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21 07:11:21 作者:曹czj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李振新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要从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抓起。抓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做德育工作,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担任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师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要尊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语文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其次,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作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语文教师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师的批评教育是“恨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1 学生才能更加爱戴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当然,德育工作有时也要用到处罚的方法。不少人认为德育工作中只要有处罚,师生关系就必然处理不好,其实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罚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学生,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当然你还必须要讲道理,不管是处罚前,还是处罚后,你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嘴里不说,但他是会知道你的爱的,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互相信任,误会减少,感情加深。由于师生关系好,班里的气氛也会随之好起来,学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量化管理要求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如: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个“上课迟到”问题,老师要给与学生相应的处罚,以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良好习惯。每一届学生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我就向学生宣布诸如此类简单合理而可行的语文课堂制度,并要切实执行,要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语文教师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教室里的“春天”要建基于对原则的坚持,而非退让。要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他们才肯合作,才会自觉守纪律。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班级,还要家庭、社会三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管理,才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每一届学生学生我都要求班主任在教室里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几本班刊,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孩子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家。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影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向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把班级学生组成若干个语文学习小组、互助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进行竞争。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能使他们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蔚然成风。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语文教师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的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们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们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们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们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们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们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们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们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们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英语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当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教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们,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们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们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们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们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们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们教育学生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们生活中了解学生们,关心学生们,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八年级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们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们,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教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们。教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们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们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们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们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们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们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德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个人素养深刻影响着自身未来的发展。所谓德育是指:在教育阶段进行一定的素质与品德教育,进而影响个人行为的过程。

中专生的年龄大多在16-18岁之间,处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对于社会的认知尚不成熟,排斥教师与家长给予的引导。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弱,跟风、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语文,指的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这就指出,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语言与文字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文化的传播与指导。而在语文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成为中专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根据中专生自身的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的特色,让德育教育成为中专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由于语文课程的特色,使得语文教学变得随意自然,正是由于语文教学的此特点,中专生在语文课堂上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缺乏教学的激情,致使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无法开展。随着新课改教育的深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而目前,对于中专生的德育教育收效甚微,学生缺乏积极参加学校德育教育的意识,所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专语文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即使教师对于德育教育有一定程度上的重视,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1.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理解不深刻

学生处于叛逆期,对于教师与家长的引导具有排斥心理。在中专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中专生采取不关心、不在乎的态度。其次,中专生对于德育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将德育与教育结合起来。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对德育的教育理解不深刻,致使中专生本身产生了对知识的辨别吸收,在课堂上,自主删除了德育的教育部分。

中专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缺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耐心。另外,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只注重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品格素质方面的教育。中专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认为是一种教学额外的教育。所以,教师本身不重视德育教育,没有将德育与教育联系起来,采取了避之不提的态度。此外,语文的教学是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科目,而中专语文老师忽略了语文教育对中专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造成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常常忽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学校无法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现代中专学校的竞争力,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所以,中专学校注重学生自身专业科目的学习及成绩,对于学生本身的德育教育莫不关心。学校为了完成教育部给予的教学任务,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于中专生的德育教育,致使学校无法营造和谐的德育教育环境。

1.加深中专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

中专生因为处于叛逆期,对教师及家长的引导具有排斥心理,所以作为家长及教师,要时刻注意中专生的心理变化,通过语文课程中语言文字的教育,进一步改善中专生对于德育教育的态度,使中专生逐步接受教师及家长的引导。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文化,认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内在魅力,进一步正确的认识自我,提高自身修养,加深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素质,使中专生自身的综合实力产生质的飞跃。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快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语文的教学是在传授语言文字基础上对我国的文化进行传播,所以,语文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中专生的德育教育。中专生通过学习语文等有关的科目,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中专生不仅可以学习我国的语言文化知识,还可以增加自身的阅历,了解我国不一样的文化,提升自身的内在涵养。所以,中专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参加德育教育。此外,中专语文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营造课堂氛围,使中专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对作者进行简要的介绍,进一步对中专生进行爱国教育,使中专生本身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另外,教师需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变换授课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己亥杂诗》一文时,可以与《病梅馆记》相结合,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文章写作的特点,讲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3.重视中专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知识,塑造健康人格的地方,所以,作为中专类院校,在注重学生专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中专生属于特殊的一类学生,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很肤浅,但自身又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所以中专类院校在完成教育部门给予的任务外,还要注重对中专生的德育教育。这就要求中专类院校增大教学安排中德育教育的时间比例,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时时刻刻都可以学习我国的文化,同时进行自身的品德学习,增强自身的品质素养,建立健全的人格,使中专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全能型人才,满足国家需要。

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我国对于中专生的德育教育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对于中专生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求语文文字的教学,还要注重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使中专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中专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建立健全的人格。通过对中专生的德育教育,使中专生成为全能型优秀人才,实现自身价值。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幼儿德育教育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怎知孝道避明贤,出师不顺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动天”。5月1日,北京红缨连锁宁纺宁辉幼儿园在宁纺俱乐部举行了“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公益讲座”教授们精彩的讲课,老师们发自内心的感恩孝心,无不感染在场的每一位家长,会场内人与人的距离拉近了,处处充满着爱与感恩、和谐与自然,上演着一幕又一幕催人泪下的画面。12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会场内鸦雀无声。

