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诗 写景散文诗初雪(通用5篇)

时间:2023-09-28 09:25:43 作者:雨中梧 写景散文诗 写景散文诗初雪(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写景散文诗篇一

五指握住了苍凉,是雪洒落在天空。

那些精灵,无法拒绝的意象,飘逸着,委婉地落在它的领地。

你似乎看不到,它的'转身和眼睛,把伤独流心底;你扑捉不到,这无边无际的旋律。

或许否定,就彻底皈依,隐约中感悟着上苍的赐予,在怨恨和宽容中。

在洁白的灵魂面前,一切都退却在千里之外——

想占有,或掠夺的欲望,被凝固了。

而献身,是又一次与死亡邂逅,现在,是在死亡中复活的背影。

你痴痴地陷入、在寂静中,那些顿悟与苍凉

契合。在一次次屈辱中,落寞的雪,洁净之色,不仅仅

晶莹剔透,更如心镜。

此时,判断、觉悟,包括升华,瞬息地神祗。

如一首史诗,从北国到南疆贯穿;冥冥中,我寻找

那些诗之外的灵感,不想被祭祀,不想被神引领;就这样看着

欣赏,用眼睛伴着它,飘逸、落下……

落在树杈上,跌落在原野上、落在原野的野草上;洒落在野菊的花瓣上。

在金黄和枫红的遗韵上,搅动;添上一些白的色彩,

让群山在雪的慰藉中慢慢的醒来……

写景散文诗篇二

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

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是诗和文的渗透、交叉产生的新文体散文诗是散文与诗“嫁接”出来的品种,这是没有疑问的。散文诗具有诗与散文的“两栖”特征,散文诗既吸收诗表现主观心灵和情绪的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随便抒怀状物的功能,并使两者浑然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可以说不熟悉诗与散文这两种文体,就很难创作散文诗。但是散文诗究竟是一种新的文体,还是如有人说的:散文诗是“散文的诗”和“诗的散文”?关键要看散文诗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或者说散文诗区别于诗和抒情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散文诗有其独特的审视人生方式,即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从总体上看来,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

波特莱尔是散文诗的最初创造者之一。他说过:“当我们人类野心滋长的时候,谁没有梦想到那散文诗的神秘,--声律和谐,而没有节奏,那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那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他还说:散文诗这种形式,“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动荡、波动、惊跳,这说出了散文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散文诗结构

散文诗结构的基本方式大体有纪实性(直抒式)、想象式、哲理式和象征式四大类。

1、纪实性(直抒式)即“意在象表”,比较外露。比如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等。或者说是心灵感受外部世界基本上是原原本本的,是什么就在心灵投影什么,很少变化。直抒胸臆的散文诗通常用此种方式。

2、想象式指的是散文诗作者感受外部世界时,往往浮想联翩,由此及彼,由具像到抽象。比如我写晚霞,联想到玫瑰园、再联想到人的暮年等。

3.表述某一个哲理这种散文诗和其他散文诗的区别是它有理性直接和间接地介入,以新的哲理发现和表述为特点。写作是为了表述某一个哲理为目的。

4、象征式是通过物象与心意在某象征物中若即若离的吻合来暗示诗意。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高尔基的《海燕》等。

五四时期的刘半农﹑徐玉诺﹑许地山﹑焦菊隐,新月诗社的徐志摩等人都有散文诗发表。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郭风﹑柯蓝等作家创作的散文诗在中国新文学中有相当的影响﹐其中思想和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也是很著名的散文诗。

写景散文诗篇三

。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1、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2、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3、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4、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5、要审清题目。

6、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7、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写景散文诗篇四

