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美术线描画教案反思 美术活动中班教案(汇总8篇)

时间:2023-10-02 23:28:44 作者:曼珠 最新中班美术线描画教案反思 美术活动中班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班美术线描画教案反思篇一

1、复习秋天的基本特征。

2、了解多种树叶的名称、形状。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简单掌握树叶印画的基本技巧。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了解并讲出树叶的名称及形状。

多种树叶若干、树妈妈范例、白纸、颜料、画笔等。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老师从地上依次捡起各种落叶,一一让幼儿讲出树叶的名称及形状。如:枫树的叶子变红,像手掌;白杨树叶变黄,像桃子;松树叶变绿像针;冬青树叶像小船等等。(引导幼儿自己先讲出树叶的形状及名称,老师最后小结。)

2、在幼儿熟知树叶名称及形状的基础上,老师分别拿出各种树叶,让幼儿从自己的落叶中找出跟老师相同的树叶并讲出树叶名称及形状,以此来巩固树叶的形状及名称。

3、游戏:树叶宝宝找妈妈。

大树妈妈上场(老师让几个幼儿扮演树妈妈)幼儿找出自己喜欢的树叶拿在手里,看看自己的树叶是哪种树妈妈的树叶宝宝,然后做树叶飘落的样子飘向自己的树妈妈,并围绕自己的妈妈边唱《小树叶》歌,边拥抱树妈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边唱边学落叶飘向院子里拣落叶)

三、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进行树叶印画,并到区域活动来进行,(老师指导树叶印画的一些技巧,并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幼儿绘画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初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让幼儿能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打好基础。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用绘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中班美术线描画教案反思篇二

母亲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母亲赐予孩子生命,也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人。每一位母亲都是一位“教育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人。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理解妈妈为自己付出的辛苦,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了主题活动“我爱妈妈”。

(1)感知母亲节爱妈妈的氛围,能清楚地表达妈妈的特征。

(2)了解妈妈的辛苦,通过绘画、轧染等方式制作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

(3)通过活动增进与妈妈之间的情感,会主动关心妈妈。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5)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环境互动

1.主题墙面环境

(1)“这是我妈妈”:帮助幼儿把其妈妈的照片按照以下方式粘贴在墙上。

(2)“妈妈的妈妈”:在幼儿妈妈照片的旁边粘贴上幼儿姥姥的照片。

2.互动墙面环境(低矮墙面环境)

(1)“帅气的妈妈”:请幼儿将妈妈最厉害的本领以照片的形式粘贴,比如妈妈会做披萨或者梳头很漂亮。

(2)“我的好妈妈”:幼儿绘画“我的好妈妈”,并把绘画作品粘贴到墙上。

(3)“我为妈妈做件事”:把幼儿为妈妈做事情的照片粘贴到墙上。

3.相关区域融合

(1)图书区:和妈妈一起制作一本图书《妈妈小时候》。

(2)美工区: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我的妈妈》。

(3)娃娃区:客来的时候妈妈很开心。

活动

我的好妈妈——语言活动

(1)清楚地介绍自己妈妈的职业、爱好和特长。

(2)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刻。

(3)对妈妈说一句话,增进之间的感情。

经验准备:请幼儿在家和妈妈聊天,了解妈妈的爱好、特长等;让妈妈讲讲宝宝小时候有趣的事情。

材料准备:请幼儿带一张自己妈妈的照片;纸做的大喇叭;录音机。

重点:能清楚地介绍自己妈妈的职业、爱好和特长。

难点:对妈妈说一句话,增进之间的感情。

1.猜猜这是谁的妈妈

2.集体活动:这是我妈妈

(1)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

师: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告诉大家你的妈妈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厉害的本领、最喜欢做什么。(教师同时展示该幼儿妈妈的照片)

(2)生活经验迁移,启发幼儿回忆和妈妈一起做过的一件最难忘、最快乐的事情,增强爱妈妈的情感。

3.我对妈妈说句话

师:小朋友来对自己的妈妈说一句话。

教师播放ppt,出现某个小朋友的妈妈照片时,这个小朋友就来到前面拿着纸做的大喇叭大声说出对妈妈的爱,配班教师进行录音。

把孩子们对妈妈说的话上传至班级博客,进一步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

中班美术线描画教案反思篇三

1、在拼贴过程中享受创造的乐趣。

2、能用蛋形拼出老鼠的不同动态,并进行简单的添画。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通过操作创作老鼠的不同动态。

活动难点:老鼠耳朵的部位和头部动作的对应。

1、物质准备:纸、笔、操作卡片、双面胶、教师示范用大卡片。

2、经验准备:看过有关老鼠的动画片,对老鼠的动态已有一定的了解。

一、初步认识老鼠的外形特征。

师:今天我要用这两个蛋形来变个魔术,瞧,大蛋和小蛋是一对好朋友,总喜欢在一起。小蛋在前引路需要眼睛,小头画上小鼻子,大头画上大耳朵;再画两根长胡子;大蛋画上四条腿和一条细细长长的小尾巴,小老鼠就变好了!

(教师边讲述边演示图片,并添画上老鼠的四肢和尾巴。)

二、感知老鼠的各种动态。

1、通过变化老鼠头部方向,感知鼻子和耳朵的正确位置。

2、游戏“小猫抓老鼠”,丰富老鼠更多的动态。幼儿在游戏中变化老鼠造型,教师即时用图片摆出相应造型。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摆弄卡片变出老鼠造型,粘贴后并添画五官、四肢和尾巴。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画出老鼠的不同动态。

3、画好之后,说说你画的老鼠在干什么?

四、评价

1、动态评价:在幼儿作画的时候,教师及时引导、评价。

2、将作品张贴在展示板上,请个别幼儿讲述:“你画的老鼠在干什么?”

中班美术线描画教案反思篇四

目标:1、认识虚线和实线,学习画图。

2、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练习均匀的涂色

3、积极快乐的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猫拿着他最喜欢的气球去草地上玩耍。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等风吹过去后他的气球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挂图)

2、 探讨气球的画法,教师示范。

师;小熊猫真可爱,我们来看看小熊猫有几个气球啊(引导幼儿数小熊猫手里的线)

1)第一个气球——涂色

师;我们来看看小熊猫的第一个气球变成什么样了?