由幼儿园老师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成的义工团,身着唐装、端庄大方,向入场的每一位家长行90度的鞠躬礼,真诚的道上一句“老师您好,欢迎您”,无不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内涵。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响起,本次大会拉开了序幕。“早教兴则中国兴,儿童强则中国强”,为了使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会做人,北京红缨幼儿园里弘扬传统文化,从小扎德行的根,从老师做起,从家长做起,身体力行感染我们的孩子,我们特此成立了“红缨幼儿园家长培训学校”,举办了这次会议。

我们有幸请到了河北电视台经济频道《孝行天下》主持人,燕赵都市报首席记者以及省国学教研中心专家、教授等诸位大德的老师分别为我们讲述了《让孝道的光芒照进心灵深处》《教子以德,学慧做父母》《人生最重要的是教育》等内容,主讲老师通过实际案例以及亲身经历,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深处,孝当先啊,让我们反省自己,以前总认为自己做的很好,但做的远远不够,由于自己不懂孝道,伤害了父母的心,我们也是为人母,家长们听着课,反省着自己,深深地忏悔着,同时也明白了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做一个什么样的榜样,整个全场洋溢着爱,真可谓:“人之初、性本善”。大德的老师们不仅来为我们授课,还免费赠送了1千多份“孝行百科报”,感谢老师们的大爱。

我们被家长的学习态度感动了,一天的课程,家长们都坚持下来了,中午幼儿园为1千多名家长提供了午餐,包子和奶,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后顾无忧安心学习的平台,家长们通过学习也在为孩子做着表率,进出场家长不推不挤、不乱占座位,都排着整齐的队伍,按秩序来,真是“或饮食、或坐走,长着先、幼着后,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弟子规里面的话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感谢古圣圣贤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

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百善孝为先,从我们做起,以实际行动落实传统文化德育教育,为孩子,为孝养老人做出表率,只有先使自己身心和谐才能达到家庭和谐从而社会才能和谐!

最后对本次论坛做出贡献的每一位同志和公安干警、教育局、宁纺集团、防疫站、电视台等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人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另一种就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需求很容易满足,难就难在这精神上的需要,当孩子又想帮助老师搬椅子或抹桌子时,千万不能因为过程中可能给你带来麻烦就阻止她,我们因该看到他没有这样的表现,说明他们有劳动的需求,我们因该满足他们这种需要,以发展健康情感。

在幼儿性格培养发面,我还注重与家长沟通,正所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当孩子有分享行为时,我及时地与他们的家长沟通,让家长也肯定幼儿的行为,让孩子充分感受成功,从而避免他们一回到家,分析意识就消失的情况。

幼儿的自理能力及独立性的培养自理能力是独立性的一种表现,许多家长会不教育的重点放在喂养方面,当然这很重要,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有些孩子来园已经有一个学期了,吃饭还是要大人喂,更有甚者奶奶一直抱着幼儿进班。

在午睡时我会叫孩子脱衣服、穿衣服,当孩子已学会自己托衣服就给与肯定,并在家长面前表扬一番,要求他们在家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通过佳员工与,现在孩子明大都会自己脱衣服、自己吃饭了。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到的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娇蛮、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

一,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日常生活、游戏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幼儿是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在与同伴及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定的行为准则的,并且在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如:我班在玩“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轮流当“老师”,模仿老师的动作,回答小朋友的问候“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等,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玩得很开心。又如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几种小动物角色,编故事,讲故事,一会当“小鹿”,一会当“小羊”,并把学的礼貌用语也编进了故事里。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愉悦了幼儿的身心,又收到了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利用游戏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效果。在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等品德和行为习惯。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各年龄班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就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例如:谈话、讨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春游、劳动、节日庆祝活动)等。幼儿的道德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通过每一次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的积累而逐渐得到发展。比如通过参观图书馆,幼儿亲眼看到一本本图书井然有序地摆在书架上,管理员阿姨辛勤地劳动以及读者安静有序地借阅图书等情景,会深深地体会到秩序的重要性,并更加爱惜图书;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幼儿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品尝家乡的风味特产,欣赏家乡的民间工艺品,并用绘画、手工及结构材料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家乡风貌……这一系列活动能让幼儿实际地感受到家乡的美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幼儿园应将日常生活、游戏和专门的德育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在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与要求,同时发挥家庭和社区环境的合力,有效地实现德育目标。

