨花,洁白无暇,美丽极了。但它瞬间又融化了,看着融湿了的手心,心里还真为这雪花感到几分惋惜。

路旁的树枝上落满了雪花,一片银白,一群麻雀在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它们在抗争着这寒冬里的严寒,又好像它们在尽情的享受着雪天里带来的.快乐,它们在树上噗通噗通的飞来飞去,抖落了一片雪花,落入了我的脖颈里凉飕飕的,好像有意和我闹着玩似的,心里便暗暗的骂了一句“鬼东西”。

瞧,孩子们背着书包在马路上追随嘻闹着,时不时地还摔了跤,手上还捏着小雪团相互间砸来砸去的玩得好开心,小手和脸虽然冻得红扑扑的,可孩子们仍然玩得很欢乐,他们尽情的享受着雪天里的快乐。看到这些孩子玩得这样开心,使我想起儿时的自己。那时条件比较差,我们小朋友们娱乐的花样也很单调,我们小朋友常常只能在外面玩耍,特别是每年的下雪天更是我们小朋友必定要玩耍的场面,每当下雪时小朋友们开心的在雪地上欢呼雀跃,我们除了奔跑,就是玩堆雪人,还开展比赛,看谁堆得好。比完了,又开展打雪仗,伙伴们在雪地里互相追遂着,把雪洒向对方的身上,尽管我们跑得气喘吁吁的,抓雪的小手也冻麻了,但我们玩得仍然很开心。雪,也是小时候玩弄的一道风景。它给了我童年无尽的快乐。

下雪天的路面经人们的踩踏和车轮的碾压很快就结成了冰,走上去很滑,在马路上骑自行车和摩托车很容易摔到,所以,在下雪天骑车上班的人就少了,还有很多老人也不敢出门了,因为在以往的雪天里老人们摔断胳膊和腿的事频频发生,既使我们在马路上行走也是小心翼翼的扣着脚板,不敢放开步子走。所以,每年下雪天,只要马路上积上了厚雪,为了交通方便,厂里总会组织职工们开展铲雪的义务劳动,把厂里各条主干道上的积雪都铲干净,以防止交通事故和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下雪天尽管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但有句谚语说的好,“瑞雪兆丰年”,它给来年的农作物会带来了丰收,当然下雪过多也不好,有些地方会有雪绷踏,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无尽烦恼。

迟子建北方的盐读后感篇八

窗外,风呜呜地唱着歌来回地跑。而窗里,阳光却暖洋洋地照着,让人的眼皮沉沉的,就想把它们放下来。然后,甜甜地作一个花红柳绿的关于春天的梦。

“春风不刮河不开”,老人们每每看到沙卷尘扬的春风总是这么说,脸上还隐隐地多啦些期许。而年少的我却一脸不屑:太讨厌啦!这春风一刮灰头土脸,要不咱这地方叫包头。边说边把粉红色的纱巾展开,蒙在头上,再把左右两角向前交叉,又向后系紧,匆匆走进春风里。

隔着纱巾看这北方的城市,比平日多啦些妩媚。天色蓝蓝的,周围的建筑、车辆、行人都叠加啦一层淡淡的粉色,有点模糊。空气似乎也湿润啦些,于是心情好起来,咧嘴笑笑也可以,因为纱巾挡着,别人看不见我的不雅,看不见我的慵懒,更重要的是风中的沙尘被挡在这粉红色的世界之外,而风自己却钻进来,痒痒地触摸我的脸,还把纱巾的边角拽起来,一起舞动,一起飞扬,于是脚步也轻盈起来,与同那风中的一角纱巾。

就在这干热的春风中,北方的春天一眨眼就到啦。昨儿刚看到柳梢吐绿,今天已是春草遍野,接下来三五天,杏花、李子花、沙果花……就一树一树地绚烂开放,洁粉红的花朵密匝匝地裹住每一根枝条,覆盖每棵果树,像身着缀满精致珠花的盛装公主,那么高傲地静立在那里,那么优雅地静立在那里,微风过处,花枝轻颤,这美丽的树的淡淡香味漾开,终于,醉在这甜甜的春风中。而果园外围和地垄上的一排排葱绿的白杨,高高的挺立着,如彬彬有礼的绅士,一场盛大的春的舞会即将开始。

哗——哗——轻柔的和风吹过,片片花瓣如雨而下,它们轻悄悄地落下来,掩住啦树下的泥土,整个果园就埋在香雪海里。这时,枝头翠绿,小手一样绿茸茸的叶子张开,叶底的小杏子、小李子、小沙果像一粒粒青涩的小豆子,躲在叶下酣睡,夏天已经开始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