幼:没有颜色

师:那我们来给他涂上漂亮的颜色吧,小朋友可以涂自己喜欢的颜色。老师喜欢红色,所以我请红色的蜡笔宝宝来帮我一起给小熊猫的气球画上漂亮的颜色。涂色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从上往下涂,而且要均匀用力涂,不能留白色。不过要小心点,颜色不能涂到气球外面去了要不然气球就破了哦。

2)第二个气球——沿虚线画实线。

幼:第一个气球的线没有断,第二个气球的线断了。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叫这个断断续续线条叫虚线,没有断的我们叫实线。我们把虚线之间的线段连接起来变成实线小熊猫的气球就补好了。补好后我们再涂上漂亮的颜色,小熊猫的第二个气球就找回来了。

3)第三个气球——学习自己画圆

师:哇!这个大风太可恶了,把小熊猫的气球都吹不见了,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给小熊猫画一个漂亮的气球吧。

3、 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在旁边指导。

三:展示幼儿作品

一、设计思想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遍地飘香的瓜果、金灿沉甸的稻谷、玉米……把秋天装扮得多么丰盈和美丽,更让辛勤耕耘了一年的农民叔叔、阿姨们乐开怀、喜欢欣。在这硕果累累的美丽秋天里,引领孩子们去感知秋天的美丽和富饶,去如同身受地感受、体会农村小朋友家丰收的无比喜悦心情,激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去表现这美好的景象非常的有意义。不仅让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且能很好激发孩子们心中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情感。为此,我们中班组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品,选择秋天丰收果实里的典型性硕果——南瓜为表现内容,以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情感,在愉悦、积极的感知、体验后能拿起画笔大胆、自信的表现出丰收的各种南瓜形态及其表达出丰收的快乐情景为目的设计了这一绘画活动。将以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引领孩子们快乐、主动地体验和学习。

二、教材分析

收的喜悦,不仅能有利促进孩子们观察、分析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和自信心的获得,而且能促进孩子们社会性美好情感的形成。

三、学情分析

南瓜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大多数孩子来说显得很陌生。孩子们虽然吃过南瓜汤、南瓜饼等南瓜食品,但对于南瓜长什么样并不知晓。只有一些祖辈家还住在农村的孩子可能有所见闻。对于南瓜丰收的景象更是没有感知过。要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并能大胆、自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可爱的“快乐南瓜娃娃”的形象,没有浓厚的丰收景象氛围的感染,不与真实的南瓜亲密接触是难以实现的。

平时发现,孩子们喜欢涂涂画画,但到正式的绘画活动中让画具体的事物时,往往有的孩子就不敢下笔画了。有的敢下笔画的孩子显得也很拘谨,画得很小,放不开。反思其中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孩子们对组成物体结构、形态的线条、图形等这些基本知识、技能认识、掌握不足,不知如何下笔,怎样组合;二是缺乏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南瓜的外形特征看似不复杂: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有的是葫芦形的,身上都有许多清晰的经脉。但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画画的孩子来说,从何下笔,怎样画仍是难题。如果不在方法和技能上给予清晰的引领和指导,让他们知道从何画起,怎样来画,这些孩子仍然不敢下笔而没办法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树立不起绘画的自信心。因此在课前,我们先作一些相关的铺垫:认识并学画椭圆形、各种线条,特别是表现南瓜外形特征时将要用得最多的弧线(不同方向的:上弧线、下弧线、左弧线、右弧线)以及了解认识渐变色及其涂色方法。这样会避免在一次活动中新的内容太多,孩子们接受、消化不了而影响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根据《纲要》对中班幼儿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接受水平以及对南瓜外形结构形态的分析,我们认为,此次活动将从实现两方面的目标来开展活动:一、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它满载着农民们丰收的喜悦和快乐,引导孩子们去感同身受地感受和体会其中的喜悦,激发孩子们积极、愉悦地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南瓜这一秋天丰收果实对孩子们美好情感的形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二、用椭圆形和线条能将南瓜的外形特征较形象地表现出来,并能将之拟人化成生动、活泼的“可爱南瓜娃娃;,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引领孩子们学习用椭圆形和线条来表现出“快乐的南瓜娃娃”十分恰当,而且很符合中班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于是将活动的目标合理地拟定为:

1、学习用椭圆形和弧线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2、尝试用线条添加出南瓜的五官和四肢,将南瓜拟人化成“快乐的南瓜娃娃”。

3、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五、重点和难点

只有当孩子们体会到丰收南瓜的喜悦,对丰收的南瓜产生喜爱之情,孩子们才有表现南瓜的欲望;只有让孩子们了解、掌握表现南瓜基本特征的方法,他们才能大胆、自信、自如地富有创造性地去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快乐南瓜娃娃”的特征和姿态。因此,将活动的重点拟定为:

“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能用椭圆形和弧线条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要让孩子们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出表情、姿态不一的“快乐南瓜娃娃”对于孩子们现有的经验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活动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和指引。因此,将活动的难点确定为:

