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收益的论文(通用15篇)

时间:2023-12-17 00:08:16 作者:MJ笔神

通过参考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如何选取适当的材料和论证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金融风险论文

系统考察金融衍生产品自诞生以来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风险管理作用与风险,分析它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利弊,无疑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金融衍生产品作用。

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可分为利率产品、外汇产品和股指期货产品。从这三类产品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看,其产生和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能满足企业规避风险的需求。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和金融的促进作用,更主要地表现为风险管理。

一是规避和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据统计,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投资风险中,系统性风险占50%左右,防范系统性风险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传统风险管理工具如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和证券投资组合等均无法防范系统性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却能以其特有的对冲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规避利率、汇率或股市等基础产品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1993年以来,资产规模在5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几乎全部使用衍生工具防范利率等系统性风险。

二是增强金融体系整体抗风险能力。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规避和转移风险功能,可将风险由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体转移至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体,将金融风险对承受力较弱企业的强大冲击,转化为对承受力较强的企业或投机者的较小或适当冲击,有的甚至转化为投机者的盈利机会,强化了金融体系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三是提高经济效率。这主要是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前者体现为给企业提供更好规避金融风险的工具,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后者体现为以多达2万余种的产品种类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金融市场体系,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实现风险的合理分配,提高定价效率等。

四是拓展了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过去二十年里,国际活跃的金融机构大幅度提高了衍生工具利润在其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当前每天的全球交易总额近3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40%~60%。

虽然金融衍生产品促进了经济和金融发展,但因其自身特点以及投机者的过度投机,导致日本东京证券公司、巴林银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破产,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使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非议。那么,金融衍生产品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在实践中是增加还是降低了金融市场风险呢?实证分析表明,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产品并未增大金融市场的风险,更多的是降低了其风险。

在减少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9组表明不增加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1组表明增加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总体看是减少了整个金融市场风险。

对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自身风险变化,国际清算银行(bis)进行了大量研究,以1995年1月至2002年9月间为分析区间,分别对美国10年国债和标准普尔500的期货与期权市场的波动性与交易量月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基本呈现不相关或负相关,具体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说明,在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后,该市场波动性急剧上升时,投机者会因风险过大难以把握而主动减少交易,交易量降低会在一定程度上不支持波动性持续走高,反过来有助于降低该市场的整体风险。

从国际上出现重大金融事件或金融危机时期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表现看,在金融动荡加剧时期,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剧增,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其规避风险功能,极大缓冲和弱化了全球金融风险。如表2所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6月至12月期间,各个季度末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未平仓合约名义本金余额和交易量均出现了大幅度上升,前者从危机前的9.9%增至危机期间的14.3%、21.5%和14.8%。在其后爆发的俄罗斯危机、“9·11”事件、世通案件期间,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均一致地出现大幅上升。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需求分析。

金融风险按金融产品划分,可分为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股市风险。笔者认为,能够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已经存在较强烈的需求。

(一)外汇衍生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美元的币值与人民币币值保持相对稳定,而美元是自由浮动货币,美元对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会间接影响人民币对他国货币汇率,使持有外汇或以外币结算的企业面临汇率波动风险。而我国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实行限额管理,其限额原则上为上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20%,境外机构可以保留外汇,不用结售汇。这样,持有外汇的境内机构、外资机构以及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均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需要通过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从我国外汇金融资产总量看,2002年末银行外币存款达12159.08亿元人民币,占同期银行总资产的7%左右,银行持有的国外净资产为31746.34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2003年3月末已达到3160.1亿美元;银行间外汇市场2002年交易量达971.9亿美元。随着我国外汇资产总量增大,交易规模快速增加,面临汇率风险的可能也越来越大,对外汇衍生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外资外贸角度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1384.23亿元,外贸依存度达到50.18%,外商直接投资达527.43亿美元,若按照留存20%的比例计算,外资外贸企业每年约10000亿人民币的外汇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加之近年来进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分别以年均10%和2%~3%的速度增长,未来汇率风险将随之增加。尽管结售汇管理规定已允许有远期支付合同或者偿债协议的用汇单位可以通过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远期买卖及其他保值业务,但受风险意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国内企业未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另外,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相对贬值,对以外贸为主的企业产生了不同影响,特别是加大了进口为主的外贸企业从美国以外的国家进口材料的成本,从而使其经营利润下降。因此,这类企业会对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套期保值或对冲等方式锁定进口成本,规避汇率不利变动带来的风险。

总体看,较大规模的外汇金融资产和外贸依存度表明,我国金融机构和实体外资外贸部门面临着较大的外汇风险,客观上对外汇衍生产品等避险工具提出了需求。今后,随着资本项目的开放,这一需求将会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种类和交易规模上呈现更快的增长。

(二)利率衍生产品需求逐步加大。

我国自1995年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思路以来,利率波动性逐步增加,变动频率加快,利率风险不断加大。1996年至2002年,我国连续8次下调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8.96%下调至1.98%,波动性较大。在市场利率方面,已形成了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回购市场、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为基础的二级市场利率;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已放开;国债和金融债券发行采取市场化招标方式;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改革范围不断放宽,利率风险逐步增大,如放宽县以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在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可以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等。在利率逐步市场化的环境下,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所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步升高,迫切需要通过利率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降低借贷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从与利率变动密切相关的金融资产规模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达182295.33亿元,各项贷款总额为139436.56亿元,各类有价证券余额为34267.11,面临利率风险的资产总量很大,对利率衍生产品需求规模较高。

从金融资产品种特点看,由于同业拆借和回购品种交易期限品种较少,且期限较短,二级市场短期利率波动性相对较低。而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固息债占比较高,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在目前利率低谷时期,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短期无风险收益,大量投资中长期债券,若未来利率上升,该种投资结构将引致很大风险,使这些金融机构对利率类衍生产品存在较强的需求。

总体看,尽管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但债券市场利率风险较。

金融风险论文

案例分析。

题目:美国国际集团破产危机案例分析编号:39姓名:高楠楠成绩:

美国国际集团破产危机。

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犹如一根导火索,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同时也给国际保险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全球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简称aig)正是深陷次贷危机而出现巨额资金缺口,走到破产边缘,最终被美国政府变相接管。