二、教师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

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教师,对教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深,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教师的言行。在幼儿园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为了给孩子们树立良好榜样,我们注意从自身坐起,严于律己,凡事要孩子做道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且经常自我检点,在孩子门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一次我组织幼儿洗手准备吃午饭,突然看到有几名小朋友湿着手还笑嘻嘻地从盥洗室走出来。我当时一气之下把王士年他们三个叫住了,并问他们:“谁让你们这样的?”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小声地说:“我看着老师这样我也这样。我一听顿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原来是自己的不良习惯影响了孩子们,于是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做了检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进一步要求幼儿要讲卫生,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从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应特别重视教师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人的一举一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是一面极好的“镜子”,在这面“大镜子”里,孩子看到了许多。因此,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给幼儿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三、利用节日、生日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节日、生日等日子往往能激发幼儿的情绪,增强他们的兴趣。在这个时间对幼儿进行教育,能使幼儿易于接受。例如:一年之中有特定含义的节日不少,如:“三八”、“五一”、“六一”“国庆节”、“教师节”等都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渠道,除此之外,我们通过举办“企盼奥运成功,为中国健儿加油”等一系列活动,在幼儿心中掀起了爱祖国的波澜。又如:我班的赵凯奇小朋友平时爱骂人,虽经多次教育,效果不明显,9月1日是他的生日,在我的反复启发下,他对着全班小朋友保证,从他生日这天起他保证不再骂人,并请别的小朋友监督,果然这天他没有骂人,我因势利导,在班中表扬了他,并要求他坚决改正骂人的毛病。一周后,赵凯奇基本改正了骂人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我逐步培养了幼儿热爱老师及家长,关心小朋友的良好情感。

随机教育就是针对随时出现的问题、根据情况的变化实施教育。它具体、生动、有很强的说服力。

由于幼儿无意注意,无意记忆的能力较强,其注意力易被偶然事物所吸引,所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要善于捕捉时机,做到随人、随地、随物、随时利用各种机会。例如:某幼儿随家长参观了名胜古迹,晨间谈话时可让他和大家介绍,鼓励他把纪念品带给同伴看;进餐时教师可根据不同菜谱向幼儿介绍蔬菜名称及其生长特点;盥洗时向幼儿讲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在随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切忌空洞说教。如:班上的图书不知被谁撕破,老师没有马上批评指责幼儿,而是给小朋友讲这本书。正当幼儿听得津津有味时,老师突然中断故事,告诉他们因为图书撕掉一页无法讲下去,请小朋友讨论怎么办?在共同的讨论中,他们懂得了爱惜图书的道理,并主动修补了图书。随机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相伴随,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必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地开展好幼儿园的德育工作。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光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好家园的共同教育。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的更快些、更多些。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目前,家庭早期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引起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少家长只注意开发孩子早期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的品德培养,这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容易形成幼儿行为表现的两面性,在幼儿园是一种表现,而在家庭中却是另一种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接待幼儿入园、离园、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不断同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幼儿情况,同家长一起探讨幼儿德育的方法。力求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一致,促进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次,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扮演爸爸的刘琦小朋友竟然打了扮演宝宝的刘伟超,我问他为什么打人,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不听我的话,我就打他,在家里我不听爸爸的话,爸爸就打我。”听了他的话,我清楚了他打人的根源,到下午刘琦的父亲来接孩子时,我同他谈心,向他说明了情况,刘琦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表示以后不再打孩子,并希望老师及时同他联系,共同教育好孩子。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深深的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德育原则,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适时地向幼儿进行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强化。还要沟通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共同负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把幼儿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一代。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

三、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育学生。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家访工作不仅要讲究方法与技巧,还应持有之以恒,全面铺开。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家访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家访应该长期持久进行,随时进行。另外,家访也应全面铺开,不管好学生还是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都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家访,但要分轻重,哪些学生是重点家访对象,哪些只是点到为止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到的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娇蛮、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

一,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日常生活、游戏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幼儿是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在与同伴及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定的行为准则的,并且在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如:我班在玩“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轮流当“老师”,模仿老师的动作,回答小朋友的问候“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等,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玩得很开心。又如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几种小动物角色,编故事,讲故事,一会当“小鹿”,一会当“小羊”,并把学的礼貌用语也编进了故事里。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愉悦了幼儿的身心,又收到了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利用游戏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效果。在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等品德和行为习惯。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各年龄班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就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例如:谈话、讨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春游、劳动、节日庆祝活动)等。幼儿的道德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通过每一次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的积累而逐渐得到发展。比如通过参观图书馆,幼儿亲眼看到一本本图书井然有序地摆在书架上,管理员阿姨辛勤地劳动以及读者安静有序地借阅图书等情景,会深深地体会到秩序的重要性,并更加爱惜图书;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幼儿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品尝家乡的风味特产,欣赏家乡的民间工艺品,并用绘画、手工及结构材料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家乡风貌……这一系列活动能让幼儿实际地感受到家乡的美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幼儿园应将日常生活、游戏和专门的德育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在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与要求,同时发挥家庭和社区环境的合力,有效地实现德育目标。

二、教师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

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教师,对教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深,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教师的言行。在幼儿园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为了给孩子们树立良好榜样,我们注意从自身坐起,严于律己,凡事要孩子做道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且经常自我检点,在孩子门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一次我组织幼儿洗手准备吃午饭,突然看到有几名小朋友湿着手还笑嘻嘻地从盥洗室走出来。我当时一气之下把王士年他们三个叫住了,并问他们:“谁让你们这样的?”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小声地说:“我看着老师这样我也这样。我一听顿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原来是自己的不良习惯影响了孩子们,于是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做了检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进一步要求幼儿要讲卫生,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从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应特别重视教师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人的一举一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是一面极好的“镜子”,在这面“大镜子”里,孩子看到了许多。因此,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给幼儿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三、利用节日、生日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节日、生日等日子往往能激发幼儿的情绪,增强他们的兴趣。在这个时间对幼儿进行教育,能使幼儿易于接受。例如:一年之中有特定含义的节日不少,如:“三八”、“五一”、“六一”“国庆节”、“教师节”等都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渠道,除此之外,我们通过举办“企盼奥运成功,为中国健儿加油”等一系列活动,在幼儿心中掀起了爱祖国的波澜。又如:我班的赵凯奇小朋友平时爱骂人,虽经多次教育,效果不明显,9月1日是他的生日,在我的反复启发下,他对着全班小朋友保证,从他生日这天起他保证不再骂人,并请别的小朋友监督,果然这天他没有骂人,我因势利导,在班中表扬了他,并要求他坚决改正骂人的毛病。一周后,赵凯奇基本改正了骂人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我逐步培养了幼儿热爱老师及家长,关心小朋友的良好情感。