“尝试用线条表现出不同姿态的“快乐南瓜娃娃”。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及大胆、自信地作画的信心吸引孩子们充分参与活动,改变“教师主讲、幼儿临摹”的传统框架结构。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绘画,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技能。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借助电脑大屏幕展示农民叔叔、阿姨丰收南瓜的喜悦景象,并用许多南瓜实物和自制的滕、叶布置一个“瓜园”。活动开始,播放丰收的乐曲,以“农村小朋友—丫丫”邀请小朋友们到她家帮她丰收南瓜引起孩子的好奇和兴趣,引出活动,带孩子们来到活动现场,然后以丫丫的口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充分观察、感知“瓜园”里南瓜的外形特征和屏幕上农民叔叔、阿姨丰收瓜果的无比开心的快乐表情,引导孩子们帮丫丫丰收南瓜,同丫丫一起围着南瓜随着欢快的音乐跳丰收舞来庆祝丰收,体会丰收的喜悦,从而使孩子们不仅对南瓜的外形特征有充分的感知和认识,而且引发了孩子们表现南瓜的欲望,为后面学习画南瓜的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学习用绘画形式来表现南瓜的基本外形特征。这一部分是活动的重点。孩子们只有掌握了表现南瓜基本特征的方法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大胆、自如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来画出生动、形象的南瓜。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画南瓜的活动中来呢?我们首先用“丫丫”的口吻来引发孩子们用绘画形式来表现南瓜的欲望:“我家丰收的这些南瓜好可爱啊!我好喜欢,想帮它们都画一张漂亮的画像,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可是你们离开我家就看不到它们了,有什么办法让你们时常都能看到这些可爱的南瓜呢?”。然后始终以“丫丫”的角色组织活动,采取生动、有趣、直观的方法引领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去学习画南瓜的基本特征:一、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圆形南瓜图的外形组成结构:“这是我刚才给圆圆形状的南瓜画的一张像,你们看像吗?仔细看看,是用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是南瓜的什么?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让幼儿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分析、猜测。二、“丫丫”用边念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作画的方法来介绍自己的画南瓜的方法:“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借助生动、有趣的儿歌来了解、学习南瓜基本特征的画法。三、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以“丫丫”考小朋友的方式来引领孩子们进一步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现在我来考考谁最聪明,学会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这些是画南瓜的方法步骤图,可顺序不对,谁能根据我念的儿歌来找出正确的步骤图?”“丫丫”每念出一句儿歌,便请小朋友们将相应的步骤图找出来按顺序排列。并不断用夸奖的语言和手势激励孩子们,以不断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当步骤图正确排列出来后,引领孩子们看着步骤图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跟着空画来加深对圆形南瓜画法的掌握。四、引导孩子们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画椭圆形的南瓜。采取让小朋友们当“小老师”教“丫丫”画的方式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象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象,应该怎样画?”

第三环节:引领孩子们用自己学到的方法来大胆、自信地表现出自己喜爱的南瓜的外形特征。首先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画南瓜,然后巡回观察,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孩子加以引导和指导,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第四环节:引导孩子们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用自己喜欢的线条来表现出“南瓜娃娃”的快乐表情和灵动的姿态。给予孩子们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为了让孩子们能用不同的线条富有个性地表现出表情、姿态不同的“可爱南瓜娃娃”,我们请孩子们上台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让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表现?“xxx小朋友的表情可爱吗?眼睛变成什么样?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谁来画画看?嘴巴呢?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手和脚什么姿势?用线条怎样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充分感知后再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色方法来装扮南瓜:“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怎样涂才美观?”然后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搭配给自己的南瓜娃娃涂上渐变色。

最后环节:用“丫丫”邀请小朋友和南瓜娃娃一起同她举行“丰收舞会”的形式来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愉悦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进一步体验成功和丰收的快乐。让孩子们美好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抒发和引发。

七、课前准备

(一)幼儿的学习准备:

1、认识并学画各种线条,特别是不同方向的弧线,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认识渐变色,掌握渐变色的选配和涂色方法。

3、知道秋天是瓜果、粮食丰收的季节。

(二)教师的教学准备

1、认真观察、分析南瓜外形特征,确定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2、精心思考、设计活动组织的形式、方法和引导语。

2、结合画南瓜布骤图创编生动、形象、有趣的绘画步骤儿歌。

(三)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1、在电脑大屏幕呈现农民叔叔、阿姨丰收南瓜的喜悦景象。

2、用许多南瓜实物和自制的滕、叶布置一个“瓜园”。

(四)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1、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出的圆形南瓜形图一张(不图色)

2、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一套。

3、不同可爱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图。

4、形象可爱、表情愉悦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丰收舞曲》、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并操纵可爱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活动的欲望:“小朋友们好!我是农村的小朋友,名字叫丫丫。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农村小朋友家里每天都要丰收许多的瓜果和粮食,今天我家又要大丰收了,我真开心啊,谁想知道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吗?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就帮我一起去丰收吧”,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瓜园”。

(二) 师生互动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导幼儿感受丰收的氛围。(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快乐,诱发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啊?哇,丰收这么多的南瓜,可以用来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们大家一起吃了,我好开心啊!你们呢?”

(2)指大屏幕上:“瞧,农民叔叔阿姨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我们同他们一起来跳丰收舞表达表达丰收的快乐心情吧”。(带领幼儿围着南瓜随《丰收舞曲》的旋律开心地舞动身体)

2、引导幼儿感知获取南瓜的有关信息。(了解、认识南瓜的外形特征,为绘画南瓜作铺垫)。

(1)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闻一闻,你发现了南瓜的什么秘密?”(让幼儿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征)

(2)引导性提问:“南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身体上有些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头上有什么?(帮助幼儿梳理清对南瓜外形特征的认识)

3、学习画南瓜的方法(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为幼儿能富有个性地表现南瓜的外型特征和姿态奠定基础)

(1)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我给什么形状的南瓜画的像?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表现的是南瓜的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组成圆形南瓜图的基本元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训练幼儿的分析能力)

(2)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引领幼儿学习画南瓜的方法。(通过熟练的演示和利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清楚了解、记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丫丫是这样画圆形状的南瓜的”,边念儿歌边演示画南瓜的基本步骤:“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

(3)给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正确排序。(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加深对圆形南瓜绘画步骤的掌握)

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让幼儿根据“丫丫”念出的儿歌找出相应的步骤图依次排列,然后并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进行空画练习。

已学到的知识迁移和变通)

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

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象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象,应该怎样画?”

4、幼儿在画纸上画南瓜。

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完成作品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5、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给予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分别请幼儿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画?”

幼儿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6、“给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练习渐变色的搭配和涂色方法)

提问:南瓜有那些颜色?用什么涂色的方法能会把南瓜娃娃打扮得更美?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渐变颜色搭配装扮自己画的南瓜娃娃。

7、同“南瓜娃娃”一起开“丰收舞会”。(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随着欢快的《丰收舞曲》旋律快乐地向大家展示并有节奏舞动自己的作品。

第三部分:教学后记

这是一个根据我们中班组教师对有效性绘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感到困难而从所当前所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爱秋天》中选择、确定出来进行“一课多研”活动的设计、观摩与研讨后,群体智慧优化出来的有效性绘画教学活动方案范式。整个研讨过程历经了四次观摩与研讨活动。第一次活动中,教学策略采用:“观察南瓜、给南瓜粘贴上不同的形状的五官让它变成南瓜娃娃、学画南瓜、展示作品。”在学画南瓜的过程中,老师逐一讲解、示范不同形状南瓜的画法。