一、案情回顾。

在07年至08年将近一年的时间里,aig在信用违约掉期上遭受的损失不断加重,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aig连续五个季度巨额亏损:2007年第四季度净亏损52.9亿美元,2008年四个季度亏损额分别为78亿、53.6亿、244.68亿、617亿,而2007年净利润仅62亿。2008年8月6日,aig公布第二季财报,因房贷相关部位减记价值及减损金额超过110亿美元,净损53.6亿美元,该公司连续第三季出现亏损。截至08年6月底,aig信贷违约掉期业务累计亏损达250亿美元,其他业务亏损累计达150亿美元。9月12日,aig股价暴跌了31%,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向aig发出警告,称由于该公司股价大幅下挫,债券息差上升,标普可能会将该公司信用评级下调一至三档。为避免主要评级机构下调公司评级,aig便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筹资。

时任aig首席执行长的维尔伦斯坦德认为只要筹措到200亿美元就能使公司避免灾难发生。但13日早晨,却发现它的证券借款业务也需要200亿美元资金,所需资金数额已增至400亿美元。此时,aig筹集到的资金只有从其下属保险子公司抽取的200亿美元。

13日,aig与kkr、s等私人资本运营公司进行了磋商。但考虑到他们所提方案附带的某项选择权可能使aig的控制权实际落入私人资本运营公司之手,s&co.为首的一群私人资本运营公司提出的注资方案。14日晚间,亚洲市场开盘,aig资产价值处于更大的压力,该公司需要逾60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维尔伦斯坦德决定另辟蹊径,转向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寻求400亿美元贷款资金援助。

达到200亿至250亿美元,公司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9月16日,aig做了最后的一搏,即用尽自己的循环信贷额度。但是大多数银行都拒绝了aig的贷款申请,他们表示在aig债券评级遭到下调的情况下不会为其提供贷款。同时,aig股价再跌31%,在连续三个交易日中跌幅达79%。

该天下午4点,政府将拯救方案交给aig管理层。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痛苦权衡,aig董事会接受了政府提出的苛刻条件。美国政府仿照接管“两房”模式接管了该集团。但美联储的“援助”并没有缓解保险市场愈发恐慌的局面。不只是在中国香港,在中国台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美国友邦的分支机构都出现了客户退保潮。退保潮出现使得aig雪上加霜,危机再次升级。10月8日,美联邦政府由于担心这家保险巨头可能再度出现现金短缺,决定对aig再增378亿美元的援助,这比当初承诺向该公司提供的资金数额高出近50%。

二、原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连锁反应之祸。美国金融机构犹如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底层是和物质产业与实际消费相关的接口,如工商企业贷款、房贷、消费贷款等,以此为基础构造出金融衍生产品的大厦。美国金融机构发放的实物类贷款不到20万亿美元,但衍生金融产品的规模却达到了400万亿美元。随着底层垮台,上面庞大的衍生金融产品大厦也随之倒垮。因为购买次级债衍生品的投资者遍布全球,危机便能够通过资金链条传导给各国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造成了整个信用市场危机和投资者恐慌,最终演变成为金融风暴。此外,金融市场脆弱,投资者信心不足,致使股票价格持续承压下挫,使得aig本已虚弱的财务状况更加恶化。2008年9月15日,雷曼宣告破产保护当天,aig的股价暴跌61%,跌至4.76,之前aig的股价曾达到72.65美元。如此以来,受抵押贷款投资不当相关的衍生品资产减记拖累,aig在信用违约掉期上遭受的损失不断加重。金融风暴扼杀了aig公司9月25日公布业务复兴方案的计划。

2.信用评级下调推波助澜。9月12日,aig股价暴跌了31%,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发出调降评级警告,使得aig的筹资行动变得更加困难。紧接着美国穆迪投资服务、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于9月15日分别将aig的信用级别下调至少两个等级。信用评级下调在助推融资成本升高的同时,200亿至250亿美元,导致aig财务状况急剧恶化。也正是因为信用评级的下调,致使aig在试图利用信贷循环额度作最后一搏时,遭到了银行的拒绝。

(二)企业内部分析。

1.资产管理不慎,资金运用不当。aig的风险不是由保险主业产生,而是源于衍生金融产品。美国国际集团金融产品公司伦敦子公司早期以衍生金融业务利率互换为主,由于aig从事的传统保险业务一直都是中等的成长型业务,公司为追求成长性,为大量的金融产品提供保险,包括风险极高的cdo和次级债产品。aig从9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介人为担保债务权证cdo提供担保的cds业务。2005营业收人在aig所占比率由4.2%上升到17.5%。其中,由于泡沫经济时期抵押债券实现的高额利润远高于房屋保险业务、人寿保险业务以及汽车保险业务,aig仅对该债券的担保金额就高达4000亿美元。正是受抵押贷款投资不当相关的衍生品资产减记拖累,aig在信用违约掉期上遭受的损失不断加重。其旗下一家出售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子公司,在过去三个季度累计亏损180亿美元,致使aig不得不追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抵押品,导致公司财务吃紧。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虽可带来一定的资产损失及借贷困难,但这对于资产上千亿的aig来说,影响是极其有限的。但正是由于公司缺乏足够的流动性资金,带来额外信贷成本,使公司最终陷入财务困境。

廉·恩道尔比喻成已启动的定时炸弹。但大家都觉得自己够聪明,不会拿到最后一棒,因此就疏于防范cds存在的潜在隐患。引爆aig危机的金融产品部门(aigfp)成立于1987年,在其为aig持续获取丰厚利润的背景下,集团管理层逐渐放松了监督。而aigfp经营表现出很强的投机性,片面追求利润,忽视风险控制,完全不顾来自多方的风险预警。单纯利润导向下的内控机制失效,使经营风险迅速累积。aig公司也正是因为心存侥幸和疏于对cds风险的防范,当2006年cds成本大幅上升、2007年次级债**出现兆头时,aig没有对cds做出严肃的处理,为后来公司陷入危机埋下了祸根。

三、启示。

1.坚持风险管理为本的保险发展方向。向全社会提供综合的风险保障是保险的立业之本,这也是保险业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的重要特征。只有不断挖掘和提升保险产品的独特价值,保险业才能更好地发挥行业的自身优势。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市场细分、产品和业务创新成为保险公司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应认识到,在保险发展与创新中,必须始终围绕风险管理这一主线,在努力发掘和满足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方面做足文章,切实发挥保险产品在承担和转移风险方面的优势。保险行业投资渠道放开要注重风险控制。案例中的aig投资领域广泛,包括房产抵押贷款、金融租赁、衍生品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等。放开投资渠道虽然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如金融租赁利润丰厚,但是同时投资风险也相应提高。保险行业须在强调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放开投资渠道。

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房地产、股权等投资领域的逐步放开,应加强对资产风险的监管。同时,探索对金融机构杠杆率的监管,通过设置合理上限,防范高杠杆经营带来的风险。