上午的公交很拥挤,只能站着。耳边响起一首熟悉的歌曲,类似《昨日重现》。眉间弥漫淡淡的忧伤,心底涌上一股热流,悲欣交加。

我望着窗外,一位中学生模样的少年在一块广告牌下等车,腼腆的,仿佛曾经年少的自己。

一位母亲让自己年幼的孩子称呼别人,等了很久,才听见他如蚊子般的叫声。这使我想起我的稚儿,他在家像个蛮横的强盗,在外则像个娇羞的女子。

另一个稍大的男孩指着窗外,告诉他的奶奶(或是外婆),说:你看,那高高的,是塔吊。我不禁钦佩起来,因为我只能说出那是吊机,儿子只会说挖掘机。

在湛蓝的天空下,仰望塔吊。它们井然有序,错落有致,分割天空,蔚为壮观。它们为一部分城市的居民预先领略了楼顶的空气。

柳树渐渐长出了嫩条。有些老树依然光秃。树顶的枝桠间有个鸟窝。我觉得这时候的鸟是最赤诚的也是最无奈的。如果稍有机会掩饰,谁会把自己的老巢公布大庭广众之下,甚至像我这种好事之徒的眼底。狡兔还有三窟。人们则关上门,上了锁,而且还是带指纹的。

人行道上,电动车密密麻麻地行驶着,有人把羽绒服反穿着,抵御清晨的寒气。小轿车一辆紧挨着一辆,倒也客客气气。

想起父亲总是再三叮嘱我:少开车,多乘公交。每次回家,他总不忘嘱咐我:路上车堵,慢慢归来。觉得和“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有异曲同工之妙。

父亲在乡下过日子,也被日子过。我在城市浪费光阴,也被光阴蹂躏。岁月如水流过,棉里藏着针,有时候还会是一把明晃晃的刀。

有时候会感动。就比如今天早上,在小区里,看见一个老婆婆领着瞎眼的老头子,和别人愉快地打招呼。而老头子一脸放心,蹒跚地跟着她走,她是他的眼睛。他不时微微转头,仿佛在聆听花草破土而出的声音。

有时候也会失落。比如感动之后。比如将一首冬天的诗投稿,找不到春天的邮局。

下了公交,骑上小红车。街道两旁,桃树微微绽放粉红。褚色石楠丛中,时而会窜出几朵迎春花的亮黄。三色堇对我挤眉弄眼,像极了猴子的脸。怪不得它又称猴面花。

而我还是最喜欢路边光秃秃的树木,爱极了它们倒映在街上的疏影,像清秀的铅笔素描。每当骑过这些影子,而阳光恰巧打在我的脸上,我恨不得闭上眼,松开我的双手。一些诗句清丽地落到了我的心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初见第二句诗,是从杨雨教授的嘴里。她在梁冬的一个国学电视节目上优雅地吐出这句诗,呵气如兰。然后她又说出一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并和梁冬相视而笑。梁冬则作揖称:“书到今生读已迟。”

可在这春意融融的日子,好像做什么事情都不迟。

下午,在工地上干完活,我还拍了很多花,了解它们的名字以及花语。

第二次看见结香,即使它的树被称为“梦树”,它的花被唤作“梦花”。但我还是不敢把自己的梦告诉它,人生如寄,梦太憔悴。

在回来的公车上,偶遇一群实习的大学生。他们爽朗地谈笑,明媚极了。而我则细细地聆听他们说话的内容,并暗自问自己:你是何时不小心,把自己的青春给弄丢了。

写景散文诗篇五

春天是一个神奇的季节。

阳光下,春风里,我们纵情地享受生命。走过芬芳的原野,来到美丽的小溪边,自由地在春天里漫游。任蒲公英灿黄,任紫云英泛紫,任豆蔻羞笑,任红豆相思;任杨柳树摇着绿影,任泥土吐着芬芳;任云雀高唱着划过白云,任丽风吹过我们年轻的心;任黄牛悠闲地吃草,任白鹅快乐的畅游;对着碧蓝的万里晴空,我们高呼“青春万岁!”

桑枝上柔嫩的那是芽吗?不,那是生命。柳笛里抽出来的是木髓吗?不,那是春天的玉骨。阡陌上泛起的烟岚是氤氲吗?不,那是春天的魂魄。那是温馨缠绵的春天的魂魄啊,绮绮丽丽,美美妙妙。那么在田野里飞跑的少年是什么呢?那是春天的化身,是由春气、春水、春情聚合而成的春天的精灵!

啊,春天就是少年,少年就是春天,我愿涣散在你的气息里,让每一个细胞都尽情地感受你,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