教师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气吸引着孩子们积极地去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看似热热闹闹,但到幼儿自己作画时,许多却不敢动手画。导致老师一一去把着孩子们的手才能画出来。活动后,我们及时进行研讨、分析其原因,认为老师教学画的方法仍是注入式的传统方法,没能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练习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孩子们被动接受,故印象不深,掌握不到位。并认为,采用“先画一个大圆或椭圆,再在其中画出几条纵向的弧线表现南瓜的经脉”的表现方式不能将南瓜的外形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南瓜的外形特征后认为:用中间一个椭圆,两边4条以上的弧线组成的图形来表现南瓜的特征较形象。

并且发现,活动中缺少丰收的氛围,可创设丰收情景来增强气氛。于是第二次活动,教师根据前次研讨中的讨论,结合自己的一些有益经验优化了活动方法:布置了丰收场景,绘制了由中间一个椭圆,两边4条弧线组成的南瓜图。在学习南瓜画法的过程中,先出示画好的南瓜外形结构图引导幼儿观察:“南瓜图是由什么图形和什么线条组成的?”,让幼儿发现其组成元素后,再采取提问式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画南瓜,并进行空画练习,接着鼓励幼儿在纸上给南瓜画像当老师教老师学画采取形来表现南瓜的特征较形象。当孩子们画好后又才引导孩子们学习用橙色和黄色进行渐变地给南瓜图色。由于教师准备的范画得当,活动程序和引导清晰、有序,让孩子们易于接受,让孩子们很好地掌握了方法,因此作画时孩子们均能大胆、自如地表现南瓜的外形特征,且也较形象。但觉得仍然缺乏丰收的浓郁氛围以及没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导致孩子们的参与活动不那么积极,分析原因认为是老师的没有饱满、热情的情绪和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来感染、带动孩子们。

同时发现省去表现南瓜娃娃的表情和姿态的环节让孩子们失去了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的机会。于是又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活动方案后开展了第三次研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执教教师不仅创遍了直观、有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记忆作画步骤,而且还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孩子们通过听儿歌排列步骤图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记忆画南瓜的方法。注重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发现、练习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可减少念儿歌反复画和空手练习画的次数。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应再富有感召力些,课堂气愤会更好。

决定在此基础上全面优化目标、方法、策略与过程后再开展一次较为优质、有效的活动。就这样,全体教师吸纳了前三次活动中的优点完善了方案后又开展了第四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中班美术线描画教案反思篇五

1、认识云,了解云的特征,知道云的多变性。

2.能根据云的样子,大胆想象云像什么,并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能在蓝色的纸上自由勾画云的形象,学习用棉花粘贴云,并添画环境等。

4.促进幼儿发现生活中美,表现美,激发幼儿对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5.在活动中能体验成功感知快乐。

教学重点:学习用棉花粘贴各种形状的云。

教学难点:口述云的特征。

教具:5幅图片

学具:蓝色卡纸,胶水,棉花

一、讲故事片引入

孩子们,你们有没有看见过天空中的云?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给幼儿讲《云小子》的故事。(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

二、基本环节

1、提问:你们见过云吗?他的样子像什么?(请幼儿自由口述云像什么?)

2、教师小结:云有时像小鱼,有时像小马,我们知道了云有什么特征?(引导幼儿了解云的多变性)

3、你希望云小子变成什么样子呢?(请幼儿大胆说出他们喜欢的云小子的样子,并给表现好的孩子给予肯定。)

4、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棉花来做你喜欢的云小子好不好?先用记号笔画出你希望云小子变成的样子,再在云小子的身体上涂上胶水,粘上棉花,最后再用水彩笔添画。(根据自己的画添画环境等)

5、幼儿自由完成自己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评幼儿作品,给予幼儿一定鼓励。

四、请幼儿带上自己的作品,和老师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云小子,比一比谁的画最美。

附:

云小子

云小子在天上飘来飘去,他看到地上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船是船的样子,高楼是高楼的样子。公鸡长着长长的鸡冠,长颈鹿长着长长的脖子。但是,看着看着,云小子犯愁了:怎么大家都有自己的样子,就我没有呢?他想模仿一下别人的模样,可是一阵风吹来,就马上把他吹得没有了样子。

地上的孩子抬头看了看云小子:“哇,那片云彩好奇妙啊。刚才还像一头狮子,现在又变成锷鱼了。”云小子拼命努力地学呀学呀,一会儿他变成一个长胡子的老爷爷了。

“云小子,给我们变一匹大马吧。”地上的孩子看着千奇百怪的云小子,高兴的跳起来。 云小子变呀变呀,他突然想明白了:“原来,没有样子就是我自己的样子啊!”

在这堂前,孩子们观察了蓝天白云,对白云有了较深的认识,因此,在上这堂课时,让幼儿说白云的特征时,孩子们大都能大胆地说出白云像什么,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既培养了语言素质,又发散了幼儿的思维。幼儿在自由作画环节,因为幼儿对云有较深的认识,又贴近他们的生活,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高,让幼儿感受到美术创作的无限乐趣,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中班美术线描画教案反思篇六

1.通过欣赏美丽的鸟,感受鸟的图案美和色彩美。

2.能大胆想象,运用点、线画出心目中五彩鸟的美丽造型。

3.学习客观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1.鸟儿装饰进程画三幅。

2.音频:钢琴曲《水边的阿迪妮娜》。

3.每人一张铅画纸,记号笔、油画棒若干,幼儿每人一张贴画,一块空的黑板,磁铁若干。

4.奖品:大红花3朵。

1.欣赏美丽的鸟,感受鸟儿的图案美、色彩美。

(1)老师提问:“鸟王今天要进行选美比赛,小鸟们都忙着打扮自己,谁都想做那只最美的鸟。你觉得它们会怎么打扮自己呢?”“头上可以怎么打扮?脖子上、身上可以用什么打扮呢?请你们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引导幼儿用花、帽子、彩带打扮头;用丝巾、项链等打扮脖子;用图案、色彩装饰身上的羽毛;最后打扮漂亮的尾巴。

(2)老师提问:“有一只鸟正在打扮。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打扮自己的。”

出示五彩鸟图片一,提问:“说一说,这只小鸟是怎么打扮自己的?”“你认为这样的小鸟漂亮吗?能得第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出示五彩鸟图片二:提问:“小鸟觉得自己不美,继续打扮自己。说一说,它又干什么了?”幼儿个别回答。(小鸟穿上鞋子,戴上帽子,把头发弄卷,扎上花朵,尾巴插上孔雀的羽毛……)“现在这只鸟,你看了觉得怎样?”“能得第一吗?”