3.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公司内部风险监管体系。保险机构内部控制是政府保险监管的基础。目前我国保险机构内部控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个别保险机构的内部管理和控制还很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和制约。对此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按照《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的要求,不断强化各项内部管理机制、基础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严格分离资金运用业务与保险业务,建立独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和投资行为监督机制,切实防范和化解保险风险。充分发挥保险经纪人的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保险经纪人是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保险经纪人不仅能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还能够站在客户的立场为其全面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帮助客户以最合理的成本获得最大的风险保障。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高技术的风险管理项目中,保险经纪人除了协助客户通过保险转移风险外,还可以提供风险自留、风险回避、风险控制等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这就决定了保险经纪人在风险管理和保险服务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架起了保险公司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桥梁。

4.另外,有必要培育真正对投资者负责的、能够预警系统性风险的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是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次贷衍生品的复杂设计,投资者只能依靠评级机构来衡量相关风险。但是评级机构的后知后觉及迟缓而猛烈的评级调整反而加剧了危机。实际上,评级机构的收入来源于投行,却要求它们对投资者负责,本身就是制度的错位。随着无担保公司债和各类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地位将日益显著,应建立对投资者负责的信用评级机构。

业务相匹配融合才能对内外部的风险做到更好的防范。透彻了解风险偏好,能够有效沟通有关内部和外部的一切风险来源信息,是保险行业风险管理框架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包括管理提升和下降两方面的风险。企业应该视之为捕捉机遇、防范风险和损失的方法。

风险投资论文

内容提要:3月,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一号提案”――《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受到我国高层决策机构的高度重视。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对风险投资的进步与发展可以发挥其独到的作用,这早已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税收法规,对促进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我国现阶段风险投资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借鉴国外经验,针对现行税法在促进风险投资进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税收法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将取代产业经济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上的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型、智力支撑型、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从本质上讲,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在知识经济社会中,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增长源,而且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力军和主要支柱。

风险投资指运用股权或准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具有高速增长潜力的创业公司,通过协助企业发展使其资产增值,在适当时机以上市交易或转让企业股权的方式回收投资并获得高额资本收益。

同传统投资相比,风险投资有如下基本特点:

1.该项投资特定于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或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基础的'新建企业;

2.投资者与所投资的企业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4.风险投资同时投资多个项目,以某些项目的高额回报补偿另一些失败项目的亏损。

税收这种集经济手段和法律于一身的属性,使它对风险投资有着其它经济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从表现形式上看,税收是一种经济活动。税收的征收与否、起征点的高低、纳税环节的多少、税率的高低等,直接与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的有无与多少紧密相关。从其实质而论,税收是一种法律行为。税法使每个社会关系领域都清楚地了解自己受制于何种税收法律关系的调整,应当承担多大的纳税义务,以何种方法,在什么时间,通过怎样的程序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风险投资的投入将主要依靠各个市场主体,而各个市场主体投资的动因又取决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和政府有关经济政策包括税收政策的诱导。通过税法对风险投资规定优惠条款,就可使投资者尽可能地降低投资成本与风险,创造较多的风险投资效益,风险投资的积极性便得到保护和调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分配以多种方式与价格机制相互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社会的投资方向和规模,各市场主体在其它市场条件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开展竞争时,税收负担的轻重和税收优惠的多少自然成为影响其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若国家在税法中赋予风险投资产业较轻的税负或较多的优惠,风险投资产业便会形成快速发展的态势。因为当有关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付诸实施后,各市场主体便进行经济利益的权衡,在可预见的巨大经济利益驱动下,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主体显示出投资于风险投资产业的强烈欲望,最终大量的社会资本将会向风险投资产业转移。而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以资金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高回报率为主要特征的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兴起和不断壮大,一大批配套产业、辅助产业或相关的新兴产业便会相继问世。这一局面的形成不但为国家税收创造了丰富的税源,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更优惠的风险投资税收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可见,税收政策处于推动风险投资及高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其所产生的强烈“加速”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1][2][3][4]。

金融风险论文

老师:林宇。

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朱光瑶。

学号:2009080503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也以惊人的速度出现,随之也给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控制与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比如,在新加坡挂牌上市的中国航空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即中航油)因为从事石油衍生品交易,导致了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在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消息传出后,该事件很快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时间,金融衍生工具成为“罪魁祸首”。在1995年2月,我们都知道的英国巴林银行因投机于日经指数期货交易而失败,造成9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使四百多年的基业顷刻间灰飞烟灭。一时间,金融衍生工具似乎成为了危机和灾难的代名词。但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到它的一面。现在就从风险角度来分析它。

1.市场风险指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风险。这里的市场格变动包括利率、汇率、股票、债券行情变动等。管理市场风险,要的是要及时、准确地评估市场价值,随后计算总敞口额度,严格交易程序,模拟在市场崩溃或流动性引发价格剧烈震荡情况下交易者的承受能力,即所谓“压力测试”。

2.信用风险即交易合约的对方无力履行义务的风险。与市场风险一样,控制信用风险也是要测定和估算衍生商品的敞口头寸,并使敞口头寸与所确定的交易对方的信用额度相匹配,然后可以像传统信贷业务一样,控制和减少风险。

3.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合约对手而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出货或平仓机会的风险。一是市场业务量不足或无法获得市场价格而造成的市场价格风险;二是由于用户流动资金不足出现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或无法在市场上出现逆势时按要求追回保证金而造成的资金流动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利用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实现降低风险。

4.操作风险即人为因素或交易、清算系统故障而造成失误蒙受亏损的风险,它们本质上均属于管理问题。因此重点应放在提高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素质,提高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效率,并在内部管理上实行职责分开,以确保风险处在可控制及可承受的范围。

5.法律风险指因合约在法律上的缺陷或无法履行导致损失的风险。在管理中,首先应保证一批熟悉衍生金融工具的专家参与交易法规的制定。另外,应尽量改善内部风险管理,增强交易透明度和披露要求,强化安全的结算制度以控制法律风险。

性,如有关会计处理方法、衍生产品真实质量等重要信息通常未能在合约中得到充分披露,而合约双方在合约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也极易引发信用风险。

2.从宏观层面上看,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制度根源,即金融体系的固有缺陷和金融衍生市场不完全有效在现实中则往往表现为国内金融机构的投机失败和国际游资的肆意炒作引发。这些都会加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扭曲资本价格。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二是实体经济金融虚拟化。金融体系中的储蓄并非全部转化为投资,而是一部分进入实体部门,转化为实物投资,另一部分滞留在金融体系中,成为虚拟资本,并没有实物资本与之相对应。虚拟资本在追求价值增值运动过程中有脱离实体部门的趋势,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走向泡沫经济。而衍生金融工具正是金融虚拟性最强的虚拟资本。