随机教育就是针对随时出现的问题、根据情况的变化实施教育。它具体、生动、有很强的说服力。

由于幼儿无意注意,无意记忆的能力较强,其注意力易被偶然事物所吸引,所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要善于捕捉时机,做到随人、随地、随物、随时利用各种机会。例如:某幼儿随家长参观了名胜古迹,晨间谈话时可让他和大家介绍,鼓励他把纪念品带给同伴看;进餐时教师可根据不同菜谱向幼儿介绍蔬菜名称及其生长特点;盥洗时向幼儿讲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在随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切忌空洞说教。如:班上的图书不知被谁撕破,老师没有马上批评指责幼儿,而是给小朋友讲这本书。正当幼儿听得津津有味时,老师突然中断故事,告诉他们因为图书撕掉一页无法讲下去,请小朋友讨论怎么办?在共同的讨论中,他们懂得了爱惜图书的道理,并主动修补了图书。随机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相伴随,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必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地开展好幼儿园的德育工作。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光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好家园的共同教育。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的更快些、更多些。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目前,家庭早期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引起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少家长只注意开发孩子早期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的品德培养,这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容易形成幼儿行为表现的两面性,在幼儿园是一种表现,而在家庭中却是另一种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接待幼儿入园、离园、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不断同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幼儿情况,同家长一起探讨幼儿德育的方法。力求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一致,促进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次,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扮演爸爸的刘琦小朋友竟然打了扮演宝宝的刘伟超,我问他为什么打人,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不听我的话,我就打他,在家里我不听爸爸的话,爸爸就打我。”听了他的话,我清楚了他打人的根源,到下午刘琦的父亲来接孩子时,我同他谈心,向他说明了情况,刘琦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表示以后不再打孩子,并希望老师及时同他联系,共同教育好孩子。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深深的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德育原则,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适时地向幼儿进行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强化。还要沟通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共同负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把幼儿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一代。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大家晚上好,十分荣幸有此机会代表高中部班主任在这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我今晚讲话的德育主题是“以智慧塑造心性,用仁德培育成长”。作为高中部一名普通的班主任老师,担任班主任职务已经有几个春秋了,一直以来在董事长高瞻远瞩的“高贵人才”大局观念以及运筹帷幄的“高山景行”决策风范的陶冶下,鉴于自己驽钝,这期间虽说没能领悟到多少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多多少少积累了些许经验,以及自己的感悟。千丝万缕,不一而足。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与同仁们交流,难免有不足疏漏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教。

谈班主任工作,主要的就是德育工作。德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作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因为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线指挥,好似火线上的连长,不仅是学校上层决策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直接教育者。所以重视和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责无旁贷。

在我看来,德者,智、信、仁也!

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好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做到“智、信、仁”三字。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作为一个高中年级的班主任,带领管理全班60多名学生,就好比北极星,学生全都围绕着你,以你为核心。班主任如果没有智慧谋划,仅凭一双手一张嘴随意指挥任性而为,必将寸步难行,迟早会使自己焦头烂额,而且班级也会一盘散沙、分崩离析。到最后不得不请辞换人。凡是走到了这个境地的班主任,都是由于没有运用智慧去管理的结果。道理说得这么高深,好像只有圣人才有这般能力了。不然,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管理经验或者法宝秘籍。在一个正规高效的管理严密的学校,上层领导早已宏观掌控、运筹帷幄,将学校的大事小事考虑周详,安排周密,到班主任这个层面只是要懂得如何巧妙地有效执行,让政策的效力达到最大化,这就是智慧。

举个非常简单的案例来分析,我们锦弘中学早已为学生量身制定了夏秋两季校服,校服是学校的形象代表,是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文化认同,情感皈依。可是在校园里,我们总会发现有些特别张扬个性的学生总是找一些各式各样的理由隔三差五的穿自己的个性衣服,这个现象或许很多班主任都遇到过。那么如何让这些学生认同学校的文化,自觉着校服在身呢?这里就是体现德育智慧的地方了。在学校制度的要求规范层面下,面对执拗的特殊学生,则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班主任需要进行耐心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学校要让每个人穿校服,其实是对学生人文关怀的体现,因为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层次和现实境况的家庭,这里面必然有富贵贫寒的悬殊,着装的不同,时尚元素的加入,衣服价格差异、华丽与朴实的截然对比,以及流行的渲染,必然会形成学生的攀比之风,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出生的不满以及自尊的挫败感,进而影响学习甚至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同样校服下的学生就不会有差异有攀比甚至歧视,在一个公平的平等的环境下成长,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把穿校服、对学校的文化认同上升到这个层面,自然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打心里面接受,这就是有智慧的德育教育。