重点扩散幼儿思维:除图案外,还可以从外形、动作上装扮。

出示五彩鸟图片三:老师提问:“这只小鸟还觉得自己不够美,看,它又给自己穿上了五彩衣。”“仔细看看,它的衣服上有哪些漂亮的颜色?”“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重点引导幼儿从色彩上装饰鸟。

2.请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自的五彩鸟。

(1)老师提问:“你心目中的五彩鸟是什么样的呢?想一想,说一说!”幼儿个别说。(从图案、小鸟形态、色彩方面引导。)

(2)“请你用笔画出你心目中的五彩鸟吧!”交代要求,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互相评价作品,找出自己喜欢的鸟儿,并说出理由。

(1)“请画好的小朋友将作品放到黑板上展览,让大家欣赏!”

(2)“现在每人发一张贴画,你觉得黑板上哪只鸟最漂亮,就将贴画贴在这幅画上。最后哪幅画得的贴画多,它就是最美的鸟!”

(3)幼儿投票表决

“你为什么投票给它?说出你的理由。”

根据得票情况,选出“最美的五彩鸟”,并发放奖品。

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桌面。

1.幼儿欣赏美丽的鸟。

(1)教师:“鸟王今天要进行选美比赛,小鸟们一听都忙着打扮自己,谁都想做那只最美的鸟。你觉得它们会怎么打扮自己呢?”“头上可以怎么打扮?脖子上、身上可以用什么打扮呢?请你们想一想,说一说!”

(幼儿思维没打开,只是单调地说,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衣服等。)

(2)教师:“有一只鸟已经打扮好了,我们来欣赏一下,仔细看一看,说一说,它是怎么打扮自己的。”

出示图片一,教师:“说一说这只小鸟是怎么打扮自己的?”“你认为这样的小鸟漂亮吗?能得第一吗?”“为什么?”

幼儿:小鸟用一些花、树叶、草打扮。

幼儿:小鸟可以用图形等打扮自己,让图形排队。

(孩子开始对活动感兴趣了,说出了可以用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半圆形等装饰身体.打扮翅膀等。)

教师:对,我们可以用图形、点、线、花草、树叶等来打扮。

出示图片二,教师:“小鸟觉得自己还不美,又继续打扮自己。说一说,它又干什么了?”

幼儿:它戴上了花帽子。

幼儿:烫起了头发。

幼儿:戴上了花儿,脸上还搽了东西。

幼儿:小鸟穿上鞋子,戴上帽子,把头发弄卷,扎上花朵,尾巴插上孔雀的羽毛。

教师:“现在这只鸟,你看了,觉得怎样?”“能得第一吗?”

幼儿:现在应该能得第一了。

幼儿:不能得第一。

教师:“为什么呢?”

幼儿:漂亮是漂亮,就是没颜色。(其他小朋友点头赞同。)

出示图片三,教师:“是呀,这只小鸟还觉得自己不够美。看,它又给自己穿上了五彩衣!”“仔细看看,它的衣服上有哪些漂亮的颜色?”“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幼儿:五颜六色。

幼儿:五彩缤纷。

(3)教师:“你心目中最漂亮的鸟是什么样的呢,想一想,说一说!”幼儿个别说。

幼儿:我想给它戴上王冠。

幼儿:我想给它扎上三根辫子。

幼儿:我想给它围上妈妈的丝巾。

(我想给它穿上妈妈的高跟鞋,我想给它装上孔雀的尾巴、鸳鸯的羽毛……)

(4)教师:“请你用笔画出你心目中的五彩鸟吧!”

2.交代要求,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同时播放音乐《水边的阿迪妮娜》。

重点指导:用各种图形装饰鸟,注意色彩的协调。

3.幼儿互相批评作品,找出自己喜欢的鸟儿,并说出理由。

(1)教师:“请画好的小朋友将作品放到黑板上展览,让大家欣赏!”

(先画好的幼儿在相互评价,窃窃私语,有的收走了油画棒,自己整理桌面,有的画好后,帮着旁边的小朋友涂色。)

(2)教师:“现在每人发一张贴画,你觉得黑板上哪只鸟最漂亮,就将贴画贴在这幅画上。最后哪幅画得的贴画多,它就是最美的鸟!”

(3)幼儿投票表决。

教师:“你为什么投票给它?说出你的理由!”

只有周子闻将票投给自己。

老师问他:“你为什么投票给自己?”

“我就觉得我的鸟好!”

“哪儿好?”

“尾巴漂亮。”

根据得票情况,选出“最美的鸟”,并发放奖品大红花。

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桌面。

刚接手这一课题,就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后来请教了许多老师,有的说可从色彩上着手,鉴于孩子平时玩水彩经验不够,行不通;有的说可从图案装饰上入手。经过反复考虑,才设计了此活动,将教学定位在装饰画上。因为线和各种图案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它既能表达简单的图形,又能展示复杂的形态,是塑造物体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在用各种线条扩散了孩子的思维后,再涂色,体验五彩,效果会怎么样呢?事实证明我对了。

1.放手让孩子画,开阔了孩子的思路。

“说一说你心中的五彩鸟的模样,再画一画!”结果孩子的画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特别是鸟儿发型的设计真是千变万化:有漂染的直发,有方便面式的彩发,有擦了摩丝的冲天发,也有披肩的波浪发……鸟儿身上的图案也是丰富多彩,有花式鸟裙子,有用孔雀羽毛打扮的,……可以说全班的小朋友没有一只鸟是雷同的,而且在整个作画的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始终是积极的。

2.活动评价的公平性,能让孩子积极参与其中。

活动评价再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孩子自己投票,选出最美的鸟,这是我对一个活动评价的尝试。孩子们纷纷投票,将票投给自己认为最美的画。孩子有了自主权,感觉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一个个积极发表自己对画的见解。