3.从微观层面上看,风险的产生主要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关。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风险爱好型管理层对于投机业务则跃跃欲试,很容易形成赌博心态,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针对上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大量风险和突发事件冲击,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衍生风险的划分和标准,各国都着手研究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措施并根据各自的经济金融体系特点订出了适合自身的不同的监管原则,以确保市场的有效性,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防止金融衍生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为了控制风险,我们可以针对其不同类别的风险对衍生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1.加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监管。第一,从制度方面进行监管。通过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来促进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对于利率类衍生工具来说,由于我国银行商业化的转变进展缓慢,利率管制还直接控制着利率水平,资金价格无法随市场供求变化而上下波动。所以,要发展利率类衍生品市场必须先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化的利率。但利率市场化是以银行充分商业化为前提的,而银行的商业化又涉及到国有企业的巨额呆账、坏账和以后的资金来源问题。因此,利率的市场化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要等国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清,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得以理顺后才有可能实现。第二,通过外部力量进行监管。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防范不仅需要在金融企业内进行风险控制,而且还须要管理机构进行外部监管,以防风险扩大,酿成金融**,甚至产生金融体系风险,但衍生工具自身的许多特性导致监管面临许多困难。第三,建立合理的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预警体系。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并对各类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分类,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和衡量指标,同时对不同阶段的风险指标进行风险级别的界定,最后根据风险的级别和风险的权重事先制定相应的规避风险或者减小风险的措施和方案。

2.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它是指对超过交易主体所能承受的风险总规模的市场风险部分,采取对冲措施或头寸重组的方法实行“自我保护”,采取任何可能的措施将市场风险转移给市场上的风险爱好者。

3.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机构应对市场上交易的所有品种按不同的顺序进行评估,控制风险。市场主体可以采用净额结算主协议和各种信用加强措施,以减少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净额结算协议,指在实际交易中,机构通过双边或多边的支付净额结算的方法来降低信用风险。各种信用加强措施如交易双方通过提供担保的方式提升自己履约的信用度、在合约条款中加入一些条件来降低信用风险等。

4.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最主要的是控制参与流动性较低的产品的交易量,对这类产品,需要使用能够长期占用的资金。管理资金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对资金流动缺口实行额度控制,从而保证资金流入与流出的平衡。

5.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操作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比其他风险更为严重,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但它往往被机构所忽视,巴林事件就是很好的一例。完全避免操作风险是不可能的。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事前防范和事中监管。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具体来说要培养和配备既精通衍生品交易,又具备准确迅速的业务处理能力的人才,还要配备相应的系统。

6.对于法律风险的管理。为了防范法律风险,交易方首先要确保其交易对手具有足够的权利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并确保对手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履行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并履行金融衍生品合约义务;其次,在合约条款中,明确规定交易对手的抵押品或保证金用于弥补交易方的损失,并清楚列明交易对手违约时应支付的罚金。中航油因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投机操作不当,导致巨额亏损,主要是对风险管理的处理不当,特别是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金融衍生交易实际上是利用交易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对冲式操作。所以,任何有经验的机构都会通过对冲交易,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很不幸的是,在中航油的金融衍生交易中,恰恰忘记了风险的规避,在卖出看涨期权之后,没有预见到可能由此带来的巨额损失,进行对冲操作,将风险降低,而是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坐等购买人行使自己的权利,而这样一来,中航油不仅仅损失了保证金,而且必须为购买人行使权利支付价款。这是其造成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工具非但不是风险的万恶之源,恰恰是风险管理的必备工具。有关政府部门及国内企业不可因噎废食,仅仅因为一些事件就放慢或停滞国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建设步伐。相反,国内的大型企业更应该积极介入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有效控制自身的经营风险。当然,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和学习,加强企业内部对操盘手和交易员的风险控制,是介入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前提条件。

风险投资论文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是由该区域内企业的发展来支撑的,并最终通过企业的发展来带动当地经济起飞。

以中部和东部为例,中部和东部存在的差距很关键的一方面就表现在企业结构上。从拉动经济的企业性质看,中部省份经济增长仍然得力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湖南为53.29%,山西为56.38%,安徽为55.13%,湖北为56.76%,而浙江仅为13.11%;中部非公有制经济比例最高的河南,其私营企业数目仅仅是广东、浙江、江苏私营企业数目的三分之一。

20,全国工商联对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入选的2268家企业东部地区占78%,中西部地区仅占22%;被选为500强的民营企业中,中部地区只有31家,仅占总数的6.2%。全国100强企业中,中部六省只有7家企业;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来看,中部六省占全国的比重为13.12%,东部为68.20%。

在东中部的对比研究中,可清楚地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成功企业为基础的;中部经济发展滞后,或者说“中部塌陷”的部分原因是中部企业的整体层次不高,无法支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实现中部崛起的出发点应放在如何培育中部企业发展上。

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受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在创造工作机会、开发新产品和取得技术突破上明显强于大公司,不仅如此,这些公司的成长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美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美国在20世纪末能保持经济持续繁荣的一个原因是高新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超过50%。而风险投资在高新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比如微软、苹果、英特尔等企业就是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成为世界知名企业;它还使得美国科技领先于其他国家,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风险投资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因是它的特殊性。国际风险投资界认为,风险投资并不仅是指风险资金或钱,实质是指高技术产业化中一个资金有效使用过程中的支持系统,是一种科研、企业和金融有机结合的投资机制。它的这种特征决定了风险投资不仅对创业企业提供资本金,还积极介入企业管理,参与企业治理机制构建、战略制定、财务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市场营销等方面。

可以看出,风险投资通过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技术产业化,最终实现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中部要实现崛起,只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技术产业化,以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风险投资的作用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利用自身优点帮助企业发展,提高本地企业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三、中部地区风险投资及技术产业化现状。

1、中部地区风险投资现状。中部地区拥有风险投资机构25家,占全国的7.8%,而东部有200家、西部有66家、东北有26家。20上半年,全国创业风险投资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中部地区也略有起色,但风险投资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周边地区。从项目数和融资金额来看,中部地区10个风险投资项目,共获得融资2.71亿元,占全国项目数的6%,占全国融资金额的4.5%。这些数据表明中部地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相当滞后。

2、中部地区技术产业化现状。中部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上仅次于环渤海地区,科研开发能力较强,先进的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拥有“中国光谷”、“中国药谷”高科技产业品牌,光电子产业、医药产业、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统计显示,中部地区科研成果占全国的17%左右,但中部地区的授权专利仅占全国的9.1%,科研成果转化率仅占全国的9.5%。少量“创新科技”转化为“创新经济”的成果中,又有2/3左右变成了沿海地区的成果。