进入高三以来,高中部在校长室的领导指挥下,德育工作方面做了很多的创新改革。比如,一天三遍高喊励志口号、贴励志标语、激情跑操等。刚开始,这种方式或许在部分老师的心里激起了波澜,部分人甚至认为这是搞形象工程。没错,表面上看,这确是形象工程,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带来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实实在在的。因为我理解为,这是对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对学生竞争力的培养、对学生集体意识和荣誉感的培养。这种激情文化的指导正是对董事长提出高中部“塑造一种模式”的激情学习理念的深刻解读与有力贯彻。这就是注入“精、气、神”。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凝聚力必然没有发展的动力,没有有效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一个班级,无论是哪个类别,创新班也好、普通班也罢,如果也没有凝聚力,没有贯彻好这种激情文化,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松散的、涣散的,成绩也是很糟糕的。

这样的德育工作,就是在有形之处下功夫,在无形之中收获成果。

信,就是信义。

子曰:“言必行,行必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做老师,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用董事长的话说:“我们都是在做善事。”既然是做善事,那就好好做,切不能做成了坏事,不能误人子弟。说这话或许听者不悦,会站出来反驳,大家天天辛苦备课上课,我怎么可能“误人子弟”呢?这不是笑话吗?其实未必。我们的老师大部分多是从师范大学毕业的,那么,何谓“师范”呢?语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说白了,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而班主任是老师中的老师,更要以身作则,言出必行。一个学生跟着你三年,这三年是他最美好的年龄,也是他行为规范、道德理智慢慢确立奠定的三年,所以,遇到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对每个学生来说无比重要,因为这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风向标。一个班级学生与班主任相处三年,三个春秋的耳濡目染,他的行为习惯三年以后和他的班主任会十分相似,这个班主任的脾气秉性甚至都会传染给这个班的学生。我们回想一下自己都会发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行为习惯是曾经的某个班主任老师感染的,或者有他的影子在身上。这也许不是什么坏事,比如哪个班主任特别爱看书他影响了当年的你,而今你也酷爱读书;但也许又不是什么好事,比如曾经的班主任特别爱抽烟,不管课堂教室还是办公室亦或是走廊,他烟瘾犯了就拔,结果许多年后你也成了他。

所以,班主任对一个班级的德育教育是从他自身开始的,这就是“师范”意义。具体到我们每天陪伴的学生,我们平时的言行很多时候正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他们,我们的一抬手一投足无不映射在学生的眼中,成为他们争相讨论模仿的热点焦点。那么,如何给他们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形象正是我们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细微之处了。所谓,事无巨细,细大不捐,小事重视了就不是小事了,小事忽略了大事可能就办不成。

譬如,学生晨读。当大家都在班级读书的时候而你却一直站在门口刷手机,气定神闲、悠然自得,投入得忘乎所以,完全没有公共场合的顾忌。那么其影响定然是负面的,你们班的学生带手机问题一定将会是你一直不断的头疼问题,因为你每天都在熏染他们,让他们对手机充满欲望。当你为处理带手机问题苦思冥想招式的时候,却不曾想到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你自己这里。所以,与其在班里苦口婆心地开班会不断重复玩手机的危害性,倒不如自己放下手机,与学生们一起畅快地晨读。这样,你给学生带来的就是正面的榜样,在你的熏陶下,学生自然爱读书爱学习。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自古以来都是中国式德育教育的典范。“己欲立而立人”正是这个道理了。

这种以身为范的榜样式的德育工作,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

仁,就是仁慈。

孔子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做一个师者,应当温和而不严厉,威严而不刚猛,恭敬安详。我把这十个字理解为做一个温和仁慈没有暴戾之气的教育工作者。

前不久,同事们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则合肥市北城世纪中学老师打学生的视频刷爆了,想必老师们都看到了。一个八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开学头一天就用扇学生耳光的方式让自己一夜成名,可惜是臭名昭著。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节课扇了43位学生,我真心佩服这位老师的体力。视频传到网上以后,满城风雨、口诛笔伐、千夫所指,舆论一边倒地指责老师,更是甚嚣尘上。再一次把体罚学生的敏感话题推到了新闻舆论的顶峰,也把学校德育工作的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而今,此事已经风平浪静、偃旗息鼓了,至于它的起因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可是,重要的是这个事件给我们同样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的班主任们带来怎样的警醒和启发。从学校德育的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这个案例无疑是德育教育失败的典型。

体罚,是传统教育的陋习;打孩子,也是现代公民法制教育首先应该摈弃的。

义正言辞地说,教育的方式中最低劣的就是暴力手段,即动手打骂,心里学概括为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语言有时也会成为暴力,其厉害程度甚至强于动手,比如,有些老师经常在无意间讲口头禅:你看看,猪都被你笨死了。这就是一种语言暴力。

体罚和辱骂学生,别的且不说,首先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心灵的荼毒。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德育教育的践行者。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恬静好学者有之、调皮捣蛋者有之、顽劣惫懒者亦有之。那些听话的学生固然惹人喜爱,那些顽皮的学生难道就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吗?正好相反,一个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成功之处恰恰是对那些不听话学生的教育与感化。中国式传统教育,往往认为打骂是最直接有效的,甚至有家长在和班主任沟通时说“老师,我家的孩子你只管打,没事,我支持。”其实,这是一句大大的谎话,你千万别上当。中国人常说:“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就是害。”我认为这句话是个假命题,以讹传讹罢了。

是不是运用暴力是直接有效的治愈差学生的手段?我的回答是:绝对不是!