3.示范画的演示。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美术活动中示范和范画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示范和范画又往往会束缚幼儿的思想,影响他们创造性地发挥,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五彩鸟》是让幼儿用各种线条和各种图案对鸟儿进行装饰,并涂色。活动开始时我给幼儿展示了一幅画的不同装饰进程,请幼儿欣赏。再请孩子画鸟,要求幼儿用不一样的线条、图案进行装饰,作品要求和老师的不一样,只要漂亮就可以。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都很有兴趣,他们画出来的鸟五彩斑斓,各有千秋。作品中既有我示范时的元素,如花、圆点、曲线、折线、直线,又有他们不同于我的独特构思,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

通过这一活动,我发现创造性的绘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兴趣是幼儿的学习动力。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都有兴趣,但并不会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激发和保持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在《五彩鸟》这个活动中我就是让幼儿画出心中最美的鸟,引起孩子绘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在活动开始欣赏范画这一环节,就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了示范鸟上用到了哪些线条和图案,为接下来的作画奠定了基础。

3.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激发幼儿再创作的信心。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和创作热情,使幼儿体验成功。

中班美术线描画教案反思篇七

目标:

1、认识虚线和实线,学习画图,中班美术活动方案。

2、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练习均匀的涂色

3、积极快乐的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以故事的形式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猫拿着他最喜欢的气球去草地上玩耍。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等风吹过去后他的气球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挂图)

2、探讨气球的画法,教师示范。

师;小熊猫真可爱,我们来看看小熊猫有几个气球啊(引导幼儿数小熊猫手里的线)

1)第一个气球——涂色

师;我们来看看小熊猫的第一个气球变成什么样了?

幼:没有颜色

师:那我们来给他涂上漂亮的颜色吧,小朋友可以涂自己喜欢的颜色。老师喜欢红色,所以我请红色的蜡笔宝宝来帮我一起给小熊猫的气球画上漂亮的颜色。涂色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从上往下涂,而且要均匀用力涂,不能留白色。不过要小心点,颜色不能涂到气球外面去了要不然气球就破了哦。

2)第二个气球——沿虚线画实线。

幼:第一个气球的线没有断,第二个气球的线断了。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叫这个断断续续线条叫虚线,没有断的我们叫实线。我们把虚线之间的线段连接起来变成实线小熊猫的气球就补好了。补好后我们再涂上漂亮的颜色,小熊猫的第二个气球就找回来了。

3)第三个气球——学习自己画圆

师:哇!这个大风太可恶了,把小熊猫的气球都吹不见了,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给小熊猫画一个漂亮的气球吧。

3、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在旁边指导。

三:展示幼儿作品

------------------------

一、设计思想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遍地飘香的瓜果、金灿沉甸的稻谷、玉米……把秋天装扮得多么丰盈和美丽,更让辛勤耕耘了一年的农民叔叔、阿姨们乐开怀、喜欢欣。在这硕果累累的美丽秋天里,引领孩子们去感知秋天的美丽和富饶,去如同身受地感受、体会农村小朋友家丰收的无比喜悦心情,激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去表现这美好的景象非常的有意义。不仅让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且能很好激发孩子们心中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情感。为此,我们中班组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品,选择秋天丰收果实里的典型性硕果——南瓜为表现内容,以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情感,在愉悦、积极的感知、体验后能拿起画笔大胆、自信的表现出丰收的各种南瓜形态及其表达出丰收的快乐情景为目的设计了这一绘画活动。将以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引领孩子们快乐、主动地体验和学习。

二、教材分析

南瓜是秋天丰收果实里的典型性硕果,其圆鼓鼓的形状、黄、绿、棕交错的颜色、清晰相间的脉络构成的外形十分有特点,不仅会让孩子们喜欢,而且适合中班孩子的绘画表现水平,易让孩子们获得成功而体会到快乐。通过引领孩子们充分与南瓜亲密接触,观察、感知、认识南瓜的外形特征,在观察、分析南瓜的外形结构的基础上学习用椭圆形、线条、渐变色来创造性地表现出拟人化的“快乐南瓜娃娃”的外形特征,感同身受地体会农村小朋友家丰收的喜悦,不仅能有利促进孩子们观察、分析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和自信心的获得,而且能促进孩子们社会性美好情感的形成。

三、学情分析

南瓜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大多数孩子来说显得很陌生。孩子们虽然吃过南瓜汤、南瓜饼等南瓜食品,但对于南瓜长什么样并不知晓。只有一些祖辈家还住在农村的孩子可能有所见闻。对于南瓜丰收的景象更是没有感知过。要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并能大胆、自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可爱的“快乐南瓜娃娃”的形象,没有浓厚的丰收景象氛围的感染,不与真实的南瓜亲密接触是难以实现的。

平时发现,孩子们喜欢涂涂画画,但到正式的绘画活动中让画具体的事物时,往往有的孩子就不敢下笔画了。有的敢下笔画的孩子显得也很拘谨,画得很小,放不开。反思其中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孩子们对组成物体结构、形态的线条、图形等这些基本知识、技能认识、掌握不足,不知如何下笔,怎样组合;二是缺乏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南瓜的外形特征看似不复杂: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有的是葫芦形的,身上都有许多清晰的经脉。但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画画的孩子来说,从何下笔,怎样画仍是难题。如果不在方法和技能上给予清晰的引领和指导,让他们知道从何画起,怎样来画,这些孩子仍然不敢下笔而没办法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树立不起绘画的自信心。因此在课前,我们先作一些相关的铺垫:认识并学画椭圆形、各种线条,特别是表现南瓜外形特征时将要用得最多的弧线(不同方向的:上弧线、下弧线、左弧线、右弧线)以及了解认识渐变色及其涂色方法。这样会避免在一次活动中新的内容太多,孩子们接受、消化不了而影响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根据《纲要》对中班幼儿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接受水平以及对南瓜外形结构形态的分析,我们认为,此次活动将从实现两方面的目标来开展活动:

一、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它满载着农民们丰收的喜悦和快乐,引导孩子们去感同身受地感受和体会其中的喜悦,激发孩子们积极、愉悦地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南瓜这一秋天丰收果实对孩子们美好情感的形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用椭圆形和线条能将南瓜的外形特征较形象地表现出来,并能将之拟人化成生动、活泼的“可爱南瓜娃娃”,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引领孩子们学习用椭圆形和线条来表现出“快乐的南瓜娃娃”十分恰当,而且很符合中班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于是将活动的目标合理地拟定为:

1、学习用椭圆形和弧线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2、尝试用线条添加出南瓜的五官和四肢,将南瓜拟人化成“快乐的南瓜娃娃”。

3、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五、重点和难点

只有当孩子们体会到丰收南瓜的喜悦,对丰收的南瓜产生喜爱之情,孩子们才有表现南瓜的欲望;只有让孩子们了解、掌握表现南瓜基本特征的方法,他们才能大胆、自信、自如地富有创造性地去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快乐南瓜娃娃”的特征和姿态。因此,将活动的重点拟定为:

“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能用椭圆形和弧线条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要让孩子们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出表情、姿态不一的“快乐南瓜娃娃”对于孩子们现有的经验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活动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和指引。因此,将活动的难点确定为:

“尝试用线条表现出不同姿态的“快乐南瓜娃娃”。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只有让幼儿全身心投入活动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也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程改革使幼儿成为课程的主体,学习不只是记忆,更是理解和创造的过程,师生关系不只是‘授与受’的关系,而是交互主体关系……。”“在课程活动方法上,应该注意探索的、亲身体验的、问题性的、合作性的学习。”在这些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为了能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快乐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的特点,采用游戏式的手段来组织教学,并在活动中采用形象化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作画方法,采取让孩子们当“小老师”教画南瓜的师幼合作方式参与主题范画的讲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以饱满的热情、富于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和语态来感染和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以及大胆、自信地作画的信心吸引孩子们充分参与活动,改变“教师主讲、幼儿临摹”的传统框架结构。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绘画,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技能。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借助电脑大屏幕展示农民叔叔、阿姨丰收南瓜的喜悦景象,并用许多南瓜实物和自制的滕、叶布置一个“瓜园”。活动开始,播放丰收的乐曲,以“农村小朋友—丫丫”邀请小朋友们到她家帮她丰收南瓜引起孩子的好奇和兴趣,引出活动,带孩子们来到活动现场,然后以丫丫的口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充分观察、感知“瓜园”里南瓜的外形特征和屏幕上农民叔叔、阿姨丰收瓜果的无比开心的快乐表情,引导孩子们帮丫丫丰收南瓜,同丫丫一起围着南瓜随着欢快的音乐跳丰收舞来庆祝丰收,体会丰收的喜悦,从而使孩子们不仅对南瓜的外形特征有充分的感知和认识,而且引发了孩子们表现南瓜的欲望,为后面学习画南瓜的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规划方案《中班美术活动方案》。

第二环节,学习用绘画形式来表现南瓜的基本外形特征。这一部分是活动的重点。孩子们只有掌握了表现南瓜基本特征的方法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大胆、自如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来画出生动、形象的南瓜。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画南瓜的活动中来呢?我们首先用“丫丫”的口吻来引发孩子们用绘画形式来表现南瓜的欲望:“我家丰收的这些南瓜好可爱啊!我好喜欢,想帮它们都画一张漂亮的画像,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可是你们离开我家就看不到它们了,有什么办法让你们时常都能看到这些可爱的南瓜呢?”。然后始终以“丫丫”的角色组织活动,采取生动、有趣、直观的方法引领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去学习画南瓜的基本特征:

一、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圆形南瓜图的外形组成结构:“这是我刚才给圆圆形状的南瓜画的一张像,你们看像吗?仔细看看,是用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是南瓜的什么?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让幼儿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分析、猜测。

二、“丫丫”用边念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作画的方法来介绍自己的画南瓜的方法:“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借助生动、有趣的儿歌来了解、学习南瓜基本特征的画法。

三、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以“丫丫”考小朋友的方式来引领孩子们进一步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现在我来考考谁最聪明,学会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这些是画南瓜的方法步骤图,可顺序不对,谁能根据我念的儿歌来找出正确的步骤图?”“丫丫”每念出一句儿歌,便请小朋友们将相应的步骤图找出来按顺序排列。并不断用夸奖的语言和手势激励孩子们,以不断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当步骤图正确排列出来后,引领孩子们看着步骤图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跟着空画来加深对圆形南瓜画法的掌握。

四、引导孩子们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画椭圆形的南瓜。采取让小朋友们当“小老师”教“丫丫”画的方式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象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象,应该怎样画?”

第三环节:引领孩子们用自己学到的方法来大胆、自信地表现出自己喜爱的南瓜的外形特征。首先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画南瓜,然后巡回观察,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孩子加以引导和指导,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第四环节:引导孩子们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用自己喜欢的线条来表现出“南瓜娃娃”的快乐表情和灵动的姿态。给予孩子们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为了让孩子们能用不同的线条富有个性地表现出表情、姿态不同的“可爱南瓜娃娃”,我们请孩子们上台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让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表现?“xxx小朋友的表情可爱吗?眼睛变成什么样?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谁来画画看?嘴巴呢?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手和脚什么姿势?用线条怎样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充分感知后再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第五环节:“给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首先引导孩子们表述出南瓜有那些颜色?用什么涂色的方法能将南瓜的颜色较为恰当、美观地表现出来?从而引导孩子们用渐变色的涂色方法来装扮南瓜:“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怎样涂才美观?”然后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搭配给自己的南瓜娃娃涂上渐变色。

最后环节:用“丫丫”邀请小朋友和南瓜娃娃一起同她举行“丰收舞会”的形式来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愉悦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进一步体验成功和丰收的快乐。让孩子们美好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抒发和引发。

七、课前准备

(一)幼儿的学习准备:

1、认识并学画各种线条,特别是不同方向的弧线,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认识渐变色,掌握渐变色的选配和涂色方法。

3、知道秋天是瓜果、粮食丰收的季节。

(二)教师的教学准备

1、认真观察、分析南瓜外形特征,确定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2、精心思考、设计活动组织的形式、方法和引导语。

2、结合画南瓜布骤图创编生动、形象、有趣的绘画步骤儿歌。

(三)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1、在电脑大屏幕呈现农民叔叔、阿姨丰收南瓜的喜悦景象。

2、用许多南瓜实物和自制的滕、叶布置一个“瓜园”。

(四)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1、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出的圆形南瓜形图一张(不图色)

2、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一套。

3、不同可爱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图。

4、形象可爱、表情愉悦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丰收舞曲》、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并操纵可爱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活动的欲望:“小朋友们好!我是农村的小朋友,名字叫丫丫。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农村小朋友家里每天都要丰收许多的瓜果和粮食,今天我家又要大丰收了,我真开心啊,谁想知道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吗?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就帮我一起去丰收吧”,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瓜园”。

(二)师生互动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导幼儿感受丰收的氛围。(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快乐,诱发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啊?哇,丰收这么多的南瓜,可以用来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们大家一起吃了,我好开心啊!你们呢?”