很明显,中部地区没有很好地实现技术产业化。由于缺少市场经济意识或者管理能力,大量的创新科技,包括新的科学发明、技术发现和工艺发现,除了转化为科学文献,变成世界级工程外,技术沦落为仅仅是评职称或评奖的工具。

四、支持风险投资发展,加快中部崛起。

技术创新必须与创新资本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创新经济。因此,中部地区要崛起,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发展和吸引风险投资,通过它们实现技术产业化,以提升本地企业层次和发展本地经济。

1、加大风险投资宣传。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企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安徽59%的被调查者不清楚风险投资,20%的被调查者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风险投资。所以,要发展风险投资,要将创新科技转化为创新经济,必须进行风险投资宣传,使得有技术、有创新、想创业的科技工作者能够熟练地和风险投资企业共同创业,实现技术产业化、创新经济。

2、丰富资金来源渠道。国内风险投资起步较晚,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起初来源主要是政府部门,比如上海市政府资金来源占71%,这在起始阶段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目前,由于政策方面的限制,没有充分利用包括个人、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等力量共同构筑一个有机的风险投资网络,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风险投资。而国外,比如欧洲,政府资金只占2.2%,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资金供应占绝对比重,美国同样如此,这保证了风险投资行业充足的资金供应,也使得他们的风险投资规模膨胀水到渠成。中部地区要发展风险投资,就要鼓励个人、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将资金变成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年上半年,有几十家境外风险投资基金专门投资中国,资金的总量达到几十亿美元。而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却由的400多家,降为不足100家,其中还有一些挂着风险投资招牌,实际却做房地产和股票。造成中国风险投资业现状的根本原因就是体制不顺。目前国内95%的风险投资企业由各级政府组建,其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并未完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具备了国有企业的通病,结果造成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不独立,不能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权责不明确;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不能取得与其所承受的风险相匹配的收益,风险资本初始提供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比如管理人的业绩没有与其收入直接挂钩。因此,中部地区要吸引风险投资,首先应对自己本地区风险机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投资管理人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对其业绩与报酬挂钩,进行浮动管理;定期公布投资结果,加大投资经理的压力,促使他们努力工作等。

4、完善退出机制。风险资本最终的撤出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险投资对投资者是否具有吸引力,以及风险投资机制的运行能否流畅和持久。由于国内目前创业板上市、柜台交易、兼并收购等风险资本变现的重要方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而风险投资的绝大部分滞留在被投资企业中无法撤出。中部地区要吸引、利用风险投资,必须首先解决风险投资的退出问题。鉴于现实情况,在短期内,中部省份可考虑mbo这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相对于公开上市,它操作简单,费用低,可以实现一次性全部撤出且适合各种规模类型的公司,对企业管理层还有激励作用。国际经验表明,mbo使得管理者由单一的经营者变为所有者和经营者,自身利益和企业经营成果关系更加紧密,有助于激励管理人员,减少代理成本。

5、加强市场支持体系建设。风险投资是一个系统,并不仅仅是资金加企业的简单组合,它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十分发达的中介体系,国外风险投资的发达就体现在他们中介行业的发达上,这已经成为衡量一国风险投资行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中部省份,急需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息咨询机构、投资公司进行有效监管和提升,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为风险投资机构提供合格的.风险投资经理、完善的企业信息及评估等,达到为外来风险投资提供良好服务的目的。

6、进行税收优惠,实行担保制度。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投资行为,仅仅依靠市场去配置风险资本是远远不够的。国际上风险投资业发达的国家都对风险企业实行一些税收优惠,并且对他们的投资行为进行担保。比如法国,规定风险投资公司从持有非上市公司股票中获得的收益或资本净收益可免除所得税,免税额最高达收益的1/3;对技术更新的投资,可获得国家60%的担保。

当前中部省份有的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山西省政府已经在筹集设立包括投资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在内共6亿人民币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但若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是六个省份共同进行这方面优惠和担保,比如:可以对个人投资者投资所得免税;降低或者取消风险资本利得税;降低风险投资贷款利率;从税收中取出一定份额作为风险资本的担保金,当风险投资受到损失时,对风险投资企业进行部分补偿等。

7、加大研发投入,降低风险源风险。风险企业要取得良好业绩,就要有良好的风险源。美国硅谷地区风险投资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周边地区科技环境,特别是临近世界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有密切关系,与美国强大的科技投入和实力密切相关。国内陈德棉等人比较分析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除了税收政策等方面因素之外,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当地科技投入和科技实力直接相关。由此可以看到,中部地区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必须有强大的科研实力,这样才能保证风险投资所需要的风险源高质量,才能吸引风险投资企业。

但年的统计结果令人担忧,中部六省科技综合进步平均水平只有28.94%,比全国38.46%的平均水平低9.52%。因此,中部要崛起,必须提高区域创新力,建立充满活力的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在短期内中部六省除了发挥各自特长,做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外,搭建公共科技平台,建立灵活的运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对于有共同需求又有一定优势的科技创新领域,可选择若干重点实验室实行合作共建,尤其是要发挥各省区在人才或学科上的优势,在交叉学科领域共建重点实验室;大力倡导平时交流和小型会议,增进科学交流,造就开放的科学环境,因为开放是创新的灵魂和源泉,交流是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德棉、蔡莉著: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投资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3]元征:试论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客观推动作用,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

[4]覃成林、唐永: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塌陷”特征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10月。

风险投资论文

风险投资公司的种类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公司通过风险投资基金来进行投资,这些基金一般以有限合伙制为组织形式。

c产业附属投资公司。

这类投资公司往往是一些非金融性实业公司下属的独立风险投资机构,他们代表母公司的利益进行投资。这类投资人通常主要将资金投向一些特定的行业。和传统风险投资一样,产业附属投资公司也同样要对被投资企业递交的投资建议书进行评估,深入企业作尽职调查并期待得到较高的回报。

这类投资人通常投资于非常年轻...