举个案例,现在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moba——“王者荣耀”的现象十分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注册“王者荣耀”的未成年人超过200万。而我们身边沉溺“王者”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在座的班主任从班级里想必也会偶有斩获。

遇到这样的学生非常令人头疼。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他们沉溺其中,难以自拔。高三学期刚开始,我在班级里就发现了一例。接连三天,只要我去班级观察,这个学生总是趴着睡觉,常常面容憔悴、两眼通红。我断定他晚上玩手机。于是我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一直跟他谈心:谈他的家庭,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学习成绩以及现状,他的人生理想和未来打算,等等,总之,就是不谈手机问题。后来,这个学生下午竟然自觉地把手机拿给了我,并且立誓要折节读书。他讲“玩游戏‘王者’,是成就别人为王者;放下游戏‘王者’,是成就自己为王者”。当时,我非常感动并且激动,我觉得这个事处理的太成功了太艺术了。我既没有动手打他,也没有威胁叫家长,而是用仁慈感化了他。从那以后,每天早上喊口号、晨读,总有一个嘹亮亢奋的声音特别突出,那就是来自这个“回头浪子”。所以,我坚信:仁慈强过任何的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

以诚待人,人必以诚待己;以心待人,人必以心待己。德育,就是育人育心。既然如此,班主任做德育工作则应以温和的容颜、平和的心态以理服人、以德化人。这也是著名教育学家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女士的情感教育的德育核心原则。

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俗话说:一等人德才兼备;二等人有德无才;三等人无德无才;四等人无德有才。可见,德育教育是何等重要,理应把它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来抓。

高中部德育工作一贯的优良作风是班主任的谈话制度,无论是考试前的答题指导还是考试后的心理辅导,办公室、楼道走廊,经常能看见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语重心长地促膝长谈。这是高中部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以及自二零一六届以来高中部校长室推出的临界生领养制度,更是体现了学校德育教育落到实处的具体有效的人文关怀举措,这些无不是董事长长期以来夙夜辛劳、对高中部德育教育工作大力鼓励支持的结晶。每一点都是良苦用心;每一滴都是苦心经营。尤其是董事长提出的“拼了”精神:拼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拼了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拼了是决战到底、永不舍弃的豪气,拼了是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的霸气,拼了是我要上大学、我必上大学的锐气。作为一线的德育工作践行者——班主任们,我们需要的是细心聆听、用心揣摩、专心致用。定然受益匪浅、受用终生。

以上就是此次会议我讲话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前辈们批评指教,谢谢!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作为高中部一名普通的班主任老师,担任班主任职务已经有几个春秋了,一直以来在董事长高瞻远瞩的“高贵人才”大局观念以及运筹帷幄的“高山景行”决策风范的陶冶下,鉴于自己驽钝,这期间虽说没能领悟到多少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多多少少积累了些许经验,以及自己的感悟。千丝万缕,不一而足。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与同仁们交流,难免有不足疏漏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教。

谈班主任工作,主要的就是德育工作。德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作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因为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线指挥,好似火线上的连长,不仅是学校上层决策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直接教育者。所以重视和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责无旁贷。

既然德育工作如此重要,那么,作为高中生的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重视?以及如何做好呢?

在我看来,德者,智、信、仁也!

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好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做到“智、信、仁”三字。

一、智,就是智慧。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作为一个高中年级的班主任,带领管理全班60多名学生,就好比北极星,学生全都围绕着你,以你为核心。班主任如果没有智慧谋划,仅凭一双手一张嘴随意指挥任性而为,必将寸步难行,迟早会使自己焦头烂额,而且班级也会一盘散沙、分崩离析。到最后不得不请辞换人。凡是走到了这个境地的班主任,都是由于没有运用智慧去管理的结果。道理说得这么高深,好像只有圣人才有这般能力了。不然,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管理经验或者法宝秘籍。在一个正规高效的管理严密的学校,上层领导早已宏观掌控、运筹帷幄,将学校的大事小事考虑周详,安排周密,到班主任这个层面只是要懂得如何巧妙地有效执行,让政策的效力达到最大化,这就是智慧。