(2)指大屏幕上:“瞧,农民叔叔阿姨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我们同他们一起来跳丰收舞表达表达丰收的快乐心情吧”。(带领幼儿围着南瓜随《丰收舞曲》的旋律开心地舞动身体)

2、引导幼儿感知获取南瓜的有关信息。(了解、认识南瓜的外形特征,为绘画南瓜作铺垫)。

(1)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闻一闻,你发现了南瓜的什么秘密?”(让幼儿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征)

(2)引导性提问:“南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身体上有些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头上有什么?(帮助幼儿梳理清对南瓜外形特征的认识)

3、学习画南瓜的方法(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为幼儿能富有个性地表现南瓜的外型特征和姿态奠定基础)

(1)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我给什么形状的南瓜画的像?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表现的是南瓜的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组成圆形南瓜图的基本元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训练幼儿的分析能力)

(2)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引领幼儿学习画南瓜的方法。(通过熟练的演示和利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清楚了解、记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丫丫是这样画圆形状的南瓜的”,边念儿歌边演示画南瓜的基本步骤:“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

(3)给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正确排序。(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加深对圆形南瓜绘画步骤的掌握)

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让幼儿根据“丫丫”念出的儿歌找出相应的步骤图依次排列,然后并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进行空画练习。

(4)引导幼儿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椭圆形南瓜的画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将已学到的知识迁移和变通)

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

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象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象,应该怎样画?”

4、幼儿在画纸上画南瓜。

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完成作品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5、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给予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分别请幼儿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画?”

幼儿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6、“给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练习渐变色的搭配和涂色方法)

提问:南瓜有那些颜色?用什么涂色的方法能会把南瓜娃娃打扮得更美?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渐变颜色搭配装扮自己画的南瓜娃娃。

7、同“南瓜娃娃”一起开“丰收舞会”。(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随着欢快的《丰收舞曲》旋律快乐地向大家展示并有节奏舞动自己的作品。

第三部分:教学后记

这是一个根据我们中班组教师对有效性绘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感到困难而从所当前所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爱秋天》中选择、确定出来进行“一课多研”活动的设计、观摩与研讨后,群体智慧优化出来的有效性绘画教学活动方案范式。整个研讨过程历经了四次观摩与研讨活动。第一次活动中,教学策略采用:“观察南瓜、给南瓜粘贴上不同的形状的五官让它变成南瓜娃娃、学画南瓜、展示作品。”在学画南瓜的过程中,老师逐一讲解、示范不同形状南瓜的画法。教师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气吸引着孩子们积极地去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看似热热闹闹,但到幼儿自己作画时,许多却不敢动手画。导致老师一一去把着孩子们的手才能画出来。活动后,我们及时进行研讨、分析其原因,认为老师教学画的方法仍是注入式的传统方法,没能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练习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孩子们被动接受,故印象不深,掌握不到位。并认为,采用“先画一个大圆或椭圆,再在其中画出几条纵向的弧线表现南瓜的经脉”的表现方式不能将南瓜的外形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南瓜的外形特征后认为:用中间一个椭圆,两边4条以上的弧线组成的图形来表现南瓜的特征较形象。并且发现,活动中缺少丰收的氛围,可创设丰收情景来增强气氛。于是第二次活动,教师根据前次研讨中的讨论,结合自己的一些有益经验优化了活动方法:布置了丰收场景,绘制了由中间一个椭圆,两边4条弧线组成的南瓜图。在学习南瓜画法的过程中,先出示画好的南瓜外形结构图引导幼儿观察:“南瓜图是由什么图形和什么线条组成的?”,让幼儿发现其组成元素后,再采取提问式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画南瓜,并进行空画练习,接着鼓励幼儿在纸上给南瓜画像当老师教老师学画采取形来表现南瓜的特征较形象。当孩子们画好后又才引导孩子们学习用橙色和黄色进行渐变地给南瓜图色。由于教师准备的范画得当,活动程序和引导清晰、有序,让孩子们易于接受,让孩子们很好地掌握了方法,因此作画时孩子们均能大胆、自如地表现南瓜的外形特征,且也较形象。但觉得仍然缺乏丰收的浓郁氛围以及没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导致孩子们的参与活动不那么积极,分析原因认为是老师的没有饱满、热情的情绪和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来感染、带动孩子们。同时发现省去表现南瓜娃娃的表情和姿态的环节让孩子们失去了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的机会。于是又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活动方案后开展了第三次研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执教教师不仅创遍了直观、有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记忆作画步骤,而且还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孩子们通过听儿歌排列步骤图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记忆画南瓜的方法。注重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发现、练习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可减少念儿歌反复画和空手练习画的次数。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应再富有感召力些,课堂气愤会更好。决定在此基础上全面优化目标、方法、策略与过程后再开展一次较为优质、有效的活动。就这样,全体教师吸纳了前三次活动中的优点完善了方案后又开展了第四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将丰收的氛围和喜悦的渲染了出来,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中班美术线描画教案反思篇八

1、利用图案画装饰花瓶,巩固对称、均等、中心花、边花、角花等概念。

2、发展乐于设计乐于创作,热爱绘画的学习品质。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废旧挂历纸剪成的花瓶纸型。根据幼儿要求提供绘画工具。

1、工人叔叔烧出—批白色花瓶,但现在外贸出口需要把它们变成花卉的,请小朋友来装饰一下,要求设计要精美,图案要细致,有中心花、边花和角花。

2、幼儿可以说说自己准备用什么工具,画什么图案,达到小组内互相启发的目的`。

3、自己动手,绘制花瓶。

活动前教师找一只用图案画形式装饰的工艺花瓶,请幼儿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