风险收益心得体会

【导语】生活中处处充满风险,无论是经济投资,还是人生选择,我们都需要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对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有着不断的考验,而且需要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在本文中,将介绍我在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的风险收益心得体会。

风险和收益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一对概念。风险是指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不确定性,收益则是投资或决策所带来的回报。风险和收益的关系通常是正相关的,意味着在追求更高的收益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承担更大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高收益,而是要平衡风险和收益,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

【第二段】风险收益的实践经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收益都存在着。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获利往往是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这种股票或其他资产的投机策略通常会带来更高的风险,但高风险的投资也可能会潜在的产生更高的回报。在一定的控制下,投机策略是可以适当地参与的。适当的风险控制、强大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推动了我短期投资的收益。

【第三段】总体决策的风险收益。

在生活中,我们在做大型决策时,也要考虑到风险和收益,比如毕业后找工作和婚姻选择等。在前期,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条件、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了解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实际可行的计划,并且考虑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保证我们做出的选择在趋势与市场的影响下,符合我们预期的目标。

【第四段】时间投资的风险收益。

在长期的时间投资中,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同时需要对自己的投资有足够的信心和持久力。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经济和投资市场的长期发展进行适当的分析和预测。我们需要根据市场趋势,选择理财或投资方式,并在时间的过程中适时地加入或退出市场。

【第五段】总结。

风险和收益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两个因素,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投资和决策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以期在保持风险情况下尽可能获得更高的回报。更要在实践中总结风险、收益、投资环境和市场趋势之间的关系,以便制定更好的决策策略,取得更好的效果。总之,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更需要保持谨慎和清醒,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和生活决策。

风险收益心得体会

风险与收益是不可分割的,尤其在个人和企业的投资以及决策中显得尤为重要。虽然“高风险高回报”这句话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金融名言,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每个人或每家公司来说,取得最佳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是关键。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不断地学习并实践风险收益的投资策略,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投资中,风险和收益必定是相互关联的。在求取更高的收益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更高的风险。例如,如果我们想在股市中获得更高回报,我们就必须面对更高的波动风险。因此,在进行任何具有风险的活动前,我们需要对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在投资过程中控制风险而获得最大收益。

第三段:有效地应对风险。

在投资中,风险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在我看来,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做好最坏情况的准备。例如,在投资股票市场之前,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该行业的情况并分析它的财政报表和基本面数据,以此来确保我们对投资前景有足够的了解。同时,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并遵循适当的投资策略,而不是被市场的喧嚣和情绪所控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风险时做到有备而来,从而大大增加我们的成功几率。

第四段:理性投资收益。

在投资中,则收益和风险必须得到平衡。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了很多人在追求高收益时,越过了自己的风险容忍度,犯了投资的错误。因此,我们需要理性的分析市场,坚守自己的投资计划,并定期进行投资组合的审查,以确保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平衡。总的来说,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健康和持续的投资收益需要长时间的投资策略和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结论。

在投资中,风险与收益是不可分割的,理性应对风险,平衡收益和风险,这些都非常重要。在我的投资旅程中,我发现这是一项长期的承诺,需要投资者建立自己的投资策略,持之以恒地实践,并不断进化。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步提高我们的巩固和成功率,实现最终的投资目标。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范文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超前防范的前提是系统建立完善并且正常运行,是对“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探索。我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做到风险预知、超前防范,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第1:企业财务风险与管理。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由于风险的客观性存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着风险,其风险产生来源因素也是不同的。

从宏观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企业财务风险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具体如下: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只要进行财务活动,就必然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然而,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许许多多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对财务风险的一定预防与控制的必要性缺乏认识,这种淡薄的财务风险意识势必导致企业风险预防与控制上的不健全。

2、财务决策机制虚化。

在资金管理、利润分配、责任配置等方面迷糊不清、散乱、权利责任不明,才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3、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能够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关键在于企业要具备一支精通财务风险管理的人才队伍。

只有专业的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人才能够告诉企业有哪些环节存在财务风险,并能够及时指出该风险的形成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并会向企业提出规避和防范这些风险的有效措施。

所以,企业不仅仅要提升整体风险意识,更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4、财务规划情况欠妥。

一些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经常会由于投融资规划的不合理造成财务风险。

例如,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盲目提升业务量,对外进行赊销,最终会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绝大部分比重,因此造成企业资金周转率的降低,逐步扩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有一些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而又因市场、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产品的大量积压,企业的存货进一步占据流动资金的比重。

同时也加大企业存货保管费用的支出,存货由于超储积压贬值、折旧的风险也随之而来;更有一些企业的投资者因缺乏必要的风险预防与控制认知,对投资决策上不科学或者盲目投资,最终导致企业资金结构极为不合理、偿付压力过大,进一步加剧了财务风险。

(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

1、政治上的因素。

政治风险主要是因为政府当局不稳定、或者战争等因素导致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十分恶劣,从而引起企业的资产被政府直接没收的风险,融资进行的投资项目若被政府没收,可是自己还得到期还款。

2、政策法律上的因素。

主要是指政府政策上的改变、法律法规上的改变可能导致的后果,比如社会**、罢工等。

企业一旦遇到此种风险将会对企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企业在某个国家投资后发生政局动荡,该国政府会对外汇实施管制,则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账户、资产、产品被冻结、没收等,最终使企业投资无法收回。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

(一)培养财务风险专项型人才。

企业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策略。

“走出去”,就是通过与大学和研究所进行长期合作,完善企业现有的风险管理人员选拔机制,加大对其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财务风险管理团队。

“引进来“,就是企业可以通过从外部吸收和引进新的财务风险管理人才来充实原来的财务风险管理队伍。

(二)建立与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与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加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

由于市场经济的自由特性,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企业时时刻刻面临着巨大风险。

在现代瞬息变化的环境中,建立与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尤为必要,可以尽早、及时地发现企业财务管理、财务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迫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及时制定、调整经营策略,控制并排除企业财务危机扩大。

(三)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现代企业。

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的一个基础工作是加强财务风险防控意识。

现代企业员工财务风险意识的不断提高,一方面有利于推进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其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风险防控的能力。

现代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综合素质越高,驾驭市场的能力就越强,企业面临的风险就越小。

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在很多时候需要企业领导及财务管理者通过职业敏感度来进行判断,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对存在风险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假设与评估,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及敏感度,及时发现并防范潜在风险。

(四)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

在现代企业当中,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是很关键的一环节,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内部审查制度也是企业开展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关键,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审计与监督。

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明确企业审计部门的地位。

企业审计部门应当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保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有效进行企业财务审计活动的开展,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体系来促进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会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种扁平化、高效率的会计系统模式,促进企业财务的反应能力。

第三,理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明确企业各部门在资金管理、资金使用、资金分配等方面的分工、职权、责任。

第二篇:企业财务风险的超前防范。

一、财务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心。

1.筹措资金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靠筹借来解决。

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在扩张重组后,将有若干个规模不同的企业归入旗下而成为子公司。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企业无论管理水平、经营效益和筹资能力均与母公司存在很大差距。