举个非常简单的案例来分析,我们锦弘中学早已为学生量身制定了夏秋两季校服,校服是学校的形象代表,是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文化认同,情感皈依。可是在校园里,我们总会发现有些特别张扬个性的学生总是找一些各式各样的理由隔三差五的穿自己的个性衣服,这个现象或许很多班主任都遇到过。那么如何让这些学生认同学校的文化,自觉着校服在身呢?这里就是体现德育智慧的地方了。在学校制度的要求规范层面下,面对执拗的特殊学生,则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班主任需要进行耐心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学校要让每个人穿校服,其实是对学生人文关怀的体现,因为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层次和现实境况的家庭,这里面必然有富贵贫寒的悬殊,着装的不同,时尚元素的加入,衣服价格差异、华丽与朴实的截然对比,以及流行的渲染,必然会形成学生的攀比之风,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出生的不满以及自尊的挫败感,进而影响学习甚至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同样校服下的学生就不会有差异有攀比甚至歧视,在一个公平的平等的环境下成长,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把穿校服、对学校的文化认同上升到这个层面,自然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打心里面接受,这就是有智慧的德育教育。

进入高三以来,高中部在校长室的领导指挥下,德育工作方面做了很多的创新改革。比如,一天三遍高喊励志口号、贴励志标语、激情跑操等。刚开始,这种方式或许在部分老师的心里激起了波澜,部分人甚至认为这是搞形象工程。没错,表面上看,这确是形象工程,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带来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实实在在的。因为我理解为,这是对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对学生竞争力的培养、对学生集体意识和荣誉感的培养。这种激情文化的指导正是对董事长提出高中部“塑造一种模式”的激情学习理念的深刻解读与有力贯彻。这就是注入“精、气、神”。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凝聚力必然没有发展的动力,没有有效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一个班级,无论是哪个类别,创新班也好、普通班也罢,如果也没有凝聚力,没有贯彻好这种激情文化,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松散的、涣散的,成绩也是很糟糕的。

今年的高三,我接手了一个普通理科班,据了解,这个班自从高二分班以后,每次考试都是同类班级中最差的。果然,高三摸底考试应验了这个传说,平均分与同类优秀班级相比差了25分。这个结果犹如五雷轰顶啊!接手以后,我就开始观察这个差的原因在什么地方?一段时间后,我得出结论:这个班没有凝聚力。班集体非常涣散,学生都很懒散,行为习惯非常不好。怎么办呢?我想起李校长的一句话叫:“以形定性”。先规定行为习惯、然后具体布置要求,在班级和寝室展开“标语上墙”的励志活动,不但让班级贴上横幅标语、宿舍也要贴上励志语录。每天三次大喊口号时,让班长领喊,每个人都要发出歇斯底里的声音。然后就是跑操、喊口号、整队形、选领跑。其中,跑操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培养最好的措施,要想让一个班级的成绩好起来就先要让这个班级的学生跑起来。为什么这么说?记得一次例会听校长说起跑操时讲了这么一句话,叫“脚步齐人心就齐,脚步不齐人心就不齐”,凡是口号喊得最响、脚步最齐的班级学生的荣誉感就最强,班主任的德育做的就最好;反之,亦然。除此之外,做好德育工作,在班级认真开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课,找典型、抓典范,哪怕一点优秀的地方就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树立榜样,采取董事长所说的“找优点、只赞扬”的教育方式,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系列动作以后,班级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懒散习惯一扫而空。所以说,要“以形定性”、激情带动、褒扬鼓劲。让前进的帆船始终鼓满风。首先我们要的就是搞好外在的形象,让外在的形象去感染那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以此来促进内在的改变。高中部现在全部执行这个理念,尤其高三的晨读晚读书声琅琅、贯彻楼宇,可谓响遏行云,这难道不是智慧的结晶吗?

这样的德育工作,就是在有形之处下功夫,在无形之中收获成果。

二、信,就是信义。

子曰:“言必行,行必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做老师,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用董事长的话说:“我们都是在做善事。”既然是做善事,那就好好做,切不能做成了坏事,不能误人子弟。说这话或许听者不悦,会站出来反驳,大家天天辛苦备课上课,我怎么可能“误人子弟”呢?这不是笑话吗?其实未必。我们的老师大部分多是从师范大学毕业的,那么,何谓“师范”呢?语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说白了,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而班主任是老师中的老师,更要以身作则,言出必行。一个学生跟着你三年,这三年是他最美好的年龄,也是他行为规范、道德理智慢慢确立奠定的三年,所以,遇到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对每个学生来说无比重要,因为这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风向标。一个班级学生与班主任相处三年,三个春秋的耳濡目染,他的行为习惯三年以后和他的'班主任会十分相似,这个班主任的脾气秉性甚至都会传染给这个班的学生。我们回想一下自己都会发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行为习惯是曾经的某个班主任老师感染的,或者有他的影子在身上。这也许不是什么坏事,比如哪个班主任特别爱看书他影响了当年的你,而今你也酷爱读书;但也许又不是什么好事,比如曾经的班主任特别爱抽烟,不管课堂教室还是办公室亦或是走廊,他烟瘾犯了就拔,结果许多年后你也成了他。

所以,班主任对一个班级的德育教育是从他自身开始的,这就是“师范”意义。具体到我们每天陪伴的学生,我们平时的言行很多时候正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他们,我们的一抬手一投足无不映射在学生的眼中,成为他们争相讨论模仿的热点焦点。那么,如何给他们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形象正是我们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细微之处了。所谓,事无巨细,细大不捐,小事重视了就不是小事了,小事忽略了大事可能就办不成。

譬如,学生晨读。当大家都在班级读书的时候而你却一直站在门口刷手机,气定神闲、悠然自得,投入得忘乎所以,完全没有公共场合的顾忌。那么其影响定然是负面的,你们班的学生带手机问题一定将会是你一直不断的头疼问题,因为你每天都在熏染他们,让他们对手机充满欲望。当你为处理带手机问题苦思冥想招式的时候,却不曾想到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你自己这里。所以,与其在班里苦口婆心地开班会不断重复玩手机的危害性,倒不如自己放下手机,与学生们一起畅快地晨读。这样,你给学生带来的就是正面的榜样,在你的熏陶下,学生自然爱读书爱学习。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自古以来都是中国式德育教育的典范。“己欲立而立人”正是这个道理了。

这种以身为范的榜样式的德育工作,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

三、仁,就是仁慈。

孔子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做一个师者,应当温和而不严厉,威严而不刚猛,恭敬安详。我把这十个字理解为做一个温和仁慈没有暴戾之气的教育工作者。

前不久,同事们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则合肥市北城世纪中学老师打学生的视频刷爆了,想必老师们都看到了。一个八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开学头一天就用扇学生耳光的方式让自己一夜成名,可惜是臭名昭著。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节课扇了43位学生,我真心佩服这位老师的体力。视频传到网上以后,满城风雨、口诛笔伐、千夫所指,舆论一边倒地指责老师,更是甚嚣尘上。再一次把体罚学生的敏感话题推到了新闻舆论的顶峰,也把学校德育工作的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而今,此事已经风平浪静、偃旗息鼓了,至于它的起因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可是,重要的是这个事件给我们同样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的班主任们带来怎样的警醒和启发。从学校德育的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这个案例无疑是德育教育失败的典型。

体罚,是传统教育的陋习;打孩子,也是现代公民法制教育首先应该摈弃的。

义正言辞地说,教育的方式中最低劣的就是暴力手段,即动手打骂,心里学概括为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语言有时也会成为暴力,其厉害程度甚至强于动手,比如,有些老师经常在无意间讲口头禅:你看看,猪都被你笨死了。这就是一种语言暴力。

体罚和辱骂学生,别的且不说,首先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心灵的荼毒。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德育教育的践行者。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恬静好学者有之、调皮捣蛋者有之、顽劣惫懒者亦有之。那些听话的学生固然惹人喜爱,那些顽皮的学生难道就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吗?正好相反,一个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成功之处恰恰是对那些不听话学生的教育与感化。中国式传统教育,往往认为打骂是最直接有效的,甚至有家长在和班主任沟通时说“老师,我家的孩子你只管打,没事,我支持。”其实,这是一句大大的谎话,你千万别上当。中国人常说:“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就是害。”我认为这句话是个假命题,以讹传讹罢了。

是不是运用暴力是直接有效的治愈差学生的手段?我的回答是:绝对不是!

举个案例,现在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moba——“王者荣耀”的现象十分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注册“王者荣耀”的未成年人超过200万。而我们身边沉溺“王者”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在座的班主任从班级里想必也会偶有斩获。

遇到这样的学生非常令人头疼。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他们沉溺其中,难以自拔。高三学期刚开始,我在班级里就发现了一例。接连三天,只要我去班级观察,这个学生总是趴着睡觉,常常面容憔悴、两眼通红。我断定他晚上玩手机。于是我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一直跟他谈心:谈他的家庭,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学习成绩以及现状,他的人生理想和未来打算,等等,总之,就是不谈手机问题。后来,这个学生下午竟然自觉地把手机拿给了我,并且立誓要折节读书。他讲“玩游戏‘王者’,是成就别人为王者;放下游戏‘王者’,是成就自己为王者”。当时,我非常感动并且激动,我觉得这个事处理的太成功了太艺术了。我既没有动手打他,也没有威胁叫家长,而是用仁慈感化了他。从那以后,每天早上喊口号、晨读,总有一个嘹亮亢奋的声音特别突出,那就是来自这个“回头浪子”。所以,我坚信:仁慈强过任何的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

以诚待人,人必以诚待己;以心待人,人必以心待己。德育,就是育人育心。既然如此,班主任做德育工作则应以温和的容颜、平和的心态以理服人、以德化人。这也是著名教育学家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女士的情感教育的德育核心原则。

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俗话说:一等人德才兼备;二等人有德无才;三等人无德无才;四等人无德有才。可见,德育教育是何等重要,理应把它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来抓。

高中部德育工作一贯的优良作风是班主任的谈话制度,无论是考试前的答题指导还是考试后的心理辅导,办公室、楼道走廊,经常能看见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语重心长地促膝长谈。这是高中部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以及自二零一六届以来高中部校长室推出的临界生领养制度,更是体现了学校德育教育落到实处的具体有效的人文关怀举措,这些无不是董事长长期以来夙夜辛劳、对高中部德育教育工作大力鼓励支持的结晶。每一点都是良苦用心;每一滴都是苦心经营。尤其是董事长提出的“拼了”精神:拼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拼了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拼了是决战到底、永不舍弃的豪气,拼了是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的霸气,拼了是我要上大学、我必上大学的锐气。作为一线的德育工作践行者——班主任们,我们需要的是细心聆听、用心揣摩、专心致用。定然受益匪浅、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