企业集团为了维持它们的正常运营,必须出面帮它们筹集运营资金。

筹资方式有好多种,但无论哪种形式的借款融资都是有偿的,是要付利息的。

筹资企业的期望是通过筹得资金运转后,自己的资金利润率能高于借款利息率。

但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企业的财务成果带来风险,这便是筹资风险。

2.技改投资风险。

企业筹集资金后除了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有一大部分会投入技术改造。

而技改投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技改项目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就是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断地有资金注入。

一旦项目不能如期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或者建成后达不到预期回报效果,将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这便是技改投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

企业间的贸易往来广泛依赖商业信用。

近年来因冶金、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销售不畅、库存产品积压而造成赊销和货到付款,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

因为有的用户企业经营困难确实无法偿还货款,有的丧失商业信用恶意拖欠,使应收款不能及时催收到位。

应收款的长期挂账或者变成死账,将为企业造成资金回收风险。

当企业对《税法》等税收法律法规的收集、研究、学习和理解不透时,会因为应纳税而未纳或少纳而遭受法律制裁,税务稽查发现后,不但需要补缴税款还要加罚滞纳金,造成企业的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另一方面是因为对税收优惠扶持政策不了解,致使能享受的减免政策却没有申请享受,增加了税收负担,从而形成税务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存在于股息分配和投入再生产的比例矛盾上。

企业想留足资金用于销售和扩大再生产,而股东想多多分红返现,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带来的不确定影响,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超前防范的前提是系统建立完善并且正常运行,是对“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探索。

我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做到风险预知、超前防范,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1.筹资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企业理想的资本结构是能承受的筹资比例最大和总资产成本最低。

筹资之前应当先预算资产负债率,也可用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对筹资风险进行衡量。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据支撑,用以考察自身历年来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化趋势,确定预警线,并借鉴行业指标的平均值与先进企业的指标值来判断本身财务状况的好坏,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超过预警线后立即报警,从而采取措施对筹资风险有效控制。

2.技改投资的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技改项目决策启动建设前必须进行严密科学地可行性分析,对产品产量、未来市场、技术水平、盈利能力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论证评估。

建设期内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而追加投资,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竣工投产。

充分考虑项目建成竣工投产后要投入的流动资金,保证项目的原材燃料和动力供应,开拓新产品的市场渠道,尽快实现预期效益,收回投资,实现回报。

3.生产经营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一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降低意外的生产成本损失。

降低生产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

二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减少或杜绝赊销,必须货到付款的,合同明确规定付款时间和拖欠惩罚条款。

对长期催不回的应收款要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责任。

三是负责税务的会计人员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比对,建立与税务局信息交流传递制度,照章纳税,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

4.建立全员民主管理企业风险机制。

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汇报上年决算和下期预算,对收益分配方案要集体研究决定。

三、小结。

总而言之,让财务专业人员参与到整个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要有话语权,财务人员要以风险预知和风险的超前防范为己任,着力研究财务资本运作,正确地认识风险,识别风险,及时向企业的决策层提供财务和资金风险预报,适时地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更加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和技术进步的健康发展。

信贷产品“低收益”不等于“低风险”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出于对小额信贷事业的热爱,两年来我作为志愿者参与了中国小额信贷学生联盟,在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络领导下做了一些工作.

作者:牟丽萍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刊名:中国西部英文刊名:westchina年,卷(期):“”(12)分类号:关键词:

风险与收益分析心得体会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风险和收益这两个方面一直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进行风险与收益分析这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谈几点感受。

首先,风险与收益并不是简单的等价关系。虽然我们一般认为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但是具体到实践中,这种等价并不总是成立。譬如对于某些财务投资,虽然风险相对比较小,但是由于眼前收益并不突出,因此并不值得冒险尝试。因此,我们在进行风险和收益的分析时需要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做出完整的判断。

其次,分析风险与收益需要依赖于慎重的信息收集。对任何事情,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分析风险与收益也是一样。另外,我们需要真正地了解各项风险、各项收益的具体情况,包括概率、幅度、时间等等不同维度的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其中的内在联系。仅有充分的信息,才有基础做出风险与收益的正确判断。

而开展这一分析,归根结底是要考虑我们自己的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面对不同的投资和决策,我们的决断依据是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此愿意承受多大的风险和付出多少代价。显然,这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我的经验来看,进行风险与收益分析是非常需要耐心和专注的一件事情。我们需要仔细分析、研究、思考,不断地从实践和经验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在未来做出更加精准的分析和预判。虽然风险与收益分析这项工作有着潜在的风险和考验,但是只要我们认真而细致地去做,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综上所述,风险与收益评估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需要依赖于充分的信息、准确的数据、明确的目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分析技巧和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风险与收益关系,做出更加准确和优秀的决策。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范文

1.筹措资金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靠筹借来解决。

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在扩张重组后,将有若干个规模不同的企业归入旗下而成为子公司。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企业无论管理水平、经营效益和筹资能力均与母公司存在很大差距。

企业集团为了维持它们的正常运营,必须出面帮它们筹集运营资金。

筹资方式有好多种,但无论哪种形式的借款融资都是有偿的,是要付利息的。

筹资企业的期望是通过筹得资金运转后,自己的资金利润率能高于借款利息率。

但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企业的财务成果带来风险,这便是筹资风险。

2.技改投资风险。

企业筹集资金后除了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有一大部分会投入技术改造。

而技改投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技改项目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就是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断地有资金注入。

一旦项目不能如期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或者建成后达不到预期回报效果,将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这便是技改投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

企业间的贸易往来广泛依赖商业信用。

近年来因冶金、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销售不畅、库存产品积压而造成赊销和货到付款,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

因为有的用户企业经营困难确实无法偿还货款,有的丧失商业信用恶意拖欠,使应收款不能及时催收到位。

应收款的长期挂账或者变成死账,将为企业造成资金回收风险。

当企业对《税法》等税收法律法规的收集、研究、学习和理解不透时,会因为应纳税而未纳或少纳而遭受法律制裁,税务稽查发现后,不但需要补缴税款还要加罚滞纳金,造成企业的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另一方面是因为对税收优惠扶持政策不了解,致使能享受的减免政策却没有申请享受,增加了税收负担,从而形成税务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存在于股息分配和投入再生产的比例矛盾上。

企业想留足资金用于销售和扩大再生产,而股东想多多分红返现,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带来的不确定影响,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超前防范的前提是系统建立完善并且正常运行,是对“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探索。

我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做到风险预知、超前防范,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1.筹资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企业理想的资本结构是能承受的筹资比例最大和总资产成本最低。

筹资之前应当先预算资产负债率,也可用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对筹资风险进行衡量。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据支撑,用以考察自身历年来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化趋势,确定预警线,并借鉴行业指标的平均值与先进企业的指标值来判断本身财务状况的好坏,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超过预警线后立即报警,从而采取措施对筹资风险有效控制。

2.技改投资的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技改项目决策启动建设前必须进行严密科学地可行性分析,对产品产量、未来市场、技术水平、盈利能力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论证评估。

建设期内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而追加投资,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竣工投产。

充分考虑项目建成竣工投产后要投入的流动资金,保证项目的原材燃料和动力供应,开拓新产品的市场渠道,尽快实现预期效益,收回投资,实现回报。

3.生产经营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一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降低意外的生产成本损失。

降低生产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

二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减少或杜绝赊销,必须货到付款的,合同明确规定付款时间和拖欠惩罚条款。

对长期催不回的应收款要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责任。

三是负责税务的会计人员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比对,建立与税务局信息交流传递制度,照章纳税,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

4.建立全员民主管理企业风险机制。

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汇报上年决算和下期预算,对收益分配方案要集体研究决定。

三、小结。

总而言之,让财务专业人员参与到整个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要有话语权,财务人员要以风险预知和风险的超前防范为己任,着力研究财务资本运作,正确地认识风险,识别风险,及时向企业的决策层提供财务和资金风险预报,适时地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更加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和技术进步的健康发展。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伴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项目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问题。并且,通信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的增长,使得项目管理的主体之间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关系,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通信工程项目本身的特性使得其风险性比较的强,因此为了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对于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以及相应的策略,以期能够为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帮助。

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新要求,为了保障群众的通信安全,需要建设更加安全稳定的网络来进行电信服务的支撑。目前由于通信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向着尖端化、复杂化以及科技化的方向转变,工程项目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使得通信工程项目面临着诸多的风险问题,也面临着巨大的损失,因此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八成的通信工程项目存在问题,无法如期正常的进行使用,或存在建设周期拖延、项目成本预算过多的问题,这些都是由于项目风险管理的力度存在缺乏,以此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通信运用商的相关利益,为服务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

通信企业是传媒行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通信服务的影响。我国的通信运营商在近年来一直在追求通信服务方面的提升,并且想要在市场竞争中以服务质量的优势来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因此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会不断的增强通信网络的基本建设,并且加强对通信网络技术的改造投资,因此,大量的资金与科技的投入就会形成较多的项目风险。

(一)较大的工程资金投入。

通讯工程一般都会具有较强的资金方面的投入,并且在一些与国政府相关的工程项目之中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由于政府部门的项目中所涉及的环节较多,主体也非常多,包括客户承建商、设备供应商、通信企业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都具有较多联系,但是这些单位与部门之间又存在着为数不多的横向交叉联系,所以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去向不明与浪费的情况。

(二)较高的高科技含量。

作为一种高科技的项目,通信工程项目分属于多种学科综合的项目之一,其特点就是具备高风险性与技术性。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主体开始出现。主体之间的竞争及时新技术与新科技项目之间的推进与发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出现较多的不稳定因素,使得通信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风险日益显著。

二、通信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首先在对于项目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之后,对于结果的分析中如果出现较多的风险可能,也会造成较多的损失,与此同时又很难得到有效的应对的同时,风险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及时提出阻止此项目进行的意见,以此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标[2]。项目风险方面的规避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想相比较于风险出现时造成的损失来说,二者相害取其轻,还是及时放弃比较好。

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一方面是经济方面的,另一方面是企业其他方面的,包括名誉、市场损失与关系损失。并且损失的分类有长短期之分,也有直接性损失与间接性损失的分类,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的损失,都会使得通信工程项目的完成受到影响。所以说,需要对项目风险损失进行控制,主动去控制与预防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少危害的发生几率,以此来减少风险来源并且控制风险存在的危害性因素。

转移项目风险的具体做法就是要将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及时的转移到其他个人或者是组织之中,并且运用这种方式来将企业本身所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通常情况下,风险转移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是也比较的复杂,不利于管理人员的操作,所以说需要尽量的减少项目风险转移过程中各种手段的运用,以此减少管理者的管理难度。(四)项目风险自留在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如果存在的风险发生的机率比较小或者是发生之后对于项目进程得影响比较小的时候,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预防与回避,这样会造成项目本身的影响[3]。所以说,应该让项目参与方主动地承担一些项目的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主动自留风险指的是项目参与组织在发生风险的时候所产生的危害进行估算,然后做出相应的决策,将项目风险控制在自身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被动自留风险指的是由于项目参与方自身没有进行识别所造成的风险问题。

三、结语。

伴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成熟,风险管理也成为了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因素。所以说企业需要不断的重视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内容。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还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问题,所以企业应该重视风险问题,在不断提升通信工程自身经济水平发展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地关注消费者的服务水平,不断的提升我国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保障群众的通信安全,促进企业与群众双方之间的共同利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3]张钱.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xx,(04):205+207.

风险收益心得体会

风险和收益是商业和投资活动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在实践中,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形式的风险和潜在的回报。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最大化效益,是每个人在投资和商业领域中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风险和收益的本质是相互关联的。一般来说,高回报伴随着高风险,低回报则意味着低风险。投资和商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必须根据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特殊性质,理解和评估风险和收益,以制定最佳策略。例如,在金融市场,投资人员往往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趋势和货币政策,以及个别公司的业绩和市盈率等因素。

第三段: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原则。

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原则是许多商业和投资策略的核心。在追求高回报率的同时,投资人员需要制定风险控制计划,避免潜在的损失。这需要深入了解市场变化、行业趋势和公司业绩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投资组合和其他决策方案。在实践中,可能需要调整和优化策略,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风险和收益不仅对投资人员和企业有影响,对广大公众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商业和投资领域取得成功需要一些基本素质,例如贡献价值、寻求机遇、承担风险和价值观。对于个人而言,通过平衡风险和收益,可以有效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理念,取得回报和成就感。对于企业而言,平衡风险和收益可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经营,提高利润,降低成本,增加品牌价值和竞争优势。

第五段:结论。

在商业和投资领域,风险和收益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风险控制和收益评估可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有效平衡风险和收益,实现良好的企业运营和财务表现。但是,平衡风险和收益需要经验和判断力,要求投资人员和企业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我们应该逐步提高市场分析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对市场和环境的敏感度,以实现长期的价值创造和可持续经营。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范文

自从1950年世界上第一张信用卡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信用卡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支付手段和金融工具.商业银行在信用卡领域的.业务创新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选择.本文将重点讨论信用卡时代的风险管理及防范问题.

作者:兰君茜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刊名:金卡工程英文刊名:cardsworld年,卷(期):201014(8)分类号:关键词:信用卡风险回避风险预防